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巧儿想起一身火红的严未央,眼珠一转,点头道:“这个成。”
梅如霜见她答应了,大喜,直赞她好姐妹。
又真诚道:“巧儿,你这么出色,肯定能嫁个好人家的。”
巧儿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对于梅如霜的心思,她大约懂了。
梅如霜看出来严暮阳对巧儿有意,在探明巧儿无意嫁他后,便求巧儿往俗气上打扮自己,展现她爱财的一面,好让严暮阳对她敬而远之,给梅如雪制造机会,让梅如雪凸显出来。
于是,第二天巧儿便换了一身大红色纱衣,绣富贵牡丹,纤腰束成一小把,梳了个高髻,戴了当年太后赏给清哑的镶八宝凤钗头面,项上挂着精致的镶紫黑蓝三色宝石项圈……总之浑身富贵!
富贵之外,那个气质——
黑眸滴溜溜地转,灵动慧黠。
巧儿往锦绣堂一站,立即吸引了所有目光,那一身灿烂耀眼的光华,向众人昭告继郭清哑之后,郭巧儿正式接管了郭家。
“郭家又出一位织女了。”
“可不是。听说才十四岁呢。”
“谢吟月也是十四岁执掌谢家。”
“郭清哑是十五岁。”
“严未央是十六岁。”
“郭巧儿织布也许比不上她姑姑,但看她这性子,要比郭织女厉害多了。郭家后继有人啊!”
人们看着天字一号廊亭不住议论。
梅如霜第一个来到天字一号亭,对巧儿兴师问罪。
她围着巧儿转了一圈,愤愤道:“你这是扮俗气了?!”
巧儿随着她的步子,潇洒地转了个圈,显摆道:“我可是听你的,把最值钱的都挂身上了。怎么样?”
梅如霜嫉妒道:“不是这么挂的呀!”
这么挂,谁不喜欢?
她也想挂一身,不,挂满身!
严家廊亭那边,严纪鹏看着巧儿笑了,仔细端详后觉得:她与谢吟月、严未央、郭清哑等女少东相比,最突出的不是气势,是狡黠。
严纪鹏否定了“慧黠”这个词,用了狡黠。
孙子有些清傲,正该娶这样狡黠的女子从旁辅助。
严暮阳熬了一夜,今晨随爷爷来到锦绣堂。
********
严暮阳:现在不都讲颜值吗,我这颜值还不够高?入选女主的侄女婿怎么这么难呢!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877章 生气
他现在正是紧张时候,本不该来的,但他振振有词地说,老是读书容易闷,出来看看锦商云集的盛况,对他领会经济史学有好处。
其实他就是想巧儿了,想来看看她。
他看到了,那丫头居然装扮的这样光彩夺目!
他双目粘在巧儿身上,怎么也扯不开。
严纪鹏趁机激他道:“如何?你觉得,这样的郭巧儿,你若是不考个状元回来,她能看上你?爷爷若是贸然上门求亲,再被拒了,还有脸去第三次吗?那件事你也不要再提,人家根本不在意。沈怀玉怎么定的亲?那是爷爷故意误导你沈爷爷,他以为我们和郭家有了口头婚约,才放弃了。但除了沈怀玉,沈家还有其他孙子。这次郭织女又立了功,郭巧儿根本不愁嫁。”
沈亿三原也中意巧儿,但他知道当年的事,以他们的观念,严暮阳是一定要娶巧儿的,这才给沈怀玉定了别的人家。
严纪鹏不肯告诉孙子实情,一心刺激他。
严暮阳不由自主绷紧了身子,双拳攥紧了。
严纪鹏暗自得意:“哼,若是先定了亲,只怕这小子就没心思读书了。借着郭巧儿激发他上进,到时候大登科连着小登科,那才风光!”
当然,除了这个缘故,他也真怕郭家会拒亲。
若是孙子高中后再上郭家求亲,就稳妥多了。
……
天字一号廊亭内,巧儿和梅如霜对坐。
郭家产量只够签宫中和官府订单,没有余力再签别的商家,故而除了织锦大会第一天,后来都没什么事,只和行内有头脸的商贾们交结,这些由郭家父子出面,巧儿只应对姑娘和奶奶们。
巧儿笑吟吟地对梅如霜道:“霜儿你别这样子。我完全按你说的,把值钱的都往身上挂……”
梅如霜急道:“你还说!”
