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政治史-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深深介入了德国皇帝与教皇的斗争。捷克与神圣罗马帝国逐渐结合。1086 

年,德皇亨利四世授予弗拉提斯拉夫二世以捷克国王的称号,以酬谢他在授 

圣职权的斗争中对德国的支持。1158年,德皇弗雷德里克允许捷克国王世 

袭。到13世纪,捷克已成为帝国内的重要政治力量,为帝国七大选侯之一。 

在此期间,封建制度已完全确立,农民主要是依附农民和役农——被固定在 

小块土地上的农民,王公贵族取得特恩权,在自己领地上享有司法与行政特 

权。工商业在城市发展起来,形成了布拉格、布尔诺等重要贸易中心。12世 

纪以后,大批德国移民进入捷克。此后,德国移民的上层成为捷克享有特权 

的贵族,教会和修道院也基本为德国人掌管。 

     1273年,奥托卡尔二世(1253—1278)在与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争夺德国 

帝位时失败。5年后,奥托卡尔与鲁道夫于马尔克费尔特交战,被杀身亡。 

1306年,瓦茨拉夫三世(1305—1306)被谋杀。普舍美斯王朝因绝嗣而终结。 

      (3)胡斯运动 

     几年贵族战争之后,卢森堡的约翰 (德皇亨利七世之子,兼德国皇帝, 

1410年被废除帝位)成为捷克国王(1310—1346)。约翰为形势所迫,颁布 

宪章保证贵族和僧侣的封建特权,使其享有征税自由。其子查理一世(1346 

—1378)使捷克国王在帝国世俗选帝侯中列第一位。查理之子瓦茨拉夫四世 

 (1378—1419)统治时期,德国与捷克的民族矛盾加剧。终于爆发了声势浩 

大的胡司运动。 

     14世纪末期,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民族教会的思想亦到处传 

播。约翰·胡司 (1369—1415),布拉格大学校长、皇后的解罪神甫用捷克 

语传教,在捷克具有极高声望。他主张教权服从俗权,教士过清贫生活,教 

产归国家所有,建立廉俭的民族教会。最初受到王室的保护。1412年,胡司 

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指责教皇为犹大,要求改革教会,被教皇革除教职。 

但胡司继续在各地宣传自己的主张,攻击教皇的言词更加激烈,称教皇为基 

督之敌。1414年,教廷在德国南部康士坦茨召开宗教会议,胡司接到出席会 

议受审的通知。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 (1411—1437)许诺保证胡司的安全, 

