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美人+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大封推vip2014-10-23正文完结)-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孩子没与我们萧家计较,还念着当年我们对她的几年哺育之恩,这事儿既然与我们家没关系,不提便罢……”
    “不提便罢?”萧众望反问一声,这可是关系全家安危的大事,“她要动的是什么人?李家乃是武将之首,谢丞相府更是百官之首,无论哪家都不是她能动的,谢丞相为相二十余载,门生数百,若不提前告知两家让他们有所防范,他日若是连我们也一起怪起来,还有我们全家的活路么?”
    蔡氏支吾着,云罗把这么大的事告诉萧众望,而萧众望却要告诉给李、谢两家,“如此……妥么?”
    “朝常之事瞬息万变,为了我们一家,自得提防,她嘴上说不让我们卷入是非,可万一卷入了,我们一家又当如何?”
    蔡氏垂眸,“伯爵爷的意思,是要这两家小心提防?”
    萧众望答道:“千里之堤,溃于蚁下。让他们防备一二也是好的,就算他日真惹出麻烦来,两家也能念着我们一早提点之意。”
    他已经决定了,寻了机会,便去告诉这两家的家主,无论是哪家是云罗的仇人,只要他们小心提防,总不至生错。

正文 303 心结

萧众望琢磨着如何告诫两家家主的事,云罗已静立在归鸿斋阁楼上。
    海棠正在向她禀报打探来的消息。
    “慎宁乡君与吉祥候谢畴的婚事拖延至五月初,对此,神宁大公主颇是不满,曾遣官媒上门,但安康大公主以筹备聘礼为由回复了,实则是在替谢畴物色其他的官家女子为平妻。”
    云罗近来很忙,往返于宫内、宫外,翰林院新写的戏本要请她过目,百乐门的事务要她打理,更要巡视城西、城南工程进度。“不是说安康大公主有意迎娶辽王之女为妇么?”
    海棠答道:“原有这意思,辽王的几位郡主里,有三位已出阁成亲,另三位郡主尚年幼,最大十二岁,最小的方八岁,就算要成亲,也得等及笄之龄方可婚配。安康大公主近来思来瞧去,京城没寻着满意的,已令人去洛阳打听,洛阳官宦人家,因听说谢畴与慎宁乡君订亲,都连连摇头不敢结亲。”
    凌雨裳是个狠角色,只是因她的猜疑便害了那么多的官家小姐,他们哪敢招惹,换作旁人,早就被打入诏狱,偏她进了大牢还平安无事地出来。
    安康一则想借谢畴的婚事来解谢家银钱亏空的事,二来又不满谢畴娶凌雨裳为妇。
    先帝时,安康大公主是众公主里最受宠爱,也最骄傲的一位,那时她的尊崇原在神宁之上,那时神宁封号长宁,是昌隆帝登基之后为了区别于其他公主,也示她的身份更为尊崇,另赐封号“神宁”,为了弥补神宁幼年欠缺的尊贵,太后和昌隆帝特意多留了她几年,而这几年都是在用心替她挑选驸马。
    凌学武出家为僧,再不会回到神宁夫妇的身边。他们的身边就剩下凌雨裳,自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手在凌雨裳身上。只要凌雨裳不顺心。云罗就觉得畅快。
    “京城之地说大不大,我能知道安康大公主不甘心娶凌雨裳为儿媳,只怕神宁大公主也知。”
    海棠轻声答道:“门主说得是,神宁大公主确实知道。一早派人告诫各家,要是谁敢把女儿嫁给谢畴,她便与谁没完,谁还敢招惹神宁府。”
    云罗心里暗自琢磨着。
    水仙轻声道:“只怕辽王也得顾忌一二。”
    海棠道:“正是如此,听说辽王府的三郡主,是在二月才订的亲,三月刚及笄便出阁嫁给辽郡一位世族为嫡长媳。”
    连辽王都忌讳神宁。
    辽王这些年被昌隆帝压制得厉害,而神宁是能在昌隆帝面前说上话的人。
    云罗走到案前,拿着自己写的《孤女传》,十余年的努力。为的是今日用自己的方式讨回公道,以我之痛还施彼身,让人夺了凌雨裳的幸福,抢了她心爱的男人,凌雨裳凭什么享受幸福?神宁又凭什么能享受一个安稳的晚年?
