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长里短种田忙 作者:悠悠小云(起点vip2014-05-28完结)-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舒识趣的滑下床。跟着水云秋和张秀一起出去并带上房门。几人出来后在门口大眼瞪小眼的站了会儿,云舒看他们频频望向房门的目光,知道她们一定跟自己一样,想偷听一下汤氏都说了什么?

    云舒抿嘴一笑,拉着水云秋凑到她耳边嘀咕一番。张秀在一旁冷眼看着极其不爽的模样。水云秋听完看看张秀、又看看云舒,云舒点点头。于是水云秋又凑到张秀耳边嘀咕一番,张秀低头想了想,点点头。

    几人达成一致,便轻手轻脚的摸到门边,趴着门缝儿往里张望,并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云舒的位置能微微看到床边的情形,只见汤氏坐在床边梳妆台前的凳子上,小姑对汤氏跪下行大礼,汤氏并未阻拦,生生的受了!

    小姑站起来的时候眼泪汪汪,汤氏对她伸出手,小姑含着眼泪一下子扑到汤氏膝盖上抱着汤氏的腿嗡嗡的哭!云舒看得感慨万分,果然母子连心,在媳妇面前恶毒之极的汤氏,在自己亲生女儿面前始终是慈母啊!就是不知她克扣那九十两银子的压箱钱却是为何?

    小姑嗡嗡哭了好一阵,汤氏轻轻拍着她的背小声嘀咕安慰一番,末了,小姑擦擦眼泪直起身子,汤氏捏起袖子给她擦擦脸,小声说着什么,尽管云舒尖着耳朵细听,只能听到间隙的几个字。

    然后,汤氏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大盒子,轻轻打开。云舒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张望,这次总算看清了,盒子里有几个银锭子和几件金饰银饰,银锭子一共四个,应该是四十两,那些首饰加起来估计能值个二十两左右!

    小姑有些惊讶,声音稍微大了些,推辞道:“娘,不能啊,这是您的压箱底儿!您给我置办了那么多嫁妆,方才歌堂会也给了那么多银子,我……”

    汤氏摸摸她脑袋道:“傻孩子,你还在怪你娘歌堂会给的压箱银子少了吧?”

    “没…没有!”小姑红着脸嗫嚅着低下头。

    汤氏叹口气道:“唉!娘给你那十两银子是做给外人看的,你这一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你婆婆兴许开始对你不错,可她还有三个女儿了,到时候那些大姑子小姑子听说你有银子,定会撺掇着你公婆来要,到时候你怎么办?”

    小姑一惊,呆呆的望着汤氏:“不…不能吧?”

    汤氏摸摸小姑脑袋:“傻孩子,自古媳妇难为,比起媳妇,婆婆更心痛的永远都是她自己生养的女儿,到时候你给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如果不给就是不孝不敬,杨家老婆子想着方儿来对付你可怎么办哪?

    唉!娘老了,活不了几年了,也帮不了你几年了!娘当初一直反对你跟杨海文定亲,不只是因为他们家穷,还因为他的那群姐姐姐夫!

    你大姐早就打听清楚了,他那几个姐姐,家家日子都不算难过,却最爱回娘家来搬东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生爹娘住破房子、吃野菜草根,也不会送上一粒粮食,这样的姑子……唉~~~”汤氏长叹一声。

    小姑闻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门外的云舒也暗暗心惊。杨海文家那么穷,他姐姐还来搬东西?!何况他家有三个姐姐了!我的天!那都是群什么人啊?云舒的心突然悬了起来,当初自己极力撮合小姑跟杨海文的亲事到底是对是错了?

    其后,汤氏又教了小姑一些闺房之事,门外三个丫头听得面红耳赤,主动退开站在屋檐下望天!直到汤氏交代完毕出来,几人目送汤氏回房后,才鱼贯而入。

    张秀眼睛直瞅着小姑水的木盒子,半开玩笑道:“小姨,外婆真偏心。我娘出嫁时嫁妆加压箱钱一共十两银子不到,给您的却那么多!”

    小姑尴尬的笑笑,云舒撇撇嘴心下一阵嘀咕。水云秋道:“秀表姐,别这么说,那银子也不是奶奶给的,是安乐镇……”说到这里水云秋立刻噤声,偷眼打量小姑。见她并无不愉之色才放了心!

    小姑收好盒子,几人一起上床,闲聊了一会儿,便慢慢睡去。

    第二日凌晨,寅时中刻刚过,门外便响起咚咚的敲门声。然后是窸窸窣窣的穿衣声,云舒本想翻个身继续睡觉,却觉头皮一痛。惊醒过来,抬眼望去,见张秀正得意的偷笑!

