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0正文完结)-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公主非常听话,虽然不舍,还是乖乖的走了。

    而朱仲钧也没有多说什么,无精打采依偎着太后,不停给太后使眼色,让她把上次说好生孩子的事,告诉顾瑾之。

    太后心里明白,脸上泛起了笑意。

    这种话,庐阳王不懂,顾瑾之却是明白的,太后自然不会当着顾瑾之的面说。

    朱仲钧又推太后。

    太后只是笑。

    正闹着,皇帝来了。

    他也听闻了德妃生病,就问顾瑾之:“……怎样了?”

    他没有去景和宫,直接到了坤宁宫的。顾瑾之忙把德妃的病情,仔细给皇帝说了一回,只是没提病因。

    皇帝到底年轻,还是头一次听闻这种病,不免骇然。他又问:“是因为什么,才恶露不行的?”

    他主动问到了病因。

    顾瑾之就不好再隐瞒,只得委婉将德妃情绪不好,归结为产后失调,身子不适应导致的。

    皇帝却能知道真正的原因。

    德妃说过些什么,做过些什么,皇帝一清二楚。

    德妃因为没生皇子而不悦,皇帝更是知道。

    他笑着道:“德妃脾气燥些,幸好还听小七一两句,要不然……”

    语气里没什么惋惜,仅仅是赞扬了下顾瑾之。

    顾瑾之就没接话。

    皇帝说话的时候,朱仲钧有些睡眼迷蒙。

    太后就让成姑姑和寄绮服侍他下去歇了,顾瑾之也忙起身,一起扶着朱仲钧去歇息。

    盥沐一番之后,朱仲钧坐在床上,没了睡意。

    顾瑾之也在隔壁的偏殿里歇下了。

    倒是皇帝坐到了很晚才走,和太后说了半晌的话。

    太后的意思,就想今年之内让朱仲钧大婚。

    皇帝则不同意:“……南昌府的军务尚未妥善;庐州府的事,也越发可疑。上次仲钧提到宁席可能故意作假糊弄他之后朕特意查了查宁席。他太干净了。仲钧只是个小孩子,若宁席在庐州有些不干净,朕反而放心。他干净得有鬼,反常则妖,什么都不清楚,怎能让仲钧回到庐州去?”

    “成了亲,他们仍在京里住着……”太后已经看得出皇帝有些不愿意庐阳王成亲他的理由比从前牵强。

    “你不想仲林回去,哀家将他媳妇接到宫里待产。孩子生下来,哀家再说舍不得孙儿,要留他几年就几年,都是你说了算;庐州那边,暂时不回去,又有什么打紧?”太后道,“难道这样也不成?”

    皇帝被太后说得笑了起来。

    最终他仍是没松口。

    “母后,朝中的事已经够多的,让儿子头疼。仲钧还小小七尚未及笄,这件事能先缓一缓吗?”皇帝语气微沉,“您也疼疼朕。朕也是您的儿子……”

    说得太后心里直跳。

    怎么好好的,又说起这样的话?

    “哀家何时不疼皇上了?”太后拉了皇帝的手,道,“这世上,没人比皇上更加英明神武。皇上好,哀家和仲钧才好,难道哀家不明白这个道理?岂有让皇上为难的。既然这样,以后哀家不提就是了……只是皇上也别忘了……他们毕竟一日日大了……”

    皇帝就满意笑起来。

    从坤宁宫出去他脑海里总盘旋着顾瑾之那张笑脸。

    挥之不去的笑容,暖暖的,不带忐忑不安,没有阿谀奉承,笑容非常的干净。她的牙齿整齐洁白,笑容就似灌了春风。

    再等一等……

    等自己心里的这个念头随风淡去或者更加浓烈,他才能做决定。

    现在,顾瑾之在皇帝心里,不轻不重的,皇帝自己也拿捏不准,值不值得为了顾瑾之,惹得太后伤心动怒……

    他需要时间去确定。

    在皇帝心里,太后的分量仍是其他人无法超越的,他不能不顾虑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的母亲。

