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炉子,主要由那名伙计来负责,同时也在学生们中间实行轮班值日的制度,每天都有两名学生要提前到学堂、并且要在放学后比其他学生晚走。帮助杂务的伙计做事,维持学堂内环境的清洁等。

    开明学堂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家里做惯了活计的,来学堂念书,也大多并没出什么钱。每天有一顿免费的饭食吃,让他们花很少的时间,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维护自己学习的环境。大家伙都很乐意。

    也有家境颇为富裕,花了钱来念书的。对这些学生。也是一视同仁。比如说老金家的两个孙子,在家还没干过活那,到学校来,也得学着干。

    学堂开学几天,一切顺利且走上了正轨。连蔓儿一家也就放了心,因为府城那边捎来消息,说是府城近郊正有两处庄子要出手,连蔓儿一家早就打算在府城多多置产,听了这个消息,就打算要去府城看看,如果庄子不错,价格合适,就买下来。

    临走之前,就将学堂的事情都交托给了曲先生。

    曲先生教了几天的课,很有感触。来开明学堂上学的,多是一般情况下上不起学的庄户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起那些能到私塾中念书的孩子,多了一份环境养成的质朴。

    这样的学生,都对教授他们知识的先生怀着朴素真挚的感情。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过生日,家里难得地给煮了一个鸡蛋,却自己舍不得吃,揣在怀里带到学校来,想要送给先生,当面却不好意思,就偷偷的送。

    曲先生隐居在民间,他知道一个鸡蛋,对于一般庄户人家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因此被感动的不得了。

    当然,这种感动的结果,是曲先生教书更卖力,当然也就更严格了。

    曲先生有一次还跟五郎说,他发现,这些学生里面,有一些的资质是极好的。

    “如果能早点启蒙就好了,”曲先生叹息着道,不过他也知道五郎的经历,所以满怀希望地又说了一句,“不过现在也不晚。只要他们肯努力……”

    当然,还得他用心的教。而除此之外,还需要财力的支持。

    曲先生并不十分委婉地跟五郎提到了这一点。其实,当初去请曲先生的时候,关于这件事,五郎已经说过了。现在曲先生再次提起,是因为真的看到了希望,他希望从五郎这里得到确认。

    曲先生有事,一般都找五郎,找连守信的时候极少。尤其是这样的事,曲先生径直就找的五郎。

    五郎当即就点头允诺,如果有这样的人才,连家会支持到底。

    曲先生很满意。

    说起来,将曲先生请到三十里营子在开明学堂中教书,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小七又多了一位名师。几天的相处,曲先生很喜欢小七,觉得小七不仅聪明,而且乖巧。不用连蔓儿家要求,曲先生在授课之余,都会很认真地教导小七的功课。

    曲先生的学问,并不逊色于鲁先生或者楚先生。有了曲先生,小七也不用总是跑到府城去求教楚先生了。

    也因此,连守信对曲先生几乎是敬若神明。天天好茶饭这自不必说,连守信还喜欢跟曲先生唠嗑。他甚至从连蔓儿那学会了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连守信觉得,跟曲先生多说说话,就等于读了很多书。

    当年鲁先生在的时候,连守信也是如此的。不过鲁先生是南方人,而曲先生却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因此,连守信跟曲先生更聊得来。

    学堂的事交给曲先生,那是再放心不过了,家里的事情,则有张氏。张氏这次不去府城,李氏也会多住几天好陪着张氏。

    因为这次去府城,不知道要住多少天,出发的前一天,连守信就说要去老宅,看看连老爷子和周氏。

    张氏和连蔓儿就挑了些点心,装在食盒中,让人提着,五郎、连蔓儿和小七都和连守信一起往老宅来。

    “你爷老了,人都有个老。咱们现在过好了,以前的事……哎,能多去看看,咱就多去看看。”连守信最近经常在几个孩子跟前说这样的话。

    “你们下生的时候,你爷可高兴了。”连守信还会对五郎和小七这样说。

    不过,连守信不会撒谎,这样的话,他就没对连蔓儿说过。

    几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知道,他们多去看看连老爷子,首先对连守信就是莫大的安慰。

