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将门风华 作者:扬秋(起点封推vip2013.9.4完结)-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无心赶人,难道是太子和太子妃?丽嫔越想越觉就是如此,太子夫妻身为东宫,却一直在宫外住着,自己儿子却一直待在宫里,随即心里有些慌,随即又想到顺王,若不是顺王府在赶工,汾王府又怎会被耽误到无人可用的窘况,害得她儿媳成亲到现在,都还委屈的缩在这小小的凌波阁里。
    “不是你去说的,那会不会是太子?”丽嫔气愤的嚷着。
    汾王却斩钉截铁的道:“不是太子,也不是顺王,他们两今日还跟我说,让我在宫里安心养伤,说王妃年幼,初接管王府又要照顾我,肯定会有疏失,住在宫里,母妃不时可以过来帮衬着,最好不过了。”
    丽嫔却愤然道:“他们两在哄你哪!你个呆子。‘
    “那他们赶我出宫,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丽嫔讷讷不成言,顿了好半会儿才道:“你不是太子,成了亲还住在宫里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她咬牙切齿的道:“他们两在皇上面前充好人,背地里却……”
    “母妃,您来了。”汾王妃轻轻的招呼着,丽嫔犹在生气,草草响应她一句,就回头跟儿子继续数落着太子兄弟。
    汾王妃听了好一会儿后,才开口:“母妃,儿媳觉得应该不是太子兄弟做的。”
    “那你说,不是他们两,还会是谁?”丽嫔很生气,双目冒火的瞪着媳妇问。
    “皇贵妃。”汾王妃毫不畏惧只淡淡的道。
    “她?”丽嫔是想过,但皇贵妃打理后宫,今日又主持宫宴,会故意这么做扫她的脸面?
    “正是,母妃想想,太子或是顺王就算能在宫宴上散布这种传言,皇贵妃是掌理后宫的嫔妃,她若没允许,那些人敢传出这样的话来?”
    媳妇这么一说,丽嫔也觉得有理,汾王则不置可否,太子和顺王与他不算亲近,都已经当上太子了,太子有必要在皇帝面前充好人吗?也许吧!不过他们两说不说那话,于他都无什么差别。
    他可是想过把顺王的未婚妻抢过来的,顺王要故意整自己,也算自己活该,他转头望向妻子,只见她与母妃轻声细语的说着话,想想,娶了她,也不算太差,至少,她跟母妃有话说。
    “王爷,您觉得如何?”汾王妃问他,他恍然回神。“什么觉得如何?”
    “媳妇儿是说,就算皇上留你。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丽嫔想到儿子出宫后,自己要看儿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脸就拉了下来。
    “我是想王爷休养得也差不多了,既然有人放话出来,不如就顺水推舟出宫开府,免得兹生事端,坏了母妃和王爷的名声可就不好。”
    汾王妃语气轻柔,“王爷毕竟是成了亲,虽然父皇发了话。但早晚还是要挪出宫去的,此事宜早不宜迟。如此,父皇也会觉得王爷懂事,母妃体谅,咱们受了委屈的。”
    既然出宫开府是不可避免的,不如就藉此机会出宫去,还能让放话逼他们出宫的人受点教训。
    丽嫔舍不得,汾王妃劝说良久,才哄得她点头。由她在皇帝跟前打头阵。由她先开口,然后是汾王自请出宫,皇帝肯定会气恼。只消丽嫔捺得住脾气,绝口不提流言一事,让皇帝自己去查,等皇帝查清,对她们只有好处,但对皇贵妃来说,那可就不一定了。
    太子妃在席上也听到了这个流言,但她并不以为意,回府后,也没跟丈夫提及此事,直到几日后,突传出八月二十八日吉日汾王出宫开府,且后宫清理了一批宫人及内侍,她才发现事情不对。
    就想找丈夫说,结果太子不在府里,一问才知太子还在宫里,她轻叹一声,皇帝也不知是不是被豫王逼宫伤透了心,这段时间虽是小心养着,情况却未见好,很多政务全堆到太子头上来,太子留宿御书房也不是第一次了。
    “让人去宫门守着,见着殿下出宫,就跟殿下说一声,本宫有事相商。”
    大宫女点点头走了,太子妃的陪房嬷嬷才走过来,低声道:“那几个这几天不安份,老闹着要见殿下。”
    她说的是侧妃及几位夫人们,太子妃眉头都没皱一下,只淡淡的笑着吩咐下去:“回头殿下回府,让人跟他说一声,侧妃及众夫人们思念甚深,请殿下去看望一下。”
    “是。”大丫鬟掩嘴轻笑,这个时候闹腾?这几位也真是傻了,太子殿下连休息都没时间,恨不得有三头六臂,连回府都不曾,那儿有时间与成日哭天抹泪的女人风花雪月?
