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感叹道:“十二与我说过,卫国公每日晨起练武,入睡前皆需读书习字方才入睡,朕以为他不过说说,便笑他若他也能如斯照办,朕便帮他把蓝家七丫头娶回来。”
皇后笑问:“顺王做到了?”
“嗯,那会儿蓝家女眷甫出事,卫国公那老狐狸想悔婚,拿着他家八丫头死,七丫头伤跟朕说,这门亲事不祥,结不得。”
皇后讶异得瞠大眼,“原来卫国公曾悔婚来着?”
“哼!可不是。”皇帝冷哼,“那会儿二皇兄在南方沿海诸卫所皆拉拢了人,十皇兄的外家尚未明白表态支持自家外孙,朕若想跟他们抗衡,势必得寻军中助力,只是北方卫所皆在英国公麾下,他不偏不倚,从不表态支持何人为太子。”
皇后点头,那时她甫嫁入皇室,在两位王妃的贤良淑德的光环下,想走出自己的一片天谈何容易。
尤其丈夫与向皇后撕破脸之后,朝中敢与她往来的女眷,实在不多,哪像现在,一个个都想巴上来……
庆元四年春,窦将军病故,佟军师在妻子下葬后便不知所踪,连其弟也不知其兄下落。
庆元四年冬,北胡王妃生了个儿子,北胡王后继有人举国欢庆,庆元五年,北胡爆发内战,一直意图拉下北胡王的族老,终于露出狰狞面目,因北胡与西猛相争失,支持族老的人不少,北胡王一时捉襟见肘,只能勉力应战,而无力压制族老一派,族老一派人多势众,资源严重不足,便时不时往南侵扰焰族,藉以补充军资,但休生养息几年的焰族不再是无害兔子任人宰割,焰族族长发了狠把族老一派给拍了回去,北胡王趁胜追击,北胡大军将族老一派打得四处逃窜,两相夹击下,这批乱军便往再南的西宁卫而来。
接任的副将因旧伤复发战死,蓝慕声临危受命接管西宁卫,蓝慕攸为副将,兄弟两率领西宁卫卫抗敌,蓝慕声颇有乃父之风,不数月便将北胡族老格毙,这是大功一件,皇帝大大的奖赏了一番。
连带着卫国公府及顺王府也风头无两,原因无它,谁让蓝慕声两兄弟远在宁夏呢?京里的卫国公可是他们亲爹,顺王妃是他们亲妹啊!不过因卫国公尚在父母坟前尽孝,府里是世子夫妻当家,远大奶奶远嫁前,在京里并没有什么名气,她早订了亲,及笄时只请了自家亲戚,及笄不久就远嫁宁夏,众人知道这位世子夫人手腕好,是她为小姑子出面打发了想攀附上来的表妹,那件事至今仍有不少人津津乐道!
庆元五年正旦,大朝会后,一身正装的慕越扶着草儿的手下了车,安哥儿挣脱他爹的手朝他娘冲过来。“轻点,轻点!”草儿连忙提醒他。
“母妃肚子里没弟弟。”
“嗯。”慕越轻抚他的头,“是没有弟弟,不过你冲那么急。是想把你娘撞倒不成?”东方朔板着脸训儿子。
安哥儿一脸委屈的瞪他爹,“父王方才不让我自个儿骑马。”拉着他娘的衣襬告状!
东方朔失笑,“怎不让你自己骑,你要不要说给你娘听?”斜睨着儿子问。
慕越看儿子的表情,大概明白了,肯定是他先做怪,把他爹给吓着了,慕越轻拍儿子的手,“不是告诉你了,你还小。别尽逞能的吗?”
“哪有。”安哥儿嘟着嘴小声回道。
“还犟嘴?”东方朔冷冷的问。
安哥儿扁了小嘴,抬头看他娘。
慕越却没理他,他们已走到正院前。奶娘正抱着明哥儿候在院门前,明哥儿看到娘亲,兴奋的要扑过来,不过他不似他哥灵活,奶娘抱的牢。他挣不开急得哇哇乱叫。
“爹抱。”东方朔一个箭步要接过小儿子,明哥儿朝他爹露出长了一排糯米牙的笑容。
安哥儿拿着皇帝伯父新给的波浪鼓逗着弟弟,明哥儿一伸手要去抓,他就拿开让弟弟构不着,明哥儿咿咿呀呀抱怨起来,他就又拿来逗弟弟。两兄弟这样一来一往,也能往大半天。
东方朔让他们兄弟两在炕上玩,自己换了常服。在炕上坐下不久,慕越也换下大衣服,穿了半旧的袄子出来,东方朔让她坐在身边,遣退屋里侍候的人。
“有事?”这么郑重其事的?
