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小地主+番外 作者:郁雨竹(云起书院vip2014-12-05完结)-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两一件,和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霓裳阁五十两甚至上百两一件的衣服简直不能相比。
  当然,这和衣服用料也有关系,木兰只能用一般的绸缎或杭绸,根本就用不起更珍贵的绸或丝。
  她怕,她怕万一花个十两银子买一匹布回来做出一件衣服来却卖不出去怎么办?
  他们家可不是什么富裕人家,没有那个钱去冒险的。而木兰的冒险精神自由在绝境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平时,就是怎么稳怎么来。
  不过淑女坊也不算笨,虽然掌柜的不懂变通,但不代表他对着明晃晃的商机时也无动于衷。
  木兰的新样式很受欢迎,她用的是对普通人来说名贵的杭绸,但对富贵人来说,杭绸也分等级的,如果他们淑女坊再用上等的杭绸,甚至更加名贵的衣料来做这些衣服呢?
  不知能获利多少。
  但是,淑女坊是礼部侍郎聂家开的,侍郎的老爹本人也是一个谨遵礼教的人(照现代人的观点就是老顽固,但木兰喜欢),对于侵占别人东西的行为很厌恶,就算是一件衣服的样式也不行。
  而掌柜的也继承了老太爷的那种思想,所以他在产生使用这些衣服样式时,想到的就是签约木兰,让木兰成为聂家的绣女,那就一切都没问题了。
  只要木兰成了聂家的绣女,在合约时间内,她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聂家的。

  ☆、50。第50章

  只是这得需要一个合理的价钱,聂家现在绣女的月钱,一般的一个月也就二两,较好的一个月也就五两,最好的,也就是宗师级别的十两到二十两不等。
  掌柜的为难起来,这银子不少了,一般绣女也就值这个价钱。毕竟做了绣女,他们家不仅包吃包住,每一季都还有两套衣服。可木兰的情况特殊。这孩子过了娘才八岁,虚岁也就十岁,若是和宗师级一样的待遇,只怕其他绣女心中不服。
  她做出来的衣服样式虽好,但针法一般,比一般的绣女略好些罢了,掌柜的是专管淑女坊的,自然知道一些绣女们的规矩,在她们看来,针法才是一切的根本。
  暂且不说能否让其他的绣女心服口服,但说服木兰他就没多大的信心。
  她一个月能做出三件到四件衣服,除去给淑女坊交的佣金,还收入十两到十四两左右,这个价钱足够一般家庭一年的开销了。
  毕竟,农户人家,一年二十两就够一家五口宽裕一些的过日子了,所以掌柜的不觉得木兰会签约。
  毕竟,签了合约就算是贱籍了,就算合约结束后还是良民,只怕对方也不太愿意。
  而再高于二十两,淑女坊请的另外两位老师傅难免有意见。
  掌柜的觉得实在是太麻烦了。
  聂家虽然是科举出身,但奇迹的却是信奉老子的那一套无为而治。
  而掌柜的从小跟在老太爷身边,多多少少也沾染了那种脾气。
  其实世人从不嫌弃银子少的,如果不是木兰家庭特殊,换成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和掌柜的签约的,因为正如他所说的,聂家给出的条件很好。
  每个月二十两,还有四季衣服拿,而她们绣女的伙食等条件都很不错,签个十年八年的,离开后说不定东家还会额外给一笔嫁妆银子。
  可惜,木兰还有家庭要累,也不愿意降低身份地位,而掌柜的也没变通到其他地方。
  此时,掌柜的苦思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决定以二十两聘请木兰。
  在木兰和李石再一次给淑女坊送衣服过来的时候,掌柜的就将俩人请进了包间。
  掌柜的抬眼打量俩人,再一次觉得俩人很不像兄妹。他昨天和二管事商量了一下,觉得先提看看,成则成,不成则算。
  掌柜的打量了木兰一下,就转头对李石道:“小李相公,这次请你进来却是有事相商。我们绣坊打算聘请木兰姑娘做绣娘,我也知道木兰姑娘本事了得,每个月光从我们这儿最少就有十两银的收入,可你们到底还要自己出钱买布料和针线,这样算下来却有些少了。”说着笑看李石:“我知道小李相公是有大志向的人,以后花钱的地方只怕不少,这些都要提前筹谋,我绣坊愿出二十两月银聘请木兰姑娘,小李相公以为如何?”
