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纪事 作者:天光映云影(起点vip2013-12-14完结)-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哥哥的就很不满意。

    郑钦则和张九龄交好,常把他邀到自家来做客,还有意无意见过涵因几次。郑钦知道他的心思,也欣赏他的才华,心理面觉得他能配得上自己的妹妹,只是张九龄虽然自称出自吴郡张氏,但到底他家那支是早在陈朝就迁到岭南的,谱牒散失,世人也只把他当寒门看待。门第偏见根深蒂固,因此郑钦也不敢撮合。

    张九龄自知门第不够,也从不敢有妄想,只偷偷把恋慕之情藏在心里。

    涵因本人倒没那么多偏见,她知道张九龄是张良的第十四世孙,这在历史上是被承认的,至于张九龄是不是还同原先那段历史那般有宰相的命,涵因认为并不成问题。皇帝要启用新人,他又有才名,正是大好机会。

    只是这人忠直的脾气,在历史上又不擅于与人争斗,这一点才是让涵因犹豫的主要原因。另外想要续上族谱,又要费不少劲儿,涵因可是有点被折腾怕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八卦

    高建这些日子在户部侍郎这个位子上做的着实不安,户部的章程繁琐,因掌管财政,衙门里面什么人都有,他从未在户部做过,因此下面的人多有不服,借着他不熟悉这里面的弯弯绕,没少给他下绊子,下面的户部郎中裴敏在户部多年,本来户部侍郎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他来做,因此也不好控制。

    于是这个月下来他忙着和这些人斗法,提拔自己人,弄的焦头烂额,他想把原来做中书舍人时候的自己人调到户部,偏偏吏部那边不给他面子,一直拖着,让他办起事来束手束脚。他知道这些人盘根错节,经营多年,哪能那么轻易让自己插进手去。各部尚书只管各部重大事宜决策,具体日常事务是侍郎负责,而下属郎中则是管具体的操作。

    皇帝把他安插到这个位置是为了扼住户部咽喉,可惜他并不精通财政,这些银钱进进出出,里面有许多弯弯绕,他也不甚明白,夹在上下之间,户部的各项事宜都是上下商量好了,再通知他,他竟一点也做不得主。

    好在皇帝和群臣的关系缓和了,大家各退一步,衙门里的气氛也不再那么紧张,他也松了一口气。高煜的婚礼也成了这些越级提拔的官员和原来官员缓和关系的绝佳场合。一时间冠盖云集,高朋满座。

    一众老臣为了向皇帝表明态度,也不约而同的选择参加这个婚礼,以示与皇帝提拔的人没有嫌隙。靖国公府与王家是亲家,因此高家娶自家外甥女还是要给面子,大太太本来不想让皓宁出来,但皓宁一定要参加高煜的婚礼。哭闹请求,再三保证自己决不捣乱,大太太拗她不过只好带她来了。

    郑钧兄弟因和王家也算有亲戚关系,也收到了邀请。

    涵因一进宴席便看到李宁馨、陆寄悠、萧若华都到了,便跟她们坐在了一处:“我以为你们两个被关在家里绣嫁妆,出不来了呢。”

    萧若华笑道:“祖父叫母亲带着我来,所以我就过来了。”她的祖父是宋国公萧远,估计是想对皇帝表的姿态。萧家绝无不臣之心的意思。至于让萧若华过来,主要是因为萧若华和崔皓轩的婚事定下来了,萧家便算是远亲了,以亲戚关系来参加,显得不那么突兀。

    李宁馨则悄然观察着涵因的神色,她自己如今见到萧若华便有些不自在,却在担心涵因会难过。见她神色如常,显然松了一口气。

    涵因见宁馨的样子,她这样自小眼高于顶的高门贵女,竟会真心关切自己,况且她自己心中的失落也并不比自己少些,涵因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于是冲她一笑:“听说卢家想要回范阳,往后想见你就难了。”

    宁馨笑笑:“只是有这个打算,况且卢昭的祖父年岁大了,卢昭的父母想要回去尽孝,况且他们的族务往后也要渐渐交给卢昭。”

    涵因点点头:“往后,你就是卢氏一族的宗妇,身上担子不轻呢。”

    “我母亲担心我过去应付不来,现在天天唠叨。今天可算出来了。”李宁馨笑道。

    陆寄悠则问道:“你母亲身边的那个小姑娘是谁呀。”

