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深宫嫡女 作者:元长安(潇湘高人气vip2013.12.25正文完结)-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瑾自然不知道详情,但这种事想也能想得出来,自古盐业便是命脉,官商勾结,岂能没有暴利。

    “董老头这是搭上了咱们,不然这仓钞仍旧是废纸,他出八成的分润,自己还能落下两成,若不帮他,两成他也没有的。”李氏继续解释这档子事,“外头握着仓钞的人家,十个有八个是兑不出来的,这八个里头能像董老头这样找到关系的,撑死了超不过两个去。官面上帮着商户兑盐引的人也不少,大家谁都明白,不是私密事。按着惯例,帮忙的人会抽取九成多的‘疏通银’,咱们拿董老头八成,他是占了大便宜的,换了别人再不会给他留那么多。”

    如瑾听得咂舌。

    说来说去,倒成了董老头占便宜。

    朝廷若是实实在在的执行兑换法,让充献了军粮的人都能拿到盐引,哪里还有这么多疏通帮忙的人。

    “民生多艰。”她不由感叹。

    李氏说:“朝廷官府的法令怎么执行我不管,我只知道我缺钱,董老头也缺钱,他帮我多个进项,我帮他换来银子。这事就是我不插手,他也得找别人去,而别人会吃掉他更多的分成。所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家修房子的钱,你的嫁妆都在这张纸里了,侄女你不用负疚。以后进了王府你兴许会听到更多类似的事,这些,都是很平常的。”

    如瑾知道这都是常事,她又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呆子。

    可这么稀松平常的白占人家八成盐引,她觉得非常别扭。

    “多谢伯母好意,您来跟我说这些,是您真心疼我。可所谓无功不受禄,蓝家在盐运司也没有熟悉的人,这事一点忙都帮不上,我怎能白占分成置办嫁妆?”如瑾决定推辞掉李氏的好意,什么仓钞盐引的事情她管不了,但至少她不能占人家商户的便宜。

    李氏轻轻拍她的手:“你怎地这么死心眼。腊月时那场事,若没有你家的护卫,我们家还不知道要多伤多少人,你伯父早就想好好的谢你,一直没有机会,这次赶上了给你添箱,我们八成的分润里一半都给你,这是你应得的。你可别嫌多,人命可比钱重要。”

    来时刘衡海曾经反复叮嘱过,一定要李氏把这件事办成,并且只能跟如瑾一个人说。李氏不大明白丈夫的用意,谢的是蓝家护卫,添箱是两家往来,为何要绕过蓝泽秦氏去?不过纳闷归纳闷,她的确是这么做了。

    但是如瑾仍然不肯接受:“伯母,腊月那时候,我家的护卫保护你们也就是保护我,咱们都在一处,还分什么彼此,值不得你们这样谢。您要是真疼我,我那副翡翠头面里还缺一对耳环并一个璎珞,一直没碰上合适的玉石料子,您替我补齐怎么样?”

    上好的翡翠简直不菲,她这么说是让李氏放下盐引的事。

    李氏哭笑不得:“傻孩子,你知不知道这仓钞能换多少银子出来?”

    如瑾看看纸上的数目,一共是五万。可不是小数目。

    没想到李氏却说:“这是太祖时候的仓钞,当时能换五万盐引,但这么多年盐价涨了几倍,官面上规定了,凡是明宗成运年之前的盐引现今都按双倍兑换,所以这张纸能兑出十万盐引来。抛开给董老头和盐运司疏通的,落到咱们手里最少也有十一二万银子的进项,伯母给你一半,可就是五六万两。”

    如瑾吃了一惊。

    她知道盐引值钱,可没想到会这么值钱。

    五六万两……拿到手里干什么不好,不但嫁妆有了,经营产业也有了本钱。

    她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就回神:“伯母,真的很谢谢您和伯父,但我还是不能收。”她拒绝的很坚定,并且伏在李氏耳边悄声说,“这下知道您有了钱,我的耳环和璎珞您一定得给配齐了,璎珞还得要做工精细花式复杂的,多多坠上珠子宝石,您要是不答应,我就把您有了进项的事情嚷出去。”