    “……都是日子穷闹的,咱现在过的好了,都别记恨那些了……”这也是连守信爱说的一句话之一。

    “爹,你看原先比咱家穷的有的是,为啥人家都没咱家那样的事?”有一些话,连蔓儿可以含糊地听着,但是有一些话,她不想含糊。

    这个时候,连守信就会叹气,再不说话了。

    不过,连蔓儿也曾经问过自己,她还问过五郎和小七,记恨不记恨。

    “……没工夫想那些。”这是五郎的回答。他还有许多更在意、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不会为那些人那些事分神。

    “哦……有些事,想起来特别不舒服。不想就没事。”这是小七的回答。

    至于连蔓儿自己……,恨是一种很深切的感情,它会耗费一个人太多的心神、精力。而连蔓儿,也想将这些心神和精力用在更有意思,对她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人,一直都是向前走的。

    当然,过去的事,总会以某种方式留下它的痕迹。就比如连蔓儿现在对待老宅的态度,那其实,只是简单的,针对老宅人的 ,而做出的最恰当的应对。

    五郎和小七话虽然说的不一样,可心里肯定和她想的是一样的。

    因为是傍晚,所以当爷几个到了老宅的时候,发现六郎也在上房。

    连老爷子见连守信他们来了,忙笑着招呼他们坐下。原本在这种场合都是呆呆愣愣,不说不动的六郎,已经知道一下子跳起来,喊着四叔,给连守信让座了。

    显然,曲先生已经教给了他们基本该有的一些对待长辈的礼仪。

    “学堂好啊,能上学好。看六郎,这才几天的工夫,就出息了不少!”等大家都落座,连老爷子就感慨道。

    这样的话,自然也是连老爷子在赞扬连蔓儿一家开办学堂的举动,连守信听了当然高兴。

    “……连个跑腿的人都没有了。”周氏小声地道。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假装没听见这句话。

    “六郎这孩子灵透不少,就是我问他,都认了啥字,他说不出几个来。”连老爷子又问了连守信一些关于学堂的事,然后说道。

    六郎念书特别笨,连蔓儿一家已经从小龙和小虎那里知道了。

    连守信正要跟连老爷子说一说,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



第八百六十六章 所求为何

    “三姨奶,三姨夫爷来了,快屋里坐。”蒋氏的声音,从外屋传了进来。

    原来是小周氏和商怀德来了。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这三个孩子自不必说,就是连守信,对小周氏和商怀德也颇有些不以为然。至于原因,也并不复杂。

    首先一条,大家本来就没怎么接触、相处过,虽然是亲戚,但还不如对着村里的乡亲们来的亲切。再有一条,二是,不知道是不是被连老爷子影响了,连守信总觉得和商怀德不是一路人。连守信是老实人,他喜欢跟老实厚道的人结交。而商怀德是个精明外露的人。

    小周氏虽然长相和性格都跟周氏相似,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连守信看见小周氏,会产生看见了年轻了的周氏的感觉,因此对小周氏抱有亲切感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周氏是连守信的亲娘,母子俩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不管周氏怎么样,连守信都会对她怀有感情。但是因为周氏的性格,还有曾经的一些行为,连守信对这位母亲的感情中还夹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小周氏又不是连守信的亲娘,两人从就不曾亲近过。连守信对小周氏不仅不感觉亲切,还有些疏远的意思。

    说疏远还客气了一点,实际上,连守信是不想见小周氏,不想与小周氏有什么来往的。

    对于连守信对小周氏的态度,连蔓儿表示太理解了。

    连守信对周氏有感情,是因为周氏是他亲娘。而对于不是他亲娘,却有着和周氏同样性格的女人,连守信剩下的就只有厌恶了。可因为小周氏还是亲戚,连守信不好将这种厌恶明显地宣 来。他能做的,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连蔓儿有时候就想,不知道周氏如果了解到连守信的这种心理,会做何感想?每当这么想的时候。她都忍不住要含笑。