胡司亦想为自己被革除教职而辩解,“证明真理的伟大”,随即参加了会议。 

但大会不给胡司申辩的权利就以“异端”的罪名逮捕了胡司,并于1415年7 

月6日将胡司处以火刑。胡司的死在捷克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激愤的民众 


… Page 44…

捣毁教堂,瓜分教会财产,驱逐德国教士,改由胡司派教士主持宗教活动。 

450名捷克贵族也联名向宗教会议发出抗议,并组成联盟,拥护胡司派学者 

在宗教问题上的决议,宗教改革运动与捷克民族运动结合了起来。 

     1419年夏,爆发了融宗教改革与民族独立为一体的胡司战争。战争的参 

加者包括捷克社会的各个阶层:农民、手工业者、市民和贵族。他们反对德 

皇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国王,由于不同的宗教、社会改革方案又形成两个集 

团。一个是温和的圣被派,主张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分开,并拟定“布拉格 

四条款”:讲道自由,俗人用圣杯领圣餐,僧侣不从事世俗活动,僧侣犯罪 

与俗人一样受处分。另一个是激进的塔波尔派,要求废除私有财产,消灭等 

级特权,取消税赋与封建义务,建立财产共有、人人平等的共和国。 

     1420年,教皇发布“反波希米亚十字军”公告,从而使捷克全国上下统 

一起来。捷克人民在卓越的军事统帅约翰·杰式卡的率领下,先后打败了五 

次由教皇和德国皇帝组织的十字军进攻。1421年夏,布拉格大学教授发起召 

开国会,胡司运动各派及部分捷克贵族参加了会议。国会废除西吉斯孟德的 

王位,并组成20人的临时政府。会议决定,将“布拉格四条款”推广到捷克 

全境。 

     1433年,巴塞尔宗教会议对胡司运动作出让步,基本上满足了圣杯派的 

要求。但塔波尔派拒绝和解,圣杯派与塔波尔派随即决裂。双方于1434年5 

月决战于里旁,圣杯派获胜。 


… Page 45…

                                 2。波兰 



      (1)10—14世纪初的波兰 

    9世纪中叶,西斯拉夫人的部落在波兰尼的名义下形成政治性共同体, 

以抗击德国人、波希米亚人、匈牙利人的进犯。当时有以科拉科夫为中心的 

小波兰公国(维拉斯公国)和大波兰公国。10世纪末,大波兰公国统一其他 

部落,建立了古波兰国家。966年,为与德国人修好,国王皮亚斯特家族米 

埃什科一世 (960—992)皈依基督教。 

     波列斯拉夫一世(992—1025)时期,波兰的封建制度开始建立。国有土 

地由国王占有。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要交纳贡税,并且承担沉重徭役:长 

途运输、修桥筑路等;他们不依附于任何个人,具有自由身分。统治农民的 

国家基层政权,由兼有民事和军事权力的社长(屯官、城守)领导。此外, 

王公贵族也占有部分土地,由依附农民耕种。波列斯拉夫企图将所有的西斯 

拉夫人联合在他的统治之下,不断扩张波兰版图,但受到德国势力的限制。 

德国皇帝亨利二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迫使波列斯拉夫放弃曾经占领的波希 

米亚和卢塞舍(1005)。米埃什科二世(1025—1037)统治时期,王族内部 

纷争不断,给予邻国干预的借口,国土接连丧失。国内矛盾也日益激化,1037 

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卡西米尔二世 (1038—1058)在德皇亨利三世 

的帮助下,恢复了国内秩序,并收复了大部分领土。作为“回报”,卡西米 

尔自动放弃了“王”的称号,依附于德国。波列斯拉夫二世(1058—1079) 

在教皇与德皇的斗争中,不遗余力地支持教皇,得以抵消德国的压力,恢复 

了“王”的称号。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波兰一直保持着独立。 

    进入12世纪,波兰逐渐陷入封建割据。波列斯拉夫三世(1102—1138) 

死时,将国土分给诸子,形成五个公国。各公国名义上受波兰大公管辖,实 

际上各行其是,独霸一方。王公贵族也同时获得封建特权,免除税赋,在领 

地内享有行政和司法特权。此后,各诸侯国以及封建贵族之间战争不断,国 

家经常陷入长时期的封建割据状态,邻国也时常入侵。1226年,为了对付入 

侵的蒙古人,条顿骑士团被引入波兰,形成国家统一的长期后患。封建割据 

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4世纪初。 

      (2)14、15世纪的波兰 

     14世纪初,弗拉迪斯拉夫四世(1305—1333)进行了一系列统一国家的 

战争,并于1320年完成统一大业,加冕称王。 

    经过长期的封建割据,耕种国家土地的、不依附于任何个人的农民几乎 

完全消失。到卡西米尔三世(1333—1370)统治时期,农民都处于不同程度 

的人身依附状态,不仅要向领主交纳租赋,还要向教会交纳什一税。工商业 

在克拉科夫、格但斯克、华沙、波兹南等城市发展起来。城市里出现了行会 

和商会组织。克拉科夫等城市加入过汉萨同盟。波兹南、华沙等城市先后成 

为自治市。 

    在中世纪结束之前,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君合国,是14世纪波兰政 

治中的另一件大事。 

     立陶宛人与斯拉夫人有近亲关系。早年定居在涅曼河流域。13世纪,由 

于条顿骑士团的威胁,立陶宛诸部落开始建立政治性联合体。为了不给条顿 

骑士团以发动圣战的借口,立陶宛第一任大公明多夫格 (1230—1263)皈依 

基督教,并接受了教皇英诺森四世加冕。14世纪中叶,立陶宛已成为东欧大 


… Page 46…

国。 

     为了对付东方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和眼前的条顿骑士团,波兰和立陶宛 

决意联合。1385年,双方缔结克列沃协定:波兰女王雅德维佳嫁给立陶宛国 

王亚盖洛,亚盖洛任波兰国王,皈依天主教,改称弗拉迪斯拉夫二世(1386 

—1434)。1410年7月,波立联军在格伦瓦尔德大败条顿骑士团。从此,骑 

士团势力一蹶不振。 


… Page 47…

                            3。前后保加利亚 



      (1)第一保加利亚帝国(679—1018) 

