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湖二记-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得赋诗以写怨怀: 

                                  ② 
             静看飞蝇触晓窗,宿酲 未醒倦梳妆。 

             强调朱粉西楼上,愁里春山画不长。 

  又一首道: 

             门前春水碧如天,座上诗人逸似仙。 

             彩凤一双云外落,吹箫归去又无缘。 

  又一首道: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事休生连理枝? 

  那朱淑真看了春花秋月,好风良日,果是触处无非泪眼,见之总是伤心。你 

  教他告诉得那一个,不过自己闷闷。倏忽之间,已是正月元旦。曾有《蝶恋 

  花》词记杭州的风俗道: 

             接得灶神天未晓,炮仗喧喧催要开门早。新褙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炉烧苍术香 

        缭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烧得纸灰都不扫,斜日半街人醉倒。 

        话说杭州风俗,元旦五更起来,接灶拜天,次拜家长,为椒柏之酒以待 

  亲戚邻里,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百事大吉”。那金妈妈拿了 

  这“百事大吉”,进房来付与媳妇,以见新年利市之意。朱淑真暗暗的道: 

   “我嫁了这般一个丈夫,已够我终身受用,还有什么‘大吉’?”杭州风俗, 

  元旦清早,先吃汤圆子,取团圆之意。金妈妈煮了一碗,拿进来与媳妇吃。 

  淑真见了汤圆子好生不快,因而比意做首诗道: 

             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 

  那诗中之意无一不是怨恨,错嫁了丈夫之意。不觉过了一年,次年上元佳节 

  又到,灯景光辉。朱淑真看了往来看灯之人,心想:“纵使未必尽是佳人才 

  子,难道有我这样一个丈夫不成?我前世怎生作孽,受此苦报?”做首词儿 

  名《生查子》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 

        年人,泪湿春衫袖。 

  又题诗一首道: 

             火树银花触目红,极天歌吹暖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经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 

② 酲 (chéng,音成)——喝醉了神志不清。 

…  45…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话说那朱淑真愁恨之极,日日怨天怨地,无可告诉,只得写一张投词, 

  在家堂面前日日哭诉道:“我怎生有此不幸之事?上天,你怎生这般没公道? 

  你的眼睛何在?怎生将奴家配了这般人?”拜了又诉,诉了又拜。那投词上 

  写道: 

            诉冤女朱淑真诉为冤气难伸事:窃以因材而笃,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实人事之正。以 