    连守信听见是商怀德和小周氏来了,就马上站起身,跟连老爷子和周氏告辞。

    “爹,娘,我明天要去府城,几个孩子都跟我一起去。今天就是过来看看二老,说一声。我这还有事,就先回去了。等从府城回来。再来看你们二老。”

    “啊……”连老爷子是个精明的人,他就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就点头,“行。你事情多,赶紧忙你的去吧。出门在外的,多注意点。几个孩子也是。”

    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就要往外走,就听见周氏冷哼了一声。

    周氏盘腿坐在炕上,一双眼睛斜斜地看着连守信,嘴角向右边撇着。

    “老四啊,你出息了,还学会看人下菜碟了?你还瞧不起人了?你没听见你三姨来了吗?你刚才不是有话要说吗,咋地。听见你三姨来了,你就坐不住了?我的姐妹,就那么招你烦?你是烦你三姨啊,你还是烦我啊?”周氏眼含讥诮,不冷不热地问。

    那边小周氏和商怀德就要进门了,周氏这样的话,让连守信怎么回答?

    连守信脸上就有些尴尬。连老爷子这个时候已经很不赞同地瞪了周氏一眼。

    “你瞎说八道啥那?自己个的孩子,你就这么撅他?你还有点当娘的代价没有?”连老爷子压低了声音道,然后又冲着连守信使了个眼色,将声音抬高了道,“老四,爹知道了。你能 点空来不易,你忙你的去。咱这都是自家人,不在这些虚礼上头。”

    连老爷子这是在维护连守信。一会连守信迎面遇上小周氏和商怀德,有连老爷子这句话在前头,就算心里猜疑连守信不太待见他们,他们也不能挑连守信的礼。

    “你四叔在这那?这可赶巧了,要不我和你三姨奶还说,要去见见他。”从前门口。传来加快的脚步声和商怀德的说话声。

    连老爷子就皱了皱眉。

    连守信想要往外走的脚步也只好停了下来,商怀德这么说话,无论如何,他也不好立刻就走了。

    蒋氏挑起门帘,商怀德和小周氏走了进来,大家客套了一番,各自落座。

    “家里还有事,这就要走。三姨和三姨夫来了,我就再坐一会。”连守信客气道。

    “大姐夫,你这个儿子,仁义啊。”商怀德立刻做受宠若惊状,然后又竖起大拇指,他不直接对着连守信夸,而是对着连老爷子赞叹道,“人家现在是多大的官,多大的家业,在外头一提御赐牌楼连四爷,这男女老少,就没有不知道,没有不说他好的……”

    商怀德滔滔不绝地赞起了连守信,他还颇有眼色,看见五郎、小七和连蔓儿也在,就将这几个孩子也夸赞了一番,其中,夸的最多的自然是五郎。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暗暗地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暗自觉得,这个商怀德果真是非常能说,而且还透着一股子与庄户人家格格不入的油滑气。当然了,商怀德本来就不是种地出身的庄户人,而是做裁缝的。

    “三姨夫,你老别这么说,……都是普通人。”连守信性格忠厚,不爱浮夸,听着商怀德说的口若悬河地,内心并不高兴,反而有些不自在,就出声阻止道。

    商怀德一开始还以为连守信这是虚词,本要继续夸下去,不过看见连守信的脸色,就非常聪明地住了嘴。

    “仁义、厚道,稳重,万中无一啊。”最后,商怀德又赞叹了一句。这却是他察言观色,揣摩着连守信的喜好说的。

    连蔓儿在旁边看了,心想,商怀德还真不愧是人精,这些品质,正是连守信所尊崇的。

    “刚才进门来的时候,听说老四要走,是要去忙啥要紧的事?”小周氏和周氏挨着坐着,一边低声的问周氏道。

    “嗯,说是明天又要去府城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周氏就告诉小周氏道,同时还故意撇了撇嘴,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啊……”小周氏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就忙给商怀德递了个眼色,一边继续和周氏说道,“学堂开学那天,我听说,可热闹了,二姐啊,你咋没去看看?”