    涵因抬眼望过去,李夫人身边坐着一个十一二岁大的小女孩,虽还未长开,却可以看出是个美人胚子,只是有些畏畏缩缩。看着不大方。

    “那是新来的京兆尹李湛家的大姑娘李令玉。”李宁馨笑道:“他家和我家同宗,回京到我家拜访。这个姑娘由奶娘带着给我母亲请安,我母亲很是喜欢。就叫接到家来住些日子。”

    “那她家姑娘是嫡出还是庶出?”陆寄悠好奇的问道。

    “嫡出,他还家有一个小公子李令彦并另外两个姑娘都是庶出,算起来也是我的族侄呢。”李宁馨笑道。

    陆寄悠不经意的撇撇嘴:“这样子可看不出来是国公府的嫡出姑娘,更别说好歹是“五姓”了,难不成太原那边与咱们风俗不同?”

    陇西李氏向来看不起唐国公这一支,觉得他们是攀附自家门第,只是北魏的时候就已经连了宗,也没有反悔的道理。因此对唐国公这边也只是面子上的客气。

    如今,李湛升了京兆尹,管了这边的一亩三分地,她家又忙不迭认起亲戚来了,可见这世家血统的高傲还是敌不过现实的利益。

    陆寄悠又笑道:“他家倒也奇怪,李湛袭了唐国公的爵位,但是世子却是他的侄儿李令桓。”

    这事涵因却再清楚不过了,五年前,李湛本来是次子,上面还有一位嫡出的哥哥,当年娶的也是唐国太夫人韦氏的侄女,只是这个哥哥去的早,留下了这么一个儿子。

    太夫人心疼孙子丧父,百般溺爱,早早的给他请封了世孙,准备让他袭爵。只是那孩子极不成器,四处惹事,无法无天。当初,郑伦当朝,李湛是他的心腹,因此这个孩子也是无人能管,出了什么事,都是李湛一手把事情善后。

    郑伦死后,长公主意图对付李湛,但是在他身上找不到破绽,便盯上了他这个爱惹是生非的侄儿,果真让她找到了李令桓寻衅闹事,与人争戏子,闹出人命的证据来。

    此事一揭出来,把老唐国公气的旧病复发,一命呜呼。长公主便想趁机削掉李家的爵位。

    不想老唐国公临终一表,写的言辞恳切,感天动地,其时,老唐国公素有威望,郑伦的旧人也尚有影响力,一群人跟在后面鼓噪,只把这个遗折吹捧的堪比诸葛亮的出师表。

    最后,两方较量的结果是李湛袭了唐国公的爵位,而被长公主以“德行不足,不能约束家人,不堪大任”被踢到了郑州做司马,长公主却没有削掉李令桓的世子之位。就是想让他们家的下一代为这个爵位起争斗。

    李令桓在长安名声坏了,也找不到议亲事的人家,李湛去郑州赴任,也管不了侄子这趟事,于是唐国太夫人便带着李令桓母子回了太原祖宅,跟着自己小儿子李澈过日子。

    李湛的嫡妻刘氏常年生病,禁不起旅途颠簸,便安排了一房妾室跟着李湛赴任。自己带着其余妾室和孩子加上李湛庶兄一家留在在长安的唐国公府里。时人多爱宴饮诗会,凡世家名门,主妇们都要带着自家的孩子出来见世面,也是加强世交亲戚间的联系,刘氏体弱多病,极少参加这些宴席,因此李湛庶出的一男一女也不为人所知。

    刘氏去世之后。李湛干脆把一家子都送到太原去了,现在他升职回来,冷清已久的唐国公府又有了人气。

    李宁馨笑道:“他们全家也跟着他家太夫人从太原回来了,前些日子还跟着李湛来见我父亲呢。”

    萧若华好奇的问:“我听说他那个侄子是极不成器的,当年还闹得差点连他家的爵位都保不住。” 李宁馨原本对着萧若华有些尴尬的,但萧若华一直浑然不觉。她的态度也就慢慢自然了起来。

    “可不是,只是不知道现在如何了。”陆寄悠笑道:“当初他年纪小不懂事,这都过了五年了,或许就改好了。”

    “若是真改好了,也不会快及冠了还定不下亲事来。”李宁馨不屑的撇撇嘴。

    陆寄悠对这种八卦最有兴趣,催着李宁馨快讲。

    李宁馨压低声音道:“可不许跟别人说这个,听说他之前定了温家的一位姑娘,谁知道他去舅家的时候。和自己的表妹私定了终身。韦氏到底是大族,怎能让自家女儿给人做妾,因此便逼着他家退了亲。谁知道一年不到,那位韦姑娘却忽然患了急症故去了。此事虽然没人宣扬,但太原那边的大族人家都心照不宣。后来。再没有哪家肯把女儿嫁给他。倒是有不少小门户的,那位太夫人却又看不上。就这样一直拖了下来。”

