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大龄剩女 作者:羽外化仙(起点vip2014.3.12完结)-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决定下俞家兄妹的事,古闺秀还要操心送别狄仁杰的事,虽然李德淳准备了一份仪程,但古闺秀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她找了藏青色水纹缎子绣了一只金黄的锦鲤,做成荷包后把从福山寺请回的平安符装在里面。

    待到初三一早,她和李德淳来到城门口给狄仁杰送别。狄家有不少人送他,把狄仁杰团团围起,古闺秀一个女子不方便上前,又不好意思让李德淳帮她转交,便喊了俞风到马车跟前:“你一会儿跟着三爷过去送狄大人,找机会把荷包交给狄大人,就说我祝他前程似锦、平安如意。”

    俞风应声而去,当他把荷包转交给狄仁杰时,古闺秀万万没想到狄仁杰竟然撇下众人,大步向她的马车这边走来。

    古闺秀连忙走下马车与他话别。

    狄仁杰欣喜的拿着荷包问道:“这是你亲手绣的?”

    古闺秀不好意思的点头说:“是呀,嫌弃的话可以还给我。”说罢要伸手去抓。

    狄仁杰动作比他快多啦,她哪里抓得到,只听狄仁杰说:“前天看你改衣服慢吞吞的样子,以为你不会绣活儿呢,不想做的还挺好,鲤鱼活灵活现的,多谢了!”

    古闺秀见他希望,这才松了口气,又说:“里面的平安符是我从福山寺请的,你查案办案不像其他衙门那么太平,一定要注意安全。”

    狄仁杰笑着说:“放心,我一定会把荷包贴身带着的。”

    “那……你一路顺风。”

    古闺秀感觉到了不远处的那群人频频看他们两人,似乎还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有几道炙热的眼光让她有点受不了,不敢再多讲下去。

    狄仁杰拱手送她上车说:“你也多保重,咱们今日暂别,相信很快就会再见的。”

    古闺秀笑了笑上车去,心中却苦涩地想着,今日一后,他会在仕途上越走越远,而她打定主意要做个自由自在的小女子,两人只会越行越远。

    另一边,狄老爷见他们两人依依惜别,心中更笃定儿子对古家小姐有情,不然他断不会一反常态的在这么多人面前跟女子单独话别。他将古闺秀从上到下打量了数个来回,见此女丽质天成、眉目如画,更难得的是气质华贵,没有小家碧玉的扭捏,却透着一股大家闺秀的优雅。

    难怪儿子会为之倾心。狄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收回打量的眼光,和煦的对李德淳说:“令侄女国色天香、秀外慧中,又听闻她贤惠能干,实在是难得的好女子呀。”

    李德淳听人夸奖古闺秀,自然是满心欢喜,谦虚道:“过奖过奖,不过不是我自夸,我这女……侄女,不仅貌美如花、聪明伶俐,更是至纯至善之人。”

    狄老爷便顺势问道:“这等上佳女子,也不知谁能娶回家,只怕是择婿眼光极高,这才把终身大事耽搁下来了吧?”

    李德淳在并州的这月余日子,已经知道外面会对古闺秀“高龄”未嫁有些非议,他是决不允许别人以为古闺秀有什么瑕疵,便趁机解释道:“她自幼失恃,没有母亲为她操心婚事,一时耽搁了,等古老爷知道该嫁女儿时,又因疼爱有加,看谁都不满意,这才耽搁至今。如今有卫国公府给闺秀做主,我是定要给他挑个如意郎君的。”

    狄老爷呵呵笑道:“那是,如此明珠一样的人,定要好好挑……”笑声却有些苦涩。

    李德淳与之交谈的时候也想了许多,他隐隐感受到了狄家的试探之意。

    这些日子,狄仁杰和古闺秀的相处模式让他十分不解,若说无情,他们来往太过丛密,哪有不顾嫌疑彼此串门的?若说有情,两人却恪守礼道,如清风霁月一般。

    对于狄仁杰,李德淳很欣赏,不管是品相、才学还是能力,都是上佳之人,但若当做女婿来考量,他又觉得还不够,狄家不够强大,不足以给女儿最尊荣的生活。

    卫国公府的嫡女,是皇子也嫁得的。

    送走狄仁杰,古闺秀回家之后有些闷闷的,处处都觉得无聊。

    在认识狄仁杰之前,她每日忙着打理质库,闲暇的时候把玩古董,那时候觉得生活安逸自在,现在却觉得像少了什么的,心里空落落的。

    她摇了摇头,提了提精神,拿出自己记载古董收藏的册子,开始翻仓库把玩她的收藏品。

    待到初六时,突然来了两封书信,让她吃了一惊。一封是周掌柜从京城寄来的,一封是豆卢钦望从江南大营寄来的。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归锦(1)