    云舒懊恼的坐起来,正想骂她几句,门口突然进来几个妇人。招呼道:“丫头们,别睡了。快起床洗漱了!”

    无奈,云舒只好爬起来,穿好衣服,帮着打水送毛巾递梳子什么的,今天是小姑的大喜日子,可不能在这样的日子惹事儿。

    小姑洗漱一番,就开始梳头,几个妇人围着小姑口中念念有词的一边梳一边说着喜庆话,如果说得中听了,小姑一笑,一旁保管钱财的水云秋便递过去一个荷包,那梳头的妇人得了好处,更是尽心,一连得了三个红包才把小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梳妆换衣服后小姨规规矩矩的坐在床边,除保管红包、钥匙的水云秋外,其他众人都被赶了出去。

    云舒回到院中时,外面天色渐亮,估计快到辰时了吧?吁~~没想到梳个头穿个衣裳都要一个多时辰,幸好小姑嫁的是自己喜欢的人,要是不喜欢的怎么挨得过哦!

    院子里很热闹,昨天晚上坐完歌堂回家的那些村里的亲戚友人都来了,云舒也算小主人之一,负责招待那些年龄相当的女孩们,直到接近午时,院外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院中众人立刻站起来向院外涌去,并高兴的喊着:“新郎倌儿来啰,快去看看!”

    云舒跟几个女孩借着体型小的优势,在人群见穿梭来去,很快便凑到了前面。云舒一眼便看到全身红衣笑容满脸的杨海文,他正笑呵呵的对着面前拦轿之人拱手行礼,要求放行!

    云舒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杨海文身上的衣裳布料并不算太差,心中乐呵:不知这衣裳是租来的还是借来的?但愿这小子对小姑能像他说的那样好!否则……

    一番折腾之后,小姑好不容易上了轿子,杨海文当然没有高头大马,只是步行在前,小姑的轿子在后,汤氏准备的一长串嫁妆也随之渐渐离去。

    汤氏从小姑上轿开始,就一直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口,巴巴的望着小姑的轿子渐渐走远,顺着青石板大道东拐西拐,直到过了转角消失不见。汤氏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轿子消失的地方张望,似是希望那轿子能再回来一般,脚下不自觉的往那个方向挪着步子。

    “娘,别看了,回去吧!院子里还有客人了!”大姑二姑一人扶一边劝她会院子。汤氏一言不发,硬是不回,固执的站在那里,静静的观望。

    云舒突觉眼中一酸,再凶再恶的人,只要她是母亲,就有异常柔情的一面!

    汤氏在自家院门口站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在大姑二姑的搀扶下慢慢回院,然后饭也没吃,便自顾自的回了屋子。大姑和二姑跟了进去就一直没出来,大伯和大伯母跟着送亲去了,于是院中的客人就由李氏夫妻和刘氏夫妻来招呼。

    待酒席散去,客人各自回家,云舒看着满地的碎红纸屑,心中突然有种苍凉的感觉!人的一生有无数次聚散离合、喜怒哀乐,但最终都化为尘土,那无尽的贪嗔痴念又是为了什么?

    小姑的亲事热热闹闹的过去,云舒家这片山沟顿时冷清了许多。送出小女儿的汤氏当晚就卧病在床。躺了整整三天,在第三日小姑回门的一大早就精神起来,早早起床将刘氏夫妻叫起来打扫屋子院子,并第一次抱起了刘氏的女儿小云霞。

    小姑夫妻是在巳时中刻到娘家的,云舒跟着爹娘早就在汤氏院子等着了。云舒见小姑脸色红润并带有少妇特有的柔情娇羞模样,与杨海文亲密的说笑,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汤氏一见着小姑就满脸喜色,却没立刻迎上去,而是自顾自的回到堂屋,坐到她老位置上。意思很明显,等着女婿拜见了!

    杨海文还算识趣,进门先跟院中的哥嫂打招呼。然后就牵着小姑直往堂屋去,等众人纷纷坐定,他恭恭敬敬的给汤氏行礼问安。汤氏本想为难他一番,小姑却开口娘闭口娘的叫得亲热,杨海文也就这么迷迷糊糊蒙混了过去。

    然后小姑一直在堂屋陪着汤氏说话。杨海文被水志诚几兄弟说笑着拉了出去。午饭由刘氏来做,大姑担心刘氏做得太难吃丢面子,便让李氏和周氏都跟去帮忙;云舒则留在堂屋中听她们说话,

    待男人们一走,大姑二姑就围了上去,拉着小姑的手道:“小妹。杨家人对你可好?”,汤氏也巴巴的望着等待答案。

    小姑笑着轻轻点点头,“海文对我很好!”

