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喧嚣-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年的时间,延慈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这种旅行家式的生活方式带给他的快乐无法形容。他一边欣赏造化之神奇,一边不断体悟,有时会在某一个庙宇挂单住下来,传授一些武术,广结善缘。师父对爱徒经常给予点拨,虽然不在一处,而心却靠得很近。在师父的影响下,他在佛教与武术界之间广泛交游,认识了很多同道中的朋友。他说,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找到了一个新的自己。    
    延慈寄山水以娱情,仅仅是他修行的一个方面,7年的羁旅,他看到的更多是民间疾苦,不仅仅是生活状况的苦,还有人心的苦,人与人之间争斗的苦,找不到方向的人的苦,看不见幸福的人的苦……    
    1998年,延慈回到寺院,向师父讲述了自己的见闻和对世态的理解,师父微微点头,并没有评价。只是希望他能够留在寺院中,暂时不要离开。不久后,师父安排他到了课堂负责一些接待工作,一干就是三年。    
    近年来,方丈很重视少林寺的各方面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少林寺下属寺院的修复工作。而闻名海内外的熊耳山空相寺自然是重中之重。说起这空相寺来,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不亚于少林寺,曾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并列河南四大名寺。其鼎盛时期,寺内有僧徒八百,香客无数,各种殿房四百余间,占地八十余亩。但在历史上曾遭洗劫和人为拆迁。其中两次大规模灭佛,即北周武帝灭佛和唐武宗灭法,空相寺都难逃厄运,好在历代对该寺多次修复,才得以在千年之后仍然保留“达摩塔”、“达摩石刻画像碑”等珍贵文物。据史书记载,此寺是达摩祖师弘法葬身之处,因此,空相寺闻名中外,千古不灭。    
    空相寺的修复工作刚刚启动时,方丈便派延慈担任空相寺的监院了。空相寺位于河南陕县,据少林寺有上百公里。延慈领师命即赴陕县,投入到紧张地修复工作中。寄情山水多年的延慈一到空相寺便喜欢上了那里,熊耳山北依黄河,南接伏牛山,东临洛阳,西连西安,交通便利,风景宜人,并有多处历史奇景遍布四周,是一个传播佛教文化的绝好圣地更是一处极有潜力的旅游景点。    
    延慈法师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述了达摩西归的故事——    
    北朝孝明帝时,使者宋云从西域回来,看见达摩祖师光着双脚,扛着禅杖,杖上挑着一只鞋子,翩翩向西走去。宋云不知达摩祖师已经圆寂,便连忙上前叩拜。达摩叮咛宋云说,“今日你我相遇,是缘份。请你切记不要对任何说见到我的事。否则会有牢狱之劫”,言罢,匆匆而去。宋云忠君,便向孝明帝说了此事,皇帝大怒,认为宋云胡说,因为他早已知道达摩圆寂于龙门千圣寺,并亲自护送祖师遗体会定林寺。便把宋云下了大狱。三年后,孝明帝开棺验证,方知宋云所言不虚,恍然大悟:“达摩祖师真的成佛了!”为奖励宋云之忠,将之连升三级。定林寺也因这个传说,更名为空相寺。这个颇有些神化色彩的故事让人很是喜爱,。延慈说,这仅仅是空相寺流传的诸多故事中的一个,要是讲起来,光那里的故事就能讲一整天。    
    在空相寺的延慈感受到来自师父的深义。这样一方宝地,让自己这个对山水极有情缘的人来管理,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延慈在感念之余只有努力干好,以报答师恩。    
    目前空相寺即将从一片废墟中站起来,第一期计划建360座房子。其中有100间禅房,余下的是客堂、斋堂等等。目前正在抓紧修山门,不消几月便可完工。    
    谈到善款,延慈说,主要是师父在国内佛教界的影响为空相寺的重修争取到了善款,另外还有日本友人的赞助。    
    几个月来,延慈法师一直带着几个小沙弥住在那边,过年了才回到少林寺。他说,自己再在山上呆两天就去那边,马上又要开工了。    