    “乱哄哄的,我不稀罕那玩意儿。”周氏就道。

    “开明学堂这件事,可是给大家伙办了件大好事。那天,我去看了,真是热闹、讲究!”商怀德又朝连守信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又对连老爷子道,“二姐夫,你那天是没去看啊,来的都是头面人物,那排场,那气派。不过,不管他是谁,多大的官、多大的财主,到了御赐牌楼跟前,那都得磕头……哈哈。”

    这些都是赞扬连守信的话,连老爷子脸上淡淡地笑着,并没说什么。

    连守信坐了这一会,听见商怀德只是说这些话,就有些站起来想走的意思。

    “来的那些人里头,我差不多就认识王举人,还有他儿子,王家大少爷,对了,那天跟王家大少爷在一块,管王家大少爷叫哥的年轻人,看着面善。我咋听说,王举人家,就一个儿子,那位是……”商怀德的目光就看向连守信,询问道。

    “那个,肯定是王举人的家侄,王小太医吧。”没等连守信回答,连老爷子就先说道。

    “对,是王小太医。”连守信也点头道。

    “那是县城王太医家的少爷?”商怀德就又问了一句。

    连守信点头。

    “真是一表人才啊,年纪也不大,听说,还没定亲?”商怀德马上又问道。

    连蔓儿见商怀德的话题突然就围绕着王幼恒,又问到了定亲的问题,不觉心中一动。她下意识地瞥了小周氏一眼,就见小周氏已经不再和周氏说话,而是十分专注地倾听着商怀德和连守信的对话。

    连蔓儿就有些沉吟起来。

    “听说,在这村里,除了王举人那是一家子,这位王小太医,就跟你们最熟,也最好。他的事,别人不知道,肯定不会瞒着你们。”连守信那边并没有立刻回答商怀德的话,而商怀德却又有些急迫地说道。

    连蔓儿就有些恍然,商怀德在来之前,肯定是听了不少有关王幼恒的事,更可能的是,他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打听。

    “王小太医对我们家有恩,孩子他娘当年……就是多亏了他才活下来的。”连守信说道。

    连老爷子和周氏的脸色就微微地有了一些变化,不过,连老爷子很快就掩饰了过去,而周氏,则是轻轻地哼了一声,又撇了撇嘴。

    “王小太医,还没定亲吧?”商怀德又追问了一句。

    连蔓儿偷偷地捏了捏小七的胳膊。

    “三姨夫爷,你咋总问我幼恒哥定没定亲那?”小七眨了眨眼睛,然后,就很无辜、很好奇地对商怀德问道。

    “啊……”商怀德的眼神就有些闪烁。

    连守信看着商怀德,似乎也在等商怀德的回答。

    商怀德就看了小周氏一眼,小周氏就冲他点了点头。

    “是这么回事,我看着王小太医这人不错,跟宝容也算年貌相当,想请老四你给你妹子保这个媒。”商怀德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第八百六十七章 泡影

    听商怀德这样说,不只是连蔓儿,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也都大吃了一惊。连蔓儿更是想到,原来商怀德在这个时候来老宅,碰到他们,根本就不是凑巧。商怀德这肯定是知道他们来了老宅,所以特意上门来,就是为了跟连守信说这件事,让连守信给商宝容和王幼恒做媒。

    也怪不得,商怀德会表现的那么急切,不想让连守信走。

    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

    连蔓儿回想了一下开明学堂开学那一天王幼恒的样子,确实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该不该说,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真的是好眼光那?以王幼恒的家世,还有他个人的人品、人学,确实是东床的上佳人选。

    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肯定还没少找人打听。只是因为今年来,王幼恒已经不大住在镇上,有些事情王家也没向外说,所以,商怀德无法打听到有关王幼恒近期的消息。

    仅仅是商怀德看中了王幼恒吗,连蔓儿又仔细回想起开学那天的事。对了,似乎那个时候,商宝容也在人群中。

    那天去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着实不少,商宝容就是跟村里的一些姑娘媳妇们站在一起的。

    商宝容也看见了王幼恒吧。

    那么是谁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