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脱之道--四圣谛与缘起 体方法师-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杂阿含经》里,看到佛陀与阿难托钵游行途中休息,佛陀因为有背痛,年纪也大了,很辛苦,身体不舒服,就和阿难说:我休息一下,你讲七觉支。在那个因缘之下还要训练阿难用功。阿难尊者就讲七觉支的内容,讲到七觉支里的精进觉支时,佛陀马上爬起来,尽管很累很辛苦,但立即端身正坐,正念系念在前,听阿难说法。我看到这里无限的感动!一个人会成就是有因缘条件的,看看佛陀对自己的要求何其严格!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就?我讲这个是希望大家明白,要成就也要因缘条件的,看看这些大善知识,看看佛陀,我们会无限的感动!我们今天还会轮回生死,是没有发大心,不知道生死心切,在人间轻重缓急分不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死大事,关系到我们未来际的生死竟然是轻轻惚惚的就忽略过去了,每天只是在名利恩爱里面斗争。请问:能维持多久?这一生又有多久?知道未来际怎样的生命轮回?知道那种苦到什么程度?真正明白的人就知道轻重缓急了,就不会说自己没办法了。有没有办法在于你有没有认知到什么是轻重缓急生死的苦迫,只是这一生吗?如果这一生,那事小了,死了就算了,怎么死还不是一样?问题是死了不能了,这才是大问题。明白了这个,我们还会一天过一天吗?还会找理由为自己安慰解释吗?还会说自己是没有办法不得已吗?一切都是你自己要负责的,谁也不能替代你!
  “无常、苦、无我的反面,就是常、乐、我。根本佛教时期,正是婆罗门教发展到梵书、奥义书的阶段,是梵我思想发挥成熟的时代。梵我是宇宙的大元,也是人生的本体;奥义书学者的解释,虽极其精微玄妙,但扼要点不外说这梵我是常在的,妙乐的,自在主动的。”
  佛陀时代,婆罗门教发展到了奥义书的思想,认为梵与我是一样的,梵是宇宙的大元,也是我们人生的本体,梵我(自我)是妙乐自在而主动自己主宰的。
  “他们依这梵我来说明宇宙与生命的现象。同时,经过某种宗教行为,把这常乐自在的梵我体现出来,就是痛苦的解脱,依之建立常乐的涅槃。”
  婆罗门教开初推崇的是祭祀,后来发展到隐遁的苦行,想把这常乐自在的梵我体现出来,认为就是痛苦的解脱,依之建立常乐的涅槃。注意:婆罗门梵我的精神与佛教的无我恰恰是相反的!佛教就是在破除这样的观念,佛法认为这只是想象而没有实际的,因此没有一个常乐我净。大乘佛法后期就是从无常无我演变而到后来《涅槃经》谈的所谓“常乐我净”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大家要明白大乘思想转变的背景,如果不了解什么是佛法的根本,不明白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时空背景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流变,而现在随便拿一本经就以为它是究竟了义的,那是很盲目的!佛法有方便的地方,但不是究竟。我们如何区分方便与究竟是很重要的。
  “释尊平日不和他们争谈这些玄虚的理论,针对着他们想象中的常、乐、我,拿出现实事相的无常、苦、无我,迫他们承认。”
  这一点很重要!任何宗教在讲“常乐我”时,佛法唯一的办法是无诤,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争论又有什么用?佛法是要从现象中提出证明无常、苦、无我的事实,那是一一可以举证的。然而其它宗教的“常乐我净”是无法举例证明的。所以用现实的现象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他们想象的是无法证明的,只是理想而已。佛陀用的方法是从现实的现象中能举证体会观察证明的,这才重要。所以学佛不能落入信仰依赖想象崇拜,而是要探求真理真相,这样就不会迷惑了,导师点出这一点非常重要!
  “释尊的立场,是绝对反婆罗门的。对这,我们应该切实认识!”