  掌柜的能这样宽容对待俩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道李石小小年纪就是童生了。
  聂家自然不会在乎这个童生身份,可人家天生就对读书人有好感,对聪明的读书人好感更多。
  李石听说只是一愣便明白了掌柜的思量,他思考了一下,便摇头道:“小子不愿委屈了木兰。”
  一句话,掌柜的便明白了李石的思量。心中对李石更加欣赏,当下就点头松口道:“既如此就算了。”
  绣女是匠籍,可又和男匠不一样。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比对男人苛刻得多,很多行业的规定都有些模糊。
  像绣女,很容易就由匠籍变成奴籍。
  掌柜见木兰年纪还小,也怕她把持不住,以后走弯路,见李石心疼妹妹,也就算了。
  若掌柜的知道木兰不是李石的妹妹,而是未婚妻,只怕这些好感会全都没了吧?
  木兰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她还以为要花费不少功夫,甚至可能会得罪淑女坊呢。
  却在李石的意料之内,他看了一眼木兰,当即道:“小子也知道您的意思,也觉得木兰的衣服就只做这么一件两件的太过可惜,而买家穿出去后多多少少也会被人模仿,小子的意思,不如贵坊在木兰的衣服卖出去后就使用那衣服的样式吧。”
  掌柜的嘴角微挑,满含笑意的看着李石,微微点头,不仅读书好,有骨气,还聪明懂世情,不错,不错!
  掌柜的很满意,“你放心,我们淑女坊也不白拿你们的,以后你们送过来的衣服以后我们就不拿分成了,免费帮你们卖出去,只是衣服一送来我就会叫绣坊的绣娘照着样子做,不过你放心,同意的料子我不会叫她们做,低于那个料子的我也不叫人做,等你们的衣服一卖出去,我立马叫人摆上,如何?”
  木兰微微点头,李石就同意了,将衣服的样式交给淑女坊,虽然会损失一部分客源,可掌柜的也说了,同样的布料他不会使用,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这个价位上的衣服只有木兰做的,情况至少不会太坏。
  这次因为涉及到的利益较多,所以掌柜的直接叫人拟定了合约,让李石签约。
  掌柜直接将合约给李石看,并让李石签,眼睛瞄也不瞄木兰一眼,这让木兰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时代的恶意。
  不过木兰也没说什么,只是乖巧的站在李石身边。
  李石将合约给木兰看清楚,这才在上面签名。
  掌柜没料到木兰也识字,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方才满意的点头。
  李石和木兰从淑女坊里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木兰回头看淑女坊的牌匾,叹道:“幸亏当时选的是淑女坊,若是其他的绣坊,只怕不会这么容易了。”
  “聂家一直谨守礼教,在外面的名声也一直很好。最关键的是,聂家的老太爷最喜欢老子,也崇拜老子。”
  木兰心中暗自决定喜欢那个没见过面的聂老太爷。
  临近过年,淑女坊前停了不少的马车,木兰眼睛亮晶晶的,她今天送来两件同一样式的衣服,不知道能不能在过年前卖出去。
  而不远处的霓裳阁更是车水马龙,听说每天前来霓裳阁挑选样式定做衣服的贵夫人需要排队才能得到一个包厢,由此可见钱塘苏家的权势和繁盛。
  木兰有些复杂的看了霓裳阁一眼,和李石转身离开。
  幸亏当初选择的不是霓裳阁这样的绣坊,以霓裳阁的行事风格,只怕就不是签匠籍这样简单了,只有卖身契才是最保险的。
  李石和人接触得多,自摆摊以来,就时常关注苏家,所以知道一些霓裳阁的事,其中就有两个绣女由匠籍变成了奴籍,这也是李石当时第一个否定霓裳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时木兰才想起称赞李石的眼光,“倒没想到你看店铺还挺准的。”
  李石矜持的一笑,“父亲常说我有识人之能!”
  木兰抽抽嘴角,扭过头去当没听见。
  李石就拉了木兰去买钓鱼竿。
  木兰不解,“买这个干什么?”