    云罗拿定主意。道:“海棠,明儿你再打听一下,贵妃娘家郑家、豫王妃娘家吕家可有适龄婚配的女儿。”
    郑贵妃与神宁大公主不合,这是人所周知的事实。
    而这两年,神宁大公主与豫王府的矛盾也不小。
    天下间,如果还有人敢把女儿嫁给谢畴,也就郑、吕两家了。吕家是先太后的娘家、是豫王妃的娘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没人敢为难吕家,而吕家因出了个太后、豫王妃,是秦郡第一大世族。
    水仙不由失声低声起来,“门主忘了么。郑三小姐如今便住在宫里。”
    郑非雾可不是谢畴能娶的,怕是郑贵妃也不乐意,有昌隆帝赐亲在前,要是让郑非雾做平妻,就凭郑非雾的容貌、才学。定是要嫁有爵位的皇族子弟。
    海棠笑道:“瞧那样子,郑贵妃有意把郑三小姐许给豫王世子呢。”
    早前,云罗还听人说,郑贵妃想把她许给慕容祎,近来倒真没再听到这类传言。
    三人正说话,易嬷嬷捧着汤药上来,面含笑色,低声道:“上回广平王与郑贵妃回了话,要娶郑三小姐为侧妃,被郑贵妃给拒了。”
    云罗歪着头,与她退亲下午,慕容祎就着人去向护国公府提亲,动作不可谓不快,“还有这事?”心头莫名的失望。
    穿越前就有人说一见钟情难承住现实的残酷,早前她对慕容祎的印象是极好的,随着时候的推移,对彼此的了解,她对慕容祯的好感逾深,对慕容祎倒真是淡了,也至现在只拿慕容祎当寻常朋友。可云罗又深深地明白,男女之间单纯的友谊极难维系,一旦你娶我婚,便有了太多的顾虑,而今又在大燕朝,终有一日要淡下去的。
    水仙问:“许是不好驳了郑贵妃,故意要给郑贵妃一个台阶下吧?”
    易嬷嬷将汤药碗搁下,暖声道:“公主过会儿再喝,还有些烫。”又回道,“听贵妃宫里的宫人说,贵妃要郑三小姐为正室,广平王没应,贵妃又说‘若非正室,便作没提过’,没想广平王竟说这事需得与蜀王夫妇商议。”
    郑三小姐与李筠竹比,身份上自比李筠竹稍逊一筹,没道理让李筠竹做侧妃。
    易嬷嬷又道:“听说昨儿广平王入宫,又与郑贵妃求娶郑三小姐为侧妃,贵妃问了郑三小姐的意思,郑三小姐当即便回了,说的也是郑家嫡女只做嫡妻。”
    云罗听到这儿,想到慕容祯,有几日没瞧见他了,不由道:“她莫不是瞧上豫王世子了?”
    易嬷嬷睃眼暗审云罗,“有些日子没见豫王世子。”这样不见,难道她就不想么?况且上回,豫王世子可是带了十名美人回府,听说这是昌隆帝亲手挑的美人儿,环肥燕瘦,当真个个都是倾城绝色的。
    云罗面容一转,“身边十三个女人呢,怕是自个府里都忙不过来,哪有工夫与往常一样……”
    这话分明就带了三分醋意。
    易嬷嬷心里暗乐,当初慕容祯让她来服侍云罗,一则是照顾云罗,二则是易嬷嬷是豫王府的人,不仅是她得过豫王府的恩惠,便是她家里人也得过豫王府的好处。“幸许往后几日,公主都见不着豫王世子了。”
    云罗“呃”了一声,“嬷嬷有他的消息?”
    易嬷嬷捧起汤药碗,毕恭毕敬地递给云罗。
    云罗见温度合宜,一饮而尽。
    “世子回洛阳了。”
    水仙忙道:“难怪这几日没见着人,原是回洛阳了?”
    并不是被女人给缠住身了。
    云罗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易嬷嬷不由替慕容祯觉得难受,人都走几日了,今儿才想起来,“皇上赏了十名美人后的当晚就离开了。”
    究竟是什么大事,竟值得他如此连夜赶回去。
    易嬷嬷见她一口气饮下汤药,方递过一小碟蜜饯来,里面只得可数的十几枚,摆放得甚是精致,一瞧这模样,便是易嬷嬷一枚枚亲自挑选过的。
    “明儿公主出宫去百乐门么?”