又怏怏道:“就算你打扮再庸俗也没用了。”
巧儿好奇地问:“怎么了?”
梅如霜道:“姑妈帮表哥相中了王家姑娘。”
巧儿吃一惊,忙问:“哪个王家?”
梅如霜便如此这般,将王家和王瑛的情形说了,连王瑛淘换的貔貅和表哥现在佩戴的一样都说了。
巧儿笑不出来了,狠狠地扭手帕子,并在心里骂严暮阳:“就知道他不是好人!原来看中人家的貔貅和他的一样,羡慕人家家世,贪恋人家才貌双全,说什么向人家父亲讨教学问,都是借口!借口!”
她忽然委屈地想哭,“爱娶谁娶谁!与我有何干。”
梅如霜愣了下,也抱怨道:“都怪姑妈!表哥也是,天下有才学的人多着呢,青山书院和碧水书院那么多经学大家,想请教什么不能,偏跑去徽州向王姑娘的父亲请教,招惹事端。”
她觉得,严暮阳若不想娶她姐姐,就该娶巧儿,什么王姑娘李姑娘,再好的家世能和巧儿比吗?巧儿多能干啊。那家世好的,还能把好处都给女婿?女婿再亲也亲不过人家儿子,终究还是要妻子能干贤惠才是首要的。
巧儿听了她的话,心里更气了。
这时,梅如雪和严暮雨过来了。
梅如雪先在廊亭内扫了一圈,犹豫了下,才状若不经意地问巧儿:“郭伯伯和郭大哥呢?怎么只有妹妹一个人。”
巧儿随口道:“我哥哥去书院读书了。大伯在沈家那边。”
梅如雪诧异地问:“你哥哥去书院了?”
巧儿道:“嗯。”
严暮雨问:“他不参加乡试了吗?”
巧儿道:“等三年再考。”
梅如雪心头隐隐明了。
梅如霜道:“定是为了吴青梅那个……”
她差点把“贱人”二字骂了出来,好险才忍住了,憋的脸都红了。
巧儿和梅如霜合得来,最大原因就是梅如霜脾气直,虽爱耍小性子,却里外透亮,两人在一块吵吵闹闹的,遇见什么事却都是意见一致,见她这样,忍不住噗嗤一笑,心情好多了。
梅如雪警告地盯了妹妹一眼。
郭勤是什么性子,梅如雪深有体验,那年因为巧儿被哥哥梅子陵欺负了,他想着法儿地报复回去,一点亏不肯吃;这次却当众给吴青梅下跪,可想而知他心里有多难堪,去书院也是苦心励志吧。
她不由自主地为他感到忧心。
这几年,该多难捱!
女孩子们在一块,话题无非议论谁家的锦缎如何如何,适合做什么衣裳配什么首饰,叽叽喳喳的笑声清脆。
严暮阳熬了一会,忍不住拉了梅子陵也来了。
结果到了天字一号亭,巧儿本在说笑的,见了他把笑脸一收,也不笑了,还狠狠地剜了他一眼,剜得他心头一突——
巧儿妹妹这是怎么了?
梅如霜跟着也白了表哥一眼。
只有梅如雪正常地和他招呼。
严暮阳又困惑又难受,又没法问。
此后他想方设法找机会和巧儿说话,总不能如意,她要么爱理不理,要么忙着接待人,要么又去别家观看锦缎……
他的目光一直追着巧儿身影转。
哪怕她不理他,他也要关注她:看着她婴儿肥的圆脸下巴长尖了,长成杏脸桃腮;看着她圆滚滚的小身子抽长了,小蛮腰不盈一握;听她嚣张地叫他“严暮阳”,和他争吵;看她被梅子陵绊倒在地后,却坚强地忍住不哭,含着一泡眼泪楚楚动人;送她招财貔貅后,他们一笑泯恩仇,从此她叫他“暮阳哥哥”;看着她认真地读书、学琴、学画、钻研纺织、习武,又贤淑地操持家务,照顾弟妹,鼓励兄长……
她所有的成长他都看在眼里。
他曾怀疑:他明明很忙的,哪有那么多空闲关注她?