    回去的路上,皇帝想了一会儿顾瑾之,思绪又转到了三公主身上。

    他想了想,决定去趟景和宫,瞧瞧三公主。

    皇帝并不怎么喜欢景和宫,更不喜欢德妃。

    等三公主满月,就从景和宫搬出来,跟皇子们一样,安排宫殿,有定制的嬷嬷和宫人照顾她……

    歇在坤宁宫里,顾瑾之可能是很累了,片刻就入睡。

    而朱仲钧,彻夜未眠。

    他很厌恶皇帝看顾瑾之的眼神。

    这种厌恶,让他想起了前世的父亲。

    前世,他就是对他的父亲有这样的厌恶,恨不能一下子就弄死他,却又不能光明正大,只得一步步逼死他……

    整夜,朱仲钧都躺在床上,听墙角蛩吟切切。

    直到快黎明的时候,他才睡着。

    这一睡,就错过了早膳。

    第二天,顾瑾之起得很早,和成姑姑一起,服侍太后用膳。

    皇帝又早早来了。

    自从太后病好了,他很少这样早过来陪太后用膳。

    吃了饭,皇上就上朝去了。

    外头天色初亮,晨曦熹微。顾瑾之也去了景和宫,给德妃问诊。

    皇帝下了早朝,就去了景和宫。

第217节喜欢

德妃的病,虽然危急,只要恶露能下,倒也不顽固。

    昨晚喝了一剂药,恶露下行,气喘就渐渐平息。

    早起顾瑾之到景和宫的时候,德妃已经醒了,叫人抱了三公主来,她半坐着,将吃了奶刚刚睡下的三公主抱在怀里。

    看到顾瑾之来,她冲顾瑾之淡淡笑了笑,让顾瑾之脚步轻些。

    “……睡了。”她指了三公主给顾瑾之瞧。

    顾瑾之笑着点点头。

    德妃就变嬷嬷将三公主重新抱下去。

    “本宫已经好了。昨日吃了药,后来就不喘了。”德妃对顾瑾之道,“仔细想来,当时真危急。要不是你,那些庸医也要治坏了本宫……本宫不相信他们,也是有道理的。”

    顾瑾之便道:“太医院的御医们,还是有些法子的,只是娘娘没给他们机会……”

    “你也不用替他们说好话。”德妃道,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就说起了三公主。

    提起三公主,她脸上的笑渐浓,道:“她长得真好!大嫂家的惜姐儿出生,黑红黑红,还皱巴巴的,又瘦。三公主出生就白,还水灵,又不哭不闹。嬷嬷说她健康,才这么乖巧。本宫小时候,身子倒也不比常人好,三灾八难的。她能长成这样,都是你会照顾……”

    难得,她居然肯定了顾瑾之的辛劳。

    顾瑾之就笑,道:“都是娘娘的福气……”

    提起福气,德妃心情又是一沉。

    “要是真有福气,就该生个皇子了。”德妃道。

    顾瑾之没有接口。

    略微坐了坐,见德妃情况尚好,如今没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安心静养。就对她道:“……娘娘开怀些。听说公主满月,就要单独开宫去住,以后也不能每日一处。娘娘高兴点,小公主也能记住。”

    说到这个,德妃脸色微黯。

    她最终却没说什么。

    顾瑾之准备告辞,内侍进来通禀说,皇帝下朝之后,来景和宫瞧德妃娘娘了……

    德妃脸上就浮动了喜悦,眼波流转着华彩。

    她要起身迎接皇帝。

    皇帝已经快步走了进来。对正要起身的德妃道:“躺下吧,不用虚礼。朕听说你身子不适,才特意来瞧瞧。要是反叫你多礼受累,就不好了……”

    德妃眸子闪动水光,哽咽着道是。似乎要哭出来。

    德妃进宫一年多,皇帝也只在她宫里歇了三夜。平日里并不常来,她也只是偶然在坤宁宫遇着皇帝,连说话的机会也不曾有。

    她怀孕期间,皇帝常有赏赐,也是宫人们送来,并非亲自来。

    就是三公主。也是抱到乾清宫去。

    上次皇帝来瞧三公主,德妃正好睡着了,皇帝叫人别打扰她歇息。等她醒了,皇帝又走了。

    “身子好些了吗?”等顾瑾之和宫人们行礼完毕。皇帝坐到了德妃的床边,含笑问她。

    “好多了。”德妃忙道,“七妹医术好……”

    皇帝就笑了笑,看了眼顾瑾之。

    顾瑾之恭敬垂首。立在床边。她粉颈低垂,浓密的刘海就遮住了大半个额头。看不清眼睛,只觉得下巴尖尖的,脸越发精致小巧。

    雪白的后颈,似段雪藕,泛出肌肤温润的光泽。

    “小七医术的确好。”皇帝笑道。

    “皇上谬赞了。服侍娘娘,乃是我的分内之事。”顾瑾之道。

    皇帝就笑了笑。

    他也没再多说什么,笑着起身对德妃道:“你仍在月子里,不宜见风见人,朕也不叨扰你休息。小七,脉看好了吗?”