        故佳人才子,适叶其宜;愚妇村夫,各谐所偶。半斤配以八两,轻重无差;六画共成三爻,阴 

                                                                            ①     ② 
        阳有定。念淑真生无一黍之非,配有千寻之谬,虽面目肌发具体而微,乃■■ 、戚施较昔而 

        甚。春花秋月,谁与言哉?良夜好风,啜其泣矣!断肠有分,瞑目何嫌?缱绻司乃尔糊涂,赤 

        绳子何其贸乱?恨纤手不能劈华嵩之石,怨绵力无由触不周之山。实天道之无知,岂人心之多 

        ■?试问淑真以何因缘而受此苦!谨诉。 

  那朱淑真怨恨冲天,日日拜告天地,从春间拜起拜至深秋。 

       一日晚间,正在那里焚香拜告,只见两个青衣女童请他到一个所在。重 

  重宫殿,中有金字额,题“缱绻之司”四字。左右皆锦衣花帽之人,威仪齐 

  整。黄罗帐内,中间坐着一尊神道,眉清目秀,三绺髭须,带紫金冠,束红 

  抹额,穿红锦袍,系白玉带,开口道:“吾乃氤氲大使是也,主天下婚姻簿 

  籍。汝怨气冲天,日日告拜天地,玉帝将汝投词敕下缱绻司,吾今阅汝投词 

  上有 ‘生无一黍之非,配有千寻之谬’,汝但知今行无‘一黍之非’,不知 

  前世有 ‘千寻之非’哩!汝听我道,汝前世本一男子,名何养元,系读书之 

  人。里中有一女子名奚二姐。那何养元一日在楼下走过,见奚二姐生得标致, 

  遂起不良之心,勾引奚二姐身边一个丫鬟,名为玉兰,传消递息,将奚二姐 

  奸骗了,誓有夫妻之约。一年之后,何养元中了进士,嫌奚二姐是小户人家, 

  又嫌他是失节之人,不肯成其夫妻。奚二姐遂嗔怪那玉兰道: ‘是他传消递 

  息,坏了我身体!’奚二姐遂含恨而死,玉帝殿前告了御状,要索取何养元 

  性命。从来阴府之罪以负心杀生为重,幸何养元生平不食牛肉,曾有戒杀之 

  功,功德广大。又曾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年,头上火光冲天,鬼使不 

  敢近身。因此官高爵显,位列三台,寿余七十,福报已尽。命终之日,玉帝 

  敕我缱绻司行报,我遂把奚二姐为汝之夫。因他不守闺门,淫奔失节,有伤 

  风化,所以罚他丑头怪脑,愚蒙不识,为人世所贱。因何养元破败奚二姐女 

  身,又害他性命,所以罚汝转身为女子。因有不食牛肉戒杀诵经之功,所以 

  使汝标致聪明,能为诗文,亦罚你五年含恨而死,以偿其负心之罪。玉兰转 

  世为皮气球,当日是汝叫他传消递息,害了奚二姐性命。如今亦是他做媒说 

  合,害汝性命。但玉兰是罪之首,皮气球死后罚作粪中之蛆,永绝人身。总 

  是一报还一报之事,并无一毫差错,你待埋怨谁来?不要说你一人,俺这婚 

  姻簿上就如算子一般,一边除进,一边除退,明明白白,开载无差。”遂命 

① ■■(qú,chú,音渠除)——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 

② 戚施——本是蟾蜍,四足据地,无颈,不能仰视。因此比喻貌丑驼背之人。 

…  46…

帐前判官取簿籍过来,一一指与朱淑真道:“我细说与你听,昔日西子倾覆 

吴王社稷,我嫌他生性狠毒,把他转世为王昭君,吴王转世为毛延寿,点坏 

了昭君容貌,使他有君不遇,有宠难招,直罚他到漠北苦寒之地,与胡虏为 

妻,死葬沙场,至今有青冢之恨。卓文君乃王母玉女,蟠桃会上拍手惊了群 

仙,玉帝牒我缱绻司注他有再嫁之过。蔡文姬前世为妒妇,绝夫之嗣,上帝 

大怒,遂罚他初适卫仲道,被胡虏左贤王虏去十二年,又嫁屯田都尉董祀, 

一生失节,极流离颠沛之苦。潘贵妃、张贵妃、孔贵妃等俱以骄淫惑主,败 

国亡家,罚他二十世为娼妓。薛涛、苏小小前世俱为文人才子,只因生性轻 

薄,不信三宝,转世罚作妓女。晋绿珠有坠楼之忠,田六出有投河之烈,正 

气凛凛;绿珠转世为刘令娴,嫁与徐悱,田六出转为关氏,嫁与常修,都为 

佳人才子,诗词唱和。苏若兰织锦回文以邀夫主,后世仍托身苏氏门中为苏 

小妹,窦韬为秦少游,依旧夫妻相得,小妹微妒,所以先少游而死。原妾赵 

阳台,为长沙义娼以终其志。赵阳台生前不信三宝,亦罚为娼女。其他夫妻 

俱有因缘报应,一一都载有这簿籍上,尽是前世之事,不止于今生也,我缱 

绻司断不糊涂。汝五年限满,偿了奚二姐之命,若仍旧戒杀诵经,命终之日 

当转世为男子,投托好处,休得怨恨!”说罢,仍命青衣女童送回。朱淑真 

从殿门而出,一路上回来,还至身边,青衣女童大叫数声,遂欠伸而醒,恍 

惚之间,如有所见,都一一记得明白。自此之后,怨恨少减,因而戒杀诵经, 

以保来世。 

     那时有个魏夫人,也会得做诗,但他的夫主不似金罕货这般粗蠢。魏夫 

人闻知朱淑真做得好诗,自己不信,道:“世上既生周瑜,难道又生诸葛亮 

不成?我不信还有好如我的哩!”遂置办酒肴以邀淑真,命丫鬟队舞,因要 

淑真面试,以辨其真伪,遂以“飞雪满群山”五字为韵。淑真乘着酒兴,磨 

得墨浓,蘸得笔饱,依韵赋五绝句。“飞”字韵道: 