    临别,他笑着说,下次来少林,请到空相寺小僧处一叙。


第四部分第35节 释果林:纽约建少林寺奇遇

    释果林:在纽约建少林寺奇遇记    
    法名又称释延嗣,俗名兰长岭,1970年生于河南开封通许县    
    采访时间:2002年3月18日下午    
    采访地点:北京月坛南街大取舍茶艺馆    
    大年初一那天,山寺格外热闹,无数信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拜佛。    
    永信大师沐浴着新年的阳光做佛事,我们一路跟着,眼见到了中午,大师刚刚回到方丈室,一群美国游客围在了方丈室门口,一起跪倒在地,说着不土不洋的中文,“弟子……拜见师公……”    
    方丈的侍者永持、延江等迎了过去,仔细一问,原来是美国少林寺来的。我大感诧异,从来没听说过美国也有个少林寺,一个美国人看我面带着疑惑,从书包中拿出一张照片来,是一个胖大的和尚。他说,这就是他的师父,是方丈的弟子。他们这次来中国,就是想拜见一下师公。此时,永信大师已走出了方丈室,那群美国人齐刷刷地磕了三个头,围在大师身边照起像来……    
    大师说,少林寺在美国有个下院,徒弟果林在那里负责,有机会你们可以联系一下,说着,大师把他的电话抄给了我们。    
    回北京后抓紧联系,不巧的很,总是没有人接,慢慢地也就淡忘了此事。    
    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有一天居然接到了他的电话,更让人兴奋的,他说自己就在北京。真正相见的刹那,一个身材魁梧、法相端庄的法师正在冲你笑着,煞是有趣。他俨然是少林很有分量的一个人,怎么说?你瞧他的块头,体重足有200斤!而事实上,果林法师在少林确实是个很有分量的人。否则,为什么大师会在十年前便把少林寺在海外的事业交给他来做呢?    
    果林法师给我的名片上写着“少林寺海外总会会长”。地址在美国纽约,他同时兼任美国纽约少林寺监院。果林法师说自己7岁习武、15岁在苏州落发出家,16岁那年来到少林寺拜永信大师为师,得法名延嗣。但为了表示对剃度师的尊重,他还是常用果林这个名字。    
    与他几乎同时拜永信为师的是延孜,现在英国。他们两人可以说是永信大师最早的两个弟子,两人体形都算得上魁梧,因此永信大师常常带他们于左右,成为两大护法。果林练的功夫叫金钟罩铁布衫,在少林寺,掌握这项功夫精髓的人并不多,永信大师便是其一。果林便得到了师父亲传,武功进展神速。    
    从16岁到22岁,整整六年时间,果林可以说不离永信大师一步。而后来他为什么去了纽约,而且一呆就是十年?果林禅师沉默了半晌,向我们讲起了在美国十年的岁月痕迹。    
    1992年,他随团去美国参加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他的硬气功,博得了满堂彩。当晚,他饭后去街上闲逛,看到了一家以“少林寺”命名的武术学校,觉得有趣,便走了进去。可一打听,那里的主任和少林寺却无半点关系,完全是在借少林寺之名做生意。他当即指责,没想到那主任一笑,说,在这里,这样的学校、武馆有好多家,你一个少林和尚管得过来吗?要是咽不下这口气,你有本事也办一个。    
    或许是那人的话刺激了他,果林回到住处久未能眠。他知道,想在美国这个地方弘扬真正的少林文化实在很难,但是,如果现在还不做这件事情,那么,何时才能开始……那几天,果林像是过了很漫长的几年。他几乎一刻不停地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拜访华人区的一些寺庙,希望找到同路人。结果,在佛恩寺,他真的遇上了一个叫法云的大师,当他把想法说给法云大师听时,法云当即表示支持。但还是劝他先回国,等时机成熟了再说。果林回国以后,对师父讲述了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永信大师说,你有如此想法很好,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少林寺的名誉就算了,如果你想弘法济世,而且与那里又那样有缘,不妨去闯闯看。    