    顾瑾之道是。

    “那走吧……”皇帝道,然后又对德妃身边的宫女道,“服侍娘娘歇了,别叫娘娘操心。”

    宫女兰儿忙道是。

    顾瑾之原本就是要辞行的,见皇帝说了不要打扰德妃,只得叮嘱了德妃安心静养。

    想着德妃的心结,大伯母说她会亲自来解,顾瑾之就没再说多余的话,出了景和宫。

    皇帝走在前头,跟在他身边的,并不是向梁。

    顾瑾之跟在他身后。

    “……恢复得如何?”皇帝问顾瑾之,“德妃那病,是否还需用药?”

    “不用了。”顾瑾之道,“恶露已行,慢慢调养就好。”

    皇帝就点点头,一直往前走。

    到了岔路口,顾瑾之要去坤宁宫,她就跟皇帝作辞。

    “你跟朕来,朕有话说……”皇帝笑着对顾瑾之道。

    顾瑾之想起他上次拨弄她的刘海,看她的眼睛,然后朱仲钧一口咬定皇帝图谋不轨,心里就有些迟疑。

    可到底不敢反驳了皇帝的话,道了是。

    景和宫位置比较偏,而乾清宫在中间的地段,距离不算近。

    七月底的天气,骄阳早无炙热,暖意洋洋。

    皇帝走得很慢,似欣赏沿途的风景。

    沿途树枝葱郁,草木繁茂,鲜花怒放,时不时有随风舞动的清香萦绕鼻端。日光再后头,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皇帝走在前头,仍能看到顾瑾之的影子。

    投在地面的影子,纤长窈窕。

    “小七,可是你跟仲钧说了成亲之事?”皇帝突然问顾瑾之。他并没有回头,慢悠悠踱步,语气不轻不重的。

    顾瑾之一时间拿捏不准他问话的意思,忙道:“不曾啊!”

    回答完了之后,又想是不是回答得太过于自然了,应该娇羞一点才正常吗?

    正想补救一番,皇帝却笑道:“朕给你赐婚的,你敢说不曾想成亲?想抗旨不成?”

    这话有点调侃。

    顾瑾之心思转得很快。

    她在想皇帝问这话,是不是又怀疑朱仲钧什么?

    “不敢抗旨。”顾瑾之道,“一切听皇上安排……”

    皇帝这番话,无疑就是对朱仲钧闹着要成亲有了警惕。

    顾瑾之早告诉朱仲钧,不能这样折腾,他却说什么天上不会掉馅饼。要自己去争取。

    他太过于着急,皇帝心里就疑惑一个傻子怎么会这样想成亲。

    朱仲钧太过于自信……

    “很好。”皇帝笑着道,“朕等着你这话呢。不用着急,你的婚事,朕既然管了,自然要管到底的。”

    顾瑾之道是。

    皇帝就笑,唇角微扬,笑容很浓郁,似很开心。

    顾瑾之没有再看他。垂首慢慢走着。

    话应该说完了吧?

    她正在考虑要不要作辞,回坤宁宫去,皇帝又道:“小七,你这样照顾庐阳王,平日也挺累的吧?”

    “没有。王爷很乖。”顾瑾之道,“他最听我的话,不会惹事……”

    “可是宫外头,到底磕磕碰碰的。”皇帝道,“他不同于其他兄弟。他心智不足,满朝都知道,朕想将他接到宫里来住到你们成亲之前。免得你为了他劳心劳力。朕瞧着你瘦了……”

    要把朱仲钧接到宫里来……

    顾瑾之脚步虚踏了下,差点脚下一滑。

    皇帝不仅仅是起了疑心,这是起了大疑心啊。

    好不容易让皇帝没了戒备,又被朱仲钧闹成了这样。

    “……并不是你照顾得不好。只是朕心疼你太操心,跟母亲似的。你年纪还小,不应该这么辛苦。仲钧到了宫里,母后也高兴。朕也放心,你也不用这样辛苦。”皇帝又笑着道。“你说呢?”

    为什么要到宫里?

    仔细观察他一段时间?

    朱仲钧的表现,肯定会让皇帝满意的。

    只是,这样他更加辛苦。

    顾瑾之不知道朱仲钧是什么想法,会不会觉得更贴近皇帝,更了解他?