    许久没有豆卢钦望的消息,古闺秀十分牵挂,连忙展开书信看起来。

    豆卢钦望专程写信问她新年好,信中还说他在军中比武得了头筹,被提了校尉。

    听闻他很好,古闺秀情不自禁的笑了笑。

    李德淳认得军中书信的印章,便问:“怎么是从军营里送来的信?”

    古闺秀解释道:“是芮国公世子写给我的,他曾随芮国公在并州公干,我们因为一个案子认识,后来还一起进京,不过他被调去江南大营了,她专程写信问我新年好。”

    李德淳吃惊道:“芮国公世子?那便是冯姮的儿子了!”

    “冯姮?”古闺秀思忖道,这大概是芮国公夫人的名字吧,看来与父亲有旧识。

    李德淳感慨万千:“冯姮出阁前曾进宫做五公主的侍读,与你母亲非常要好,没想到你和她的儿子竟然是好友。”

    五公主李丽质乃太宗的嫡长女,最受宠爱,当时为了教养公主,太宗从宗亲及重臣家中挑选了数名小姐进宫侍读,冯姮就是其中一个。

    古闺秀说:“我之前进京,曾有幸见过芮国公夫人一次。”

    李德淳高兴的说:“等回头我们进京,我再带你去芮国公府做客,她若知道汝南还有女儿在世,必定很高兴。”

    古闺秀放下豆卢钦望的信,转而去看周掌柜送来的信,不知爹爹在京中过的如何……

    拆开信看了没几行,古闺秀便惊叫着站了起来,拿着书信的手抖个不停,惊恐的眼睛中快要流出眼泪了!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李德淳慌张的上前从她手中接过书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同样满脸惊讶。

    周掌柜在信中说,燕太妃为汝南公主的事招古爹爹进宫问话,谁知以古爹爹是“逃兵”为由,命禁军将他关了起来,要送交兵部和刑部。

    古闺秀急的不得了:“这可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爹爹全心全意守护母亲周全,为什么要说他是逃兵?”

    当初汝南公主逃出宫,后来不敢回宫,一是因为已有身孕,再则就是不想连累身边的人被问罪。古爹爹与杨大叔两人若被追究起军纪,绝无活命的可能。

    李德淳安慰道:“别慌别慌,兵部、刑部正月二十才开衙,古侍卫只是暂时被禁军收押,想来应该无碍。我先书信一封,托二哥打点禁军,不要古侍卫受罪,而后我们赶紧上京进宫去求燕太妃,你是汝南的女儿,她看在古侍卫将你养大的份上,定会手下留情的。”

    古闺秀想来也只有他说的这个办法,于是立即让俞风去给杨威报信,一方面是通知杨大叔到乡下去躲一躲,保不齐军中也会有人来捉他;另一方面要喊上杨威再次进京了。

    杨威很快就赶来了,一起来的还有洪筝,他们得知古爹爹出事,要一起进京帮忙。

    洪筝说:“多个人多份力,我虽然不熟悉京中的情况,但是到时候为小姐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古闺秀感激大家的相助,同他们说好明天一早就启程进京,当下便各自回家安排准备。

    古闺秀这边有点麻烦,俞风俞露兄妹有些小,但是没办法,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只能一起带进京城。

    事出突然,大家准备的很仓促,古闺秀难免心中有些浮躁。

    李德淳安慰道:“只收拾一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就行,到了京城,万事都有我替你做主,不用慌张。古侍卫对我有大恩,我是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

    古闺秀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呜呜哭道:“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我的身世会给他带来危险,应该说什么也要拉他一块回来的,就算回不来,我也不该丢下他一个人,若我在京城,我还能进宫求情……”

    古闺秀哭的他心痛,李德淳只得一遍又一遍的安慰她没事。

    一行人匆忙上路,因京中急等着救命,古闺秀一路马不停蹄,天未亮就出发,天黑才停下,如此风餐露宿的赶路,好巧在路途的驿站遇上了狄仁杰!