在佛法流变的过程中,人们由于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内容不了解,结果把他们的理念也融摄进了佛法。佛陀时代一直在破除的婆罗门教的思想,到今天却变成了佛法,你说惨不惨?注意呀,这就

三、 涅盘寂静
  “三、〔涅槃寂静〕
  涅槃,是诸法的寂灭性。涅槃寂静,是依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体验到的。”
  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所谓的涅槃。由于众生的颠倒执着,产生人间的苦迫和生死的流转不已,要斩断轮回的链子,唯有破我执。体验到无常无我,我执就破了,贪瞋痴烦恼止息永灭而不再生死轮回,这就是涅槃。所以涅槃是从万法的现象(包括生命)中去体会其无常性,同时也能体会到无实性,所以没有永恒的(即无常)独立的(即无我)。体会其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就是体证无我,才能破我执,我执一破,一切贪爱执取也就不再相续,不再造业,生死轮回的根也断了,即溶入了一切法的寂灭性,这就叫涅槃。
  “这说明一切事物的动乱差别,都是归于寂静平等的。”
  观察千差万别的一切法都是剎那变动不居的,所以诸行的“行”本身就是一种迁流变化。中国有句话叫“大用流行”,说明一切法都在迁流变化中,没有一剎那是安住的,所以才说它是无常。常就是永恒不变,“无常”就是没有永恒不变的。这要从哪里去观察?就在外而山河大地内而身心的一切法中,一一去观察它的无常剎那不住,知道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既然没有永恒不变的我,就知道动乱差别的万事万物最后必定归于寂灭。既然是从一切万法的变化不居中来观察无常无我的,那就不需要到最后才知道万法的寂灭性,不需要等到人死了或东西坏了才知道它本自寂灭。就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从生命的每一个剎那变化中就可以看出它没有永恒性,而了解到一切法的非实如幻。同样,我们心中的执着也会消散,当它消散时就不再造作了,所以在心灵当下的迁流中变化中就可以体会其寂灭性。因此涅槃寂灭并不是死后的事,就在活着的当下,你能观察到它的无常性,就能体会无我,体会无我的人,我执就断了,不再起贪爱染着,那时才知道一切法确实是归于寂灭平静。
  佛法与所有宗教外道的不同就是能体证到一切法的根本(本来),什么是本来?就是涅槃寂灭。佛法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寂灭为何是乐?众生怕死怕灭,总是希望实有,心不能安,时刻在外面执取,以名利、恩爱、身体的健康来保持那个我,求得心灵的安定和依赖。我们很怕死,怕消失,怕寂灭,而不知心灵越依靠外在的条件,就越攀缘,越散乱,越痛苦烦恼,一切的障碍都从这里来。当明白一切法的如幻性,不再执取,不再依赖一切外在条件,能与寂灭法性相应时,那才是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大解脱!才真正止息了众苦,不再有痛苦烦恼,才是真正的乐。所以寂灭为乐的“乐”,不是与人间痛苦烦恼相对的快乐,而是众苦的止息,是永恒不变的真正快乐。
  注意:我们为何怕死?因为希望永远存在故。但一切法真正的法性是寂灭,那叫本来。众生的流转生死是业力的身不由己。只有真正超越了业力的束缚,才是永恒的清净自在,那是与法性寂灭相应的,即所谓的本来。禅宗所要参的“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其实就是一切法的实相、生命的真相,那是与寂灭相应的。现在我们各有个人的身体,执着个体单位的我,而当个体消失与一切法性溶入时,就没有一、二、三个人的观念了。
  大海由于风而起了波浪水泡,我们每一个人由于贪染而造作的业力,就像海中起的水泡一样。海里的水泡起了即破了,但风一吹又起了,就象我们众生一样在六道中头出头没。当我们的业力止息时,就象风不再起时,个体的水泡溶入整个大海而消失了。那时再也无法分别个体的叫你、我、它的水泡了,这就叫寂灭。把大海比喻做寂灭法性,那时不会担心那个我到哪里去了。看起来涅槃是个体的消失,但不是什么都没有,溶入法性的空寂是不能用“有、无”来形容的。很多人把“寂灭”误解为死了什么都没有,其实只是不再用数量名言个体我的观念了,那是离“有无、常断”两边的,故叫涅槃寂静。体悟涅槃的人绝对是大自在大安乐,怎么会恐怖自我的消失不见?所以佛法讲的涅槃是在活着时,见法的当下而体证的,也不是形而上的存在,大家要注意!
