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书其事,右语云:‘谘报尚书省,状候裁旨,月日押。’谓之谘报。此两事仅
存。”
    ○翰林学士承旨
    唐宪宗时始置。凡白麻制诰皆内庭代言,命辅臣、除节将、恤灾患、讨不廷
则用之,宰臣於正衙受付通事舍人。若命相之书,则通事舍人、承旨皆宣读讫,
始下有司(乾宁二年,陆以翰林学士承旨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後唐天成三年
敕:“今後翰林学士入院,并以先後为定。惟承旨一员,出自朕意,不计官资先
後,在学士之上,仍编入《翰林志》。”
    宋承旨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
    ○翰林学士(直院 权直)
    唐元宗开元二十六年置。初以中书务繁,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
学士分掌制诰书命,至是改供奉为学士,别建学士院专掌内命,以张、刘光谦
首居之,而集贤所掌於是罢息。自後给事中张淑、中书舍人张渐、窦华等相继而
入焉。其後有韩雄、阎伯、孟匡朝、陈兼、蒋镇、李白等,在旧翰林中,但假
其名而无所职。至德已後,军国务殷,其入直者,并以文辞,共掌诏敕。自此北
翰林院始无学士之名。其後又置东翰林院於金銮殿之西,随上之所在而迁,取其
便稳。大抵召入者一二人,或三四人,或五六人,出於所命,盖不言数。亦有以
鸿生硕学、经术优长、访问质疑,上之所礼者,颇列其中。初,自德宗建置以来,
秩序未正,延觐之际各超本列。暨正元元年九月,始别敕令,明预班列与诸司官、
知制诰例同。故事,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辨,近者所出犹得用黄麻,
其白麻皆在此院,自非国之重事拜授,於德音赦宥者,则不得由於斯矣。兴元元
年,翰林学士陆贽奏:“学士私臣,元宗初待诏内庭,止於应和诗赋文章而已。
诏诰所出,本中书舍人之职,军兴之际,促迫应务,权令学士代之。今朝野宁,
合归职分,其命将相制诏,请付中书行遣。”物议是之。敬宗以翰林学士崇重,
不可亵狎,欲别置东头学士,以备曲宴赋诗,事未行而帝崩。梁开平三年,改思
政殿为金銮殿,置大学士一员,以敬翔为之(前朝因金銮坡以为门名,与翰林院
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銮”以美之。今以金銮为名,非典也)。後唐同光初,
又置护銮书制学士,以赵凤为之。长兴元年,翰林学士刘煦奏:“旧例,学士入
院,除中书舍人即不试,馀官皆先试麻制、批答、诗赋各一道,号曰五题。後来
虽有召试之名,无考校之实。欲请今後召试新学士,权停诗、赋,试麻制、批
答共三道,内赐题目,定字数,付本院召试。”从之。晋天福五年,废翰林学士
院,其公事并归中书舍人。开运元年,复学士院。周显德五年诏:“今後当直、
下直学士,并宜令逐日起居,其当直学士仍赴晚朝(旧制,翰林学士与常参官五
日一度起居。世宗欲朝夕赐见,访以时事,故有是诏)。”
    宋翰林学士无定员。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
文书,谓之权直。凡奏事用榜子,关白三省枢密院用谘报,不名。凡初命为学士,
皆遣使就第宣诏旨召入院。上日,敕设会从官,侑以乐。元丰中,始命佩鱼,自
蒲宗孟始也。凡执政议事则系鞋,盖与侍从异礼也。政和三年,强渊明请以前後
所被旨及案例,修为本院敕、令、格、式。五年,御书“ゼ文堂”榜赐学士院。
靖康元年,吴等奏:“大礼锁院,麻三道以上,系双宣学士宿直分撰,乞依故
事。”从之。承旨不常置,以学士久次者为之。阙员,则以他官兼直院或权直。
自国初至行官制,百司事失其实,多所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遵而不改。乾
道九年,崔诗初以秘书省正字兼翰林权直。淳熙五年,诗再入院,议者以翰
林乃应奉之所,非专掌制诰之地,更为学士院权直。後复为翰林权直,然亦互除
二员。绍兴尝除权与正官至三人。
    洪氏《容斋随笔》曰:“治平以前,谓翰林学士及知制诏为两制。自翰林罢
补外者得端明殿学士,谓之换职。熙宁之後,乃始为龙图。绍兴以来,愈不及矣。
