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湖二记-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子之礼,奉金线袈裟、紫水晶数珠、金藻罐等,又差彼国僧三十六人来传 

  道法。那时杭州又有一个性真和尚,所到之处,蛇虎避路,百鸟衔花。生得 

  两耳甚长,共长九寸,上过于顶,可于项脖下打结,人称他为长耳和尚。小 

  孩并愚妇人戏把他两耳打结,他也并不恼怒,一味劝人作福可遮百丑。世上 

  人都不晓得他是古佛下降。吴越王生日,遂于永明寺斋僧,那受斋者纷纷而 

  来。吴越王问寿禅师道:“寡人在此斋僧,可有真僧降否?”寿禅师道:“长 

  耳和尚即定光佛化身也。”吴越王大惊,登时排驾参礼长耳和尚。那长耳和 

  尚便道:“此乃弥陀饶舌也。”霎时间就盘膝坐化而去,其状如生,久之皮 

  肤光泽,爪发时生,每月必三次净其爪发,时时有舍利子流出。后到宋朝末 

  年,金兵入犯,见其怪异,一枪刺其身体,有白血流出。金兵畏惧而退。后 

  人遂把漆来涂其身体,供在南山法相寺中,这是后话。当时长耳和尚说破了 

  这一句,方知寿禅师是弥陀化身,所以海外九洲无不崇信。到开宝八年坐化 

  而去,那舍利子如鱼鳞一般砌在身上。宋太宗敕赐寿宁禅院,追谥宗照大师。 

  话说寿禅师虽然坐化而去,他却心心念念要度脱众生,仍旧转身做个大智慧 

  男子,戴网儿的和尚,大阐佛门,辅佐圣天子江山。看官,你道他毕竟投托 

  做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正是: 

           要来就来,要弃就弃。投胎托舍,如同儿戏。 

       话说寿禅师在西方极乐国端坐于九品莲台之上,一坐七百余年,观见南 

  赡部洲正值元朝末年劫杀之运,红巾贼起,杀人如麻。可怜中原百姓夫妻子 

  母不能相保,就如釜中之鱼、汤中之鳖一般,日夕愁苦,呼天叫地。幸遇上 

  帝好生,降下一位真人扫除暴乱,救济生民。那寿禅师觑着这个方便,离了 

  西方极乐世界,来到南赡部洲,投胎转世,照见金华浦江宋家,世积阴功, 

  广行善事,该出好子孙光大门户,遂翻一个筋斗投入母腹中。他母亲陈氏怀 

  孕之时,梦见西方一尊古佛,金童玉女擎着幢幡宝盖,到于家庭之间,天乐 

  迎空,那尊古佛手执一部 《华严经》对他母亲道:“吾乃杭州永明寺延寿和 

                                            ① 
  尚,久在西方极乐国土,因见世界阎浮众生尽遭兵刃之灾,好生苦恼,特持 

  此一部《华严经》来到汝家,上以辅佐圣主,下以救济生民,保佑汝家亦得 

  九族升天也。”说罢,母亲即时怀孕。母亲未曾怀孕之时,终日病苦缠身, 

  到得怀孕之后,觉得身体轻快,真圣胎也。怀孕七月而生,生产之时,母亲 

① 阎浮——人世间。 

… 页面 70…

  并不痛苦,异香满室,俱似旃檀之香,遂取名宋寿。后有人说道:“前世因 

  果之事,不可说破,不可重取。”遂改名宋濂,字景濂。自幼便好念佛,声 

  音清亮,又好盘膝而坐。六岁便能诗歌,父亲试把 《法华经》与他看,他一 

  遍之后,便背诵得出。十岁之后,文章二字更不必说。性好放生,浦江有个 

  姓郑的人家,一门孝友,自宋朝建炎初年起直至元朝末年,共二百五十余年 

  再不分居,浦江人都称为“孝义郑家”,府、县官赠他牌匾,名为“天下第 

  一人家”。他家中广有书籍,见宋景濂大有文才,请他去做先生教训子弟。 

  宋景濂在他家数年,把郑家书籍尽数都读,又读佛书。 

                  ① 
       有个宗泐和尚,字季潭,生于台州,同是西方会上一尊古佛,也为世遭 

  劫运,特特下来救世;又恐真人下降,不信佛法,灭除了这一教,故意下来 

  阐扬佛法,簸弄神通,共扶佛教,在径山修行。遂到浦江来见宋景濂,果然 

  一见如故,日日与他谈论佛法。宗泐和尚遂授宋景濂持七俱胝准提佛母咒之 

  法道:“若持之久久,其功德灵验,不可胜言。”那准提咒法道: 

