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他便是你生命中的靠山而让你终止“穷忙”。这就是“贵人”的寓意所在。
第27节:第四章 空有一身蛮力(6)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或是亲朋好友,或是上司同事,或
是与陌生人从不相识到相知。人生是一篇大文章,有时借助贵人帮助,可以把这篇文章写得
气势磅礴。所以,不仅是“穷忙族”,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借贵人来照亮“钱”程。
忙不到点子上
纷繁的世界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却都很快,似乎谁都没有
闲着。如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总是被那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所占据,那么我们就没有精
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了。
“穷忙族”每天忙着培训充电,忙着完成工作,忙着养家糊口,忙着??总有忙不完的
事情在等着他们去完成,把他们忙得焦头烂额,甚至于把“我没空”、“我没时间”经常挂在
嘴边。然而,忙完了之后,忙碌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人忙成了百万富翁——“富闲人”,
有的人却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仍是“穷忙族”。
虽然很多人从早到晚嘴里都叫着自己忙得要命,可是各种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他从不放
过;电视连续剧也是很多人每天必不可少的大菜;不管眼睛有多么劳累,连广告也不肯错过;
一整天都盯着电视荧屏大做白日梦,并且日日如是。如果真的看完了所有节目,他就懒洋洋
地躺到床上去,随手拿起一摞厚厚的报纸,从头到尾逐字阅读,研究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
八卦新闻。光这两件事情就完全占用了这些人每天所有清醒的时间了,而他们偏偏还有另一
个习惯:只要电话一到嘴边便开始喋喋不休,就好像每次电话那边的人都是多年不见的亲戚
朋友似的,不讲上一两个钟头绝不罢休。这种生活中的“忙”,令这些人显出一副面色苍白、
憔悴不堪的样子,于是,他们总是皱紧眉头抱怨道:“实在太忙了,真叫人吃不消!”
多年来,很多效率管理专家不断宣扬要有效管理时间,以便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有
些人在细心研究之后发现了这种观点中不合理的因素,即原本不需要努力去忙碌的事情,人
们却把大量时间花在上面,当人们花费心思处理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时,无形中已经忽略了其
他重要的事情,这是另外一种境界的“穷忙”。
王亮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企业家,后来经过他的不断追求进步,他的事业也开始辉煌,业
务范围不断扩大。他的经营范围拓展到制造业、中介业务、管理事业、旅馆经营、公寓改建
等,每一种行业他都想发展,而且都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后,王亮的事业扩大到连自己
都弄不清楚究竟涉足了多少生意的地步。
在王亮看来,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所以他想试探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能。每次当
他看到报纸上自己那耀眼的名字,感觉特别舒服。然后再看一遍,感觉更舒服。于是便觉得
凡事愈大、愈多就愈好。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银行通知他预付款已经到期,需要立即偿还贷款时,王亮崩溃了。
他开始责怪每一个人,把错误归咎于银行、社会经济形势和公司员工。他根本没有认识到了
症结所在:是自己公司的业务太多了,导致工作上每天都抓不住重点,天天忙碌,却无业绩,
以造成资金短缺,使公司无法继续运营。
有些人忙,却是日理万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从众多繁琐的事务中挑出最
具价值的几项,并把大部分时间投注在其中。他们会适当拒绝出席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而
置身工作。这样的人往往拥有既定的工作计划,并且抓住工作的重点,在说话时也能一针见
血地突出主要部分,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结论。
这种忙是名副其实的“忙”,这种“忙碌”能够帮助他们飞黄腾达,走向不忙。
所以,作为“穷忙族”的人们,你们可以忙碌,绝不能在盲目中忙碌,忙不到点子上。
忙一定要有重点,有方法,要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了什么忙。每天工作的开始,如果并不
知道当天的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可以放一放,就难以早日冲出“穷忙”怪圈了。
第28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1)
一个时代铸就一种个性,一种个性成就一个时代。放荡不羁、我行我素或许是一种洒脱,
一种气概,但是当你率性而为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成功的航线。
随随便便夸海口
对于“穷忙族”来说,最忌讳心浮气躁,自高自大,随随便便夸海口之类。有的“穷忙
族”认为自己说话不用负责任,便信口开河,山南海北,夸夸其谈。这样不仅易招人烦,而
且信用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有些人习惯了夸口,说话时经常夸口是为了表现自己做人做事还不错。在大多数情况下,
他们既没有故意撒谎的意图,也没有决心兑现承诺的诚意。他们答应某件事,如果方便的话,
也会兑现;稍感困难,就找借口推脱。
有一个年轻人,在某公司当主管。邻居的妻子是个下岗工人,问他可否帮忙找份事做。
他一口答应:“没问题!这点事算什么,交给我好了!”过了几天,邻居的妻子来问这件事时,
他说:“暂时我们不招工,过一段时间会有招工计划,你不用着急,这点事包在我身上。”其
实他是随口敷衍。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的妻子又问他工作的事,他就说:“我们只招30岁以
下的,您不符合招聘条件。”邻居的妻子没想到等来这个结果,满心不快,开始到处讲这个年
轻人不诚实。
人贵在自知,夸口、说大话、吹牛皮而不自知的人,都是爱慕浮于表面的虚荣,他们基
本上都是外强中干。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
已。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胡乱吹嘘,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
的印象。随随便便夸口者在人际交往的圈子里终会无立足之地。
赵女士生在她刚到工作单位的那段日子里,正值春风得意,她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非常
自得。因此每天都极力吹嘘她在工作中的成绩,吹嘘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等等得意之