    当他第二次踏上那块土地的时候,果林才发现一切并非如自己想像地那样简单,别说办学校的钱没地方去弄,来美国的机票都是师父资助的!但是既然来了,就别想那么多了。接下来的两年,他并没有马上开始筹备建立寺院。他几乎天天和法云大师在一起,法云的修为让他感觉到异乡的温暖。这两年中,他几次想办武校,因为已经有了些居士的投资,但都被法云大师挡住了。直到1994年,他才开始办了一个武术班,在公园中教授。由于果林教的是真正的少林功夫,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慕名来学功夫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果林便在1996年办了一个武术学校,短短三年时间,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有了学生3000多人。    
    聊天到开心处,果林法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花絮。那还是在他办武术学校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女孩子找上门来要学功夫,果林婉言谢绝。可是,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那女孩又拉了两个女孩来,果林说,你要是不收我,我就去告你!这是人权!你搞性别歧视。果林一下子懵了,说,我们少林武功在传授时要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接触,我是僧人,不与女人接触,所以很为难。那你口授,我跟着练。果林没法,只好收了她们,结果没想到的是,这几年女弟子的数量竟呈直线上升。哈哈哈……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果林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想在建立纽约少林寺。他把电话打到师父那里,师父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并一再嘱咐他在寺院建成以后要多做佛事,以武术禅的思想弘法。果林把师父的话牢记在心。    
    事实证明,永信大师是有先见之明的。纽约少林寺建成以后,当地的佛教组织并没有马上接受它,因为在大家看来,少林寺就是练武的地方,和佛教所弘扬的精神是相背的。果林并没有去做什么辩解,他相信师父说过的话,是不是道场要看你在干什么,而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果林至今记得他来美国之前的一件事。称霸武林五百年的泰拳师邀请少林弟子去泰国表演武术,说是表演,其实是想比武。以前的多次邀请都被师父拒绝了,这次,果林看到了邀请函,上面的语气颇有轻蔑少林的意思。果林年轻气盛,便背着师父偷偷集训。果林法师最擅长硬气功,但是他所修的硬气功又和一般意义上的硬气功有所不同。一般人练的时候练局部,是拍打出来的,比如铁砂掌、铁头功什么的,果林练的是气,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是属于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果林在寺院中集训了一个月,练功的时候,他把头罩住,让陪练的僧人用铁锤砸他的身体,用刀剑砍他的身体,他常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后来偷偷去了泰国,真的就打了胜仗,称霸武林的泰拳师威风扫地。当地华人媒体大肆渲染,一时间,果林的大名威震东南亚。    
    回来以后,师父严厉地责备了他,大师说,出家人不要轻易与人争长短,中华武术高出泰拳的决不仅仅表现在你一个人身上,为什么别人没有去做这件事情?因为你太看重武术本身了,这样会影响你的修行……    
    果林一开始自然是回不过味儿来,我为国争光,师父却这样说我,真是有些让人费解。    
    可是,随着时间的沉淀,果林慢慢知道了师父的深意。武术水平再高都是外在的,修为是内在的东西。大师提出的武术禅不正验证了这一点?    