            每日依法持诵。先须金刚正坐,以右脚压左脚■上,或随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二手仰 

        掌展舒,以右手加左手上,二大拇指甲相着安脐轮下。澄定身心,想顶上有一梵书■字。此字 

        遍有光明,犹如明珠,或如满月。想此字已,复以左手结金刚拳印,右手持数珠,口诵净法界 

        真言二十一遍。 

       话说宗泐和尚教宋景濂以持准提咒之法,宋景濂遂日日虔诚持诵。后“红 

  巾贼”起,刘福通以白莲教烧香聚众而起,方国珍占了浙东,张士诚占了浙 

  西,那时满眼都是干戈,生民涂炭,不可胜言。宋景濂以持七俱胝佛母准提 

  咒之故,虽然东奔西窜,父子一门骨肉都得完聚。幸而洪武爷起兵取了滁、 

  和、太平、徽、宁等州,进攻浙东,那时宋景濂文章德行之名闻于天下,时 

  浙江共有四人: 

            刘基青田人 宋濂浦江人 章溢龙泉人 叶琛丽水人 

  大将胡大海闻此四人之名,如轰雷贯耳,即将此四人之名奏闻。洪武爷龙颜 

  大喜,即着使臣孙炎赍了金银彩币到于浙江,征聘四人到于金陵。洪武爷大 

  喜道:“吾为天下屈四先生,四位先生何以教我?”当下三人都各有所对, 

  至宋濂道:“当今豪杰争雄,并无拨乱反正救生民之志,不过志在子女玉帛, 

  多杀戮以行不道。今有意济世安民,唯有 ‘不嗜杀人’一语,足以安天下于 

  股掌之上。”洪武爷大悦,遂创礼贤馆以居四人:命刘基为国师,专主谋议 

  之事;叶琛、章溢为营田司佥事;遂命宋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授太子经。 

  你道一个草茅中穷酸之士,顷刻间做了太子的先生,可不是个非常之遇么? 

  洪武爷时常召来讲经:或与他讲《春秋左氏》,或论黄石公《三略》,或讲 

   《大学衍义》,或论治国大事。洪武爷大喜,真言无不合,似石投水也。 

       后来洪武爷即了帝位,改元洪武,四海归心,万国臣服,凡是颁行天下 

  诏诰,赐与高丽、交趾、满剌伽、占城等国诏书,俱是宋濂所作。四海九洲 

① 泐 (lè,音乐)。 

… 页面 71…

无不称赞其文章之妙。洪武爷要修 《元史》,知非宋濂不可,即命总其事, 

除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宋景濂遂率领一班儿文学之士,开局于天界寺中, 

经七月而成。那时甘露降于宫中,洪武爷遂召宋景濂到于宫中,亲将甘露倾 

于金鼎之中,金勺搅匀,赐与宋景濂饮道:“此和气所凝也,能愈疾延年, 

故与卿共之耳。”宋景濂生平不能饮酒。八月七日,洪武爷遣内臣召宋景濂 

饮以御酒。宋景濂道:“臣量浅不能饮,醉后恐失威仪。”洪武爷道:“但 

饮此一杯,虽醉何妨。”宋景濂举起杯来,欲饮还住者数次。洪武爷大笑道: 

 “大丈夫怎生退缩如此?”宋景濂只得一饮而尽,果然大醉,行步歪斜。洪 

武爷大喜,遂叫侍臣取过黄绫一方,饱磨御香龙墨,随赋楚词一章道: 

         西风飒飒兮金张,会儒臣兮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 

      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浮琼■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 

      乐,但有益兮于彼何伤! 

                                                               洪武八年八月七日书。 

赋罢,命宋景濂自做一首。宋景濂大醉,下笔不能成字。洪武爷遂以所书赐 

宋濂道:“卿藏之以示子孙,非唯见朕宠爱卿,亦见一时君臣道合,共乐太 

平也。”宋景濂叩首以谢。洪武爷遂敕侍臣 《赋醉学士歌》以宠之,又道: 