    李氏又好气又好笑,知道如瑾是在拐着弯保证会对此事守口,无奈伸指戳了一下她的额头。

    再苦劝几次,如瑾仍是不答应,李氏也只得无奈住了嘴。

    两人在这边耽搁的时候长了,回了秦氏那边。李氏只当没有仓钞这回事,如常笑着跟秦氏聊天,临走时又让底下人将刘府上下女眷给如瑾的添箱都捧出来。

    刘老太太给的是一套瑞祥春最新款式的金玉头面,光芒闪闪装满了一个五层的首饰匣子。二房太太周氏给的是六匹上好的缎子,并两只碧玉镯。三房太太何氏给了一整套帐幔绣帘,另有一套四季用的各种胭脂香粉头油浴豆之类的女子私物,还有两套衣裙。

    另外,各房又随了五十两的礼金,刘老太太是一百两。按刘蓝这样的人家来说,这些礼金不算是多,但刘家刚遭了祸害,房子都烧了,拿出这些很是不少了。

    秦氏赶紧道谢,直说怎么使得,你们还修着房子呢。李氏就笑:“我跟你发发牢骚而已,哪里就真穷破了,你可别小看我们。我自己给侄女的添箱还有两件首饰没做完,改日另着人送来。”

    这是礼节往来,不能推辞,秦氏谢着收下了。

    刘雯朝如瑾眨眨眼睛,姐妹两个走到一边,刘雯拿出了一个小锦盒子,打开来,里头躺着碧绿光润的几只发簪。

    “这是我亲手磨制的,你可别嫌寒酸。”

    凤尾的,鱼尾的,梅花攒枝的,云头曲水的,长短粗细不同,圆的扁的,各式各样。如瑾拿起来摩挲,发现都是竹子所制。

    “好东西!”她是真喜欢。

    刘雯见她喜欢,也很高兴:“日常见你总穿青色碧色的衣服,钗环首饰也以清爽为主,就知道你会喜欢竹簪子。”

    “多谢雯姐姐,这添箱再好不过了,这下我可犯了难,以后你出嫁时该给你什么呢,什么东西也不及你亲手磨簪子高雅脱俗呀。”

    刘雯被打趣,作势撕她的嘴。如瑾快步跑到了李氏身后躲着,朝刘雯抿嘴。

    家里的亲姐妹不亲近,倒是有了刘雯这样的姐姐,常听婆子们念叨什么东边不亮西边亮的俚语,她觉得还真是有些道理。

    ……

    凤音宫里,宫女秋葵刚刚送走了陈嫔,回来一进内殿,发现皇后没回内室休息,还坐在召见嫔妃的凤椅上,盯着茶几上摆放的瓜果出神。

    “娘娘,您怎么了?”秋葵觉得皇后不应该是这种情绪,陈嫔可比媛贵嫔和顺多了,皇后说什么她就应什么,像个面团子似的,怎么捏怎么是。

    适才张六娘也在这里,陈嫔被召来之后,按着以前的习惯给皇后伺候茶水,中途竟然还给张六娘端了一碗过去,还有没有点婆婆的架子了,这样的人,皇后还犯什么寻思呢。

    凤椅上的皇后却幽幽叹了口气。

    “六娘,可惜了啊。”

    秋葵立刻明白了,皇后不是为陈嫔出神,是为侄女。

    这是长平王和张六娘大婚后的第四日,自从婚后第二天两人相携来宫里请安,一对璧人似的满宫里走,连平日不怎么搭理七儿子的皇上都赞了一句“佳儿佳妇”,皇后的心情就越发不好。

    原本张六娘可是要进永安王府的,根本轮不到长平王和陈嫔。

    到头来眼睁睁看着最中意的侄女跟一个不成器的皇子站在一起,皇后怎能不闹心。

    “香缕那丫头说了,这几日老七夜夜留在六娘房里,根本不理原先那些女人。能把他管住,六娘不愧是本宫看着长大的。可惜……”

    可惜她的本事,也只能用在管束夫君不去招惹其他女人这方面。

    皇后沉着脸,若是嫁给六皇子永安王,张六娘以后还有统领后宫的希望。

    秋葵不敢接这话茬,皇后的心思明摆着,七皇子夫妻越是和谐美满,皇后就越是不痛快。要是以后七皇子真的收了心散了府中莺燕,皇后还不得闷坏了。

    “都是崇明宫那个乞婆子!”皇后将金护甲重重敲在了凤椅扶手上,面沉如水。

    崇明宫住着媛贵嫔,永安王的生母。

    原本皇帝对安国公府孙小姐进王府的事睁眼闭眼,既然默许了皇后的小盘算,哪里还会管哪个姑娘进哪个王府。可没想到不久前一场微雨之后,到园子里散心的皇帝偶遇了媛贵嫔,不知怎地当晚就去了崇明宫。

    媛贵嫔有多久没侍寝了?两年?三年?要不是有永安王存在,宫里嫔妃们几乎就要把她给忘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去了她的寝殿,然后第二日早晨就打发人来凤音宫知会皇后,说媛贵嫔喜欢泼辣直爽的张七娘,让皇后安排。

    皇后当时当着满殿请早安的嫔妃的面,脸登时就黑了,事后就在内殿里骂人。

    “骨子里就是个狐狸,再捯饬琴棋书画也是狐狸,年轻时候是狐狸,老婆子了还是狐狸!整日三灾七病的不能见人,下了雨却在园子里乱晃,风一吹就倒的身子骨还要缠着皇上!她安的什么心?”