          管弦催上锦茵时,体态轻盈只欲飞。 

          若使明皇当日见,阿蛮无计恍杨妃。 

 “雪”字韵道: 

          香茵稳衬半钩月,往来凌波云影灭。 

          弦催紧拍促将遍,两袖翻然作回雪。 

 “满”字韵道: 

          柳腰不被春拘管,凤转鸾回霞袖缓。 

          舞彻 《伊州》力不禁,筵前扑簌花飞满。 

 “群”字韵道: 

          占断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 

          只因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山”字韵道: 

          烛花影里粉姿闲,一点愁侵两点山。 

          不怕带他飞燕妒,无言逐拍省弓弯。 

…  47…

朱淑真走笔题完,文不加点,不惟词旨艳丽,连那飞舞之妙一一写出。魏夫 

人见了大惊道:“真既生瑜又生亮也!”从此敬服,结为相知之契。朱淑真 

生平没人知他诗词,今日遇见了魏夫人,方有知己,每每诗词往来,互相谈 

论古今文义,极其相得,竟如女夫妻一般。虽然,女夫妻怎比男夫妻,毕竟 

郁郁而死,只得二十二岁,果应缱绻司五年限满之言。淑真死后,皮气球亦 

立刻而死,人说他被淑真活捉而去,足以为说谎做媒者之戒。那蠢父母又信 

和尚之言,把朱淑真的尸首清明前三日一把火烧化了。杭州风俗,小户人家 

每每火葬,投骨于西湖断桥之下。白骨累累,深为可恨。他那蠢父母不唯火 

葬了朱淑真的尸首,又并生平所做诗文也拿来火葬了,今所传者不过百分之 

一耳,岂不可惜!后来王唐佐为之立传,魏端礼为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 

刊布于世,人人脍炙,朱淑真之名方才惊天动地,人人叹息其薄命。至今杭 

州俗语道:“大瓦巷怨气冲天”者此也。有诗赞道: 

          女子风流节义亏,文章惊世亦何如! 

          苹蘩时序宁无预,诗酒情怀却有余。 

          愁对莺花春苑寂,苦吟风月夜窗虚。 

          丈夫莫羡多才思,宋女不闻曾读书。 

…  48…

                             第十七卷 刘伯温荐贤平浙中 

                                       附戚将军水兵篇 

             口角风来薄荷香,绿荫庭院醉斜阳。 

             向人只作狰狞势,不管黄昏鼠辈忙。 

        这一首诗是钱塘才子刘泰咏猫儿的诗。在下这一回书为何把个猫儿诗句 

  说起?人家养个猫儿,专为捕捉耗鼠,若养了那偷懒猫儿,吃了家主鱼腥饭 

  食,只是■■打睡煨灶,随那夜耗子成精作怪,翻天搅地,要这等的猫儿何 

  用?所以岳爷爷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两句说 

  得最妙,就如国家大俸大禄,高官厚爵,封其父母,荫其妻子,不过要他剪 

  除祸难,扶持社稷,拨乱反正。若只一味安享君王爵禄,贪图富贵,荣身肥 

  家,或是做了贪官污吏,坏了朝廷事体,害了天下百姓,一遇事变之来,便 

  抱头鼠窜而逃,岂不负了朝廷一片养士之心?那陶真本子上道:“太平之时 

  嫌官小,离乱之时怕出征。”这一种人不过是要骗这顶纱帽戴,及至纱帽上 

  头之时,不过是要广其田而大其宅,多其金而满其银,标其姬而美其妾,借 

  这一顶纱帽,只当做一番生意,有甚为国为民之心?他只说道“书中自有千 

  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却不肯说道“书中自有太平策, 

  书中自有擎天笔,书中自有安边术”,所以做官时不过是“害民贼”三字。 

  若是一个白面书生,一毫兵机将略不知,没有赵充国、马伏波老将那般见识, 

   自幼读了那些臭烂腐秽文章,并不知古今兴亡治乱之事,不学无术,胡做乱 

                                                                            ① 
  做,一遇祸患,便就惊得屁滚尿流,弃城而逃,或是思量伯■渡江,甚为可 

  恨。这样的人,朝廷要他何用?那“文人把笔安天下,武将挥戈定太平”这 

  二句何在?所以刘泰做前边这首诗讥刺。然这首诗虽做得好,毕竟语意太露, 

  绝无含蓄之意,不如刘潜夫一诗却做得妙: 

                           ② 
             古人养客乏车鱼 ,今尔何功客不如。 

             食有溪鱼眠有毯,忍教鼠啮案头书! 