    这一等就等到了亥正,太子才满脸疲劳的进门。
    “有何事要与我商议?”太子一进门,看到笑脸迎人的妻子,不免有些微诧,又想到甫进府门,大总管与他说,侧妃她们念他甚深的事,以为妻子也跟着胡闹,脸色就有些不好。
    身为正妃,理当知道他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一方面要谨慎小心不可太过出头,一方面又要把皇帝交办下来的事办妥,要耗费多少心力,单看这一两个月留宿宫中的次数,就可以想见。
    他一个大男人在外头拚斗,妻子若不能体谅一二,日后……
    “殿下,可觉着汾王开府一事有些急了?”太子妃没注意到丈夫的脸色,侍候他坐在十二扇黄梨木屏风上的罗汉榻上,自己则坐在旁边的玫瑰椅中。
    太子有些错愕,他没想到妻子一开口,说的竟是汾王的事。
    “确实有点急,明明中秋那天,父皇当着朝臣的面,金口玉言让他在宫里多养些时日的,就算那些言官再不长眼,也没有再弹劾此举不宜,没想到一声不响的,钦天监就上奏已算好吉日,八月二十八日开府。”更没想到的是,前朝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后宫立时清理了一些人。
    他是知道,皇帝命大内总管彻查事情,但皇帝没跟他说,他就没过问,现在看来,大内总管查出了什么事情,让皇帝觉得不痛快了,他出宫时,看到皇帝身边的心腹内官,带着内侍监的灰袍内侍匆匆往后宫去,就不知是那位娘娘要倒霉了。
    “妾身在想,会不会与中秋那日传出的流言有关。”
    “什么流言?”太子问道。
    太子妃将流言一事说予太子听,太子微有不悦,但妻子也没说错,自己确实很忙,夫妻两碰面的机会少,她忘了提也属正常,只是仍不免不悦的提醒她一二、
    “是,妾身知道了。”太子妃没好气的道。
    太子也不以为忤,又问了顺王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太子妃一一说了,夫妻两一路说到了子正,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第四百三十五章 汾王开府 三
    汾王赶在八月底开府,这事还不让人太过惊讶,众人讶异的是,后宫大动作的清洗了一批人,矛头直指当日主时宴会的皇贵妃,皇上夺皇贵妃代管的一切职务,令禁足宫中三个月,并每日不缀抄写心经,好静其心。
    宫中一切事务则交给贤妃、德妃两妃并理,德妃原是一副病蔫蔫的的模样,得知皇贵妃倒了楣,精神立刻大振,让原想自己终于熬出头,此次能独掌大权的贤妃大失所望。
    话一传出来,虽然明面上无人敢说,但私底下都道,皇上这次这般发落皇贵妃,一点情面都不留,也不看两个儿子的面子,全是因为皇贵妃打了皇帝的脸,皇帝才让汾王在宫中好生调养,后头宴会上立刻传出汾王不日就要开府的话来,皇贵妃这是明晃晃的无视皇帝了!
    丽嫔几个较要好的嫔妃,碰头时不免要冷嘲热讽的说上几句,圣旨传来时,皇贵妃直接就傻了!她怎么会想到,皇帝会在宴席上对汾王说那样的话,皇帝三十几个儿女,除掉夭折的,早逝的,还活蹦乱跳的儿女中,汾王绝对排不上前几名,更不用说,如今太子初立,皇帝眼里瞧着的都是太子,在皇贵妃设想中,只怕皇帝连汾王夫妻还住在宫里都不知道哪!
    谁想到,那天皇帝竟然就心领神会般的突然想到这儿子还在宫里养伤,而开口留了他呢?
    皇贵妃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栽培出来的人,被一口气拔了泰半,心里就隐隐作痛,宫变时,清洗了一轮,但没有折到她的人,她还欣喜各殿诸宫空了不少缺,她的人正好补上,就算皇帝真的命不久矣。太子登基,那个太子妃当了皇后,想收拢后宫,得费一番功夫。她更乐得给新后添点乐子,没想到皇帝竟然这么发落她。
    她真不是有心想下皇帝的脸面的啊!想想皇后及向家的遭遇,皇贵妃难得的开始心慌了,虽然秦王死了,但好歹还留了几个孙,宁王也是,只要他们在。日后,日后还不定谁当家!