后来他明白了:只要真心牵挂一个人,就会有无数个理由和机会去发现她的一举一动、爱什么、厌什么;若对那人不感兴趣,便是别人提点你留意,你也会忽视,即便留意了也记不住。
严暮阳的神色落在梅如雪眼中,她微微叹息。
梅子陵也注意到严暮阳的异样,以前就注意到了。
他抿着嘴,看着严暮阳目光闪烁。
他盼望严暮阳娶王瑛,因为他想娶巧儿。
********
各位早上好,周末愉快,开开心心的o(n_n)o~~(未完待续。)
第878章 **
从那年被郭勤兄妹联手收拾一顿后,他心上再抹不掉巧儿的影子。本来看严暮阳对巧儿那么执着,他以为自己没机会了,谁知姑妈不答应,还相中了王家女。姻缘的事真是说不定,也许当年他绊巧儿的时候,就绊住了他们的一生。
巧儿不知那两人心思,因心里难受便提前回家了。
严暮阳心如油煎,想去郭家找她解释,又不知解释什么;想让爷爷去郭家提亲,爷爷要他先考状元,思来想去,还是先读书。
考了状元,上郭家提亲,一切都好说了。
不过,他依然不能放心巧儿,唆使妹妹去打听,巧儿为什么生气,打听明白了,他也好早做应对。
巧儿去了方家别苑,清哑命人叫的她。
清哑先告诉巧儿,要带她上京去。
梅氏来刺激清哑,清哑不肯上当。不但不肯上当,还反过来想了个法子要刺激严家——就是要带巧儿上京,增长见识、历练人情世故,若能再捞点封赏什么的,就更好了。
总之,她想方设法要增加巧儿的身价。
她要梅氏看清楚:郭家女儿不是嫁不出去。
当年那个昂着头,遗世独立的郭清哑,似乎一去不复返。
这是她做了母亲后,渐渐的改变:一面怕把孩子们拘管得不自在了,制约了他们的成长;一面又像天下所有父母一样,生恐有操心不到的地方,儿女吃了亏。
她不是个爱操心的,对亲人的关爱却一分不少。
郭勤和巧儿几个,她看得就跟她自己孩子一样。
巧儿正心情不爽,正想离开霞照,出去透透气,闻言大喜,道:“这回咱们可要在京城好好逛逛了。”
清哑一笑,道:“那是当然。”
因向巧儿要她的貔貅看,问:“你还记得:这是严暮阳把自己的貔貅送你了,还是从别处得了送你的?”
巧儿一下子红了脸,道:“姑姑,他怎么会把自己的送我?这就是一个小玩意儿,他送勤哥哥和俭儿东西,顺手送了我这个。”
他自己的不知丢哪去了,被那什么王姑娘得了呢。
一想起这事,巧儿心都揪成一团,口气也不好了。
清哑叫她把貔貅拿出来给自己看,巧儿掏了出来,清哑举起来,迎着光端详,一面道:“这不是普通的玉,这恐怕就是他自己的……”
巧儿急道:“严家那么有钱,哪样东西是普通的?”
清哑看着巧儿不语。
当年她也以为这东西很普通,昨天听梅氏那意思,仿佛这貔貅很不一般,竟和严暮阳的亲事挂上了,她不能不多想了。
可是巧儿这样子……
清哑将话咽下去,暂不提梅氏的话,反正还要看严家那边表示。
她将貔貅还给巧儿,道:“回去收拾收拾,等你姑父回来我们就走。”
巧儿忙答应一声,急冲冲地走了。
另一边,严暮阳得知巧儿要去京城,大急,忙去找严纪鹏;而严纪鹏也从严氏口中得知梅氏当面激清哑的事,气得很。
但对着严暮阳,他还是呵斥道:“遇事急成这样,如何下场考试?”
严暮阳道:“还不急?郭姑姑都要把巧儿许别人了!”
严纪鹏诧异道:“怎见得?”
