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念:“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信念中常有“应该”、
  “必须”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但是动词是不明显的。
  ·价值;“被接受”,“感到安全”。
  ·规条:“互道早安”这个行为,目的是使人们取得“被接受’和“感到安全”的价值,并且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注意所用动词十分清晰。
  例'2'
  “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拒绝了邀请。
  ·信念:“我不会成功”。涉及个人的信念语中多有“一定”、“不会”、“必然”等词语,以显出其绝对性。动词也是不明确的。
  ·价值:“令我辛苦”,“得不到收人”。
  ·规条:“拒绝了邀请”。这个行为,保证了不会得到那些负面价值,并且实现了“我不会成功”的信念。所用的动词也是清晰明确的。
  例'3'
  “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汲取学问,因为学问懂得多,别人才会尊敬他,找工作更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你应该多看点书,多参加进修课程。
  ·信念:“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汲取学问”。注意“应该”二字的出现,所用的动词是虚泛的。
  ·价值:“别人的尊敬”,“容易找工作”,“快点升职”。
  ·规条:“多看书,多参加进修课程”。这样做是为了取得上面的价值和实现那个信念。
  应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
  只有规条,往往只坚持规条并不能实现那信念。
  上面的例'1'中。“互道早安”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互相尊重”不一定用“互道早安”才能实现出来。事实上,“互道早安”,在缺少某些规条的情形下,甚至不能保证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这个信念。例'3'也是一样,“多看书,多参加进修课程”,是为了实现“求上进的人都不断地级取学问”的信念。这个信念也不一定只有通过看书和参加课程才能实现。同时,如果不注意看的是什么书,参加的是什么课程,多做这些行为,不一定就能增加学问。
  一个人对国家的理想(“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信念,他相信政府如果这样,人民(包括他自己)便会有一些好处,例如安居乐业。为了确保人民能享有这些好处,政府也应订立法律。法律就是规条。
  一家工厂或企业的守则,就是它的规条。你问工厂企业的负责人为什么要有这些守则,他一定会给你充满信念、价值的回答。
  因为规条就是做法,所以往往可以观察到;而信念价值观存在于潜意识中,不容易为人所察觉,故此人们往往坚持规条而忽略信念和价值。
  第九章 信念系统的提升
  信念系统的提升
  信念系统包括信念、价值和规条(Beliefs,values and Rules,简称为.BVR),是每一个人都有,并且与其他人不同的思想发动机:一个人凭这套系统去处理人生里的每一件事,因此,这套系统决定了这个人的成功快乐、情绪感觉和人生成就。这一章特别介绍一些提升这个系统的概念和技巧
  正面词语
  〃正面词语〃帮助我们运用词语去改变思想而使自己在人生里有更积极和进取的态度,遇事时更快找出解决办法,逃出困境。
  在我们身边,不难听到一些类似这样的话,显示出说话人正陷于困境中: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
  〃我没有办法。〃
  〃还没有可能。〃
  困境坦克的〃困〃是因为事情里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使我们感到无可奈何,亦即是无能为力。在困境中的人,容易把思想放在那些无法控制或不想要的因素上,如果能够转而注意一些本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则便有办法使事情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可以再来一次和越做越好。这份心态,使事情有了转机。肯再试便多了一份成功机会,每次都比上次好一些,累积下来,怨天尤人的人就会少了。
  说〃我解决不了〃的人是一个失败者,而说〃我要找出一个解决办法〃的人是一个乐观者,亦即是一个成功者。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个情况,心态不同便会出现不同的语言,而改变语言便可以吏心态改变。即把句子中的〃不〃、〃没有〃等负性的词删除,改用正面的词语代替。例如:
  〃我不要再被人欺负〃改为〃我要别人尊重我〃。
  〃我没有办法〃改为〃我要试着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这没有可能〃改为〃我要找出一个突破的方法〃。
  看以上这些例句,你会发觉左边(负面)的句子,就像困在一个圈中,文字的意思完全是静态的。而右边(正面)的句子,则有动感,是活的,是可以有所行动的意思。
  我们的大脑,跟随着我们的思想去操纵我们的身体。大脑只能接受正面的指令,给它负面的指令,它便会做出与我们意愿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些人不断叫喊自己不会惊慌,结果是,不久之后自己惊慌到发抖,甚至哭出来,便是这个原因。不信的话,你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自己的脑里有什么涌出来:〃不要想像一对白色的老虎,但是可以想像一对跛足的鸭;不要想像在雪山上滑下来的感觉,但可以回忆一个舒服宁静的沙滩。〃你是否发觉自己正是上述的四项?就是说,文中的〃不要〃对你的大脑是完全没有作用的。对吗?