     保加利亚人属于芬兰—鞑靼人种,原为游牧部落。5世纪由伏尔加河中 

游迁至多瑙河东北地区,受匈奴人阿提拉家族的统治。7世纪中叶,保加利 

亚人进入巴尔干地区,并与俄罗斯人的“七部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拜占 

庭帝国。679年,阿斯佩里赫率领这个联盟在巴尔干地区打败了一支拜占庭 

军队,并占领了瓦拉几亚、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等地。保加利亚人从游牧 

转为定居,接受了斯拉夫人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已经斯拉夫化了。681年, 

保加利亚与拜占庭缔结和约,拜占庭承认保加利亚为独立国家。 

     7—9世纪,为保加利亚的封建化过程。10世纪初,封建制度基本建立。 

王公贵族占有土地,成为封建领主;农民失去土地,也失去自由身分,成为 

依附于封建领主的依附农。 

     第一保加利亚帝国的历史贯穿着与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双方时战时和, 

互有胜负。792年,拜占庭帝国因圣像破坏运动而发生内乱。保加利亚大公 

卡尔达姆借机扩张帝国版图。他的儿子,克鲁姆大公(808—814)统治时期, 

与拜占庭帝国进了四年战争。战争期间,拜占庭部队于809年和810年两次 

攻克保加利亚首都普利斯卡,811年克鲁姆在山中一战大败拜军,拜占庭皇 

帝尼塞佛鲁斯战死,813年克鲁姆进攻君士坦丁堡,未能得手。其后的奥莫 

尔塔格大公(814—831)与拜占庭缔结了30年和约。并在边界建筑土垒。鲍 

里斯一世 (852—889)于866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廷至上,因教皇拒 

绝给保加利亚任命主教,又于870年转向君士坦丁堡,接受希腊正教派基督 

教为国教。893年,完善教会组织,普遍以斯拉夫语举行礼拜。西蒙一世(893 

—927)统治时期,国势鼎盛,四次攻抵君士坦丁堡,版图包括阿尔巴尼亚、 

塞尔维亚。西蒙自称“罗马人和保加利亚人的皇帝”。 

     西蒙以后,第一保加利亚帝国逐渐衰落。10世纪中叶,国内因宗教异端 

波高美尔派兴起而动荡不定。967年,俄罗斯人在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率领 

下入侵保加利亚,并俘获保国王鲍里斯二世及王族。972年,俄罗斯人在拜 

占庭军队攻打下撤出保加利亚。鲍里斯退位,保加利亚大教长管区撤销。保 

加利亚西部的塞缪尔崛起,自立为君(976—1014),并重建大教长管区。1014 

年,拜占庭军队大败塞缪尔于巴拉西斯塔。1018年,保加利亚并入拜占庭帝 

国。 

      (2)第二保加利亚帝国(1187—1369) 

     第一保加利亚帝国崩溃后,保加利亚作为拜占庭帝国的两个省,历时168 

年。苛刻的税赋与民族间的矛盾,使保加利亚人多次起兵反抗。宗教异端波 

高美尔派亦成为抵制异族压迫的重要力量。1185年,保加利亚贵族伊凡·阿 

森和波得·阿森举行起义。他们先为拜占庭军队所败,后得到丘门人的帮助, 

占领了色雷斯地区,1187年,阿森兄弟与拜占庭帝国缔结停战协定:得以占 

有巴尔干山脉以北的保加利亚。阿森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保加利亚再次独立。 

     1189年,阿森兄弟与第三次十字军结盟,以对抗拜占庭帝国。卡洛扬 

 (1197—1207)统治时期,与罗马教廷建立了良好联系,承认教皇至上,并 

获教皇使节的加冕。13世纪初,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陷入危 

机。第二保加利亚帝国获得发展的大好机会。伊凡·阿森二世(1218—1241) 

