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献通考1-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天时以木为瓦,夹漆之,毁之劳人。”乃去其上层,易以真瓦,依旧改为
乾元殿。自是迄唐之世,季秋大享皆寓圜丘。
    代宗永泰二年,礼仪使杜鸿渐奏:“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请以肃宗
配。”制可。
    宪宗元和元年,太常礼院奏:“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今太庙享礼
毕,大享之日,准礼合奉皇考顺宗配神作主。”诏曰:“敬依典礼。”
    十五年(时穆宗已即位),礼院奏:“大享明堂,案礼文皇考配坐。今奉宪
宗配神作主。”诏曰:“敬依典礼。”
    ◎唐开元礼
    △皇帝季秋大享於明堂仪
    将祀,有司卜日,如别仪。前祀七日,戒誓百官。皇帝散斋、致斋,并如圜
丘仪。(祀官斋戒同)
    △陈设
    前祀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於明堂东门之外道北,尚舍奉御铺御座。守宫设
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北向。诸祀官次於璧水东门之
外道南,从祀官文官九品以上於祀官之东,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东,俱重行,
每等异位,北向西上;介公、阝公於璧水西门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
阝公西,西方、北方蕃客又於其西,俱重行,每等异位,北向东上(褒圣侯於
文武三品之下。若有诸州使人,分方各於文武官之後。摄事无大次已下仪。守宫
设祀官公卿已下次於璧水东门外道南,北向西上)。设陈馔幔於璧水、东门之内
道北,南向。前祀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於明堂前庭,如圜丘之仪。右校清埽
明堂。内官、郊社令积柴於燎坛(其坛於乐悬之南),方一丈,高丈二尺,开上
南出户,方六尺。前祀一日,奉礼设御位堂之东南,西向;设祀官公卿位於东门
之内道南(摄事设祀官公卿位於明堂东南),执事者位於公卿之後,近南,每等
异位,俱重行,西面北上。设御史位於堂下,一位在东南,西向;一位在西南,
东向,令史各陪其後。设奉礼位於乐悬东,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设协
律郎位於堂上午陛之西,东向;设太乐令位於北悬之间(摄事於此下便设望燎位
於柴坛之北,南向,无太祝已下至褒圣侯之位也)。太祝奉玉帛位於柴坛之南,
皆北向。设从祀文官九品已上於执事之南,东方、南方蕃客又於其南,俱每等异
位重行,西向北上。介公、阝公位於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已上於介公、阝
公之後。西方、北方蕃客於武官之南,俱每等异位重行,东面北上(其褒圣侯於
文武三品之下。若有诸州使人,分位各於文武官之後)。又设祀官及从祀群官等
门外位於东门外道南,皆如设次之式。设牲榜於东门之外,当门,西向南上,牲
数如雩祀之仪。设酒樽之位明堂之上下:昊天上帝太樽二、著樽二、牺樽二、山
二,在室内神座之左;象樽二、壶樽二、山二、在堂下东南,西向。配帝著
樽二,牺樽二、象樽二、二,在堂上神座之左。五方帝各太樽二、著樽二、牺
樽二、一,各於室内神座之左,内向。五帝各著樽二,在堂上,各於神座之左,
俱内向。五官各象樽二,在阶下,皆於神座之左,俱右向(堂上之樽皆於坫,阶
下之樽皆藉以席,俱加勺、幂设爵於樽下)。设御洗於东阶东南(摄事设祀官洗),
亚献之洗又於东南,俱北向。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实以巾爵)。设五
官、洗、篚、幂,各於酒樽之左,俱右向,其执樽、、篚、幂者,各位於其