修起居注者序迁知制诰,其次及辞不为者乃为待制。赵康靖、冯文简、曾鲁公、
司马公、吕正献公是也。学士阙,则次补,或为宰相所不乐者,犹得侍读学士,
刘原甫是也。在职未久而外除者为枢密直学士,韩魏公是也。亦为龙图直学士,
欧阳公是也。後来褒擢者仅得待制,王时亨是也。馀以善去者,集英修撰而止耳。”
    又曰:“淳熙十四年九月,予以杂学士除翰林学士,蒋世修以谏议大夫除御
史中丞,时施圣与在政府,语同列云:‘此二官不常置,今咄咄逼人,吾辈皆自
点检。’盖谓其必大用也。已而皆不然。因考绍兴中所除者,不暇缕述,姑从寿
皇圣帝以後至於绍熙五年枚数之,为学士者九人:仲兄文安公、史魏公、伯兄文
惠公、刘忠肃、王日严、王鲁公、周益公及予,其後李献之也。二兄、史、刘、
王、周皆擢执政,日严以耆老拜端明致仕,惟予出补郡,献之遂踵武。为中丞者
六人:辛企李、姚令则、黄德润、蒋世修、谢昌国、何自然也。辛、姚、黄皆执
政,惟蒋补郡云。”
    按:唐之所谓翰林学士,只取文学之人,随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
延觐之际则各随其元官立班,而所谓学士未尝有一定之品秩也。故其尊贵亲遇者
号称内相,可以朝夕召对,参议政事,或一迁而为宰相。而其孤远新进者,或起
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试令草麻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人皆
呼学士。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则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於是
真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
    ○翰林侍读学士(侍读 兼侍读)
    唐元宗开元三年,始命马怀素、褚无量更日侍读(上谓宰相曰:“朕每读书
有所疑滞,无从质问。可选儒学之士,使入内侍读,待以师傅之礼。”)。十三
年,置集贤院侍读学士、侍读直学士。
    宋太宗始用著作佐郎吕文仲为侍读。真宗咸平二年,以杨徽之、夏侯峤为翰
林侍读学士,邢为翰林侍讲学士,始建学士之职。其後,冯元为翰林侍读、不
带学士。又有马宗元为侍讲,高若讷为侍读,不加别名,但供职而已。天禧三年,
张知白为刑部侍郎,充翰林侍讲学士、知天雄军府,侍读学士外使自知白始。元
丰官制,废翰林侍读、侍讲学士不置,但为兼官,然必侍从以上,乃得兼之,其
秩卑资浅则为说书。岁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长至日,遇只日入侍迩英阁,
轮班讲读。元七年,复增学士之号,元符元年省。建炎元年,诏特差侍从官四
员充讲读官,遇万机之暇,令三省取旨,就内殿讲读。宫观兼侍读:元丰八年五
月,资政殿大学士吕公著兼侍读,提举中太乙宫兼集禧观公事。七月,韩维兼侍
读,提举中太乙宫。元元年,端明殿学士范镇致仕,提举中太乙宫兼集禧观公
事,兼侍读,不赴。六年,冯京兼侍读,充太乙宫使。未几,乞致仕,不允,仍
免经筵进读。中兴以来,如王大资、朱丞相(胜非)、张大资(浚)、谢参政
(克家)、赵观文(鼎万)。俟资政(Ι),并以万寿观使兼侍读。隆兴元年,
张大资(焘)以万寿、汤大观(思退)以醴泉并兼侍读。乾道五年,刘敷制(章)
以佑神兼侍读。台谏兼侍读:自庆历以来,台丞多兼侍读,谏长未有兼者。绍兴
十二年春,万俟中丞(Ι)、罗谏议(汝楫)始并兼侍读,自後每除言路必兼经
筵矣。
    石林叶氏曰:“国初,侍读官初无定职,但从讲官入侍而已。宋宣献、夏文
庄为侍读学士,始请日读《唐书》一传,仍参释义理,後遂为定制。”
    又曰:“国朝经筵讲读官旧皆坐,乾兴後始立,盖仁宗时年尚幼,坐读不相
闻,故起立,欲其近尔,後遂为故事。熙宁初,吕申公、王荆公为翰林学士,吴
冲卿知谏院,皆兼侍讲,始建议,以为《六经》言先王之道,讲者当赐坐,因请
复行故事。下太常礼院详定。当时韩持国、刁景纯、胡完夫为判院,自申公等言。
苏子容、龚鼎臣、周孟阳及礼官王汾、刘分攵、韩忠彦以为讲读官日‘侍’,盖
侍天子,非师道也。且讲、读官一等,侍读仍班侍讲上,今侍讲坐而侍读立,不
应为二。申公等议遂格。今讲、读官初入,皆坐赐茶,唯当讲时起,就案立,讲