“嗯。开春之后,几位兄弟都要就藩了。”
慕越惊讶的瞪大眼。就藩?先帝登基时,他活着的兄弟剩没几个,他们就圈在京中没有就藩,封地在先帝登基前就让他们的父皇给收回了,一个个天之骄子最后苦哈哈的过日子。
“先帝时,你们这些皇子都没就藩。”
东方朔微笑回道:“初时,父皇拿不定主意要立谁为太子,后来有心想立四哥,却怕将秦王、逆王放到藩地去,他们若想作怪,他鞭长莫及,怕弹压不住。”
却让秦王和逆王两都觉得自己很有希望成望太子,慕越微叹口气,“那,现在?”
“虽说是就藩,但封地都不大,亲兵最多两百人。”东方朔为慕越详细介绍他们将要去的藩地。
他们要去的地方不是宁夏,而是南临镇附近的镇江府。“怎么会选在这儿啊?”
镇江府临近南临镇,与宁夏城相矩约莫六、七天的路程,回京顶多十天即可抵达。“汾王他们也要就藩?”
“汾王去西南,晋王则是东北,安王则是宁夏。”其他几个都不那么让慕越关注,唯独安王。
“皇上怎么会让安王去宁夏城?”
东方朔轻笑。“之前曾有传闻安王外祖与西宁卫的人有往来,四哥当时就让注意着,安王虽无心再争,但安王太妃却似还未彻底死心。”
安王太妃年纪不小,若安王真就藩去,安王太妃会否真的死心?“四哥这是在试探?”
“大概吧!不过他这也是打发走兄弟们,他好施展拳脚做一番大事来!”
庆元帝不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他有抱负有理想,想要做番事业出来,他们这些兄弟还是避其锋的好。
慕越有些生疑,阿朔并不是没有本事的人,四哥也一直待他疼爱有加,但他的言行里,却是有意无意的防着四哥……还有这次的就藩,她想到了年底时,曾听汾王妃提及,后宫要进新人了。
“就藩这事是你先提起的?”
“不是。”东方朔狡黠的眨眨眼,“是晋王提议,汾王附议,我只是顺从大家的意思罢了!”
慕越哼了两声,安哥儿听到娘亲哼了两声,也跟着学了,明哥儿也笑着学,却发出嗯的音,安哥儿正想纠正弟弟,却闻到一股味儿。
“啊!弟弟臭臭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远扬
这一日是庆元六年五月初六,宜远行。
二个月前,晋王从这里出发前往封地,晋王妃拉着慕越的手,所有的不安惶惑尽在那微颤的手指间倾吐,晋王世子被留下来,他年纪不小了,已经订了亲事,晋王妃去了封地后,甫安定下来又要再回京操办长子婚事。
汾王夫妇则是四月底走的,汾王太妃留在京里,她其实很想跟着儿子媳妇一起走,不过她身体不好,汾王妃怕她身子弱,自己一家都是新来乍到的,一切尚不明朗之际,实在不好带着身体虚弱的太妃一同前往,可是留太妃独自一个在京里,她又不放心,汾王倒是很有担当的把他的侧妃、妾侍留下侍候太妃。
汾王妃直赞丈夫聪明,十七长公主却对慕越说:“十一皇嫂这一招真是太……”
“太狠?还是太毒?”贤太妃似笑非笑的睨着女儿。
慕越摇头道:“十一皇嫂聪明极了!”
“那是。”贤太妃点头附和,边教女儿:“汾王妃处处站在大义的份上,为太妃的身体着想,她去把藩地打理好,再接太妃过去,这几位陪在太妃身边的,到时候都多大啦?就算还是青春年少,能及得上汾王妃去了封地后,再为汾王张罗的女人吗?”
“京里纳的、娶的,汾王妃拿捏不住。”但去封地之后,照汾王事事都是老婆说了算,太妃又远在京里头。
十七长公主已经出阁,如贤太妃所愿,她嫁了景国公府的嫡三子,上有两个出色的哥哥,苏三少爷开朗乐天,最好的是,景国公府是以武职起家。三少爷武艺虽及不上佟雪她们,但应付十七长公主却是绰绰有余。
十七长公主被拘了几年,性子已不像小时候那么跳脱,又时时与慕越她们往来,她人又聪明,早从这几位嫂嫂身上,学得如何与夫婿相处,成亲月余,贤太妃对女婿甚为满意,十七长公主也对婚姻生活颇适应。只是没想到事事顺心的当口,几位皇嫂要随皇兄们就藩!