    “那杨家二老了?”

    “也好!”

    “杨海文他几个姐姐来没有?”

    提起这个。小姑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汤氏见之立刻拉下脸来,二姑拍拍小姑的手道:“小妹,她们欺负你了?”

    “啊?没有没有!呵呵,娘。大姐二姐,你们放心。我这辈子是跟海文过日子,又不是跟他几个姐姐过日子,没什么的!”

    大姑脸一拉,双手叉腰站起来,气呼呼道:“好个杨海文,我这就找他算账去!”

    “哎,别…大姐,别去啊!”小姑赶紧拉住她。

    二姑也劝道:“大姐,今天是小妹回门的日子,你要让妹夫难看了,杨家那边……”

    汤氏发话:“阿珍,别惹事,给我坐下!”然后又对小姑道:“阿琼,跟我说说,海文姐姐做了什么?”

    小姑起初还要推诿,但她那个直肠子的性子,怎么装都不像,最后还是被逼问了出来。原来杨海文家为娶小姑重新盖了房子,还添置了些家具,杨海文大姐立刻便看上了,跑了几里路硬是用自家的旧家具换了小姑的新家具!

    还有杨海文的二姐,成亲次日看嫁妆时,她一眼就看上了小姑的布料,硬是要了两匹去!那三姐更绝,把小姑成亲当天办酒席剩下的粮食、酒菜,不管熟的没熟的,全都搬回了自己家去,连带着装菜的碗都一起弄了回去,那菜不可能还,碗也回不来了!

    云舒心下好笑,这群人怎么跟鬼子进村似的!难怪第一次去杨家时会穷成那副模样!有这样几个女人,就算金山银山也能搬空了!

    汤氏气得脸色发白;大姑急躁的走来走去,时不时指着天边骂几句;二姑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低头沉思;小姑臊红了脸,双手不安的扭着手帕!

    半晌后,二姑道:“小妹,你的嫁妆银子没给她们吧?”

    大姑闻言停下来,一把拉住小姑道:“小妹,有没有?他们要连你嫁妆银子都敢动,我立刻带人拆了他杨家去!”

    “没有没有,大姐,别这样!我昨天还问海文要不要给她娘家用了,海文说不用,给了也是姐姐们的,让我好好存着,等攒够钱了咱们搬去城里住!”

    几人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大姑拍拍小姑肩膀道:“小妹,海文要是什么时候对你不好了,就立刻来找我啊,咱们两家离得不远,她要敢动你一根毫毛,我…”

    “知道了,大姐,来,坐下坐下,不生气!其实海文他爹娘对我挺好的,什么都不用我干,让我好好养着,好……”说到这里,小姑脸上一红。

    大姑点头道:“这个倒是,有个儿子比什么都强,小妹,我下午回去就找大夫抓两副药,你拿去给海文好好补补……”之后就是些少儿不宜的话题了,云舒几个小孩子全被赶出了堂屋,几人又是一番嘀嘀咕咕,直到开饭之时叫了几遍才出来!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饭,小姑家跟大姑是同村,回去的时候他们一起,走了长长的一串,汤氏依然跟着送了一段距离,才一脸失落的回来。

    汤氏回到院子时,云舒和云秋正在逗弄刘氏的胖女儿水云霞,那小家伙长得虽像刘氏,性格却异常活泼,又不认人,见了谁都乐得咯咯直笑!

    那银铃般的笑声甚是悦耳,汤氏不自觉的走到摇篮边,望着云霞发了会儿呆,然后蹲下身子,摸摸云霞的小脸蛋儿,小云霞立刻咯咯咯的笑着回应!

    汤氏嘴角微翘,伸手抱起水云霞,嘀嘀咕咕的跟她说话。小云霞很给面子,汤氏每说一句,她就会咯咯笑着回应,如此这对祖孙相处起来异常和谐。云舒和云秋对望一眼,她们知道汤氏最近心情极其不好,不敢惹她,便悄无声息的退出了院子!