毕复就坐,赐汤而退。侍读亦如之。盖乾兴之制也。”
    ○翰林侍讲学士(侍讲 兼侍讲)
    汉显宗时,张数侍讲於御前。张侍灵帝,以杨赐有重名,举赐侍讲於华
光殿中。又诏刘宽拜大中大夫,侍讲华光殿。虽有侍讲之号而未以名官。至唐开
元十三年始置。(详见《侍读门》)
    宋咸平二年,国子祭酒邢为侍讲学士。其後又有马宗元为侍讲,不加别名,
但供职而已。景德四年,以翰林侍讲学士邢知曹州,侍讲学士外使自始。元
丰以後官制(见《侍读门》),故事,自两省、台端以上并兼侍讲。元中,司
马公休以著作佐郎兼侍讲,时朝议以文正公之贤,故特有是命(《朝野杂记》)。
绍兴五年,范元长以宗卿,朱子发以秘少并兼,盖殊命也。乾道六年,张敬夫始
复以吏部员外郎兼。盖中兴後庶官兼侍讲者惟此二人。若绍兴二十五年张扶以祭
酒,隆兴二年王宣子佐以检正,乾道七年林景度以宗卿入经筵,亦兼侍讲者。盖
扶本以言路兼说书,就升其秩,宣子时摄版曹,景度尝为右史,且有敬夫旧例,
故稍优之,皆有以也。熙宁元年,龚鼎臣、苏颂、刘分攵等议不当坐讲疏,朝廷
班制以侍讲居侍读下(《会要》)。台谏兼侍讲:庆历二年,召御史中丞贾昌朝
侍讲迩英阁。故事,台丞无在经筵者,上以昌朝长於讲说,特召之(《仁宗实录》)。
神宗用吕正献,亦止命时赴讲筵,去学士职。中兴後,王尚书宾为御史中丞,建
请复开经筵,遂命兼侍讲。自後十五年,继之者惟王唐公、徐师川二人,皆上
意也。绍兴十二年春,万俟中丞(Ι)、罗谏议(汝楫)并兼讲读;绍兴二十五
年春,董殿院、王正言(珉)。并兼侍讲。非台丞、谏长而以侍讲为称,又自此
始。其後,犹或兼说书,台官自尹穑,隆兴二年五月;谏官自詹元宗,乾道九年
十二月。後并以侍讲为称,不复兼说书矣(《朝野杂记》)。修注兼侍讲:自朱
子发後,修注官多得兼侍讲。嘉泰二年八月,林伯玉自殿中侍御史兼侍讲,除起
居郎;其年闰十二月,邓伯允自右正言兼侍讲,除起居舍人;伯玉改兼权刑侍,
伯允改兼史编实讨,非故典也。开禧元年八月,娄彦开自言路徙奉常,兼权中书
舍人,亦以史院易经筵,遂为定例。三年十月,朱仲文自司谏改奉常,兼讲如故,
意者以其兼权史侍故也。十一月,王简卿知谏院为左史,仍兼崇政殿说书,言者
犹以为不可,罢之。嘉定元年,黄伯庸自右正言兼侍讲,除起居舍人,兼知旧,
今故典矣(自渡江以後,惟王枢密纶以右史兼说书,其他无此)。宫观兼侍讲:
国初自元丰以来,多以宫观兼侍读。乾道七年,宝文阁待制胡铨除提举佑神观兼
侍讲。是日,以宰执进呈,虞允文奏曰:“胡铨早岁一节甚高,谓当阔略,录其
气节,不宜令遽去朝廷。”上曰:“铨固非他人比,且除在京宫观,留侍经筵。”
故有是命。
    ○崇政殿说书(兼说书 经筵附)
    古无此官,宋朝仁宗景元年正月,命贾昌朝、赵希言、王宗道、杨安国并
为崇政殿说书,日轮二员候。初,侍讲学士孙年老乞外,因荐昌朝等。至是,
特置此职以命之。庆历二年,以赵师民预讲官,复为崇政殿说书,盖秩卑资浅则
为说书,不兼侍讲。元,程正叔以布衣为之。然范淳夫乃以著作佐郎兼侍讲,
司马公休又尝以著作佐郎兼侍讲,前此未有也(赵师明《家塾记》)。崇宁中,
初除说书二人,皆以隐逸起,蔡崇、吕,仍遂其性,诏以士服随班朝谒入侍。
渡江後,尹彦明初以秘书兼之,中王龟龄、范至能皆以郎官兼,亦殊命也(
《朝野杂记》)。近事,侍从以上兼经筵则曰侍讲,庶官则曰崇政殿说书,故左
史兼亦曰侍讲,如程敦厚、赵卫是也(《周益公集》)。台谏兼说书:绍兴十二
年春,万俟中丞(Ι)罗谏议(汝戢)并兼讲读。盖秦楚材、梓是时己兼说书,
便於传道,自後伯阳继之。每除言路,必与经筵矣,桧死罢兼(自二十五年十月
至三十二年,台丞、谏长兼经筵者止三人)。庆元後,台丞、谏长暨副端、正言、
司谏已上,无不预经筵者。正言兼说书自端明巫始,副端兼说书自端明余尧弼
始,察官兼说书自少卿陈夔始(《朝野杂记》)。修注兼说书:自朱子发始,修
注官多得兼侍讲。开禧三年十一月,王简卿知谏院为左史,仍兼崇政殿说书,言
者以为不可,罢之。
    吴氏《能改斋漫录》曰:“王荆公所作《贾魏公神道碑》云:‘景元年,
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乃始置崇政殿说书,而以公为之。’然予按《傅简公佳
话》云:‘太祖少亲戎事,性好艺文。即位未几,召山人郭无为於崇政殿讲书。
至今讲官所领阶衔,犹曰崇政殿说书云。’据傅简公所言,则崇政殿说书不始於
仁宗景元年矣。岂中尝罢之,而至是再建邪?”
