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湖二记-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兄妹之礼相见,今魏郎高科,宦途升转,必要携去,我老人家怎生割舍? 

况我年老,光阴有限,在我膝下有得几时?不如嫁与本处之人,可以朝朝夕 

夕相见,不消费我老人家悬念。况且魏郎年少登科,自有佳人作配,魏郎不 

愁无妻,我却愁无女也,烦孺人为我委曲辞之可也。”边孺人对魏郎说了, 

惊得魏郎面色如土,只得跪告边孺人道:“指腹为婚,更与冰人月老议亲之 

事不同。夫人岂以母亲已死,便欲弃盟誓耶?望孺人为我再三一言,不忘结 

草衔环报。”边孺人只得又对夫人再三劝解,夫人执意不回。魏郎大哭道: 

 “死生从此别矣。”只得收拾起身。一边小姐得知这个消息,哭得死而复生, 

几番要寻自尽,被春鸿二人苦劝,走出相别。哭得两目红肿,声音呜咽,一 

… 页面 248…

句也说不出,连春鸿二人都哽塞不住。小姐停了一会,方才出声道:“平日 

与兄一日不见,尚且难堪,何况守制三年、远离千里?既不谐伉俪,从此便 

为路人。吾兄节哀顺变;保全金玉之躯,服阕上官,别议佳偶,宗祧为重, 

勿久鳏居。妾自命薄,不能与兄长为夫妇,但既以身与兄,岂能异日复事他 

人?妾以死自誓而已,勿以妾为深念。”次日,乃破匣中鸾镜,断所弹琴上 

冰弦,并前时手帕,付与魏郎。果是: 

          情到不堪回首处,一齐分付与东风。 

魏郎接了,置于行李之中。夫人置酒饯别,命小姐出送。小姐哭得两目红肿, 

出来不得,托言有疾。魏郎亦不愿云华出来,愈增伤感,垂泪而去。 

     不说魏郎归到襄阳守制。且说灵昭是年果中浙江乡试,明年连捷春榜, 

授陕西咸宁知县,遂同母亲、姐姐上任。那云华自别魏郎之后,终日饮恨, 

染成一病,柳憔花悴,玉减香消,好生凄惨。况且一路上道途辛苦,到县数 

十日,奄奄将死。夫人慌张,不知致病之由,将春鸿细细审问,方知是为着 

魏郎之故,懊恨无及,早知如此,何不配与魏郎,屈断送了这块心头之肉。 

只得好言劝解道:“待你病好,断然嫁与魏郎罢了。”怎知病入膏肓,已无 

可救之法,果然是《牡丹亭记》道: 

          怕树头树尾,不到的五更风。和俺小坟边立断肠碑一统,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 

不数日,竟一病而亡了。夫人痛哭,自不必说,灵昭把小姐棺木权厝于开元 

寺僧舍,期任满载归。 

     适值县有大盗,逃到襄阳,官遣康铧到彼捕盗。春鸿遂出小姐所作之诗, 

遗命叫人寄去与魏郎,遂乘便付与康铧。灵昭得知,拆开来一看,乃集唐诗 

成七言绝句十首,与魏郎为永诀之词也。夫人看了道:“人都为他死了,生 

前既违其志,死后岂可又背其言乎?”遂命寄去。魏郎接了康铧寄来之诗, 

拆开来一看,其诗道: 

          两行情泪雨前流,千里佳期一夕休。 

          倚柱寻思倍懊恨,寂寥灯下不胜愁。 

          相见时难别亦难,寒潮惟带夕阳还。 

          钿蝉金雁皆零落,离别烟波伤玉颜。 

          倚阑无语倍伤情,乡思撩人拨不平。 

          寂寞闲庭春又晚,杏花零落过清明。 

          自从消瘦减容光,云雨巫山枉断肠。 

          独宿孤房泪如雨,秋宵只为一人长。 

          纱窗日落渐黄昏,春梦无心只似云。 

          万里关山音信断,将身何处更逢君。 

… 页面 249…

             一身憔悴对花眠,零落残魂倍黯然。 

             人面不知何处去,悠悠生死别经年。 

             真成薄命久寻思,宛转蛾眉能几时? 