“你要真舍不得,趁现在还没孩子。带着驸马一起来找我们玩儿啊!”汾王妃离京前如是说,十七长公主依依不舍的陆续送走几位兄嫂及侄儿们,今天她又要送走顺王夫妻和两个侄儿了!
当船帆扬起,前尘往事尽数自眼前掠过,站在码头远眺京城。对她的前世来说,那是座监牢,天空被一座座天井分割开来,成了一块又一块方正的的天空,男男女女囚于其中,挣脱不出来。只能在四方框里争个你长我短!
想到可以远离这个地方,慕越的心情很复杂,十七长公主嘟着嘴挽着她不放。“十二嫂嫂你别去啦!让十二皇兄自个儿去就好!”
远远站着旳驸马不好意思的朝东方朔笑了下。东方朔安抚他。“没事,她做我妹子的时间,可比当你娘子的时间长,她那性子我还不了解吗?”
可是妻子当着人家丈夫的面,要人家老婆留下来别走。任谁听了都不好意思吧?虽然那是妻子的兄嫂,苏三少爷俊秀的脸红得像要滴血似的。东方朔暗叹,当初为十七挑这女婿,该不会是害了人家好孩子吧?
带着妹婿上前,互相见礼之后,十七长公主还不肯放手,东方朔朝黎内官使了个眼色,黎内官使人侍候着两位小少爷过来见礼,十七长公主抱着明哥儿不撒手,又对安哥儿道:“你留下来,要是嫌顺王府冷清,就住到姑姑的公主府去。”
安哥儿扬起漂亮的眼,颇为不耐烦的对他姑姑说:“十七皇姑别闹了!您嫁了,赶紧给我和弟弟生个弟弟作伴才是正经的,我要跟父王、母妃去藩地,要到过年才能回来,回来时我要看到新弟弟。”
小家伙一本正经的交代他姑姑,十七长公主指着他小鼻子说不出话来,驸马却一派正经的回应他。“我和你姑姑会努力的,不过要是生的是妹妹,还望小世子勿恼。”
“不会。姑丈别怪姑姑笨,生不出弟弟来就好。”十七长公主直接说不出话了,慕越偷笑,赶紧把明哥儿接过来,东方朔招呼一声,带着安哥儿护着妻儿上船去,不待十七长公主回神,顺王一行扬帆而去。
※
每年,就藩的诸王会回京一趟,庆元帝有时看着跟在顺王身边的侄儿,都会有种恍惚之感,安哥儿长得实在很像顺王年少时,但性子大概随了他娘,听说在藩地是个小霸王,南猛族使臣常常告状,道顺王世子常领兵偷袭其族人,还不到十岁的娃儿,猛王便已遣使,与招其为婿。
明哥儿较文静,外貌似其母,性子却似顺王幼时,当这个侄儿掏出他自己雕的木刻给他万寿节贺礼时,庆元帝心底无限感慨,这父子两,还真是如出一辙是吧?都想这样子打发自己?
当大朝仪结束,皇后特地把几个妯娌留下说话,慕越看着上首的皇后,心里暗暗叹息,皇后老了!
想到方才看到几位千娇百媚的妃嫔,皇后如何能不老?太子虽已立,但慧妃的儿子越大越出众,后来的珍妃与德妃又先后生下五皇子与六皇子,这两位的娘家来头都不小,珍妃是前朝右相的曾外孙女儿,德妃则是英国公亲妹的外孙女,自家父祖虽不显,但转折亲却来头不小,皇后的压力不小。
慕越以为皇后要跟她们说什么,没想到却是请她们回去后,帮忙留意有无秦郡王的下落。
“他不是一直在京里吗?”
“是啊?秦王妃和太妃都不知他的下落?”
“这是怎么回事啊?”
皇后叹了口气。“事情要从十九长公主说起。”
原来当年秦郡王在宫外结识了个江湖女子,秦王妃怎会愿意儿子跟这样的一个女孩走得亲近?秦郡王便把人荐给太妃,太妃竟指使那女子唆使十九闹腾,还替逆王送信给十九的生母,密谋要对皇帝下毒,一旦事成逆王便拥护十四皇子登基为帝。
后来不知发生何事,云嫔将女儿拘起来。本来好好的云嫔突然病倒,不多时皇帝发落十九,而秦王太妃怕事情牵连到她身上,命身边的人去灭口。
“啊?难道那时,秦郡王闹着要见被禁足的秦王太妃就是为了此事?”晋王妃问。
“这事与秦郡王失踪有什么关系啊?”既然那人已被灭口,秦郡王不会到现在还牵挂此事吧?