    但,那得自己掌理着后宫的权柄,就算新后上台,也得敬着自己这个皇太妃,不然一个孝字压下来,不叫她脱层皮,也得狠吃些苦头。
    可偏偏皇帝借机发落了自己。还禁她的足,更夺了自己掌理后宫的权,最叫人生气的是。汾王夫妻和丽嫔因懂事明理,在皇帝和太子心里有了印象,而自己则成了恶毒、不识大体、没有怜悯之心的人。
    皇贵妃气极,但她能去皇帝面前喊冤吗?皇帝已禁她的足,她连出宫都不成,跟谁喊冤?就算真出去了,皇帝也不会听。
    太子想了想,觉得皇贵妃不像是个蠢人,她不会明知皇帝发了话,还让人传出这种消息来。回想筵席上,父皇为何会突然想到汾王,还让他安心在宫里养伤,皇帝对看重的几个儿子来说,确实是好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他们。派他们出京办差,费心给他们挑幕僚,考验他们心性。
    但同时,对汾王几个小的来说,他绝对称不上是个尽责的父亲,人的精力有限,皇帝想在几个年龄较大的儿子,挑合适的人继位,对年龄较小,表现没那么出色的儿子而言,他就只是令他们又敬又惧的帝王。
    顺王若非皇后带在身边,又是他的同胞亲弟,在皇帝心目中,也不过是个相貌俊美的儿子罢了,向家闹的那一场,狠狠的下了皇室的面子,也触了皇帝的逆麟,就算皇子再差,他也是皇帝的亲儿子,只有皇帝能骂,向珞凭什么瞧不起他的儿子?向国舅自己也好不到那儿去。
    皇贵妃这次捅了马蜂窝,起火点是汾王,皇帝的儿子,虽是同顺王当年一样,皇帝并不怎么看重,但宫变时,这个儿子吃了大亏,折了腿,早就该开府,偏御下不严,闹到要成亲,王府才修整七零八落,根本不能住人,皇帝看这儿子是既恼其不争气,也怜他时运不济遭逢那一劫。
    那天席间也不知是那位大臣提了一下,又那位勋贵说了一下,皇帝才记起这个儿子来,想到他的腿,也就那么说了下,说完了也就揭过去,太子自己也估计过,汾王真要出宫,大概得言官弹劾几回,万万没想到,中秋宴过去才几日,就传出他要开府了。
    太子觉得事有蹊跷,这日出宫回府得早,就让人转往顺王府去,到了顺王府,才知东方朔去了蓝府,顺王府大总管看看时辰道:“王爷应该就快回府了,殿下不妨进府稍候,小的这就派人去请。”
    太子事忙,却在这个时候上门来,事先没知会一声,想来不是心血来潮来访,就是有事,若是前者,见王爷不在,可能就打道回府,但也可能会留下来等一会儿,若为后者,那就一定要等王爷回来了。
    太子微沉吟,让大总管派人去催请,自己则径自进府去。
    不到一刻钟,顺王就回府了。
    得知太子来访,倒也没太过惊讶,大总管也见怪不怪了,太子疼爱幼弟,是朝野皆知的事,王爷的婚期逼近,要准备的事多如牛毛,太子如今事忙,难得有空自然是要来关切一下的。
    大总管让人小心侍候着,就自去忙了。
    东方朔回了正房,才知四哥在正院的书房里,他回房换了身衣服,就匆匆过来,见礼后,各自落坐,东方朔知太子事多,也不绕弯,直接问:“四哥怎么有空过来?”
    太子想了下,也不废话,“皇贵妃那事是你做的?”
    “嗯。”
    “怎么会?父皇会留十一弟,也是你在背后操作的?”
    东方朔点点头,“可你如何得知皇贵妃要散布那流言?”
    “是十七妹妹说的。”东方朔也没想到进行得如此顺利。原来十七公主某日躲在御花园的树丛下乘凉,无意间听到两个宫女说话,说的就是在中秋宴上散布汾王不日要开府的事。
    太子不禁愕然。“这么巧?等等,那你又怎么知道的?”
    “四哥也知道那丫头想要越越的亲卫吧?”
    太子抚额,对这个妹妹感到无言。“所以为了讨好你,就把这消息透给你了?”那丫头有这么精吗?