  尽量在说话时使用正面词语,日子久了,你会发觉自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率、更开朗。事实上,看看身边的人,那些遇事顺利成功的人说话都多用正面词语,而那些失意灰心的人说话都充满负面词语。改变语言,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对于常用负面词语的人,我们可以用正面词语练习这个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人生。
  尝试用一句正面词语代替以下的负面词语,亦即是用突破的说话去代替困境的说话。
  〃我不要没有人理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没有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问题没法解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读书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着他有很大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来没有想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被公司辞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试过都不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没有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客人不会接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事情太复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不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每次都失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很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面的负面词语代表了困境,跳出了困境其实是海阔天空,代替的正面词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以下是一些例子,让你明白困境只有一个,而突破则有许多。多选择便是多能力,把同样的意思用正面词语说出,我们的能力状态便会不同。
  困境的说话 突破的说话
  1。〃我不要没有人理睬我。〃 〃我会去交些新朋友。〃 〃我要和很多人沟通。〃
  2。〃我没有钱。〃 〃我要增加收入。〃 〃我需要找些地方节省一下。〃
  3。〃这问题没法解决。〃 〃这问题需要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我们有一个新挑战。〃
  4。〃我读书少。〃 〃应该报读什么课程?〃 〃我要创造出需学历的事业机会。〃
  5。〃跟着他有很大压力。〃 〃我要增加自己的速度。〃 〃我要学习如何提高效率。〃
  6。〃从来没有想过。〃 〃这事有新发展的可能。〃 〃是该去想一想了。〃
  7。〃我被公司辞退了。〃 〃我有重新策划事业方向的机会。〃 〃我会找到赏识我的地方。〃
  8。〃以前从未有人做过。〃 〃我们有做第一个的机会。〃 〃应该怎样开始?〃
  9。〃以前试过都不成功。〃 〃从前的经验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我们需要找个新的做法。〃
  10。〃我没有信心。〃 〃其中什么事情我不能控制?〃 〃怎样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
  11。〃我们的客人不会接受。〃 〃 我们有教导客人的责任。〃 〃其中对客人有利的因素是什么?〃
  12。〃这事情太复杂了。〃 〃找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它。〃 〃把它拆细去做处理。〃
  13。〃时间不够。〃 〃有些事情的重要性需要检讨。〃 〃如何可以提高效率?〃
  14。〃我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我的需要便是我的目标。〃 〃有谁可以给我意见?〃
  15。〃我每次都失败。〃 〃我需要找出新的做法。〃 〃怎样从那些经验中学到教训?〃
  16.〃我觉得很无奈。〃 〃我要找出新的选择。〃 〃怎样可以造成突破?〃
  深层的正面词语
  我们说的话来自内心,亦即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包括了整个的〃我〃,所以,我们说的话往往反映出整个的〃我〃的状况。稍为留意一个人说的话,不难了解他的内心状况。在辅导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士,能从受导者说的话中寻找蛛丝马迹而明白受导者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当一个人说:〃我会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或者〃我决心去排除障碍〃之类的说话时,我们或许会嘉许这个人,认为他很积极。其实,这个人会活得很辛苦,往往不能成功,却不知是什么理由。他的话已经清楚地显示出来:他要不断地制造困难,才能让他做到〃会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
  ·他要常常制造障碍,好证明自己〃决心去排除障碍〃。
  为了使自己的潜意识引导自己有更舒畅、更惬意的人生,避免给自己这类保证辛苦的指令,可以把句子改为:
  〃我会努力去达到目标〃和〃我决心去争取成功〃。
  9。2 阿Q精神
  我主持课程时,常常从学员的口中听到〃阿Q〃两个字。对这个字作深人的研究,会认识到自己更多的人生观。
  〃阿Q〃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在中文流行的地区,很少有人没听说过〃阿Q精神〃这几个字。〃阿Q〃事实上已经成了众多人的口头禅,用来形容某些人和他们的行为。让我们在这儿先停一停,请你问问自己:〃阿Q〃或〃阿Q精神〃对你来说是什么意思?