  “这如在波浪的相互推动激荡中,了知水性的平静一样。波浪是因风而起的,风若停息下来,水自归于平静。但这平静不必要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在波涛汹涌动荡不停的时候,水的本性还是平静的。”
  众生有我执贪爱执取,所以会流转,由于业力的惯性,我们无法发现一切法本来的寂灭性。所以比喻就像风吹而有波浪,但是水性却本来就是平静的,不一定要等到风停浪静才能看出水的平静性。也不必要等到死了才知道人的本性是寂静而必归于灭的,而是在活着的当下,去体证到生命实有的虚幻性,当心灵能体证到它的寂灭性时,当下就明白活着的当下就是寂灭!众生由于实有感而看到一切法是生生灭灭的有生有灭,但体证到法性空寂的人,看到一切法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由此而见,我们在哪里体会法的寂灭性?就在万法的无常迁流变化的生生灭灭中去体会他的寂灭性,当下能体证的人当下就悟入法性而见法,这时所体证的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性。所以各位啊,不要以为离开生命和社会的一切现象而另外得到一个寂灭平静的东西。真正的涅槃寂灭恰恰是在你生命当下的每一个因缘中去体会的,是在生生灭灭中去体会它的不生不灭,这才是佛法特质的地方,这个很重要很重要!
  “有情如能在人我、是非、好坏、苦乐等动乱万千的流转当中,亲证涅槃的平等寂静,则得生死苦迫的解脱。”
  有情(尤其是人类)执着在人我、是非、好坏、苦乐一切相对的动乱中,如何在这迁流变化的流转中去体会法性空寂的平等性?只要能体证,就能止息生死苦迫而大解脱。佛陀在悟道的那一剎那就证涅槃了,不是死后才叫涅槃。佛陀悟道后的四十九年从未停止过弘法利生,他活着时就不再起贪瞋痴烦恼,不再执取及造业。如果一定要讲业,那是解脱的、善的、清净无染的业。从这里就可以了解,解脱是在生命活着的当下,不是死后的事。所以各位你们想想看:我们现在有身心可以感受,有根尘触可以体验,如果不能在每个当下觉知超越而体证,死后又如何证悟?所以六道中人道最可贵,人生难得啊!天道太乐,贪图享受而不能解脱;三恶道苦不堪言,无法修行,也不能解脱,唯有人道能解脱。佛弟子不求生天,当然更不想入三恶道,唯有苦乐参半的人类的五蕴有理性的功能,才能体会到法,这最重要。所以在有生命时,我们要善于把握每一个因缘,死了又如何能觉悟体证经验?这是很重要的观念。很多人都寄托于未来际,或到哪一个地方去安乐,这个观念与佛法的基本观念确实有根本的差别,请大家特别要注意!
  “所以涅槃之灭,要在现实的事事物物上,一切可生可灭、可有可无的因果法上,观察它都是由因缘决定,自身无所主宰,深入体认其当体空寂;空寂,就是涅槃。”
    涅槃的“灭”是本自寂灭,也是一切法的本来面目,就在现实的事事物物的一切法上,在可生可灭、可有可无的因果法上去体证。一切法都是因果法,都是因缘生,所以就在一切法上去观察它的缘起,明白一切由因缘来决定,我们自身是无法主宰控制的。很多人绝对不服气,认为可以控制自己。试问:你能控制哪部分?你能让这个色身不病、不老、不死吗?深入去观察就能体会到唯有因缘而无法主宰,只是条件组合的变化因缘力而已。如果明白没有一个主宰,只能体会到它的缘生缘灭,体证到无常性和无我性(无主宰即无我),从这里去下手观察,就能深深体会到当体即空——万法的当下本自空寂,空寂性(寂灭性)即涅槃。
  以前上《杂阿含》时谈过,生,就是我们看到一个现象的发生;灭,就是它的消失坏掉。包括我们心灵的一念起、一念灭。生灭的“灭”是因为“有”而无的,但这里讲的寂灭,不是生起来而后的消失,是一切法本性本来就寂灭。大家要注意听!这个本来的“寂灭”性与生而消失的“灭”是有差别的,也就是当体寂灭,当体即空,不是东西消失了才看到灭,而是说一切法的本性(本来面目)是本自寂灭的。只有体证到这个寂灭性才是真正的见法。
  “但有情依蕴、界、处诸法而立,是变化无常的,无常即是苦的,苦即不自在,那还能说是我吗?”