後。各设玉币之篚於堂之上下、樽坫之间。祀日未明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升,
设昊天上帝神座於明堂太室之内,中央南向,席以藁秸;设睿宗大圣真皇帝神座
於上帝之东南,西向,席以莞。设青帝於木室,西向;赤帝於火室,北向;黄帝
於太室南户之西,北向;白帝於金室,东向;黑帝於水室,南向,席皆以藁秸。
设太昊、炎帝、轩辕、少昊、颛顼之座,各於五方帝之左,俱内向,差退(若非
明堂五室,皆如雩祀、圜丘设座之礼)。设五官座於明堂之庭,各依其方,俱内
向,席皆以莞。设神位各於座首。
    △省牲器
    △銮驾出宫并如圜丘仪
    △奠玉帛
    祀日未明三刻,诸祀官各服其服。其设樽玉帛,升行埽除,门外位仪,舞
人就位,皇帝出行宫之次,群官入就位,近侍臣陪从仪,并同圜丘(摄事亦如圜
丘)。皇帝至版位,西向立(每立定,太常卿与博士退立於左),太常卿前奏称
“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在位者皆再拜。谒
者引诸献官俱诣东陛升堂,立於樽所。太祝与献官皆跪取玉币於篚,立於东南隅,
西向北上;五方帝五配帝太祝立於西南隅,东向北上。五方帝、五官、诸太祝及
献官又取币於篚,立於樽所。太常卿引皇帝,《太和之乐》作(皇帝每行,皆奏
《太和之乐》),皇帝升自南陛,侍中、中书令已下及左右侍卫量人从升(已下
皆如之。摄则谒者引太尉升南陛,奠玉、帛),皇帝升堂北面立,乐止。太祝加
玉於币,以授侍中,侍中奉玉帛西向进,皇帝镇圭,受玉帛(凡受物皆镇圭,
奠讫,执圭,俯伏,兴),登歌作《肃和之乐》,以大吕之均。太常卿引皇帝进,
北向跪奠於昊天上帝神座,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立於南方,北面。五方帝之
太祝奉玉帛各奠於神座,还樽所。皇帝再拜讫,太祝又以配帝之币授侍中(摄事
皆谒者赞授太尉,上下皆然),侍中奉币西向进,皇帝受币,太常卿引皇帝进,
西面跪奠於睿宗大圣真皇帝神位前,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立於东方,西向。
五帝之献官各奠币於神座,各还五官之祝次,奠币神座,各还樽所。皇帝再拜讫,
登歌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南陛,还版位,西向立,乐止。初,拜
官拜讫,祝史皆奉毛血之豆立於堂下,於登歌止,祝史奉毛血各由其阶升,诸太
祝迎取於堂上,俱进奠於神座,诸太祝与祝史退立於樽所。
    △进熟
    皇帝既升奠玉帛,其设馔、盥洗樽爵,一如圜丘之仪(摄则太尉既升奠)。
太常卿引皇帝立於南方,北向,太祝一人持版进於皇帝之右,西面,跪读祝文曰:
“维某年岁次某月朔日,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摄事云“天子臣某谨遣太尉封
臣名,敢昭告於”)昊天上帝:惟神覆焘群生,陶甄庶类,不言而信,普博无私。
谨择元辰,率恒礼,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肃恭祀,式展诚敬。皇
考睿宗大圣真皇帝配神作主。尚享。”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
太祝进奠版於天帝神座,还樽所,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诣配帝酒樽所,
执樽者举幂,侍中取爵於坫,进,引皇帝受爵。侍中赞酌齐讫,乐作,太常卿
引皇帝进睿宗大圣真皇帝座前,西向跪,奠爵,俯伏,兴,太常卿引皇帝立於东
方,西向,谒者五人引五方帝之太祝诣洗盥手,俱取匏於坫,酌齐,各进奠
於其神座前,还樽所,乐止。配帝太祝一人持版进於皇帝之左,北面,跪读祝文
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孝子开元神武皇帝臣某敢昭告於皇考睿宗大圣真皇帝:
祗率旧章,肃恭恒礼,敬致祀於昊天上帝。惟皇考德光宇宙,道叶乾元,申锡
无疆,实膺严配。谨以制币、牺齐、粢盛、庶品,肃恭明荐,侑神作主。尚享。”
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奠版於神座前,还樽所,皇帝
