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其香能开窍,又能润泽,大便一下,庶可望生,
如脂膜遮瞒,无隙可通者,先以金玉簪透之,刺破脂膜,
再以苏合香丸照前法导之,庶可挽回于万一耳。
(黑白散) 黑牵牛半生半炒 白牵牛半生半炒 大黄生 槟榔 陈皮各五钱
生甘草三钱 元明粉一两 以上除槟榔,不过火余五味,或晒或焙,
仍合槟榔为末,同元明粉入乳钵内研细,每服五分至六七分,温蜜汤调化。
(苏合香丸) 苏合香油五钱入安息香内 安息香一两另为末用无灰酒半筋熬膏
丁香 青木香 白檀香 沈香 荜茇 香附子 诃子煨取肉 乌犀镑 朱砂各一两水飞
薰陆香 片脑各五钱研 麝香七钱半 以上为细末,入安息香膏,炼蜜和剂,
圆如芡实大,空心用沸汤化下,酒下亦可。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噤口
属性:噤口舌上如黍米,吮乳不得啼渐难,清肝龙胆汤极妙,腹硬便柲紫霜丸,
吐涎牙紧擦牙效,次用辰砂全蝎煎,病势稍安勿过剂,调和脾胃匀气先。
'注'
小儿噤口之证失治,多至不救,其候舌上生疮如黍米状,吮乳不得,
啼声渐小,因胎热所致也,法当清热疏利,以龙胆汤主之,
若肚腹胀硬,二便不通者,紫霜丸主之,
又有一种口吐白沫,牙关紧急者,此胎热内结,复为风邪外袭,
当以秘方擦牙散先擦其牙关,吹服辰砂全蝎散,
中病即止,不可过服,证退当稠和脾胃,以匀气散主之。
(龙胆汤)
柴胡 黄芩 生甘草 □藤□ 赤芍 大黄纸裹煨 龙胆草 蜣螂去翅足
桔梗 赤茯苓 引用枣肉水煎服。
(方歌)
噤口龙胆汤极灵,柴胡黄芩草钓藤,赤芍大黄龙胆草,蜣螂桔梗赤茯苓。
(紫霜丸) 方见二便不通
(秘方擦牙散)生天南星二钱去皮脐 龙脑少许 以上研为极细末;
用脂蘸;合生姜汁放大牙根擦之立效;如不开者;将应用之药调和稀糊;
含在不病人口内;以笔管插入病人之鼻孔;用气将
药极力吹人其关,立时即开,此法有通仙之妙,不可不知。
(辰砂全蝎散)辰砂五分水飞 全蝎三枚去毒 硼砂 龙脑 麝香各一分
以上为极细末,用乳母唾调抹口唇裹及齿上。
(匀气散) 方见不乳。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撮口
属性:撮如囊口吮乳难,舌强唇青吐沫痰,面色赤黄胎热极,四肢厥冷命难全,
痰盛宜用僵蚕散,便柲须进紫霜丸,惊热龙胆汤极妙,抽搐撮风散自安。
'注'
撮口者,口撮如囊口也,吮乳不得,舌强唇青,面色黄赤,
乃心脾之热,受自胎中而然也,
其证为危候,急当随证治之,
如气高痰盛者,辰砂僵蚕散主之,
二便柲结者,紫霜丸主之,
身热多惊者,龙胆汤主之,
手足抽搐者,撮风散主之,
若更口吐白沫,四肢厥冷,虽有神丹,终属无济。
(辰砂僵蚕散) 辰砂五分水飞 僵蚕一钱直的去系嘴炒 蛇蜕皮一钱炒
麝香五分 以上为末,用蜜调敷唇口。
(紫霜丸)方见二便不通
(龙胆汤)方见噤口。
(撮风散) 赤脚蜈蚣半条炙 □藤□一钱五分 朱砂水飞 直僵蚕焙
全蝎尾各一钱 麝香一字 以上为末,每服一宇,竹沥调下。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脐湿脐疮
属性:浴儿不慎水浸脐,或因硼袍湿渍之,脐间淋漓多痛疮,甚则煟鬃鞔辏
脐湿必用渗脐散,疮肿金黄散最宜,治疗之法须如此,临证施之不可疑。
'注'
儿生洗浴,不可久在水中,任意洗濯,既包裹毕,宜时常留意,
勿令尿湿浸脐,
如不知慎,遂致肚脐浸渍不干,名口脐湿,须以渗脐散敷之,
甚则煟喑纱掌甏胍越鸹粕⒎笾恢潞诠ヒ病!