严暮阳道:“母亲在郭姑姑面前说了那番话,郭姑姑还肯和严家结亲吗?带巧儿妹妹去京城,分明就是要为她择婿。”
他满脑子都是巧儿嫁别人的设想,心中暗无天日。
严纪鹏想起方家在京城的人脉,也担心起来,对严氏道:“你回去告诉织女:王家那件事没可能。我早已为暮阳相准了亲事,等他来年春闱高中就要下聘。”
这么说,织女应该很明白了。
严氏便回去告诉了清哑那话。
她也不好说的太明白,毕竟梅氏那天来,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清哑说想要跟王家结亲,清哑能不膈应?眼下非得等严暮阳高中后,严纪鹏再三媒六聘上郭家求亲,才显严家诚意和重视。
清哑微微笑了下,什么也没说。
严氏郁闷的很,怎么看清哑怎么觉得高深。她忍不住暗骂梅氏蠢:没激到清哑,反让清哑将了自己公公和儿子一着。
方初和韩希夷一齐离开霞照。
方初在江南一带,韩希夷去了西北。
卫昭以谋反罪牵连卫氏一族被抄家,朝廷下旨:
只要卫氏族人供出卫昭下落或其产业,便可免于被牵连。
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卫氏族人纷纷出首自保。
卫昭暗中产业纷纷暴露被查抄,方初根据方家和韩希夷传来的消息,汇聚后总计大小共有二百多处,这还不包括卫家原有的产业。
这也是卫昭贪婪,费尽心机壮大产业,短期内不可能另起一班人马,必定要用到卫家原来的人手,于是才露了行迹。
方初将这些产业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并根据其规模大小、产销分布,再根据商家经营思路,推断卫昭常驻地。
卫昭为了掌控这些产业,不可能离核心地很远。
最后,他断定卫昭隐藏在荆州大巴山一带。
巴蜀一带多产蜀锦,卫昭在岷州和荆州都有好几处作坊,荆州山多便于隐藏,又有道路通往岷州,卫昭进退自如。
方初将这分析告诉官府,然后赶往荆州。
正在这时,荆州有卫氏族人供出卫昭下落。
冤家路窄,西南禁军奉命前去捉拿卫昭,领头的指挥使正是当年在京城东华门门口调戏卫昭的靖海将军之子张斐。
方初看着眼前熊熊大火,只觉事情太容易了。
“里面有多少人?”他问张斐。
“连卫昭十五个。”张斐道。
“你看见卫昭了?”方初问道。
“看见了。是他!”张斐咬牙,眼神很不善。
“怎么让他们放火了呢?”方初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早准备好了,屋里倒了油的,抵挡一阵后,就点起火来,一下子就烧起来了。我们根本抢救不及。”张斐解释道。
方初不肯相信卫昭会**,请张斐审问那卫家人。
那人熬不过刑,招供说是卫昭让他主动出首的,有什么计划他一概不知,但这里的确是卫昭的宅子,他一年大半时候都住在这里。
张斐还要问,方初道:“没用。卫昭不会告诉他的。”
他抬头看向宅院背后巍峨的大山,眼中煞气一闪而逝,对张斐低声说了一番话,又朝后山示意。
********
二更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879章 身死
张斐便对在场卫家人喝道:“卫昭抓不住,你们依然不能脱罪,反有纵容反贼逃跑的嫌疑。现在带官兵进山搜查还能立功。”
卫氏族人只得带官兵进后山搜查。
方初也命方奎带人前去帮忙。
半个时辰后,他们发现了卫昭行踪。
那宅子后有暗道通向山中,卫昭想给官府留下他被烧死的假象,定下这金蝉脱壳之计,结果被方初给识破,追了过来,若他肯提前舍弃这一切,逃进山,也不会被堵住了。
他再次陷入穷途末路。
方初看着被逼到对面山崖边的那个男人,隔那么远,天色也暗了,但他就确定那人就是卫昭,不是根据身形长相,而是那阴寒森冷的目光,一如当年在飞絮阁地下暗室逃走时盯他的目光一样。
想起清哑,想到适哥儿,方初眼中厉色一闪。
他头也不回地对暗处道:“方隐,就看你的了!”
方隐,顾名思义,他一直隐在方家祖籍,很少出来。
这次被派出来,是方瀚海发狠了。
方隐闪在一棵树后,一声不吭地抖手,射出三道光芒。
对面,卫昭对方初冷冷一笑,纵身跳下山崖。
那身体,暮色中划出一道黑色的弧线。
方初一愣,不知他是中了暗器,还是主动跳的。
方隐沉声道:“只射中一支。”
方初闭着嘴,静静站在树林中。
这次,一定不能有失!
少时,方初和张斐会合后,请他下令官兵下去寻找卫昭尸体,找到的赏银一万;若找不到,就请守住各条通道,将这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