  在一次课程上,我成功地引导一位因失恋而十分不开心的少女变得积极和愉快。另一位学员说:〃这不是很阿Q么?〃我问她:〃'阿Q'是什么意思呢?〃
  在另一个课程上,我说:〃人人都可以从很多事情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而因此变得积极愉快,无需把自己困在愁苦怨恨之中。一位学员马上回应说:〃这不是很阿Q么?〃我问他什么是〃阿Q〃,他说不出定义,而只能举例说:''例如你跟我打麻雀输了,说是因为知道我急着用钱而故意输给我,这便是阿Q。什么是〃真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经过我们五个感觉器官传人脑里,是为摄入过程;然后与我们脑里经多年建立起来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对比一下,是为处理和编码过程。摄入、处理和编码过程都是我们自己控制的,所以都是主观的,经由三重主观过程所得出的结果当然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故此,在我们脑里所有事物的意义亦都是主观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世界',只存在于我们的脑里,并没有绝对的真实,而只有主观的真实。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先举一个例子:某人因为上司说了一句他觉得不对的话,他很生气,千方百计地去找资料和花工夫去证明他的上司存心不正,所说的那句话是不对的。其实,对这个人来说,他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与此相比,证明他上司是不是好人,或者那句话是不是太过分并不重要。他可以抛开如此重要的目标不顾而去做那么微不足道的事,他的人生一定有很多不快和辛苦。
  如果他坚持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使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他不会在乎他的上司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否有不良动机,而只会去想那句话如何能推动自己更成功、更快乐。
  所以〃真实情况〃既不存在,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情况怎么能对自己有裨益!
  刚才我提到过一位失恋不开心的少女,她就是明白和接受了以上的道理而变得积极和愉快的。另一位学员说:〃这不是很阿Q么?〃我问那位学员:〃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阿Q?〃她说:〃失恋本来就应该不开心嘛!不是么?你看看哪一个失恋的人不是没心情做任何事、痛哭、不想见人的吗?〃我接着问:〃那么,按你说,应该哭和不想见人多久才不会被叫做阿Q?如果我失恋了,把自己关在房里不见人,哭了3天才出来,你会不会说我失恋这么大事只哭3天,所以是阿Q呢?或者我应该哭3个星期才出来?如此,我将会失去我的工作;或者哭3个月才出来?如此我将失去大部分朋友;甚至哭3年才出来,或者因此我会培养出恐惧或者仇恨异性的心态。怎样才不算阿Q呢?谁可以作出这个决定?怎样去作出这个决定?〃
  那位失恋的小姐,在那次课程中看到了该次失恋经验带绐她的人生的一些重要意义,做了一些改变,3年后结了婚,生活十分美满。以此交换当时的一句〃阿Q〃,不是很值得么?
  若给你重新投胎的机会,并且有两个选择,你会选下面哪一个:
  ①名字叫〃阿Q〃,人生里十件事有九件顺利成功和开心。
  ②名字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叫〃阿Q〃,人生里十件事只有两件称心满意。
  答案是很明显的。故此,不要盲目地执着两个字或者一句话,而封杀了自己本来可以有的很多选择,其中可能包括了使你人生出现重大突破的机会!所以,每当遇上不开心的事,觉得想哭的时候大可哭一个痛快,然后找出事里正面的意义,积极地运用它去提升自己,管他算不算是阿Q呢!
  拜木头现象
  有一天,闲来无事,出外散步,在沙滩捡了一块木头。回到家里,本想只用刀子把它的外表修饰一下,也许是太无聊了,在不经意之下,把木头削成一个粗看似人形的不知名物件。碰巧这时一位朋友到访,见到了木头他问我是何物,我灵机一动:跟他开个玩笑,便故意装出认真严肃的样子,回答说:〃不可以问,也不可以笑!〃我又神态凝重地把木头放在高高的一个木架上,拜了两拜,并且要他也拜了两。
  原来朋友家中有事,想到我这里借住数月,我答应了他。次日他搬来的时候,我又作弄他,要他拜拜那块木头。接着我有事出国,一个月后回来,发觉家中倒也被这位朋友维持得齐整洁净,特别是那个放置木头的墙架,抹得一尘不染。当晚,有几位经常见面的好朋友到访,一进门,这几个人便脱鞋,然后用恭敬的态度先向那木头拜了几拜。我问他们做什么。他们说也不大清楚,只是那朋友说必须拜,想是求保佑之类的意思吧。听后我不禁哑然而笑,于是告诉他们整件事的开始只不过是我对那位朋友的一次玩笑而已。
  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有不少这样的〃拜木头现象〃。其实为的是什么无从得知,只是有人这样说,或者已经习惯了,又或者看见人人都这样想、说或者做,自己也就随大流。其中的原因无法得知,而对自己有什么意义或好坏亦没有想过。慢慢地,它们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东西,在内心支配了自己,妨碍了自己在人生中本来可得的提升和突破。〃阿Q精神〃之类的说法便是例子,往往都属于这种〃拜木头现象〃。
  …
  9。3 打破局限性的信念…破框法
  很多人在今天的环境里感到事事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若想人生有更好效果出现,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信念,也就是日常挂在口边的〃思想框框〃。
  最妨碍我们在今天充满挑战的环境中找到突破的3个〃思想框框〃是:〃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这3个信念之
  间有关联,往往会一起出现。
  1.〃应该如此〃
  简单地说,〃应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