统治时期,国势强盛。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与意大利、波兰、罗斯均建立 


… Page 48…

了贸易联系。版图不断扩大。1228年,君士坦丁堡的部分贵族欲拥戴伊凡为 

拜占庭皇帝,遭到拉丁派教士的反对,计划失败。与罗马教廷逐渐疏远。1232 

年,伊凡与罗马决裂,保加利亚教会独立。13世纪中叶,蒙古人大规模侵袭 

保加利亚。1258年,阿森王朝灭亡。 

     1277年,爆发伊瓦依洛起义。此后,王公贵族纷争不已。1330年,保加 

利亚沦为塞尔维亚的附属国,后又分裂为几个公国,至14世纪末,被并入新 

兴的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 Page 49…

                                4。匈牙利 



      (1)阿尔帕德王朝(972—1301) 

     匈牙利人原是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之间的游牧部落,9世纪时西迁至多 

瑙河中游。其中马扎尔部落最为强大,故又称马扎尔人。后逐渐与当地的匈 

奴人、斯拉夫人、日尔曼人融合,并形成部落联盟。首领阿尔帕德。 

     955年,德皇奥托一世在奥格斯堡打败匈牙利人。此举促使游牧的匈牙 

利人定居下来。马扎尔部落的首领盖萨一世 (972—997)统一各部落,建立 

了匈牙利国家。973年,请来德国基督教传教士,开始了基督化运动。 

     斯蒂芬一世(997—1038)统治时期,明确支持罗马教廷,召请本尼迪克 

特修道士,授予大量土地,娶德国的巴伐利亚公主为妻,1001年接受教皇的 

加冕。借助基督教的力量,讨伐支持异教的部落首领,剥夺其土地。初步建 

立国家制度,土地大部分为王土,由不具依附身分的农民耕种,农民交纳租 

税,并承担劳役;地方政权为伯国 (州),由伯爵管理;中央机构是有伯爵 

和高级教士参加的御前会议。11世纪,德皇康拉德二世和亨利三世数次出 

兵,企图将匈牙利置于德国的宗主权之下,未能如愿。 

     12世纪初,匈牙利领土不断扩张,版图已包括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 

达尔马提亚。军事贵族获得大量封赐土地,自耕农的土地也大多被王公贵族 

所兼并。1217年,国王安德烈二世(1205—1235)参加第五次十字军,大败 

而归。王公贵族在安德烈之子贝拉四世的领导下,对安德烈施加压力,强迫 

其于1222年颁布授予贵族封建特权的特许状——“黄金诏书”:确认领地为 

世袭财产;豁免贵族和教士的捐税;授予领主处置领地事务的独立司法权和 

行政权;成立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的议会,每年召开一次;土地和官职不 

得授予外国人;国王如不遵守上述条款,贵族有举兵讨伐之权。贝拉四世(1235 

—1270)主政后,试图重振王权,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1241年,蒙古人大规模入侵。贝拉率军与蒙古人交战于穆希沼地,大败, 

逃往亚得里亚海。同年,蒙古人因大汗去世退出匈牙利。但是,战争期间准 

许贵族构筑的城堡,又成为抵制王权的战争基地,国内封建割据越演越烈。 

匈牙利陷入无政府状态。1301年,匈牙利本土的阿尔帕德王朝灭亡。 

      (2)安茹王朝(1301—1453) 

     1308年,那不勒斯的安茹王朝在诸国争夺匈牙利王权的斗争中获胜。匈 

牙利进入安茹王朝时期。 

     查理一世(1308—1342)主政时,匈牙利国内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 

贵族和高级教士占有大量土地,但不纳税,在自己的领地上,他们俨然是君 

主;贵族负责国家防务,但他们只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针对这 

种局面,查理明确贵族的封建义务,迫使贵族为王国军队提供分队;征收直 

接税,鼓励市镇参与贸易。路易 (1342—1382)统治时期,依靠中小贵族和 

城市进一步巩固王权。同时强化封建秩序,1351年颁布法令,规定只有贵族 

才能占有土地,农民不得自由迁徙。1370年,颁布“土地家传法”,限制贵 

族自由处置其土地。同年,路易兼任波兰国王。这一时期,匈牙利势力也一 

再扩张,塞尔维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先后成为其附属国。 

     1385年,女王昂儒的玛丽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