    正说着,下人通传新娘子已经接过来。准备行礼了。女宾们在高府下人的引导下进入中堂观礼,而男宾则在外厅。

    众人皆把目光集中在新人和仪式上,涵因却注意到中堂门外有个人在来回张望。那人的眼睛转了一圈最后竟落在皓宁身上。

    皓宁嫌恶的瞪了那人一眼,又低下头。涵因仔细看了两眼,那人倒是长得俊俏,但面色苍白,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

    又见李湛从后面拍了拍他,那人的目光才收了回去。涵因便意识到这人便是李令桓。李湛回长安,必定会带着拜会靖国公府,想必也带着他,他一定是在那里见过皓宁,看样子是对皓宁动了心思,也不知做过什么,被皓宁厌烦。

    这李令桓长得和李湛几分相似,也是颇为俊秀斯文,谁知道竟有那样的名声。

    皓宁则对远处头来的目光毫无所觉,一门心思全都放在行礼的高煜身上。

    这对新人行礼之后,开始拜宾客。待到皓宁这里,只听她冷笑道:“恭祝高公子和姐姐真如殿上那一曲一舞那般,鸾凤和鸣,百年好合。”

    高煜的脸色有些尴尬,匆匆行了礼,拉着新娘拜下一个。新娘头上遮着幕离,手上举着扇子,也看不清她的神色,想必她也对高煜之前的事有所耳闻,听见皓宁的话音,行礼的姿势有些僵硬。

    涵因落落大方的行礼说祝词,高煜看着她,那双灿若明星的双眸露出几分失落之色。

    皓宁站在一旁,一直盯着高煜,见他看涵因的目光有异,心中愤恨之情更甚,手越攥越紧,那寸许长的指甲,竟被生生折断了,在她的掌心划出一道血痕,她却恍若未决,只紧紧盯着涵因,恨不能自己的目光变成火焰,将涵因烧化。(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挑事

    经过这次婚礼,大太太见皓宁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以为她已经好了。再不像之前那般千防万盯的把她关在府里,又带她去各府里应酬,之前皓宁闹的事情,在世家间也略有些不好的传言,为了免得将来婚事困难,大太太更是要让众人看到自己的女儿又多优秀,也让她多见见长安的青年才俊,别一门心思放在高煜身上。

    皓宁倒也不负大太太的期望,一改任性爱玩的模样,显得懂事知礼起来。大太太见她这样,越发放下心来。

    母女之间比之前更是亲近了不少,也经常促膝聊天。

    “盼了这么多日子,你二哥可算是来信了。”大太太拿着一封揉皱的信函,连道了两声“阿弥陀佛”。

    皓宁笑道:“我就说嘛,二哥不是那种不顾长辈的人,您还不信。这不就寄信回来了么。母亲就不要太担心了,以二哥的身手,在军中一准儿没问题,以后建功立业,还不是给咱家添光彩。”

    “可是在哪投军不是投,长安里也有金吾卫、南衙禁军,难道长安还不如那种穷地方么。听说那边的突厥人很是凶恶,万一出了事可怎么办呢。”大太太的言语里满是嗔怪:“老爷就那么放任他去了。”

    “听说薛尚书已经给现在右屯卫大将军魏孝琨去了信,叫他照应二哥,魏孝琨是他的旧部,应该会给这个面子。不会真让二哥涉险的,母亲就别再担心了。”皓宁劝着大太太,想想薛进是涵因哥哥的岳父,脸上厌恶之意一闪而过。

    大太太心疼的说:“便是这样,边塞那种地方日子也很苦。哪比得上家里。”

    “哥哥若是在那边呆不下去了。自会跑回来的。”皓宁笑道。

    “只是他竟和梁松之一起参的军,哎,又不是不知道他家的事……”大太太皱着没有。

    “军队中也不论这个,不是很多人发配充军都有立了功免罪还获得官爵的么,因此母亲也不必太过忧心。”皓宁笑道。

    大太太慈爱的看着皓宁:“你这孩子真是长大了。也知道安慰母亲了。”

    皓宁笑道:“我一直就很懂事。我今天去看了哥哥,他已经不生我的气了。其实,我也只是想成全他和涵姐姐,大哥从小跟涵姐姐要好。骤然分开了,心里很难过。”