             汉水楚云千万里,留君不住益凄其。 

             魂归冥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 

             三尺孤坟何处是?每逢寒食亦潸然。 

             物换星移几度秋,鸟啼花落水空流。 

             人间何事堪惆怅,贵贱同归土一丘。 

             一封书寄数行啼,莫动哀吟易凄惨。 

             古往今来只如此,几多红粉委黄泥。 

  魏郎看了,得知凶信,哭得死而复生,遂设位祭奠,仰天誓道:“子既为我 

  捐生,我又何忍相负。惟有终身不娶,以慰芳魂耳。”作祭文道: 

              呜呼!天地既判,即分阴阳;夫妇假合,人道之常。从一而终,是谓贤良;二三其德,是 

         曰淫荒。昔我参政,暨先平章,僚友之好,金兰其芳;施及寿母,与余先堂,义若姊妹,闺门 

             ① 
         颉颃 。适同有妊,天启厥祥,指腹为誓,好音琅琅。乃生君我,二父继亡。君留浙水,我返荆 

         襄,彼此阔别,各天一方。日月流迈,逾十五霜,千里跋涉,访君钱塘。佩服慈训,初言是将, 

         冀遂■约,得偕姬姜。姻缘浅薄,遂堕荒唐,一斥不复,竟尔参商。呜呼!君为我死,我为君 

         伤!天高地厚,莫诉衷肠。玉容月貌,死在谁旁?断弦破镜,零落无光,人非物是,徒有涕滂。 

         悄悄寒夜,隆隆朝阳,佳人何在?令德难忘。何以招子?谁为巫阳?何以慰子?鳏居空房!庶 

         几斯语,闻于泉壤。岘山郁郁,汉水汤汤,山倾水竭,此恨未央!呜呼小姐!来举予觞。尚飨。 

        不觉光阴似箭,转眼间已经服满赴都,恰好升陕西儒学正提举,阶奉议 

  大夫。那时贾灵昭尚未满任,魏郎方得相见,升堂拜母,而夫人益老矣。彼 

  此相见,不胜悲感,春鸿、朱樱益增伤叹。魏郎问小姐殡宫所在,即往恸哭, 

   以手拍棺叫道:“云华知魏寓言在此乎?想你精灵未散,何不再生以副我之 

  望耶?”恸哭而回。是夕宿于公署,似梦非梦,仿佛见云华走来,魏郎忘记 

  他已死,便一把搂住。云华道:“郎君勿得如此!妾死后,阴府以我无过, 

  命入金华宫掌笺奏之任,今又以郎君不娶之义,以为有义,不可使先参政盛 

  德无后,将命我还魂,而屋舍已坏。今欲借尸还魂,尚未有便,数在冬末, 

  方可遂怀,那时才得团圆也。”说毕,忽然乘风飞去。魏郎惊觉,但见淡月 

  浸帘,冷风拂面,四顾凄然而已。遂成 《疏帘淡月》词一阕道: 

① 颉 (xié,音鞋,又读jié,音节)颃(háng,音杭)——语出《诗经》。鸟飞上下的样子。引申为不相上 

下。 

… 页面 250…

          溶溶皓月,从前岁别来,几回圆缺?何处凄凉,怕近暮秋时节!花颜一去终成诀,洒西风, 

      泪流如血!美人何在?忍看残镜,忍看残■! 