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南方北向立,乐作。其饮福、还宫,并如圜丘仪(摄
事亦同雩祀摄事)。
    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大圣真皇帝配座,又以五方帝、五帝、五官
从祀(笾豆等如冬至,都七十座)。
    宋初,因唐旧制,每岁冬至圜丘,正月上辛祈,孟夏雩祀,季秋大享,凡
四祭昊天上帝。
    太宗雍熙元年,以太祖配上帝。
    淳化四年,诏季秋大享以宣祖配。
    真宗时,季秋大享以太祖配。
    仁宗时,季秋大享以真宗配。
    皇二年秋九月辛亥,大享明堂,三圣并侑。
    先是,宋庠建议,以今年当郊,而日至在晦,用建隆故事,宜有所避,因请
季秋大享於明堂。诏从之。上谓辅臣曰:“明堂者,布政之宫,天子路寝,今大
庆殿是也,况明道初已合祭天地於此。”乃下诏以大庆殿为明堂,揭御篆“明堂”
二字、飞白“明堂之门”四字,祠已,藏宗正寺。
    判太常寺兼仪事宋祁等检详典礼,条请:一、据明堂制,有五室。当大享时,
即设昊天上帝座於太室中央,南向;配帝位於上帝东南,西向;青帝室在东,西
向;赤帝室在南,北向;黄帝在太室内少西南,北向;白帝室在西,东向;黑帝
室在北,南向。今大庆殿初无五室,欲权为幔室,以准古制,每室为四户八牖;
或不为幔室,即止依方设版位,於礼亦不至妨阙。其五神位,即设於庭中东南。
一、明堂古制,南面三阶,三面各二阶。今大庆殿唯南向一面有两阶,其三面之
制即难备设。欲於南向权设五阶,以备乘舆登降。一、明堂大享,唯真宗崇配,
据礼合止告一室。伏缘乘舆入庙,仰对列圣,若专享一室,礼未厌情。今欲罢有
司今年孟秋时享,请皇帝亲行朝享之礼,即七室皆遍,可尽恭虔,於礼为便。其
真宗室祝册,兼告崇配之意,自馀齐宿,如南郊之仪。一、南郊礼毕,自大次辇
还帷宫,钧容鼓吹导引;自帷宫还内,诸营兵夹路鼓吹奉迎。今明堂礼毕还文德
殿,以须旦明登楼肆赦,缘宫禁地近,难用钧容鼓吹。其钧容合在宣德门外排列,
营兵鼓吹合在驰道左右排列,欲候礼成乘舆离大次还文德殿时,自内传呼出外,
计钧容及诸营鼓吹一时振作,俟乘舆至文德殿御幄,即传呼令罢。
    太常礼院言:“昨赴大庆殿详度陈列天地以下神位,今参比郊坛兆上下位
叙如左:殿上五室,内太室中北,昊天上帝位,皇地在左,皆南面;太祖、太
宗、真宗位在东,西向。黄帝在太室中西南,北面,人帝在左,少退;青帝、赤
帝、白帝、黑帝、各从本室,人帝在左,少退。神州、地、日、月、北极、天
皇大帝,并设於五室之间,其位少退(五帝、神州、日、月、北极、天皇帝,郊
坛为第一龛位)。五官、勾芒以下设於明堂庭中少东南,别为露幄。五纬、十二
次、紫微垣内官、五方岳、镇、海、渎、岁星、真枵、钩星以下七十二位,於东
西夹庑下版设(於郊坛为第二龛位)。二十八舍、黄道内天官、角宿、摄提、五
方山、林、川、泽以下一百七十九位,於丹墀龙墀道东西版设(於郊坛为第三龛
位)。黄道外天官及众星五方坟、衍、原、隰以下四百九十六位,并东西庑周环
殿後版设,以北为上(於郊坛为内之内外位)。仿古明堂之制,又稍与坛位
叙相类。及令修内司并少府、司天监量广深丈尺,约陈列祭器不至并隘。如得允
当,望下司天监绘图以进。”
    诏曰:“国朝三岁亲郊,即合祭天地,祖宗并配,而百神从祀。今祀明堂,
而礼官所定祭天不及地,配坐不及祖宗,未合三朝之制。且移郊为大享,盖为民
祈福,宜合祭皇地,奉太祖、太宗、真宗并配,而五帝、神州、地亦亲献之。
日、月、河、海诸神,悉如圜丘从祀。”因谓辅臣曰:“礼非天降地出,缘人情
耳。今礼官习拘儒之旧传,昧三朝之成法,非朕所以昭孝息民也。”
    先是,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范仲淹建言:“祀明堂旷礼,宜召元老旧德陪位
於庭。”乃诏南京起太子太保杜衍,西京起太子少傅任布陪祀,且供帐都亭驿待
之。既而二人皆以老疾,力辞不至,遂赐衣带、器币。自後每遇大礼,而前两府
致仕者率有诏召焉,然亦无至者。
    按:宋初虽有季秋大享明堂之礼,然未尝亲祠,只命有司摄事,沿隋唐旧制,
寓祭南郊坛。至仁宗皇二年,始以大庆殿为明堂,合祭天地,三圣并侑,百神
从事,一如圜丘南郊之仪。盖当举郊祀之岁,而移其礼用之於明堂,故不容不重