事,利用一切机会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儿子差两分没被清华大学录取,同事极为苦恼,大家都在极力劝慰,
而一旁的赵女士生却插嘴道:“不用烦恼,不就是上清华大学么,我老公的叔叔是清华大学的
主任,他今年负责招生工作,你肯花钱通融的话,你儿子上清华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同事
见赵女士说得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答应了。没出一周就拿来5万元钱暗地里给赵女士让其帮
着打通关系。赵女士还是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告诉同事回家等着清华的通知吧。
结果,一等就等了两三个月,大学新生军训都快结束了,那位同事的儿子也没有接到清
华大学的通知。这位同事便去找赵女士问其原因,赵女士从怀里拿出了那5万块钱递给同事,
说:“真是对不起,我老公他叔叔是块死木头,油盐不进,我嘴皮子都磨破了,他硬是不肯收
下,说什么照章办事,真是迂腐透顶。”
同事愣愣地看着赵女士,什么也没有说,拿过钱转身走了。
只管自己一味自我吹嘘,随便应允别人,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而不考虑自身的能力,
这样的人在众多的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谁都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尽管不直接说出
来,也都会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对他的吹嘘贬斥一顿。即使有优点,有能力,最好也是由别人
去发现。“穷忙族”一定要以此为戒,这样才有人际交往中的震慑力和神秘感,也就是很多人
梦寐以求的“魅力”。
做人不随随便便夸海口,做事业也是一样。
江苏无锡有一家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曾多次被评为“江
阴市优秀民营企业”。
为何获得如此好评?原来,在创业之初,总经理刘立就明确了一个成竹在胸的宗旨,要
以诚信的态度办企业,不做力不能及的产品,不生产华而不实的虚名产品。用刘立自己的话
说就是:“我能做什么产品就做什么产品,我暂时不能做什么产品,就不急于去做,等到条件
成熟之后再去做,决不能随随便便夸海口,吹牛皮,标榜自己什么产品都能做,结果什么产
品也做不好。”
第29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2)
本着这些原则,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近年来,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20多个省
市,而且还有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国和港、澳、台等市场上均
已占有一定份额。
所以,“穷忙族”即使再穷再忙,也不要随随便便夸海口,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比
较妥当。
犹犹豫豫不作决定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一事当前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而导致走上了
“穷忙”之路。遇到事情他们在采取措施前总是要去和他人商量。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
的“穷忙族”,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也就更不会被他人所信赖了。
有些“穷忙族”的优柔寡断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脚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不敢担
负起应负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
坏,是凶是吉。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当
然他们由于犹豫,失去了很多机会,同时也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有一位西方的哲学家,从小就好学上进,工作后更是整日埋头苦读搞哲学研究。于是得
到了一位美丽姑娘的青睐,有一天,这位姑娘对他说:“我嫁给你吧。”这个哲学家平时忙得
没顾得上考虑婚姻问题,他觉得现在一个人也挺好,至于婚姻问题,还是先考虑考虑再说。
于是哲学家就开始犹犹豫豫地思考来比较去地在那儿琢磨。犹豫了十年,他终于定下来了,
然后他对姑娘的父亲说,请把你的姑娘嫁给我吧。姑娘的父亲说:“亲爱的先生,你来得太迟
了。我的女儿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哲人回家后,后悔不已,结果就郁闷而亡。临死的时
候,他焚掉所有的书稿,只留下两句话——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
犹豫不决,几乎是每个“穷忙族”都必须克服的共同敌人。有人曾将2500位遭受失败的
男女加以分析,曾经揭开一件事实:“犹豫不决”在失败的31项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真实的例子。汤姆斯先生的经历就很具有代表性,他不满现状,但
他总是犹犹豫豫思前想后不下手去做,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汤姆斯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起初,他还算比较
喜欢他的工作,但几年之后,他愈来愈不满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
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
他转念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
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
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结果,从他打算重新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至今他依然老老实实地在海关上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每一次准备搏一搏时,总有一些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资
金不够、经济不景气、家庭负担、对海关工作的一时留恋、贸易条款的种种限制以及许许多
多的借口,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其实是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动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条件都十全十美后再动手。由
于实际情况与理想永远不能相符,所以只好一直拖下去了。他的理想也就成了空想。
因此,犹豫不决是效率的敌人,同样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障碍。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在患得患失之后你会发现机会已经溜走了,那么,再埋怨和懊恼又有什么用呢?