(渗脐散) 枯矾 龙骨各二钱煆 麝香少许 共研细末,干撤脐中。
(金黄散) 川黄连二钱半煆 胡粉 龙骨各一钱 共为末,敷患处。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脐突
属性:婴儿蕴热在腹中,呻引频频卧不宁,努胀其气冲脐本,虚大光浮脐突成,
速服犀角消毒饮,二豆能消肿赤攻,最忌寒凉敷脐上,冰凝毒热反成凶。
'注'
婴儿热在腹中,无所发泻,故频频呻引,睡卧不宁努胀,其气冲入脐间,
所以脐忽肿赤虚大光浮,名日脐突,此乃胎热所致,非断脐不利之过也,
内服犀角消毒饮,外敷二豆散,其肿自消,
最忌寒凉之药敷于脐上,恐寒凝毒热,反为害也。
(犀角消毒饮) 牛蒡子炒研 生甘草 荆芥 防风 金银花 水煎熟,
临服入犀角细末调匀服
(方歌)
犀角消毒牛蒡加,甘草荆防金银花,细研犀角调匀服,脐突能消功最佳。
(二豆散) 赤小豆不去皮 豆豉 天南星去皮脐 白歛各一钱 以上为细末,
用五分芭蕉汁调敷脐四旁,日二次。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脐风
属性:断脐不慎起脐风,感受风寒湿水成,将作驱风散最效,已成兼证要分明,
腹胀便秘黑白散,面白肢寒用理中,痰涎壅盛礓蚕散,壮热面赤龙胆清,
呕吐多啼益脾治,唇青撮口撮风平,脐青口噤为不治,一腊逢之命必倾。
'注'
脐者小儿之根蒂也,名日神阙,穴近三阴,喜温恶凉,喜干恶湿,
如断脐悉遵前法,脐风何自而起,
惟不知慎重,以致水湿风冷之气人于脐中,
儿必腹胀脐肿,日夜啼叫,此脐风将作也,须急用驱风散治之,
若寒邪深入,已成脐风者,又当视其所兼之形证治之,
如肚腹胀硬,大便不通者,风兼实也,黑白散主之,
面青肢冷,二便不实者,风兼虚也,理中汤主之,
痰涎壅盛,气高喘急者,风兼痰也,辰砂僵蚕散主之,
身体壮热,面赤口干者,风兼热也,龙胆汤主之,
面青呕吐曲腰多啼者,风兼寒也,益脾散主之,
撮口唇青,抽搐不止者,风兼惊也,撮风散主之,
若脐边青黑,口噤不开者,是为内抽不治,脐风见于一腊者,亦不治,
一腊者七日也,儿生七日,血脉末凝,病已中藏,医之无益。
(驱风散)
苏叶 防风 陈皮 厚朴姜炒 枳壳麸炒 木香煨 僵蚕炒 □藤□ 生甘草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脐风将作用驱风,苏防陈朴枳香从,僵蚕□藤与甘草,生姜加入更灵通。
(黑白散)方见肛门内合
(理中汤)方见不乳
(辰砂僵蚕散)方见撮口
(龙胆汤)方见噤口.
(益脾散) 白茯苓 人参 草果煨 木香煨 炙甘草 陈皮 厚朴姜炒
紫苏子各等分炒 共为末,每服一钱,姜枣汤调服。
(撮风散)方见撮口。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天钓
属性:天钓邪热积心胸,痰涎壅盛气不通,瘛瘲壮热同惊证,头目仰视若钓形,
九龙控涎医搐掣,牛黄散用善驱风,瘛瘲减参□藤饮,爪甲青色苏合精。
'注'
小儿天钓证,由邪热痰涎壅塞胸间,不得宣通而成,发时惊悸壮热,
眼口上翻,手足瘛瘲,爪甲青色,
证似惊风,但目多仰视,较惊风稍异,
痰盛兼搐者,九龙控涎散主之,
惊盛兼风者,牛黄散主之,搐盛多热者,□藤饮主之,
爪甲皆青者,苏合香丸主之。
(九龙控涎散) 赤脚蜈蚣一条酒涂炙干 滴乳香 天竺黄各一钱二味研匀
腊茶 雄黄 炙甘草各二钱 荆芥穗炒 白矾各一钱枯 菉豆一百粒半生半熟
共为末,每服五分,人参薄荷汤调下。
(牛黄散) 牛黄一钱细研 朱砂一钱水飞细研 麝香五分 天竺黄二钱
蝎梢一钱 □藤□二钱 共研匀,每服一字,薪汲水调下。
(□藤饮) 人参 全蝎去毒 羚羊角 天麻 甘草炙 □藤□ 水煎服。
'注'天钓乃内热痰盛,应减人参。
(方歌)
天钓须用□藤饮,瘛瘲连连无止歇,人参羚羊与□藤,炙草天麻共全蝎。
(苏合香丸) 方见肛门内合。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内钓
属性:内钓肝藏病受寒,粪青潮搐似惊痫,伛偻腹痛吐涎沫,红丝血点目中缠,
瘛瘲甚者□藤饮,急啼腹痛木香丸,肢冷甲青唇口黑,养藏温中或保全.