    大太太皱了皱眉头:“这不是你们该想的事情,亏得涵因那孩子是明理的,没跟你一起胡闹。”

    “母亲,我已经知道错了。”皓宁撒着娇,想了想又说道:“可是,大哥也不能一直告假吧。这都好几个月了。”

    大太太叹了一口气:“也是。这样下去也不成,还是赶紧把亲事办了,皓轩的心思也就定下来了。”

    “赶紧让嫂子进门,也有人陪我玩。”皓宁笑得毫无心机。

    “刚夸你稳重了,这会子又想着玩了,赶紧好好学学刺绣是正经。你哥哥娶了亲,你的婚事也要开始准备了。”大太太虽然是批评,语气中却满是溺爱。

    因郑钧的关系,涵因常跟着薛凌华到柳正言家拜访。柳夫人看到涵因一次便要夸奖一次,常说自家没有合适的子侄,想要涵因这样的媳妇,还说要给涵因做媒。

    有一次李湛的母亲唐国太夫人也在,竟然也打起了涵因的心思。和柳夫人闲谈中有探问她年纪、人品的意思。柳夫人知道她是为自己那个活宝孙子的婚事发愁,心想,你家那位小爷品行,慢说“五姓”大族的大家闺秀看不上,就是小族旁支庶出正经人家的清白女儿也未必愿意。

    于是搪塞了两句。笑道:“说起来,她是靖国公的外甥女。你二儿媳妇是他家夫人的表侄女,跟你家也算是亲戚呢。”话里的意思就是她跟李令桓是错着辈分的。

    唐国太夫人讪笑了两声没再搭腔。心里却并不满意柳夫人这样敷衍她,隔着这么远的亲戚根本就不用论什么辈分,不过她也清楚自己这个宝贝孙子什么样。

    晚间,柳夫人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柳正言听,谁知柳正言想了想说道:“其实这也是一门好亲事,那孩子你也见过,并不像那种大奸大恶的人,不过是小时候淘气些,如今我看也改好了,浪子回头金不换,配涵因倒也合适。这事回头我跟子玄商议商议。夫人少不得要做这个大媒。”

    柳夫人冷笑:“这种媒我可不做,没的把人家姑娘往火坑里面推。人家要门第有门第,要人品有人品,长得又越发出色,这么好的女孩子,什么样的好亲事还不是随便挑。用得着嫁给那种人么。我只恨自己的孙子太少了。”

    柳正言说道:“你们女人家懂什么,李湛那小子弯弯绕太多,当年郑伦在的时候我就总不放心他,彼此间做了亲戚,才能结成一条心。他母亲是韦氏,李令桓的母亲也是韦氏,韦家虽然声势大不如前,但是在长安,论根基还没有比得上韦氏的,难保将来他家会倒向韦氏,咱们柳氏和薛氏世代联姻又和薛进是世交,涵因虽然姓郑,但他两个哥哥和二叔家关系不亲,往后还要指望着薛进,现在泰王在宫中由李昭容抚养,结成这门亲事,对大家都有好处。”

    “咱们二儿媳妇不就是他妹妹么。这还不算亲戚。”柳夫人立刻反驳道。

    “兆新和二儿媳妇是庶出,二儿媳妇又去得早,这亲戚就已经淡了,咱们家现在是没有合适的孩子嫁过去,要不然……”

    “有,也不给那个李令桓!再说了,那样一个人,叫我怎么好意思怎么跟人家提?”柳夫人冷哼一声。

    “你只管去提,我和薛进再劝劝,这事情准成。”柳正言打定了主意。

    “要去,老爷自己去说,反正我不去。早先女儿守寡。正好给李湛做继室,你偏不肯,这会子又巴巴说要做亲戚了。”柳夫人的拗劲一上来,柳正言也没什么法子。只好不再提及这个话题。

    “那不是八字不合吗……”柳正言叹了一口气。

    “我叫多找几家算,你偏听那个什么圆通大师的……哼,反正这事我不管。”

    柳夫人说什么也不肯插手这件事,柳正言劝不动她。只好趁着和李湛喝酒闲聊的时候说起这件事。

    “子玄,我可是把你当我自家的子侄看待的。你年纪轻轻就撑着国公府。着实辛苦。”柳正言笑道。

    李湛给他满上酒:“在外多年,终于回了长安,这多亏老师帮我。”

    柳正言摆手笑道:“也是你这些年机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