皇后苦笑。“那女孩没死,秦王太妃那个心腹宫女没她那么狠,她放了那孩子一条生路,可是在禁宫里头,那孩子进宫时因是秦郡王带进来的。没人注意到她,但要出去?谈何容易,就是她让禁卫统领拿住了。先帝才发落了秦王太妃。”
慕越暗想,这应该不是禁卫统领的功劳,可能隐龙卫做的,不过隐龙卫地位特殊,虽是众人皆知他们存在。但他们做的事从不曾拉到台面上来。
当然,禁卫军不是饭桶,然慕越可没忘了,十七长公主身边可是有隐龙卫的人,当初也是防逆王的人暗通宫中,才安排隐龙卫潜入宫中。因此他们捉到翠玉一点也不奇怪。
“那现在是那女孩把秦郡王引走了?”
“可不是嘛!”皇后并不知当年皇帝是怎么处置此事的,但秦郡王怎么会这么轻易被拐着跑?“秦王妃和太妃求到本宫这儿来,但本宫在深宫有何能耐?只能请各位嫂嫂、弟妹帮忙了。”
齐王妃不解的问:“为何不明文寻赏?”
皇后的笑容更加苦涩。“秦郡王的婚事已订,若张扬出去,太妃唯恐婚事生变。”
晋王妃带头应承,必会令人多加留心。
出了宫门,跟车的嬷嬷道:“王妃。王爷和世子,二少爷来接您了。”话声方落。就见一道小身影钻了进来,“母妃,母妃,这是皇帝伯父给我的。”
雀儿笑吟吟的接过去,慕越看了一眼,见是一个白玉雕的玉蝉,不以为意的拿着帕子给小儿子擦汗。“大冷的天,你怎么出的一身汗?”
“明哥儿刚刚用跑的,父王让他小心些,他就是不听。”
安哥儿声音清冷,告起状来毫不手软,明哥儿嘟着嘴偎到慕越怀里,东方朔走过来,雀儿忙下车掀了帘子让他上车,安哥儿跟在他身后钻进车里。
一家四口在车里坐定,车轮辘辘压在青石板铺就的朱雀大道上,因起得早,进宫大朝仪又是繁文缛节麻烦得很,安哥儿和明哥儿都累了,靠着爹娘沉沉入睡,东方朔看他们兄弟两睡得熟,不禁轻哼一声,“方才还跟我呛,说绝对不会在路上睡着。”
“进宫一趟,别说他们,就是我也累得慌,我看四嫂这一年又老多了!”
“怎么能不老?宫里的女人个个不省心,四哥虽有所节制,但人心难测,生不出孩子的想生孩子,生了儿子,就盼儿子能受宠,能坐上那个位置,就是她们自己无心,也架不住娘家人有心。”
慕越赞同的点头。“那是。”
“能像贤太妃这样想得开的,可没几个。”东方朔道。
“那也是因为她只生了两个女儿吧?”慕越道。“不过十七今年又没回来,亏得她公婆就这样放任他们夫妻在外游历。”
东方朔笑了下没答话,十七夫妻当真把几位皇兄的藩地当成落脚地,每一处住上个三四个月,然后夫妻两一路游山玩水往另一处去,这几年来,在顺王的藩地待最长,也最多次,但每每要回京朝贺,他们夫妻连句话也没留的跑了!
“贤太妃也不管管她。”
“都成亲了,公婆都不说话,她能说什么?”慕越嗔道,说起了秦郡王的事,东方朔对此倒是知道一些,“他已经在江南娶了那个翠玉姑娘了。”
“咦?”慕越大惊。“你怎么知道?他不是订亲了,怎么又会娶那什么翠玉姑娘?”
东方朔微笑道:“秦王太妃还存有痴心妄想,看看她给秦郡王相的是什么人家?”
“不就是兵部侍郎的女儿吗?”慕越想了下道,也不是很确定。
“那人以前是秦王一派,表面上看来是对四哥颇为尽心,不过私底下,却有不少传闻,说他在串连秦王旧部,不知在谋算什么。”
一回京就听到这些事,东方朔委实烦不胜烦,但四哥像是平日无人可诉,逮着他回京,就要找他好好倾诉一番,他把头靠在慕越肩头上,像孩子似的耍赖。
“看在他一向疼你的份上,你就每年听他发发牢骚又何妨?”慕越看丈夫靠在身边。“他今年没说要给你添几个美人?”
“没有。”东方朔意有所指的笑了下。“四哥家大业大,女人孩子尚且摆不平,我们家小业小,就不瞎折腾了!”他顿了下又道:“有几位老大人不会看脸色,还在那儿提,我就直言道,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