'注'
内钓者,多因肝藏素病,外受寒冷,其候粪青潮搐者,作止有时也,
伛偻腹痛者,曲腰而痛也,口吐涎沫,
证虽与惊痫相类,但目有红丝血点,
瘛瘲甚者,钓藤饮主之,
急啼腹痛者,木香丸主之,
若肢冷甲青唇口黑者,养藏散主之,
然内钓至此,乃中寒阴盛不治之证,用此救治,庶或保全。
(钓藤饮) 方见天钓。
(木香丸)
没药 木香煆 茴香炒 钓藤□ 全蝎 乳香各等分 先将乳香没药研匀,
后入诸药末和毕,取大蒜少许研细,和丸如桐子大,晒干,
每次二丸,□藤汤下。
(养藏散) 当归 沈香 木香煨 肉桂 川芎各半两 丁香二钱
共为末,每服一钱,淡姜汤调服。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盘肠气痛
属性:盘肠寒抟肠中痛,曲腰不乳蹙双眉,定痛温中豆蔻散,熨脐外治法堪垂。
'注'
凡盘肠气痛,皆由寒邪所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宜白豆蔻散主之,
外用熨脐法,其效甚速。
(白豆蔻散)
白豆蔻 砂仁 青皮醋炒 陈皮 炙甘草 香附米制 蓬莪术各等分 共为末,
每服一钱,紫苏煎汤调下。
(熨脾法)
淡豆豉 生姜各二钱切碎 葱白五茎 食盐一两 同炒热,置脐上熨之。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目烂
属性:儿生两目痛难睁,胞边赤烂胎热攻,内用地黄汤清热,外点真金目即明。
'注'
目烂者,胞边赤烂,痛痒难睁,
因胎中蕴热生后,毒热上攻于目,故有是证,
内服地黄汤以清热,外用真金散以点目,其证自愈。
(生地黄汤) 方见目不开。
(真金散) 黄连生 黄蘖生 当归 赤芍药各一钱 杏仁五分炒去皮尖 以上锉散,
乳汁浸一宿,晒干为极细末,用生地黄汁调一字,频频点眼即愈。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悬痈
属性:□上肿起号悬痈,皆因胎毒热上冲,法当刺破盐汤拭,如圣一字掺之灵.
'注'
凡喉裹上□肿起如芦箨盛水状者,名日悬痈,
芦箨者芦笋也,此胎毒上攻,
须以绵缠长针留锋刺之,泻去青黄赤汁,未消者来日再刺,
刺后以盐汤拭口,用如圣散或一字散掺之。
(如圣散)
铅霜一钱 真牛黄一钱 太阴元精石 碌砂各二钱五分水飞 龙脑五分
以上为极细末,每用一字掺患处。
(一字散)搽口内。朱砂水飞 硼砂各五分 龙脑 朴硝各一宇
以上为极细末,用蜜调少许,鹅翎蘸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重龈
属性:重龈胎热胃中蓄,牙根肿胀痛难禁,刺破一字散敷上,继进清胃效如神。
'注'
重龈者,因小儿在胎有热蓄于胃中故牙根肿如水泡,名日重龈,
治法用针刺破,以盐汤拭净,外敷一宇散,内服清胃散,其肿自消。
(一字散) 方见悬痈。
(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煆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清胃散治胃热熏,生地黄连当归身,丹皮升麻石膏煆,临煎须要入灯心。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鹅口
属性: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蕴热本胎原,清热泻脾搽保命,少迟糜烂治难痊。
'注'
鹅口者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也,
由在胎中受母饮食热毒之气,蕴于心脾二经,故生后遂发于口舌之间,
治法以清热泻脾散主之,
外用发蘸井水拭口,搽以保命散,日敷二三吹,白退自安,
倘治之稍迟,必口舌糜烂,吮乳不得,则虽痊矣。
(清热泻脾散) 山栀炒 石膏煆 黄连姜炒 生地 黄芩 赤苓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清热泻脾治鹅口,石膏生地赤苓煎,芩连栀子合成剂,加人灯心病即安。
(保命散) 白矾烧灰 朱砂各二钱五分水飞 马牙硝五钱 以上研末,
以白鹅粪水搅取汁,涂舌与口角上。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吐舌
属性: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涩赤,泻心导赤服即宁。
'注'
吐舌者,伸长而收缓也,因心经有热所致,
故面红烦躁,口渴尿赤,宜泻心导赤汤主之。
(泻心导赤汤) 木通 生地 黄连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泻心导赤汤最良,心热吐舌即堪尝,木通生地黄连草,灯心加入服自强。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弄舌
属性:弄舌时时口内摇,心脾发热口唇焦,烦热舌干大使秽,泻黄导赤并能疗。
'注'
儿热口中摇动者,因心脾有热,以致唇焦舌干烦热便秽,
光用泻黄散,次用泻心导赤汤。