其事也。
    嘉六年九月辛亥,大享明堂,奉真宗配。
    礼院言:“皇参用南郊百神之位,不应祀法。宜如隋唐旧制,设昊天上帝、
五方帝位,以真宗配,而五人帝、五官神从祀,馀皆罢。又前一日亲享太庙,当
时尝停孟冬之荐。考详典礼,宗庙时祭,未有因严配而辍者。今明堂去孟冬日尚
远,请复荐庙。前者祖宗并侑,今用典礼独配,前者地、神州并享,今以配天
而亦罢,是皆变於礼中之大者也。《开元》、《开宝》二礼,五帝无亲献仪。旧
礼,先诣昊天奠献,五帝并行分献,以侍臣奠币,皇帝再拜,次诣真宗神座,於
礼为允。”诏恭依,而五方帝亦行亲献。
    宋祁奏:“臣切见郑康成以上天之神凡六,昊天者天皇大帝,五帝者太微五
帝。王肃曰:‘天惟一神,以五帝为次神。’而诸儒附郑者多,胡据而为说云:
‘凡合祭五帝,一岁有二祀:龙见之月,祭於南郊,谓之大雩,一也;九月大享
於明堂,宗祀文王以配,一也。’祭明堂者,诸儒之言不同,或说:‘周家祭五
天帝,皆明堂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五官神坐庭中,以武王配,号曰祖、宗,
礼所谓祖文王而宗武王者也。施设神位,准五行相向以为法:威仰在卯,西面;
怒在午,北面;招拒在西,东面;叶光纪在子,南面。太、炎帝、黄帝、少
、高辛各在其位,少退,勾芒、祝融、后土,蓐收、元冥皆在人帝下,少後。
文王坐太之南,位如主人,少退。’或曰:‘合祭之日,五精之帝皆西向。其
牲,则天帝各一犊,合用十牲,文王、武王之牲用太牢,以《诗·我将篇》曰: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文王、武王而用太牢者,以五人帝各专配一天,为之
主,主足为外神依止,则文王配五帝矣。不专配,则所用牲得从尽物之享云。’”
    英宗治平元年冬十月,诏明堂奉仁宗配。
    时礼院奏,乞与两制同议仁宗皇帝配侑明堂。钱公辅等奏曰:“三代之法,
郊以祭天,而明堂以祭五帝。郊之祭,以始封之祖,有圣人之功者配焉;明堂之
祭,以创业继体之君,有圣人之德者配焉。故《孝经》曰:‘昔者,周公郊祀后
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又曰:‘孝莫大於严父,严父莫大於配
天,则周公其人也。’以周公言之,则严父也;以成王言之,则严祖也。後世失
礼,不足考据,请一以周事言之。臣切谓圣宋崛起,非有始封之祖也,则创业之
君,是为太祖矣。太祖则周之后稷,配祭於郊者也;太宗则周之文王,配祭於明
堂者也。此二配至重,万世不迁之法也。真宗则周之武王,宗乎庙而不祧者也,
虽有配天之功,而无配天之祭。未闻成王以严父之故,废文王配天之祭,而移於
武王也。仁宗则周之成王也,虽有配天之功,而无配天之祭。亦未闻康王以严父
之故,废文王配天之祭,而移於成王也。以孔子之心,推周公之志,则严父也;
以周公之心,摄成王之祭,则严祖也。严祖、严父,其义一也。下至於两汉,去
圣甚远,明堂配祭,东汉为得。在西汉时,则孝武始营明堂,而以高帝配之,其
後又以景帝配之,孝武之後无闻焉。在东汉时,则孝明始建明堂,而以光武配,
其後孝章、孝安之後无闻焉。当始配之代,符严父之说,及时异事迁,而章、
安二帝亦弗之变,此最为近古而合乎礼者也。有唐始在孝和时,则以高宗配之;
在明皇时,则以睿宗配之;在永泰时,则以肃宗配之。礼官杜鸿渐、王涯辈皆不
能推明经训,务合古初,反雷同其论,以惑时主,延及於今,牢不可破。当仁宗
之初,倘有建是论者,配天之祭,常在乎太宗矣。当时无一人言者,故使宗周之
典礼,不明於圣代,而有唐之曲学,流弊乎後人。愿陛下深诏有司,博谋群贤,
使配天之祭不胶於严父,而严父之道不专乎配天,循宗周之典礼,替有唐之曲学。
治平元年正月上。”於是又诏台谏及讲读官与两制再详定以闻。孙等奏议曰:
“仁宗继体保成,置天下於大安者四十二年,功德於人,可谓极矣。今庙之始,
遂抑而不得配上帝之享,甚非所以宣章陛下为後严父之大孝。”司马光等奏曰:
“臣等窃以孝子之心,谁不欲尊其父者?圣人制礼,以为之极,不敢逾也。故祖
已训高宗曰:‘祀无丰於昵。’孔子与孟懿子论孝,亦曰:‘祭之以礼。’祭则
事亲者不以数祭为孝者,贵於得礼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