    秋葵暗暗叹气。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媛贵嫔敢直接跟皇后作对。这位宫妃依附凤音宫太久,也听话太久,让人下意识忽略了她的威胁。皇后安排侄女进王府,防着庆贵妃捣乱,防着静妃作梗,就是忘了防备她。

    不咬人的狗一旦存了咬人的念头,那才叫防不胜防。

    她这样大喇喇的提出了喜欢张七娘,皇帝一句话吩咐下来,皇后能说半个不字?说了,该怎么解释非要六娘嫁永安王?难道说我有意废了太子立六皇子,以后要安排六娘当皇后?

    那真是嫌自己命长。

    皇后吃了个哑巴亏,最近情绪十分不好,连带着凤音宫上下都小心翼翼。

    唯有秋葵还算能说上一两句话,此时见主子又不痛快,她尽责提醒:“木已成舟,娘娘别闷坏了自个儿的身子。六小姐在长平王府一时不会有什么事,您给七小姐打算打算才好。”

    钦天监给张七娘定的出嫁日,在中秋节之后,还有一个多月。可是对于张七娘这样性子的人来说,要教导提点好了,一个月根本就不够,甚至一年也不一定会有成效。

    提起这个皇后也感到头疼,她原本的打算是让七侄女嫁给长平王,然后挑个能干的姑娘当侧妃或贵妾去辅佐,总之是备用,保住正妃的位子,闹不出大事就成了。谁知气张七娘却要进永安王府。

    不说穆嫣然,宋王妃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啊。

    没能让张六娘取代穆嫣然,现在反而要穆嫣然帮着张七娘了吗?皇后感到十分窝心。

    秋葵又说:“还有媛贵嫔那边,这次的事未免就是一个前兆,她会不会跟娘娘……”

    “她敢么?”

    无依无靠时全然依附凤音宫,现在永安王大了,她就要另立门户?皇后又敲了一下椅子扶手。

    张七娘的事是没防备她才吃了亏,以后有了警醒,还能让她再翻浪花?

    主仆两人在内殿里议论着,外头有传话的宫女扬声禀报:“娘娘,勤政殿来人了。”

    皇后连忙住了口,秋葵走出去,见是御前的内侍张锁,带着两个低等内侍,各抱着一个箱子。

    “公公整日忙,怎么有空来这边?”秋葵迎上去笑问。

    张锁作个揖,皱起了满脸褶子笑道:“哟,瞧姑娘这话说的,我怎么能跟姑娘比忙闲。这次是来送东西的,请姑娘将这些收了。”

    “这是什么?”秋葵走上前查看内侍怀里抱得箱子。

    “是寂明大法师惠赐的九品莲花,给太子良娣和长平侧妃的添箱,大法师说上次在宫里见过的人里,顶属这两位小姐有慧根,见面就是缘法,听闻两位小姐要陪伴太子殿下和长平王爷,就随喜给些馈赠。”

    抱箱子的内侍打开了箱盖,一股檀香气味顿时涌了出来。绛红色的锦绒木箱里,一朵青莲一朵白莲静静安放,姿态静美,见之忘俗。

    秋葵眼神一暗,“大法师还说什么了?”

    张锁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哦,说这两朵莲花都是在佛前加持过的,放在宅中,可镇妖邪。”

    “没有其他的了?”

    “……没有了。”

    张锁不懂秋葵为什么要盯问其他,哪还有什么其他。

    “既然是给良娣和侧妃的,为什么要拿到凤音宫里来,直接送去她们家里不好?”