  刘潜夫这首诗,比刘泰那首诗语意似觉含蓄。然亦有督责之意,未觉浑化, 

  不如陆放翁一诗更做得妙: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毯坐食无鱼。 

  陆放翁这首诗,比刘潜夫那首诗更觉不同,他却替家主自己惭愧,厚施薄责, 

① 伯■ (p ǐ,音痞)——春秋时吴国大臣。自楚奔吴,以功任为太宰。因善逢迎,深得吴王夫差宠信。吴 

亡后,降越为臣。 

② 古人养客乏车鱼——语出《战国策》冯谖弹铗故事。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谖三弹其铗 

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 

家!” 

…  49…

  何等浑厚!然这首诗虽做得妙,怎如得开国元勋刘伯温先生一首诗道: 

            碧眼乌圆食有余,仰看蝴蝶坐阶除。 

                                         ① 
            春风漾漾吹花影,一任东风鼠化■ 。 

  刘伯温先生这首诗,意思尤觉高妙,真有凤翔千仞之意,胸怀豁达,那世上 

  的奸邪叛乱之人,不知不觉自然潜消默化,岂不是第一个王佐之才!他一生 

  事业,只这一首猫儿诗便见他拨乱反正之妙,所以他在元朝见纪法不立、赏 

  罚不明、用人不当、贪官污吏布满四方,知天下必乱。方国珍首先倡乱东南, 

  他恐四方依样作反,便立意主于剿灭,断不肯为招抚苟安之计,道:“能杀 

  贼之人方能招抚,不能杀贼之人未有能招抚者也。纵使要招抚,亦须狠杀他 

  数十阵,使他畏威丧胆,方可招抚。若徒然招抚,反为贼人所笑,使彼有轻 

  朝廷之心,抚亦不成。如宋朝宗泽、岳飞、韩世忠皆先能杀贼而后为招抚, 

  不然,乱贼亦何所忌惮乎?”遂一意剿杀,方国珍畏之如虎。争奈元朝行省 

  大臣,都是贪污不良之人,受了方国珍的金珠宝货,准与招安,反授方国珍 

  兄弟官爵。那方国珍假受招安,仍旧作乱,据有温、台、庆元等路,渐渐养 

  得势大,朝廷奈何他不得。后来各处白莲教盛行,红巾贼看了样,人人作反, 

  兵戈四起,遂亡了天下。若是依刘伯温先生“剿灭”二字,那元朝天下华夷 

  毕一,如铁桶一般牢固,怎生便得四分五裂!后刘伯温归了我洪武爷,言听 

  计从,似石投水,遂成就了一统天下之业,岂不是擎天的碧玉柱、架海的紫 

  金梁!只是一个见识高妙,拿定主意,随你千奇百怪,再跳不出他的圈子, 

  所以为第一个开国功臣,真真是大有手段之人。那时还有魏国公徐达,他是 

  关爷爷转世,生得长身、高颧、赤色,相貌与关真君一样。常遇春是尉迟公 

  转世,后来遂封为鄂国公。沐英是岳爷爷转世,所以相貌与岳少保一毫无二。 

  又有李文忠为文武全才。邓愈、汤和、傅友德等,一时云龙风虎之臣、鹰扬 

  熊■之将,都是上天星宿,一群天神下降,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 

  略地,如风卷残云,辅佐我洪武爷这位圣人,不数年间,成就了大明一统之 

  业。虽然如此,识异人于西湖云起之时,免圣主于鄱阳炮碎之日,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元朝失之而亡天下,我明得之而大一统,看将起来, 

  毕竟还要让他一着先手。《西湖一集》中《占庆云刘诚意佐命》,大概已曾 

  说过,如今这一回补前说未尽之事。 

       从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