  有情即我们自身,是由五蕴、六处、六界的和合而成,本身就是变化无常的,只要是无常的就是苦迫,苦迫的就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就是无我。因为“我”的定义是自在清净永恒不变。既是苦迫而不能主宰自在的,哪来的“我”? 
  “佛法说:正因为有情倒执有我,所以起惑造业,流转不息,我执即是流转动乱的根源。”
  在无我中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有了我就有我所(我的),即更大的占有——我的财产、地位、名誉、家眷等。有“我”才有“我的”;没有我,对我的就不会执着。由于我执而产生对外在一切条件的执着,才起惑执取造业不停,导致流转不息,所以我执即是流转动乱的根源。佛法不管哪一宗哪一派都说要破我执、法执,共同认识到如果不破除我执法执,那是绝对不能解脱的,因为我执就是我们流转动乱的根源。学佛第一步是要解脱,那就要知道生死的根本,如果连生死的根本都不知道,那又如何解脱?现在知道生死的根本是我执,不把虚幻的我执破除,哪里能解脱?明白一切万法的实相根本上就是无我(法无我、人无我),才不会继续执着爱染造业。所以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无我的根本,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我,来来去去的我,未来永恒存在的我,这样理念指导下的修行,哪能破除我执?我执不破,贪爱又如何破?
  如果有一些法门不是在破我执,恰恰是在满足我执的,能否解脱?譬如说基督教的回到永恒的上帝那里去,那是永恒的快乐的天堂。我们会感到心安,只要信仰就得救,目的是希望“我”永远存在,希望无尽的未来都在神的旁边幸福清净自在安乐,这样能否破我执?道家也希望求长生或永生,这些都不过是愚痴众生的幻想产物而已,所谓的“我”其实是无我中起的幻相,就是这样的愚痴无明才产生了虚妄的我执,不了解真相,而起了种种颠倒的见解——“常、乐、我、净”(无常以为是常,苦以为是乐,无我中起我见,不净以为是净)。佛法说众生无明颠倒,将一切虚幻的执着为实在的,剎那不住没有永恒的我,却希望能永恒存在。我们老大不愿意怕失去我,就是不知道寂灭法性的意义,不知道寂灭为乐的真相,所以执着要有一个永恒存在的我,不知道正是这样的无知造业才带来生死轮回导致苦迫不停。真正懂得一切法的本来就是寂灭法性,法性空寂,也才能体会到佛法讲的寂灭为乐,不是有我为乐,注意听!有我只有苦,只有轮回不断!佛法谈的无我,一般不能接受,就是因为不知道法性寂灭的本质。明白了无我本空的真理,就不会怕失去这个本来就不存在的“我”,这很重要!
  “如悟解无我,没有了这动乱的因,即惑、业不起,当下能正觉诸法实相,一切即是寂静涅槃。”
  破除了一切动乱生死的我执因后,疑惑造业就不起了,当下体证的就是诸法实相即寂灭涅槃。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皆空的“空”就是寂灭,就是无常无我,就是实相,这是心法重点,菩萨观照体会到五蕴无我非我时就解脱了。我们的生命不离五蕴的组合功能而已,体会到五蕴的组合本身:“但见于法,不见于我”,那就是见法。明白五蕴的空性即寂灭性,就破除了我执,截断了生死流转长河,当下止息人间的苦迫,即度一切苦厄。心经是中国最重视的经本,作为早晚课的内容,因为是一切法的心要。如果不是在深般若中观照自己五蕴的空寂性,修行从哪里下手?如何解脱而度一切苦厄?如果我们抓不到这个根本,只是求啊拜啊念啊唱啊,这些与照见五蕴皆空有什么关系?怎能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导师讲得很清楚:就在一切现实的事事物物上,可生可灭、可有可无的因果法上,就在生命的当下,根尘触的每一个因缘中,如何去体会它的寂灭性。注意听!这才是下手处,这与求拜有关系吗?众生找不到生死的根源,在迷惑中求他力来加被,以为外在有什么力量可以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