  “屋后头的河冰结实了,我们回去砸开钓鱼,也好尝尝鲜。”
  对联的行情似乎不太好,四家都没有来补货,李石了解后知道最近不用急着再写,每天就只抽出半天的功夫写对联,小半天的功夫看书,剩下的时间就打算干家务活,只是这两天他看着屋后的河就起了主意。
  以前在李家庄,每到冬天河冰结实了,父亲总要带他去砸冰钓鱼,所以他的钓鱼技术还不错。
  木兰想起这两天陷阱都没动静,也就点头同意了。
  俩人买了钓鱼竿,就特意绕到几个孩子卖对联的地方,见摊位前围了不少人,媛媛和桃子负责吆喝,李江和苏文则负责收钱发货。
  木兰见了一乐,“以后他们就算考不上也不愁生计了。”
  李石却板着脸道:“他们一定要考上!”不然木兰如今这样辛苦是为了什么?
  木兰不以为意,在这方面她要比李石开明得多,就算想要回去找那知县报仇,木兰也觉得还有很多种方法。
  木兰在旁边的包子铺里买了十个肉包子,给了李石两个,就上前去找李江等人。
  四个孩子早饿了,只是流动的人不减少,反而增多了,驻足摊前的人也不少,四个孩子都不舍得离开吃饭。
  见木兰拿了包子过来,眼睛都是一亮,忍不住吞咽口水。
  木兰就把包子给苏文,推开俩人道:“快去吃吧,这儿有我和李石看着。”
  苏文就高兴地应了一声,拉过李江和两个妹妹,到一边将包子分了。
  李江吃了一个,将另一个交给苏文,和木兰一起招呼顾客。
  在卖出三副对联后,摊前的人总算是少了,只是看着,并没有购买,李石就让木兰去吃午饭,自己先看着。
  苏文就递给姐姐一个包子,自己抱着第二个包子满足的叹了一口气,肉包子的味道实在是太好了。
  木兰好笑的看着他满足的样子,而一边的媛媛和桃子也学着苏文的样子满足的叹了一口气,李江眼角抽抽,转过身去,就差在旁边立一牌子,我不识此三人!
  木兰就掏出六文钱给苏文,“去,到包子摊上买六碗豆浆过来。”
  苏文就拉着李江过去,别以为你摆出这副样子别人就不知道咱俩是兄弟。
  李江板了脸和他过去。
  木兰看着好笑。

  ☆、51。第51章

  李江他们到这儿来摆摊也有四天了,每天都在同一地方,只卖对联,四个孩子年纪又不大,买的对联也与别家的不同,加上生意好,所以附近的人都认识他们。
  因为生意不一样,不存在竞争关系,而他们是卖吃食的,四人的摊子倒为这边吸引了不少的客流量,加上苏文和媛媛桃子的嘴甜,大家都很喜欢他们兄妹四个。
  此时见兄弟俩过来,包子摊的老板娘就笑道:“阿文吃包子呢?”
  苏文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齿,举了手中的包子道:“婶,这就是在你家摊子上买的。”说着掏出铜板道:“再给我们来六碗豆浆吧。”
  老板娘就看向他们的摊子,这才看到守在摊前的木兰和李石,认出他们就是刚才买包子的人,心里顿时有些困惑。
  他们这附近的人都知道苏文和李石是两家的,家里还只有一个姐姐跟大哥,因为两家做了亲家,这才一块儿卖对联。大哥去年就中了童生,因为写字好,今年才写对联出来卖的,嫂子在家里做其他事。
  这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家中兄弟人少时,就喜欢亲家抱团,这样也免得被人欺负。
  老板娘只收了他们四文钱,边给他们盛豆浆,边问:“那帮你们守摊的是谁呀?”
  苏文理所当然的道:“那是我姐和我姐夫呀。”
  老板娘的手就抖了一下,一勺豆浆就洒地上了。她觉得她听错了,掏了掏耳朵问:“你说啥,他们是谁?”
  苏文很奇怪的看了老板娘一眼,道:“他们是我姐和我姐夫呀。”
  老板娘僵硬的又看了李石和木兰一眼,确定眼睛没花,问道:“你姐今年多大了?”
  “七岁了。”
  老板娘僵硬的问道:“那你姐夫呢?”
  “十一了。”苏文歪头看向老板娘,“您怎么问这个?”
  老板娘尴尬的呵呵笑了两声,“你姐这么小就嫁人了啊?是童养媳?”