人生应该思考,但绝不该犹豫。面对十字路口的时候,不该没有选择,只要认清方向,
就该放胆前行,犹豫只会让人胆怯。
拿不定主意和优柔寡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溺点。它会破坏一个人的
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判断力。
“世上本无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既然这样,还犹豫什么?每一段路的终点都是一
个新的起点,当你决心打算走出“穷忙”怪圈的时候,请不要犹豫。开满鲜花的路上或许有
陷阱;荆棘密布的山路总是让人望而生畏;平坦宽阔的道路可能没有风景;杂草丛生的野径
或许潜藏着毒蛇??不同的人生选择会有不同的人生境遇,但是,不同的人生境遇也必定会
让人拥有不同的人生收获。
第30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3)
聪明反被聪明误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傻瓜和聪明的人都是同样没有危险的,危险的是半傻不傻和半聪
明不聪明的人。”
“半傻不傻和半聪明不聪明的人”其实就是指那些耍小聪明的人,或者硬装聪明的人。
这正如喝酒与打醉拳,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真聪明者和装聪明者是截然相异
的两种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
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聪明的,是‘外聪明而内不愚蠢”,“聪明”
是皮毛表象;而“真聪明”却“聪明”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
所以,绝顶聪明的人不喜欢摆弄自己的聪明,以免让别人窥得自己的真实意图;而耍小
聪明的人却经常处处卖弄聪明。
对于“穷忙族”来说,聪明是件好事。可是聪明过了头,耍小聪明,却未必是件好事。
因为有很多“穷忙族”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
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尚方宝剑”,这把剑随时会落到聪明者的脖子上,来斩下
他的头颅。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游戏。如果一个人总是爱耍小聪明,那就成了一种愚蠢。
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聪明却是有限的。有些人属于假聪明,却并不自知,其结果可
想而知。
在广州打工的许霆因自己的一时聪明而险些被判了无期。
事情始于2006年4月21日晚,当时广州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出现了故
障,但还没被人所知。许霆来到这里取款,突然发现取款机结果显示:取出1000元后,银行
卡账户里只被扣1元。许霆于是眼前一亮,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立即找来朋友郭安山“共
富贵”。随后,郭安山从中提款1?8万元,许霆提款17?5万元,然后各自潜逃。
事发后,郭安山自首并交还提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而潜逃一年被抓获的许霆被广
州市中级法院一审以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后经过上诉重审,改判有期徒刑5年。
只因一时的小聪明,换来凭空的牢狱之灾,毁了自身也毁了前程,这的确不太值得。
聪明固然是造物者的一大恩赐,但是聪明过度就危害到了本身的生存,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那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
此而更加“穷忙”。
所以,“穷忙族”一定要引以为鉴,坚决不能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错误。凡事三思而
行,总会得益良多。
舍不得放弃
作为凡夫俗子,“穷忙族”和每个人一样,都有着太多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
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但是,欲望又是一
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
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才有可能获取开启人
生成功之门的钥匙。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世界没有绝对的“得”,也没有绝对的“失”。也许你得到了一个苹果,却失去了一个梨;
也许你失去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却得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
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难。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
是遇到非常大的诱惑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
舍不得放弃,这也正是“穷忙族”穷忙的一个原因。
在得失之间,人们的心像座钟一样摇摆。但你要知道,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尽管你
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允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
而力不足。”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进嘴里,塞得太满,不仅肠胃消化不了,连嘴巴都要
撑破了!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