    她比狄仁杰晚走了四天,却在路上赶上了他。

    狄仁杰听她讲了古爹爹的事,见她一副泫然若泣的模样,心疼的不得了,替她出主意说:“想来太妃并不是真的动怒,不然大可以用‘诱拐公主’的罪名直接动用宫刑杖毙,何用等着兵部和刑部去审理?等你们进京,只要李三爷证实古老爷是奉公主之命一路护送,而你又能证明你娘生前将你托付给他,那么作为公主的护卫,听从公主之命天经地义,何来潜逃之说?”

    狄仁杰的一席话说的古闺秀长舒一口气,她真是被周掌柜的信吓的魂飞魄散,根本没有安心去细想,听狄仁杰这样一番分析,这才觉得古爹爹的情况虽然危险,但应该无性命之忧。

    古闺秀终于露出了数天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李德淳趁机说:“这下安心了吧?你这一路愁的什么都吃不下,又睡不着,人都瘦了一大圈,你快多吃些,不然古侍卫看到你这副模样,必定要说我没照顾好你。”

    狄仁杰听他这样说,皱眉说古闺秀:“怎么能不好好吃东西?就算是再紧急的事,你也得保重自己,不然你先倒下了,怎么去救古老爷。”

    古闺秀恨不得捂住耳朵,急忙道:“好啦好啦,没见过你们俩这么罗嗦的,我这就吃,吃两碗好了吧!”

    狄仁杰和李德淳相视一笑,不再唠叨古闺秀。

    虽然古闺秀已被狄仁杰劝解的不再寝食难安,但他们依然抓紧时间赶路,日夜兼程之下,他们终于在正月十四这一天赶到京城。

    古闺秀径直来到铺子里找周掌柜,周掌柜讶异万分,说:“我以为小姐月底才能进京,不想这么快!”

    古闺秀着急道:“爹爹被捉,我心急如焚,哪里还敢耽搁,你快跟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还未进屋坐下,已着急问起。

    周掌柜领她和李德淳进屋坐下,说:“腊月二十八那天,燕太妃派人宣老爷和小姐您进宫,但小姐您不在京城,老爷只好独自进宫向燕太妃解释,谁知当天进宫之后,老爷便没能出来。直到第二天,有宫里的内侍到家里来盘查,我们才知道老爷因为当年的事,被当做逃兵捉了!”

    古闺秀听了悔恨不已,道:“都怪我任性,明知京城之中事还未了,却一意孤行要回并州,燕太妃定是以为我故意不见她,才迁怒到父亲身上。”

    说罢,她咬牙想了想,对李德淳说:“我想进宫见燕太妃向她赔罪道歉,想来她不生气了,也就会放了我爹,您能帮我安排吗?”

    李德淳点头道:“这个简单,我这就回卫国公府派人送牌子。”

    他说罢要走,古闺秀送她出去,路上又交代道:“若能提前打听一下我爹现在的情况,再好不过。”

    李德淳点头,但听到古闺秀喊古老爷“爹爹”,又这般着急他,便觉得心中一片苦涩,说不上的嫉妒与羡慕。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归锦(2)

    古闺秀进京到现在,一口水都没有喝,着急的着手安排打听古爹爹的事,送走李德淳,见狄仁杰还在,忙说:“哎呀,你怎么还在,快别管我这里的事,你自己的事也着急的很,快去忙吧。”

    狄仁杰再过几天就要到大理寺任职,虽说是皇上钦点的,但是定然还有些地方要走动,而且住的地方都没安顿好,就急匆匆跟她操心古爹爹的事。

    狄仁杰见自己帮不上忙,便道:“那我先去我二叔家,安顿好了再来看你。”

    古闺秀点头,送走他之后,这才带着琬碧、俞风一起收拾自己的东西。

    晚上,李德淳来了,告诉闺秀他已托付二哥李德奖亲自进宫送牌子,求见燕太妃。李德奖是龙武军中护军将军,龙武军是禁军之一,李德奖在宫里颇有些路子。

    “明天元宵节,宫里有家宴,想必是没时间,最快只怕要到后天。”

    晚一天见燕太妃,古爹爹就要多受一天苦。古闺秀虽然救父心切,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岂料,就在当天晚上,李德奖连夜来到古家告诉古闺秀,燕太妃传她明天就进宫。