  苏文就冷下脸,“不是,我姐还没嫁给我姐夫呢,只是定亲了,等长大了才嫁。”又补充道:“我姐夫也不是童养夫。”
  老板娘和李江一起嘴角抽搐的看着苏文。
  老板娘不好再深问,只是将豆浆用托盘装好给他们拿过去。而从此之后,这条街上的人都知道李石小小年纪就中了童生,但最让人谈论不休的却是他有一个七岁的小娘子。
  虽然苏文已经说姐姐和姐夫没成亲,但大众不约而同的没听见这句话。
  木兰和李石并不知道这个插曲,只是等帮他们看摊子到吃完午饭,未婚夫妻俩就回家去了。
  木兰还要做衣服,李石还要写对联,都忙着呢。
  等到了二十八,大家都停止了所有的活动,就是马家等四家昨天也将剩余的对联退回来,将帐结了,打算二十八这天上街置办年货。
  马家,范家和林家共要了四次对联,而村长家则要了六次。有门路的就是不一样,村长一家卖出去的对联是其他三家总和的一大半,可这样,马家范家和林家也很满足了,往年这时候他们只能到府城找些短工做,而且因为农闲时候,找短工的人多,就算他们村离府城近,也很难找到合适的。
  而这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三四百文钱,可这次卖对联只不过卖了十六天,除去成本,还卖了有二两银,几家过来结账的时候是笑盈盈的。
  马银大手拍着李石的肩膀,大声笑道:“今年我们的了经验,明年再做心里就有数了,小李相公,明年还要再麻烦你哪。”
  李石矜持的颌首,“明年若还有,自然是要请几位叔叔帮忙的。”
  说着李石拿出账册结账。
  四家从他这里拿对联,都是先记账,等结束后才结账的,因为卖不出去的对联可以退回来,也正因此,四家才敢接这门生意,不然,李石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他们可没胆子拿出几两银来冒险。
  四家一共卖出去对联一千七百五十六副,其中第一种卖出去六百八十二,第二种卖出去五百八十六,第三种是四百八十八,第三种多是村长家卖出去的。
  李石算了一下,除去零头不说,加上李江他们卖出去的,除去成本,一共赚了一万五千八百文钱。
  李石看着桌上十五串的铜钱,有些无奈,“这么多的铜钱也不好放呀,还是换成银子吧。”
  “我不!”木兰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桌上的铜板,“我喜欢铜钱,不喜欢银子。就这样放着吧,我们平时用的也都是铜钱,正好,不用担心用银子折价了。”
  李江难得的狠狠地点头,他也喜欢看铜钱,这可比看银子舒服多了。
  李石有些无奈,“只是这么多钱藏在哪里啊?”
  “就藏在我屋里吧,反正这是留给我们日常开销用的,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藏好的。”
  李江苏文和媛媛桃子就有些失望,他们也想藏在自己屋里。
  李石好笑的看着他们,“那可得藏好了。”实在是铜钱太多,体积太大,只怕不好藏呀。
  木兰兴冲冲的将铜钱放进一个瓮里,抱了就朝自己屋里跑。
  四个孩子连忙跟上。
  李石就坐在堂屋里等他们藏好钱后方指着角落里剩下的对联道:“你们说怎么办?”
  李江道:“卖给村里人吧,我见我们村里许多人家都还没买对联呢。”
  苏文愤愤,“我看他们就是算计着我们卖不出去,想等我们折价卖的时候才买。”
  媛媛和桃子狠狠地点头,“不便宜卖给他们。”
  木兰道:“送人吧!”
  李石微微一笑,“我也是这个意思,与其降价卖讨人闲话,不如送人!”
  四个孩子顿时肉痛起来,一副对联最低的成本就是三文了,送出去这么多,他们得多亏呀。
  李石见他们心疼的样子,就教训他们道:“不要舍不得这点小利,我们这次又没亏,只不过剩个几十副对联罢了,我们家到底弱势些,与邻里交好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李江和苏文站起来,低头受教。
  李石心里早有一个大概的方案。
  村里有上百户人家,而对联只有六十二副,他总不能家家都送,可若是送了这家,没送那家,难免有纷争,所以李石就想明天下午将对联放在门前,有意的就过来拿,若无意的就不用,一家只能取一副。
  这不过是小事,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在年货上。
  这是大家逃难以来过的第一个年,木兰和李石都很重视。
  两个人将想到的年货写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