    张锁如实回答:“大法师着人送去了御前,皇上就说让皇后娘娘赐下去,说佛家的馈赠难得,咱们俗人也沾沾喜气,且让皇后娘娘备些好东西一起送到两位小姐府中,要跟大法师一起随喜。”

    秋葵暗自腹诽,这是寂明和尚多事了。一会皇后听了,还不知道要怎么发闷呢。

    ------题外话------

    谢谢各位,谢谢,这么多名字,差点又写不下……smile1220,18610661593,yulanlan12,Cyy990226,nami9,zf654321,madmei,荆棘鸟wy,jjll99,fengyanmei,何家欢乐,hnwangjuang,hlhz,zhuwenrourou,清心静,jyskl521,nanxiaoshu,1228352439,遁地小黑猪,basil,有脚的风,cndoll,hellocy,双木成林001,y77b05b75wx,水蜘蛛1314,vva127,快乐的每一天,iner,a13777081886,mayu

    谢谢大家。今天状态又不错,希望明天也能保持O(∩_∩)O

 233 皇后赐镜

    

    果然,张锁走了之后,秋葵让人将那两个莲花箱子抬到殿里,皇后看了,顿时就笑了。

    笑得雍容端方,十足十的国母仪态。

    “这是什么做的,看着像是玉,本宫却说不上来是什么玉。”镶满了各色宝石的纯金护甲搭在箱子沿儿上,皇后很认真的端详两朵莲花。

    秋葵只得如实将张锁的话转述:“听说不是玉,是寂明大法师禅房后园里的一块山石,法师夜来得梦,梦中见石中生莲花,醒来便让人将那石头雕琢成了佛莲。怪异的是那石头平日看着不打眼,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大青石,待到凿开了,才发现里头是如金似玉的材质,谁也说不出是什么材料,雕出花来,就是这个样子。”

    皇后听了,笑得更加高华。

    秋葵连忙趁着她转身的瞬间,做手势让搬箱子进来的内侍们退出去。皇后又端端正正坐在了凤椅之上,屋里没了其他人,脸上笑容一点一点淡了下去。

    “大法师说,这花是给夏良娣和蓝侧妃的?”

    “是。”

    “没有永安王府什么事?”

    “……”秋葵没敢接话。

    “也没有本宫两个侄女什么事?”

    秋葵觉得应该劝一劝了:“娘娘,大法师说这花给的是有缘人,在佛前有缘算什么福气呢,都是出家人要收子弟或居士时才这么说。奴婢私下忖度着,拿了这花可不是什么吉兆,说不定以后要常伴青灯古佛,咱们两位小姐多金贵,可不能受那个罪。”

    她胡乱解释一通“有缘人”的说法,期望皇后转过弯来。

    皇后却好像没有听到心里去,继续问说:“皇上让本宫拿什么东西随喜呢?”

    “皇上没说。不过娘娘赏根儿针也是大恩惠,不拘什么给她们就是了。”秋葵继续发挥哄人的本事。

    她知道主子娘娘现在定是十分窝心。

    安国公府两位小姐出嫁,嫁妆首抬都是皇后特赐的东西,不管是什么,这份荣耀都是别人比不来的,所以即便那七小姐是侧妃之位,面子上也越过了人去。

    可寂明大法师这么一来,又算是怎么回事?

    从来没听过出家人给闺阁小姐添箱的,这事要搁在别人身上,人们一定会议论和尚不持重,品行有亏。

    但寂明大法师是什么尊贵身份,朝廷给的俗世体面,自己凭本事挣的佛家地位,身份之超然简直就是佛祖在燕朝的接引人了。他随便给谁一点东西,人都得捧到家里好好供着,别说给小姐添箱,就是给寡妇办嫁妆旁人也不会指责什么,都得说那寡妇佛缘深厚。

    何况他这次送的还不是一般东西,是九品莲花。

    皇后是国母,寂明是世外高僧,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显然是寂明更高。嫁妆里有皇后的赏象征的是权势,有寂明的赏,那是新娘子本人品行得了佛家认可。国母可以换,权势可以消落,这些能越过佛祖菩萨去吗。

    到时嫁妆往街上一抬,有多尊贵体面就不用说了。

    “不拘什么随便给?”皇后环视殿中摆设,眼风如刀,“大法师出手就是两朵佛莲,本宫这凤音宫里有什么东西够格做随喜?”

    秋葵不好接话。

    皇后又说:“本宫给儿子们选妃,他要来插一脚,给侄女添嫁妆,他也要夺了风头去。本宫什么时候得罪了他,自己竟然不知道呢。”

    “娘娘……”

    “或者,是庆贵妃请了他来专门给本宫添堵的?”

    秋葵一头冷汗,“娘娘,肯定不是庆贵妃,您忘了夏良娣可是您指给东宫的,庆贵妃也不高兴呢。”庆贵妃十分看不上穷酸出身的夏家姑娘,寂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