    “她倒不是故意要讨好,只是孩子心性,闹着要我带她去见越越。不小心说溜嘴的。”
    皇贵妃之前的小动作,他们也都看在眼里,太子妃直接拿身份压人,这是太子授意的。她是未来的国母,竟有人不长眼的想来踩她,现在不把对方打下去,日后累的人不是太子妃,而是他自己。
    所以太子没出面,东方朔也没出手,这一次。是皇贵妃自己把机会送到跟前来,东方朔觉得不把握此良机,实在对不起自己。
    太子再次觉得无言。“你要出手,至少也知会我一声吧?”
    “我也没出手啊!”东方朔一脸无辜的道。
    “你没出手?那……”太子困惑的看着弟弟。
    东方朔露出微笑。“我只是告诉十七妹,她十一皇兄还没养好伤,这么就出宫去,她十一皇嫂肯定很可怜。”
    “就这样?”
    “让她回去跟她母妃说,要是让她舅舅们找人在宴席上替她十一皇兄说好话。她十一皇嫂会很感谢她。”
    十七公主虽非丽嫔所出,但汾王妃是十七公主代兄迎娶的,汾王妃待这个小妹情份自不同于一般。汾王妃这些时日住在宫里,十七公主肯定没少去找她玩儿,她回去与贤妃那么一说,贤妃久经宫闱,肯定看到其中的机会,于是事情就这么巧的发生了。
    “只是我也没料到,十一皇兄会这么快自请出宫。”东方朔不得不说,他完全没料到,汾王会这么做。
    太子却笑道:“他倒聪明。”不等父皇为难,他便自请出宫。在父皇眼里,留下了好印象,就算看起来受了委屈又如何,后续的好处多着呢!
    东方朔只笑不语,汾王聪不聪明?显而易见的,但汾王妃肯定是个聪明的。
    ※
    汾王开府后。忙了几日,便广发帖子邀约诸亲友来庆贺开府。汾王妃是当家主母最是忙碌,汾王本就是个甩手掌柜,不然也不会被人钻了空子,现在又还在养伤,自是啥都不管,汾王妃忙里忙外,幸而娘家派了得力的嬷嬷过来帮手。
    迁居、祭告天地诸神,整理置放行装、安置人手等等,接连忙了两三日,工匠赶工将大处修整妥当了,至少汾王夫妻所居正院是整好了,后园及一应房舍仅几处才动工到一半,有的甚至只破了土,要是入冬前无法赶工,就只能等开春之后再说了。
    幸而汾王府人口简单,就两个主子,汾王现在这样也不会四处溜达,所以放到来年再做也没啥的,成亲之后,汾王妃就常跟汾王说,等他的腿好得差不多,就能像顺王一样,去跟工匠们商议,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院子,用什么料子做什么花样,园子里要种什么花,摆什么石,种什么树等等,原本汾王觉得他堂堂皇子去管这,太掉价了。
    汾王妃也不恼,耐着性子慢慢跟他磨,总算磨得他有些兴趣,后来跟他说去与皇帝自请出宫开府时,他不悦两日也就应了。
    结果让汾王妃很满意,出宫了,丽嫔虽觉不快,但又不是自己逼着的,是皇贵妃下绊子的,丽嫔也不算太笨,儿子跟皇帝说了之后,赏赐就来了,就连几个要好的嫔妃们也说皇恩浩荡,陛下赏了,接着就是。
    这个礼也代表了皇帝的态度,知道你们受委屈啦!放心,朕记着呢!先给个好你吧!要继续懂事下去才好!
    丽嫔得了赏,也知不是儿媳撺着搬,对着儿媳时,脸色就好看不少,开府隔天,进宫谢恩,丽嫔拖着她的手,千叮咛万嘱托的,让她千万要小心照顾汾王,有什么事,一定要赶着通知她。
    汾王妃一一应了,但出宫时,忍不住松了老大一口气,从此汾王府里她自己当家做主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找碴的 一
    汾王开府后不久,蓝府一家接到了邀宴的帖子,本想慕越的婚期近了,就由远大奶奶和攸六奶奶随大夫人出席就好,谁知蓝以平病了,发了高热,远大奶奶要照顾儿子,大夫人带攸六奶奶出席,其实也是可以,但后来老夫人想,慕越不久就要跟汾王妃成为妯娌,便让大夫人带她们姑嫂两一起去。
    至于蓝慕葭她们,蓝慕金和蓝慕意已回夫家养胎,她们三人的品级也不太高,还是待在家安胎吧!
    至于二夫人?老夫人怒气未消,连院子都不太乐意让她出来,自然是没得出席。
    汾王府邀这日,秋高气爽,阳光亮而不热,蓝府女眷下了汾王府的青帏小车后,就随领路的丫鬟缓步慢行,丫鬟笑吟吟的为她们介绍王府里的院落及景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