    右翰苑经筵在近代为至清要显美之官,而杜岐公《通典》叙职官独阙焉。盖
学士、讲读之官皆始於唐开元之时,讲、读隶集贤殿,故《通典》於集贤学士条
下附载。而翰林学士,《唐史·志》以为独无所隶。然自开元建学士院之後,居
之者多名流,至号内相,乃略不叙述,则为阙事矣。古人有一事必有一官曹,虽
历代沿革不同,而所掌之事则一也,故《通典》所载唐所置之官而前代无之者,
则叙其所掌之事,以通於前代。如通事舍人唐所制也,而其事则秦、汉以来谒者
之任也;集贤殿书院唐置也,而其事则汉、魏以来秘书省之职也,然则翰林学士
之官独不可通之於前代乎?盖以言语文字被顾问,以翰墨技艺侍中、侍诏,则汉
武帝所以处邹、枚、严、徐,灵帝所以招鸿都文学之类是也。至於出入禁闼,特
被亲遇,参谋军国,号称内相,则汉、魏以来侍中、领尚书事、秘书监、中书监
之类是也。若代言典诰之任,则武帝所以命司马相如,历代所以置中书舍人是也。
但学士院之官,所职丛杂不一,而其位亦高卑不等。唐多以他官兼之。中世以後,
则所掌者制诏而已。至宋,则又以唐所置集贤殿讲、读之官隶之。元丰官制既行,
而讲、读始去翰林之名,自为经筵之官矣,故以经筵附见学士院之後,存其旧也。
    ○总学士
    宋朝殿学士有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殿
学士资望极峻,无吏守,无典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观文殿大学士,非曾
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去位者。端明殿
学士,惟学士久次者始除,近岁以待签枢云。
    ○观文殿大学士(学士)
    宋朝观文殿即旧日延恩殿也。庆历七年,以文明殿学士称呼同真宗谥号,乃
改名紫宸殿。後又以紫宸殿非人臣所可称呼,乃以延恩殿更名观文殿。皇元年,
诏:“置观文殿大学士,宠待旧相,今後须曾任宰相,乃得除授。”时贾昌朝由
使相、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观文殿置大学士自昌朝始。三年,
诏班在观文殿学士之前、六尚书之上。自是曾任宰相者,出必为大学士。熙宁中,
韩绛宣抚陕西、河东,得罪罢守本官。四年,用明堂赦,授观文殿学士。宰相不
为大学士,自绛始。中兴後,非宰相而除者,自绍兴二十年秦喜始。喜知枢
密院、郊祀大礼使,礼成,以学士迁,且视仪揆路,非典故也。乾道四年,汪彻
旧以枢密使为学士迁。九年,王炎以枢密使为西川安抚使除。至庆元,赵彦逾
自工部尚书为端明殿学士,直以序迁至焉。曾为宰相而不为大学士者,自绍兴元
年范宗尹始。
    观文殿隋炀帝殿名。宋初,为文明殿学士。庆历七年,宋庠言:“文明殿学
士称呼同真宗谥号,兼禁中无此殿额,其学士理自当罢。乞择见今正朝或秘殿,
以召学士易之。”乃诏改为紫宸殿学士,以参知政事丁度为之。时学士多以殿名
为官称,丁遂称曰“丁紫宸”。八年,御史何郯以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