(泻黄散) 藿香叶 山栀子炒 石膏煆 防风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弄舌泻黄散最神,藿香叶配山栀仁,甘草防风石膏煆,临时煎服人灯心。
(泻心导赤汤)方见吐舌。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重舌
属性:舌下肿突似舌形,心脾积热上攻冲,内服宜以清热饮,外敷凉心功最灵。
'注'
重舌者,因舌下近舌根处其肿形似舌,故名重舌,
此心脾之热,宜服清热饮外吹凉心散。
(清热饮) 黄连生 生地 木通 甘草生 连翘去心 莲子
引用淡竹叶水煎,时时灌入口中
(方歌)
清热饮内用黄连,生地莲子木通甘,连翘更加淡竹叶一同煎服自然安。
(凉心散) 青黛 硼砂 黄蘖 黄连人乳拌晒 人中白各二钱煆过
风化硝一钱 冰片二分
以上为极细末,吹之甚效。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木舌
属性: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外用川硝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灵。
'注'
木舌一证,皆因心脾积热而成,
盖脾之脉络在舌下,又舌为心苗,遇火上冲,令儿舌肿满木硬,不能转动,
故名木舌,
外用川硝散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汤,若不急治,必致难救。
(川硝散) 朴硝五分 真紫雪二分 盐一分 以上为细末,以竹沥调敷舌上。
(泻心导赤散)方见吐舌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乳
属性:□乳之候非一端,伤乳停痰胃热寒,热宜和中清热饮,寒用温中止吐煎,
伤乳平胃散最妙,停痰二陈汤可痊,若是满而自溢者,常须节乳自能安。
'注'
小儿□乳,证非一端,有宿乳停痰胃寒胃热之分,不可一例而治,
如面色多赤,二便微秘,手足指热,此为热□也,宜和中清热饮主之,
面色青白,粪清多沫,手足指冷,此因寒而□也,宜温中止吐汤主之,
口热唇干,夜卧不宁,手足心热,此为伤乳而□也,宜平胃散主之,
胸膈膨满,呕吐痰涎,此因停痰而□也,宜枳桔二陈汤主之,
若吃乳过多,满而自溢者,不须服药,惟节乳则□自止矣。
(和中清热饮) 黄连姜炒 半夏姜制 陈皮 茯苓 藿香 砂仁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
和中清热饮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攒,藿香砂仁合成剂,水煎徐服可安全。
(温中止吐汤) 白豆蔻研 茯苓 半夏姜制 生姜 水煎冲磨沈香汁服。
(方歌)
温中止吐白豆蔻,茯苓半夏共生姜,临服沈香汁加人,专治□乳自寒伤。
(平胃散) 苍术炒 陈皮 厚朴姜炒 甘草炙 麦芽炒 砂仁研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
小儿伤乳多吐□,平胃调和功可见,苍陈厚朴甘草偕,加人麦砂姜一片。
(枳桔二陈汤) 枳壳麸炒 桔梗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炙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
停痰□乳不能安,枳桔二陈汤最先,枳桔陈半苓甘草,生姜加入实时痊。
%
初生 门
卷五初生门
夜啼
属性: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形色辨分明,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
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钓藤,若无寒热表裹证,古法蝉花散最精。
'注'
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日脾寒,一日心热,皆受自胎中,
观其形色便知病情矣,
如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藤饮主之,
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心热也,导赤散主之,
若无以上形证,但多啼者,用蝉花散最当。
(□藤饮)
川芎 白当归 茯神 白芍炒 茯苓 甘香 木香煨 □藤□ 引用红枣水煎服。
(方歌)
夜啼之证因脾寒,须服钓藤饮可痊,芎归神芍苓甘草,木香□藤红枣煎。
(导赤散) 方见小便不通。
(蝉花散) 蝉蜕不拘多少用下半截 以上研细末,每服少许,薄荷煎汤调下。
%
初生门
卷五初生门
胎黄
属性:儿生□体色如金,湿热熏蒸胎受深,法当渗湿兼清热,地黄犀角二方神。
'注'胎黄者,□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
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