          忽今夕梦里,陡然相见,手携肩接。微启朱唇,耳畔低声儿说:冥君许我还魂也,教我同 

      心罗带重结。醒来惊怪,还疑又信,枕寒灯灭。 

魏郎到任,不觉已到冬天。有长安丞宋子璧,一个女子,姿容绝世,忽然暴 

死,但心头甚暖,不忍殡殓。三日之后,忽然重活起来,不认父母,道:“我 

乃贾平章之女,名娉娉,字云华,是咸宁县贾灵昭之姊,死已二年,阴司以 

我数当还魂,今借汝女之尸,其实非汝女也。”父母见他声音不类,言语不 

同,细细盘问,那女子定要到咸宁县见母亲、哥哥,父母留他不住。那咸宁 

县与长安公廨恰好相邻,只得把女子抬到县宇,女子径走进拜见夫人、哥哥, 

备细说还魂之事。夫人与哥哥听他言语声音、举止态度,无一不像,呼叫春 

鸿、朱樱,并索前日所遗留之物,都一毫不差,方信果是还魂无疑。宋子璧 

与妻陈氏不肯舍这个女子,定要载他回去。女子大怒道:“身虽是你女儿身 

体,魂是贾云华之魂,与你有何相干?妄认他人女为女耶?”宋夫妇无计, 

只得叹息而回。夫人道:“此天意也。”即报与魏郎。魏郎即告诉夫人梦中 

之事,于是再缔前盟,重行吉礼。魏郎亲迎,夫人往送,春鸿、朱樱都随小 

姐而来。 

          一女变为二女,旧人改作新人。 

宋子璧夫妻一同往送,方知其女名为“月娥”。提举廨宇后堂旧有匾额名“洒 

雪堂”,盖取李太白诗“清风洒兰雪”之义,为前任提举取去,今无矣。方 

悟当日伍相祠中梦兆,上句指成婚之地,下句指其妻之名。魏郎遂遍告座上 

诸人,知神言之验。此事喧传关中,莫不叹异。魏郎与月娥产三子,都为显 

官。魏郎仕为太禧宗■院使兵部尚书,年八十三卒。月娥封郡国夫人,寿七 

十九而没。平昔吟咏赓和之诗共千余篇,题曰《唱随集》。有诗为证: 

           《还魂记》载贾云华,尽拟《娇红》意未嘉。 

          删取烦言除剿袭,清歌一曲叶琵琶。 

… 页面 251…

                            第二十八卷 天台匠误招乐趣 

            夫人在兮若冰雪,夫人去兮仙迹灭。 

            可怪如今学道人,罗裙带上同心结。 

        当日江西临川地方,有座仙观,名曰“魏坛”,是女仙魏夫人经游之地。 

  这座观里,聚集着许多女道姑。世上有得几个真正修行的女人?终日焚香击 

  磬,踏罡礼斗,没有滋味。又道是古来仙女定成双,遂渐渐生起尘凡之念, 

  不免风前月下,遇着后生男儿,风流羽客,少年才子,“无欲以观其妙,有 

  欲以观其窍”,像石道姑说韶阳小道姑道:“你昨日游到柳秀才房儿里去, 

  是窍是妙?”他既有了这“窍妙”二字,还说什么星冠羽衣、东岳夫人、南 

  斗真妃。那魏坛观中这些女道姑要寻人配对坎离、抽添水火,传几个仙种在 

  于世上,谁肯寂寂寞寞守在这观中?比如那梅花观中石道姑,自说水清石见, 

  无半点暇疵,唯其石的,所以能如此,若是水的,断难免矣。所以宋朝陈虚 

  中为临川太守,亲见这些女道姑不长进,往往要做那“窍妙”二字,因作此 

  诗以讥诮之。又有宋朝一个得道的洪觉范禅师,见一个女道姑年纪后生,心 

  性不大老实,不守那道家三清规矩,遂做首词儿取笑他道: 

            十指嫩抽春笋,纤纤玉软红柔。人前欲展强娇羞,微露云衣霓袖。 

            最好洞天春晚,《黄庭》卷罢清幽。无心无计奈闲愁,试捻花枝频嗅。 

       话说唐朝咸通年间,西京有个女道士鱼玄机,字幼微,原是补阙官李亿 

  的姬妾,极其得意。后来李亿死了,遂出家于咸宜观中。虽然如此,那时只 

  得三十余岁,原是风流生性,俗语道:“宁可没了有,不可有了没。”免不 

                                                      ① 
  得旧性发作,况且熟读《道德经》那句“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要在那玄牝门里做工夫,不住的一出一入,用之不勤,方才合 

  那“窍妙”二字。因是诗才高俊,不肯与那一种带道冠儿的骚道士往来,专 

  一与文人才子私通,把一座咸宜观竟改做了高唐云雨之观。不念那《黄庭》、 

   《道德》之经,只念的是阴阳交媾、文武抽添、按摩导引、开关通窍之经。 

  所以在观里做的诗句,都是风月之词,做得甚妙: 

            绮陌春望远,遥徽秋兴多。 

            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 

            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 

            蕙兰销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那诗句之妙,果是清俊。他身边有个女童,名为绿翘,颇有几分颜色。一日, 

  鱼玄机在施主人家做法事祈祷,有个秀才来相访。那秀才是与鱼玄机极相好 

  之人,绿翘因鱼玄机不在,回复了去。鱼玄机法事毕了回来,疑心那秀才与 

① 玄牝 (p ìn,音聘)——玄,微妙;牝,雌性。老子认为“道”就像微妙的母体一样,生殖万物。这里做 

庸俗化的理解。 

… 页面 252…

绿翘偷情,做了替身,甚是吃醋。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将星冠除下,羽衣 

脱去,拿了一条鞭子,把绿翘剥得赤条条的,浑身上下打了数百皮鞭而死, 

埋在后园树木之下。后来事发,监禁狱中,还做首《相思》诗道: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那日常里与他做“窍妙”之人,都来替他说人情,要出脱他。争奈京兆尹温 