 “朕起布衣为天子,卿自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人之首,世世与国同休,不 

亦美乎!”命太子选良马赐与宋景濂,又为 《良马歌》以赐之。又命宋景濂 

集历代奸臣事为《辨奸录》,分赐太子、诸王。又命序祖训纂《大明日历》, 

又为《宝训》五卷。洪武爷大喜道:“卿可为丞相,参辅朕之大政。”宋景 

濂道:“臣无他长,徒以文墨议论事上,但可润饰太平,岂能为丞相参大政 

乎?”顿首力辞。那时有上万言书者,洪武爷怪其繁多,要问他以违制之罪, 

问众臣道:“此奏何如?”众臣见洪武爷天颜不悦,都道:“此臣大不敬, 

宜坐以诽谤之律。”转问宋濂道:“卿以为何如?”宋景濂对道:“彼应诏 

上疏本效忠无他,不宜坐以诽谤之律。”洪武爷因此复览其疏,亦有一二可 

采之处,即大悟,骂众臣道:“汝等皆激吾怒。若非宋景濂,朕几乎误罪言 

官矣。”洪武爷常称为“老宋”而不名。 

     宋景濂博物多闻,世无与比。洪武爷即帝位之后,感众神明效力,遂建 

造十庙于南京以报其功,却不曾建立关真君之庙。夜梦长髯赤面之神,身穿 

绿袍,手执大刀,跪于殿前奏道:“臣汉时关羽也。陛下立庙,何独遗臣?” 

洪武爷道:“卿于国无功。”关羽奏道:“陛下鄱阳湖大战之时,臣举十万 

阴兵为助,何得言无功耶?”洪武爷点头应允,关真君叩谢而去。洪武爷感 

其英灵,遂特建英灵坊。宋景濂道:“诸神皆英灵,何独关羽耶?”洪武爷 

因建于十庙中。那时急于建庙,其梁柱俱用柏木心为之,极其壮丽。洪武爷 

因问道:“关羽奇迹盛于何时?”宋景濂道:“臣读天台智者禅师传曰:隋 

开皇十二年,智禅师至当阳,上金龙池,月夜见二人威仪如王者,一人长而 

美髯丰厚,少者秀发,前致辞曰: ‘予即关羽,汉末纷乱,时事相违,有志 

… 页面 72…

  不遂,死有余烈,故王此山。圣师何以至此?’智禅师曰: ‘欲于此地建立 

  道场。’神曰:‘愿哀悯我愚,特垂摄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 

  弟子当与吾子平建寺化供,护持佛法。愿师安禅七日,以待其成。’师既出 

  定,湫潭千丈,化为平陆。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神即受师五戒。师乃致书 

  晋王广,上《玉泉伽蓝图》。晋王广即具奏,赐名玉泉寺,遂塑关羽神像于 

  其侧,以为伽蓝神。至今显灵也。”洪武爷又问道:“‘真君’之号封于何 

  代?”宋景濂道:“封于宋崇宁年间。时蚩尤神坏盐池,帝敕天师张虚靖召 

  关羽战而胜之,盐池复故,遂封羽为 ‘真君’。今所传画壁,尚有战蚩尤故 

  事。陛下乃天授神明,关羽阴兵助战,固其宜也。” 

       洪武爷尝至淮水,见大铁索系于龟山,访问左右,云是缚水怪者。因问 

  道:“水怪是何等形状?还是何人所锁?亦曾见古来经典否?”宋濂道:“此 

  事载在古《岳渎经》,大禹治水,三至桐柏山,获淮、涡水神,名曰无支祁, 

  形犹猕猴,力逾九象,人不可视。禹乃摄召万灵,遂命 ‘庚辰’之神制之。 

  是时木魅、水灵、山妖、水怪奔号丛绕,几以千数, ‘庚辰’悉持戟逐去, 

  遂锁无支祈于龟山之足,淮水乃安。”洪武爷道:“古来曾有见之者否?” 

  宋濂道:“昔一刺史不信此事,用百牛拽锁而起,果形如猕猴,其大非常。 

  雪牙金睛,目光如电,大吼一声,响若雷霆,而百牛俱沉入于水矣。”洪武 

  爷大异道:“朕试一见之,何如?”宋濂道:“水神不宜见,见则恐损伤多 

  人也。”洪武爷不听宋濂之言,命军士扯起铁索,遂扯满两船,渐渐铁索将 

  尽,甚是沉重,遂命千人拔之而起,果似猕猴之状,相貌甚凶。其神开目, 

  见了洪武爷,大吼一声,声如霹雳,水波汹涌,仍旧突入水底。军士船只, 

  亦俱无恙。洪武爷急以羊豕祭之。后亦无他,盖圣天子百灵呵护,水神自不 

  敢放肆也。洪武爷方信宋景濂之言果然不诬,自此益敬信之焉。 

       宋景濂曾患病,六日不进朝,洪武爷问左右道:“老宋怎生数日不见?” 