 第二七五章 喜事连连



    *****感谢“lh720118”的粉红票票!感谢“441640659”童鞋的打赏!****

    小姑的事情完结后,云舒便天天跟着老爹进城卖果子,大锤和卫东依然每天等在城门口帮忙。云舒家果子并不多,这东西目前还算稀奇,因此价钱不错卖得也好,每天用板车拉进城的果子都是卖光了的,即便剩下几个,要么给小姨和干娘方氏送去,要么就分给大锤和卫东带回去吃。

    云舒定制的那套小刀直到腊月初十才取到,她一拿到刀具,就拔出来看,那闪闪的寒光和逼人的寒气让她瑟缩了一下!

    老爹见状立刻紧张的让云舒停手不动,自己小心翼翼的取过小刀,插回刀鞘才算松口气。云舒订做刀具时并未要刀鞘,也从没想过薄薄一片小刀会如此锋利!她将小刀拿在手中一阵把玩,小刀一入鞘就稳实妥当,完全不用担心它掉出来!

    这做工这技艺…,云舒不知道铸器大师技艺如何,但此物一两银子绝对超值!她心中大悦,心甘情愿的付了钱,抱着小刀爱不释手的轻轻抚摸。

    其后便是年关了,云舒跟着爹娘欢欢喜喜的准备年货。今年云舒家的地种得少,幸好果子结得好,价钱也好,有二三十两的收入,怎么都够一年的开销了!所以,老爹今年过年又省得去城里下苦力干活儿,只是照常给干娘方氏和安夫子家帮忙而已。

    这个年过得还算顺利,没出什么风波,却有几件喜事:一是大姑水志珍的大儿子十八岁的顾家麒已经定亲,二月里就迎新娘子过门;二是二姑水志英的大儿子张旺也已定亲,明年六月迎新娘子过门;三是大姑家在城里东区置办了一套三进的宅子,打算年后搬进城去住;还有一件就是梁小凤与小哑巴的吉日也已定下。就在年后正月二十二。

    如此果然是喜事连连,大姑开玩笑道,这都是托小姑的福,小姑开个头,后面这些小辈的好事就接踵而至,以后小姑家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小姑自然高兴,吃团年饭时还跟汤氏商量,想年后就让杨海文进城租个铺面、开个木匠铺子,自己也跟去帮着洗衣做饭、缝缝补补,有空了做点儿绣活儿贴补家用也好。

    有这么多喜事云舒自然高兴。只是爹娘的荷包怕是要大出血了!几桩喜事都是老爹的至亲,照老爹那重情义的个性,每家随的礼钱肯定少不了。再加上过年的人情来往,村里其他人的红白喜事,这年一过,可能就有好几两银子不对劲了!

    算了,送就送吧。喜事总比麻烦事好吧?要像几年前姚氏那样折腾,多少银子都不够填的!

    年后,首先来的是梁小凤的喜事。小哑巴经过半年的治疗和学习,已经可以说些简单的语句了,现在他最爱说的一个词就是‘媳妇’!

    院子里的人常逗他:“小哑巴,想要媳妇吗?”

    小哑巴立刻点头。高兴的拍手喊:“小凤、小凤!”

    或者问:“小哑巴,小凤是谁?”

    “媳妇、媳妇!”

    院子里的人对此游戏乐此不彼,一直逗了几个月。幸好梁小凤不在这儿,否则肯定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还有,云舒总觉得那些说笑之人中,男人们总有一股羡慕嫉妒之意,女人们则是一副嘲讽看笑话的模样!梁小凤脸皮那么薄的人。不知能否顶住众人的眼光,跟小哑巴一直过下去?

    梁氏母女借住在小姨家。按理说小姨家就算她们的娘家了,但城里离岳安镇有些距离,大家怕小哑巴迎亲路上闹出笑话来,经一番商讨后决定:梁氏母女就到晾晒场边小姨的房子待嫁,如此合情合理,又近又方便。

    小哑巴家中无人,梁氏又是客居小姨家,这亲事自然由外婆帮忙操持,外婆要做事,李家几姐妹自然也要帮忙,于是云舒也成了帮忙者之一。

    云舒跟着李氏提前几天到了外婆家,梁家没有其他亲朋,于是舅舅家和李家四姐妹这几家就算是小凤的娘家人了,而李家大院其他李家人自然就算小哑巴那边的婆家人了!

    成亲前新郎新娘自然不能见面,但是成亲的仪式繁复,大家最担心的是小哑巴,怕人多了,或者大家一逗他,他就找不到东南西北,出了岔子给人看笑话。

    于是外婆郑氏一过完年就天天教小哑巴演练成亲过程,即便如此,小哑巴依然洋相连连,把一旁观望的云舒笑得脸颊肚子一起痛!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成亲前三天,小哑巴总算能顺畅的将成亲仪式走一遍了,不过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