    云罗摇头,“暂不去了,酉时小谭子从翰林院那边拿了三个戏本子回来,明儿得看戏本。”
    易嬷嬷含着笑,低声道:“贵妃宫里的郑嬷嬷来问,贵妃娘娘的戏本子公主可瞧过了,广平王给贵妃瞧过,贵妃不大满意,说是里面的唱词太俗,想请公主帮忙捉笔写几段大雅的唱词。”
    云罗微蹙着眉头。
    水仙道:“酉时小谭子去翰林院取戏本,将广平王写的两个戏本给送翰林院了,公主想请翰林院的人先圆润之后再过目。”
    易嬷嬷面露难色,“郑嬷嬷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要公主写几段大雅的唱词,只怕不是郑嬷嬷的意思,也有郑贵妃的意思。”她指着桌上的红枣蜜饯,“听说这是郑嬷嬷亲手做的呢,郑嬷嬷说要是公主喜欢,回头再派人送些别的来,她那儿不仅有红枣的还有山杏的、蜜桃的、枇杷的……公主想吃什么样的都有。”
    郑嬷嬷这么关心戏文的事,怕是想在戏文占角露脸。
    云罗含着笑:“明儿你告诉郑嬷嬷,我会亲自对戏文进行圆润,请她放心,不仅是贵妃娘娘的唱词我会细瞧,里面还会有郑嬷嬷的唱词……”
    这就是说,云罗要给郑嬷嬷在戏文里加戏。
    易嬷嬷忙道:“她若听了,只怕高兴得紧呢。”
    云罗点了一下头。
    吃了药,漱了口,归鸿斋上下各自歇下。
    云罗却久久不能入睡,脑子里想的都是慕容祯的事,他回洛阳她竟是在几日后才知晓的。
    又想从今后与萧家人再无关联,当时心头一痛,后来反倒释怀了,萧家人原待她就不是真心的,她又何必纠结于一份所谓的“亲情”,她还有谢玉本、谢玉基这二位表兄,还有李万财与梁杏子夫妇,更有忠心于她的袁小蝶。
    云罗在迷糊之中睡着了。
    行走在迷雾之中,却听一个久违的声音轻呼“罗罗、云罗……”现代的云如茵,古代的谢如茵,不停的服饰变幻着,不变的是那张魂牵梦萦的面容,在迷雾里寻声而行,她奔得越来越快,那个声音还在轻唤。
    在熟悉的桃花树下,母亲一袭整洁而清爽的打扮,手里提着一只篮子,含笑微微,那篮子里有用桑叶包着的烤番薯,她闻到了番薯的香味,好香,好香,这是属于谢如茵的味道,大旱之前,谢如茵就常给她烤番薯吃,番薯皮也舍不得丢,得拿回家喂猪。

正文 304 梦靥

ps:
    (ps:鞠躬求粉红票了(*^__^*)水婶左看看,右看看,粉红票票在哪里?书友亲,如果你有粉红票请投给该文吧!谢谢。)
    谢如茵穿着一袭蓝底洇染白碎花的茧绸衣裳,这件衣裳是除了谢如茵嫁衣以外最好的衣衫,每回谢如茵回娘家便会换上这件衣裳,听说还是她在娘家时,娘家大嫂杨氏给她做的,这一穿便是近十年,平日舍不得穿,只在走亲戚或过节时才换上,头上裹着同样颜色的头巾,衣袂翩飞,嘴角噙着笑。
    云罗快奔几步“娘!”飞一般抱住了谢如茵。
    久久地拥住谢如茵,第一次在她的梦里,不再是幼时的小孩模样,不再是她与母亲受苦的片段,而是这第一次见到打扮清爽,还提着篮子的谢如茵,那篮里有烤番薯,有白馒头,甚至还有苹果……
    “娘,你好吗?我好想你。”
    “好!娘现在很好。”谢如茵拉云罗坐在树下巨石上,依是一贯的慈爱而轻柔,用手轻抚着云罗的脸颊,“娘的女儿很有本事,娘觉得很开心。”
    “娘,我的心疾越来越严重了,太医说,自从当年我心脉受损后,它就没怎么长,也至如今还是七八岁女童的心脏……这样下去,我的心脏许是承不住我长大的身体……”
    她想说,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要去找母亲了。
    天堂、地狱,她不知道自己能否还能与母亲在一块。
    谢如茵一脸凝重,拉着云罗的手,语重心长地道:“云罗,不到最后不可轻言放弃,答应娘好好地活下去!你还没替娘讨回公道呢?你放心,上天不会让你这么死,一定可以治愈你的病。”
    “汪!汪!”正说话,只见一边小路上飞奔来一只大黄狗。云罗不由一惊,这不是她小时候家里养的大黄么,亦还陪在谢如茵的身边,那年大旱。凌学文吵着要吃肉,冯氏心疼他,竟称了二钱砒霜,抓了把玉米面将大黄给毒死,然后令人剥了皮,把大黄给吃了。
    那日,谢如茵回来,一听说是大黄肉说什么也不肯吃,云罗想到她一出生,姑婆谢氏就送了一只满月的小狗儿。她是看着大黄长大的,说什么也不肯吃狗肉,连汤也不肯喝。
    冯氏对此颇有意见,骂骂咧咧地道:“什么年月学人嫌嘴,还不吃狗肉。学文有多久没沾荤腥儿,你们不吃,正好让我和学文多吃几口。”嘴上不满,只怕心里正乐意。
    冯氏将狗肉分作了五六份,每过几日就弄一份炖上,以云罗不吃狗肉为由,硬是连一口汤也不给云罗喝。云罗想着:多可爱的大黄,看家护院,冯氏竟把狗儿毒死吃肉,让她喝狗肉汤,她也喝不下去。偏凌学文恶作剧一般,拿着块狗骨头要喂云罗。云罗吓得连连摆头,偏凌学文却哈哈大笑,学着冯氏的语调骂道:“挑嘴货,这可是肉,你还不吃!”