  左右道:“有病。”洪武爷甚是忧疑道:“老宋纯谨之士,不参以分毫人伪, 

  侍予五年犹一日也。不知何故而有斯疾乎?”隔一日,又问道:“病势曾减 

  否?”左右道:“病势未曾减。”洪武爷恻然:“尔往传命,着他归养金华 

  山中,父子祖孙欢然同聚,疾必易愈。愈后便造朝,国家文翰,庶有赖哉!” 

  遂敕黄门内官赍金银束帛以赐之。皇太子亦遣内臣存问,赐以缯币白金之类。 

  那时都不许乘轿,连丞相也不容。特命中书造安车,给健丁六人以载宋景濂。 

  此真千古宠遇之奇也。 

       宋景濂归到金华,果然父子祖孙相聚,病势渐好,思量遍游山水,以散 

  心适意,遂住于杭州南屏净慈之慧日峰。那慧日峰原是他前生住居注 《宗镜 

  录》之处,到此甚是安适。一见了寿禅师之像,宛然见前生光景,遂作赞道: 

           我闻智觉大导师,进修精明无与等。诵经群羊来跪听,习定鸟巢衣褶中。一旦拨开光明藏, 

                                                 ① 
        际天蟠地悉开朗。如揭日月照群迷,无有摘埴索涂者。诸法尽从缘生灭,此是佛语非我语,万 

① 摘埴 (zhí,音直)索途——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埴,土地。 

… 页面 73…

      别千差咸照了。道高非特被真丹,海外之邦犹企艳。金丝伽黎及藻瓶,遣使来施不复吝。我与 

      导师有宿因,般若光中无去来。今观遗像重作礼,忽悟三世了如幻。灵山一会犹俨然,愿证如 

      如大圆智。 

     话说宋景濂在西湖净慈寺感前世放生功德,尽将家中钱财并洪武爷所赏 

赐之物,都买飞禽之类、鱼鳖之伦放生,与宗泐和尚并演福寺如■和尚等终 

日讲论佛法。那时佛法之盛,殆不可言。一日到虎跑寺闲耍。那虎跑寺是唐 

朝元和十四年性空大师来游此山,见山色秀丽,遂结庵此地。后因无水,要 

迁居别处,忽然见数个金甲神人禀道:“自师父来此,我辈众神都受大师之 

益。大师若去,我辈何所皈依?若是无水,不必忧虑。南岳童子泉,我辈明 

日当遣二虎移此一股泉来也。”次日,果然二虎咆哮而来,以爪扒山,山泉 

涌出,甘洌异常,为南山第一泉。性空大师因此留住,建立寺苑,名“广福 

定慧禅院”,俗名虎跑寺。苏东坡来做杭州知府之时,有“虎移泉眼趁行脚” 

之诗,盖纪实也;又有诗题于石碑之上。话说当时宋景濂来游虎跑,主僧定 

严戒是个有道之僧,闻得宋景濂前生是寿禅师,与佛门大增光彩。见宋景濂 

来,遂号召众僧都披了法衣,到泉边念咒,那泉果然如珠一般汹涌而出。宋 

景濂遂做铭一首以见其奇。有诗为证: 

         泉因性空出,又因寿师涌。 

         泉水本无心,莲花两足捧。 

     后来洪武爷知宋景濂病愈召他入朝,龙颜大喜,日与讲陈治道,凡郊庙 

山川、社稷祠祭、律历、国家大典礼,俱命宋景濂裁定,文名天下。日本国 

王奉黄金百金,要求宋景濂做一篇文章。宋景濂不肯做,封还原金。洪武爷 

道:“怎生不与日本国做文章?”宋景濂道:“堂堂天朝,受小夷之金,与 

他做文字,成何体统?”洪武爷大喜,把御手抚宋景濂之背道:“今四海华 

夷皆闻卿名,卿不可不自爱。”宋景濂奏道:“皆仰赖陛下之威灵耳。”洪 

武爷大笑,赐以御宴酒肴,欢饮而罢。自此恩宠无比。后来归于金华山中, 

洪武爷御制诗二句以饯之,道: 

          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 

宋景濂续吟二句,道: 

          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 

洪武爷大悦,赐白金锦币文绮,道:“与汝作百岁衣也。” 

     洪武爷始初不信佛法,又因浙西寺院诸僧广有钱粮,不守戒律,饮酒食 

肉,奸淫妇女,往往做出。洪武爷大怒,因南京造城工役,尽发僧人为役, 

死者甚多。马皇后谏道:“度僧本为佛法。僧家不守戒律,自有报应。何苦 

强充役夫,害其性命?”洪武爷虽有几分转念,还不甚回心。后来又因金山 

寺和尚惠明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