    李德淳听了十分讶异,问:“明天不是元宵家宴吗?人多繁杂,礼数又多,这个时候让闺秀进宫,并不是很好。”他担心女儿在宫里受了惊吓,或者吃了亏。

    李德奖说:“当年汝南公主意外去世,燕太妃十分悲痛,如今得知她还留有一个女儿在世,自然是想尽快见到。”他笑着说,“燕太妃正是想趁着家宴的机会,把闺秀的事告诉大家。”

    古闺秀惊诧的不知怎么办才好,她一面希望快点见到燕太妃求她放了古爹爹,一面又不希望改变自己的身份。

    她问李德奖:“我爹现在如何?”

    李德奖说:“他一直被扣在禁军的牢室中,我已打过招呼,不会让他受苦。不过……”

    “不过怎样?”古闺秀着急的问道。

    李德奖说:“不过他当年的事要如何决断、是否定罪,一切都得看上面的意思。”

    古闺秀明白了,这种事全凭燕太妃的一念之间,她明天的表现很关键,若她能讨燕太妃开心,念在汝南公主的情分上,求她一个恩典放了古爹爹,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若是燕太妃不喜欢她,想到汝南公主的死,古爹爹只怕是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古闺秀问道:“明天进宫见燕太妃,我需要准备什么吗?”

    李德奖道:“你不用紧张,明天一早,我让你二伯母送你进宫。燕太妃养育了你母亲,同你的外祖母一样,她现在只盼着见到你。”

    古闺秀点头,她心中清楚,她的人生要朝着她不可控制的方向转变了。她在卫国公府面前能够任性的不与他们相认,但在燕太妃面前,她毫无任性和抵抗的余地。

    交代完进宫的事,李德淳与李德奖一起回卫国公府,在路上,李德淳十分诚恳的谢道:“二哥,辛苦你了,多谢你四处奔波走动。”

    李德奖语重心长的说:“如今卫国公府只有你我兄弟二人互相扶持,你何须说这些话。闺秀是我的亲侄女,为她做这些是应当的。”

    说着,他就感慨道:“先前大哥因承乾太子的事情被流放到岭南,父亲又在去年去世,你在寺中不理俗事,整个卫国公府全靠我一人支应门庭,其中责任与负担让我倍感辛苦。如今你还俗归家,是个做父亲的人了,再不可像当年那样感情用事,卫国公府的爵位能否保住,全靠你我了。”

    李靖去世之后,卫国公府的世子因被流放,爵位一直没有封下来,他们一直担心皇上会把“卫国公”的爵位收回去。但如今李家突然多了一个汝南公主所生的女儿,事情便多了转机,如果闺秀能够在宫中走动得开,得到宫中贵人甚至皇上的亲睐,他们卫国公府就有大造化了。

    李德奖心中有些话没有对李德淳摊开说,但这其中牵扯的关系,李德淳也能琢磨得透。他以前在庙里可以不管尘事,但现在他不能不管,可一想到要让女儿担负起门庭兴旺的重任,他就于心不忍。

    想来想去,他对兄长说:“我亏欠女儿良多,如今我只想她开心幸福,其他的……”

    李德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打断了他的话:“不说多的了,眼下最要紧的是过了燕太妃这一关,再劝说侄女回家。”

    李德淳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正月十五清早,天都未亮,就有人敲响了古家的小院门,是卫国公府的二夫人来送古闺秀进宫。

    李二夫人个字稍矮,但身材纤细,一张小瓜子脸玲珑生动,显得她年轻小巧,看不出实际年龄。

    她上前拉住闺秀的手,亲热的说道:“你便是三叔的女儿了吧?我是你二伯母!可怜的孩子,咱们本是至亲,却到如今才相见!”

    古闺秀对她见礼,喊了一声“二夫人”。

    李二夫人听到称呼略楞了一下,但想到丈夫说这女孩儿并不与她父亲相认,便对她不喊她伯母的事不太在意,继续笑着说:“我们回头多的是时间说话,眼下最紧要的是送你进宫,来人呐,把东西拿进来。”

    话毕,一群丫鬟捧着东西鱼贯而入,上面有各色的衣服、首饰、鞋袜、腰带等等,应有尽有。

    古闺秀以为李德奖让二夫人过来只是送她进宫,没想到是要把她从头到尾换个包装。

    “这……我这里并不缺衣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