    可顾瑾之只想他做个普通人。

    “其实我并不辛苦。”顾瑾之委婉表达自己的反对,道,“王爷平日里很乖,我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这些日子,他挺黏着我的。到宫里自然是最好的,就怕王爷自己不同意……”

    “没关系,朕告诉他,他听朕的话。”皇帝道,“只是,小七舍得吗?”

    舍得吗?

    猛然一提,真有点舍不得。

    天天混在一起,都快一年半了。

    比前世做夫妻的时候呆在一起的日子还要多……

    “是,我舍不得……”顾瑾之道,“我已经把王爷当成了家里人。陛下,您能不让他进宫吗?我保证以后好好照顾他。”

    皇帝的脚步就停下来。

    他的脸迎着光,五官那么清晰呈现在顾瑾之的面前,可顾瑾之看不透他的情绪。

    而且她也不敢多看,忙垂头。

    “小七,你很喜欢仲钧吗?”皇帝问,声音有点飘渺,似日光里起舞的轻尘,看不出形态,甚至有点不真实。

    “是!”顾瑾之道,“我很喜欢王爷,也是真心照顾王爷,并不是应付差事。您瞧着王爷,并未不开心,足见我平日并非敷衍。”

    皇帝没有再开口。

    顾瑾之也不敢再抬头去看他的脸色,心想是不是做的过头了?这样会不会让他更加怀疑朱仲钧?

    场面就安静了下来。

    顾瑾之垂首,立在那里。

    “回去吧。”皇帝道。

    然后他自己,阔步往乾清宫去了,没有再叫顾瑾之跟着。

    顾瑾之就折身,回了坤宁宫。

    朱仲钧刚醒,梳洗一番,正要去找顾瑾之,太后拉着他,让他吃了早饭。朱仲钧不想,他想先去看顾瑾之,不敢让顾瑾之在宫里离开他的视线。

    母子俩僵持不下,顾瑾之就进来了。

    太后也松了口气,忙叫人把早膳端上来。

    朱仲钧吃了饭,就要拉顾瑾之告辞。

    恨不能立马出去去逍遥自在。

    太后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在感叹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朱仲钧眼里越发只有太后了。

    回城的马车上,顾瑾之将方才皇帝的话,说给了朱仲钧听:“……定是对你又有了疑心。大婚的事,你办得太急了。”

    朱仲钧的脸,顿时阴沉了下去:“你仔细再说说,他都跟你说了些什么,每个字都要告诉我!”

第218节热极

 顾瑾之依言,把皇帝今日对他说的,都跟朱仲钧复述了一遍

    朱仲钧沉默听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等他听到顾瑾之对皇帝说“喜欢”他的时候,他突然一怔,眼睛里有什么光在闪······

    他阴沉的表情尽敛,神色飞扬轻快起来。

    “回答得很好!”他表扬顾瑾之。

    “你又想到了什么?”顾瑾之也有点兴趣,就问他。

    他不告诉顾瑾之,却抿唇笑。笑容越扩越大,有些压抑不住似的,让顾瑾之摸不着头脑。

    唇角微翘的时候,眼睛就眯了起来,像个孩子似的。

    “怎么了?”顾瑾之只以为他发现了什么对他有利的事,也想知道,就追问了一句。

    朱仲钧依旧不说。

    他的情绪很好,回到家里的时候,脚步轻快,几乎要哼两句歌来。

    连宋盼儿也看得出。

    宋盼儿便问顾瑾之:“在宫里歇了一夜,发生了什么好事?王爷高兴成这样······”

    顾瑾之也有些想不通。

    她不太明白朱仲钧突然抓住了什么点,就心情愉悦起来。

    她只得摇摇头。

    宋盼儿也不深究,又笑着问顾瑾之关于德妃的事。

    “心情好了些,还说辛苦我了。要不是我照顾,三公主也不能长得那么好……”顾瑾之道。

    宋盼儿就笑:“难得,她还记得是你辛苦照顾她的······”

    “的确难得……”顾瑾之也笑。

    其实顾瑾之的作用也不算太大。

    成姑姑和太后派过来的老嬷嬷,还有大伯母,都帮了德妃的大忙。要不是成姑姑和坤宁宫的两个老嬷嬷坐镇,德妃这胎只怕不会这样顺利。

    而顾瑾之,不过是负责定期给她做健康检查。

    到了七月二十六,皇帝就下诏,给宫里的三位公主册封。

    大公主为清河公主,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