    谢如茵想到自己亲手养大的大黄被吃了。心里更不舒服,宁可喝野菜汤也不吃,心里不满冯氏将自家的狗儿毒死的事,但因着冯氏是婆母,也不敢多说。
    而此刻,大黄温顺地在云罗身边蹭着,摇着尾巴,冲云罗欢喜地叫了两声。
    谢如茵道:“大黄最通人性,它一直陪着我,很会替我解闷。”
    云罗看着大黄,脸上笑着,心里却暗想:她记得大黄被毒死了,被冯氏和凌学文祖孙里吃了,怎的又活生生地呆在谢如茵身边,她想母亲不假,可这些年可没想过大黄,怎连它也一并梦到了。
    谢如茵拿了只肉包子出来,一脸宠溺地抛给大黄,道:“你最是灵敏的,可能替云罗寻到冰狐?”
    大黄叼着包子,咧着牙,直勾勾地望着谢如茵,又看着云罗,突地似听懂了一样点着头。
    谢如茵笑道:“既如此,你替她寻寻吧。”
    大黄三两下吃包子,在谢如茵与云罗身边撒了一阵欢。
    谢如茵道:“你既应了,且先去,记得早去早回。”
    大黄摇着尾尾,汪叫了两声,似听明白谢如茵的话,转身离去。
    大黄是很可爱,可在云罗的记忆里,却不会这样通人性。
    这是一回最温馨的梦,云罗坐在母亲的身边,像小时候那样吃着烤番薯,谢如茵不吃,温柔地用帕子给她拭嘴,轻声道:“慢着些吃,别咽着了。”
    吃完了烤番薯,她跟着母亲走在家乡的山野小径上,一直走,走着走着却不再是凌家庄,也不是杏花镇,反而是她只去过一回的东溪县城,在县城东郊外,有一座念慈庵,正是她出钱在家乡建的尼姑庵堂,那里收留了几位无家可去的妇人,年迈的有七八十岁,年幼的有二十多岁,是因不育被婆家驱赶的可怜女人,特意请了旁处的尼姑到念慈庵做了住持师太。
    虽说是尼姑庵,可念慈庵另有三百亩良田,名下还有十几户佃户,每年交的租子就够这七八个女人吃用了。
    云罗走着走着,过了庵堂的神佛殿,便见谢如茵进了后面一座小神堂,她几步跟进,哪里还有她的影子,只看到小神堂里有一尊比真人大出一倍的神像,那神像的眉眼竟与谢如茵有六七分相似,心中大骇,明明见母亲进来,怎就变成一尊泥塑,顿时冷汗直冒,不由得惊呼一声“娘、娘……”
    声音太大,云罗顿时把自己给惊醒了。
    睁开眼时,窗外的朝阳射入屋中,而她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以前的梦,都是过往点滴。
    唯有这次竟是梦到母亲变成了泥塑神像,甚至还梦到母亲让大黄去抓冰狐,可不是好笑的么,昔日昌隆帝为了给郑贵妃寻冰狐,数年而不得,大黄一只狗儿又如何能找到。
    云罗想到这儿,不由得失声吃吃笑了起来。
    易嬷嬷起得最早,正拾阶上了阁楼,听到笑声,道:“公主遇上什么喜事了,竟这么高兴?”
    云罗想起就乐,这些日子与易嬷嬷相处甚好,易嬷嬷虽是派来教她宫规的,可从不约束着云罗,反是对归鸿斋上下的宫人管得颇严。
    水仙与海棠等人也凑了过来,围在芙蓉帐外,打听云罗的事,非要听不可。
    云罗并不想说,经不得水仙再三追问,轻声道:“我梦见过世的亲娘,可不是稀奇的么。梦见娘亲让我家的大黄狗给我寻冰狐,还梦见娘亲了庙宇化成一尊泥像了,我吓得大叫,人就醒了。”
    易嬷嬷瞪着眼睛,尤其是萧众望说了要与云罗断绝情分之后,便听水仙说其实云罗不是萧家的女儿,惊道:“泥像可不是神仙么?难不成公主的亲娘成神仙了?”
    云罗摇头,“我家乡有座念慈庵,前院是神佛殿不假,后院是姑子们住的屋子,中间可没小佛堂。”她依旧含着笑,“这么多年,我每次梦到娘亲,总是过往过苦日子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