璋执法不容,将鱼玄机偿了绿翘性命。 

     看官,你道这鱼玄机既出了家,做了女道士,却又凡心不断,吃醋拈酸, 

争风杀人,这样出家的,可不与出家人打嘴头子么?这一回是说尼姑作孽之 

事,奉劝世上男子将自己妻子好好放在家间,做个清清白白、端端正正的闺 

门,有何不好?何苦纵容他到尼庵去,不干不净。说话的好笑,世上有好有 

歹,难道尼庵都是不好的么?其中尽有修行学道之人,不可一概而论。说便 

是这样说,毕竟不好的多如好的。况且那不守戒行的谁肯说自己不好?假至 

诚假老实,甜言蜜语,哄骗妇人。更兼他直入内房深处,毫无回避,不唯“窍” 

己之“窍”、“妙”己之“妙”还要“窍”人之“窍”、“妙”人之“妙”。 

那些妇人女子心粗,误信了他至诚老实,终日到于尼庵烧香念佛,往往着了 

道儿。还有的男贪女色、女爱男情,幽期密约,不得到手,走去尼庵私赴了 

月下佳期,男子汉痴呆懵懂,一毫不知。所以道三姑六婆不可进门,何况亲 

 自下降,终日往于尼庵,怎生得不做出事来?何如安坐家间,免了这个臭名 

为妙。大抵妇女好入尼庵,定有奸淫之事,世人不可不察,莫怪小子多口。 

总之要世上男子妇人做个清白的好人,不要踹在这个浑水里。倘得挽回世风, 

就骂我小子口孽造罪,我也情愿受了,不独小子,古人曾有诗痛戒道: 

          尼庵不可进,进之多失身。 

          尽有奸淫子,借此媾婚姻。 

          其中置窟宅,黑暗深隐沦, 

          或伏淫僧辈,或伏少年人。 

          待尔沉酣后,凶暴来相亲, 

          恣意极淫毒,名节等飞尘。 

          传语世上妇,何苦丧其真, 

          莫怪我多口,请君细咨询。 

     且说两个故事,都在尼庵里做出事来,说与看官们知道。当时有个阮三 

官,是个少年之人,精于音律,吹得好箫。因是元宵佳节,别人看灯散了, 

他独在月下吹箫一曲,早惊动了斜对门陈太尉的一位小姐。那小姐正在及时 

之年,一连听了数日,便起无耻之心,思量要与阮三官结巫山云雨之好,除 

下手上一个金镶宝石的戒指儿来,叫丫鬟送与阮三官,以为表记。唤阮三官 

进来,以目送情。正要开口说话,忽然陈太尉喝道而回,阮三官惊慌而出, 

从此短叹长吁,害了相思病症。他两个相好的朋友见他手上带着这个金戒指 

儿,细细审问来历。这两个朋友要救阮三官性命,遂把阮三官这个戒指儿除 

去,思量要在这戒指上做针线。两个走到陈太尉门首探听,见有一个王尼姑 

… 页面 253…

出入其门,因而走入尼庵,与他两锭银子,恳告王尼姑,要他成就此段姻缘。 

尼姑见了大银,即便应允。假以望太尉奶奶为名,乘便走入小姐卧房内解手, 

伸手去取粗纸之时,故意露出这个戒指儿来。小姐惊问,尼姑说阮三官害病 

之故,要小姐来庵中烧香,假以要睡为名,私相会合。两边约得端正,先将 

阮三官藏于庵中窝凹之处。陈奶奶与小姐同来,彼此成就了此事。不意阮三 

官久病之人,云雨方浓,脱阳而死。小姐惊慌无措,急忙把阮三官尸首推落 

于里壁而去。谁知一度云雨之后,小姐便怀了身孕,肚儿日渐高大起来。父 

母惊异,审出来历,懊悔到尼庵去做出丑事,然已无可奈何矣。列位看官, 

就这件事看将起来,你道这尼庵该去也不该去? 

     还有一个狄氏,是贵家宅眷,生得美貌无比,名动京师。一个滕生,见 

狄氏这般美貌,魂飞天外,思量要贪图狄氏。访得狄氏与个尼姑慧澄相好, 

滕生乘狄氏丈夫不在家之时,遂费了若干金银布施慧澄,因而与慧澄计较, 

要奸骗这狄氏。适值狄氏托慧澄要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