    美国纽约少林寺建成典礼那天,当地媒体闻风而来。果林法师表情肃穆地说,“纽约少林寺是中国嵩山少林寺的下属寺院,是真正的一脉相承。我们会把这里作为一个弘法利生的起点,一个传播东西方禅文化的智慧窗口,一个练武强身、禅拳一体的实修道场……”事实上,果林也是这样做的,他深知,只是局限于武学,那是远远不够的。便在法云等法师的支持下多次举办佛事,并成立了少林书画院,多角度传播少林文化,并在永信大师的支持下成立了少林寺海外总会,为进一步发展少林的海外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纽约少林寺建成初期并不为当地的佛教组织所接纳,但是慢慢的,人们看到了少林寺在弘法方面所做的事业,终于接受了这个占地7500英尺的大庙。    
    谈到个中辛酸,果林似乎有一肚子的话。他说,不被人接受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人的是非心不可能一点都没有,你做了那么多,别人不理解你,你便会有痛苦。是师父在地球的那一端用话筒经常鼓励我,才让我坚持下来……    
    他说,现在的纽约少林寺已经成了纽约第一大寺。一般比较大的佛事都在这里举行,从不被人接受,到成为不可或缺,这个变化是让人欣慰的。


第四部分第36节 释延裕:要考英语四级

    释延裕:要考英语四级的和尚    
    俗名逯军,1979年6月生于河南洛阳偃师县大口乡焦村    
    采访时间:2002年2月9日上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延裕禅房    
    少林寺西寮房的最后面一排最靠西的屋子便是释延裕法师的禅房了。轻轻叩门进去,他正在看书,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延裕法师法相庄严,不怒自威,颇有几分侠义模样。谈话更是快人快语,毫不设防。他说,这次大家见面是缘份,而且是很难得的缘份。因为再过几天他就要回苏州佛学院上学去了,这次是放假,回来看看师父。    
    说起他现在就读的苏州佛学院,延裕非常自豪,他说,这所佛学院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佛学院之一。它对来上学的僧人的要求非常高,考试时要考外语,根据你的语种出题,英语要求过四级,这比一般的大专院校要求都高,一般的院校只要求在大学毕业前拿到四级证书。学校中所设立的课程也很系统,像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还有印度哲学史都有,内容很广泛,另外还有梵语课,是中国科学院的姓韩的先生教我们。学校为我们提供免费宽带上网服务,让我们很容易和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融为一体……    
    他的叙述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印象中的佛学院不过是教人念念经啥的,谁曾想会有这样丰富的内容?!而且,对外语的要求居然那样高,对电脑也那样重视!看来,想当个和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想看,一个僧人整天抱着《新概念英语》,似乎比手捧佛经要难得多了。    
    延裕说,我起初在寺里的时候是练武的,后来得上永下信大和尚(弟子对师父尊称上下)的感化,发了长远心,才开始慢慢深入经藏。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慢慢领悟到一点:出家为僧并不一定要经历红尘的失败,一个真正的僧人也不一定非得青灯古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僧人也应该主动适应社会,正所谓“佛法不离世间法”,如果我们对这个一日千里的世界没有什么反应和了解,那你又该如何去度众生?师父常常教导我说,出家可以是一种更新生活方式,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他目前的生活基本上可以用“知足”两个字来概括,因知足而乐,其乐大焉。他无意中提到自己是高中毕业之后才来到了少林寺,至于为什么没考大学或选择别的路,他没有说,我们也没有追问,至于这两年间有没有什么大喜大悲发生,似乎也不再成为我们采访的必须。因为,每一个少林弟子都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存在于何处、以何种方式流传似乎只有当事人有权决定。    
    他说,在佛学院中自己接触到了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和老教授。他们大多有丰厚的学识和高深的佛学修养,和他们的接触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所以不得不拼命读书,古人说什么马上枕上厕上,我看是不够,我现在基本上是醒着梦着都在读书。赵朴老生前说,佛教界目前最需要的,一是人才,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因此,我现在的想法非常单纯,就是想把自己尽快打造成一个人才,从小处说为少林寺,从大处说为整个佛教文化做出我的最大努力……    
    聊得深了,发现延裕身上的书卷气越发浓郁,也让人越发感觉到他的执着。    
    谈到研究方向问题,他说,我对密宗和禅宗很有兴趣,希望在这两方面有所造诣。我在苏州学的东西,不单是佛教的,还有各种其他课程,包括我最喜欢的哲学,这里面有辩证的思想:落实到佛教经典的学习,我们如果只一味死学,而不去实践,那就等于学死了,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确定的主攻领域中有比较高的造诣,配合实践达到一个高度。    
    你想没想过在这么好的学院里毕业后,将来肯定会得到师父的重用?    
    我可以这样回答您的问题,我的今天全仰仗师父。至于我学成以后,师父重不重用我,我根本没想过,但是,您今天问到了,我会说,即便师父不重用我,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