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助气消痰汤)。此方虽有半夏、陈皮消痰,然而不多用人参,则痰从何消。有人参以助气,有薏仁、
茯苓之类,自能健脾以去湿,湿去而痰自除矣,此气治之一法也。
更有气虚痰寒者,即用前方,加肉桂三钱,干姜五分足矣。
有气虚痰热者,不可用此方。当用麦冬三钱,天花粉一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白芥子一钱,茯苓
二钱,神曲三分,白芍三钱,当归三钱,水煎服。(〔批〕清火消痰汤。)此方之妙在不燥而又是补气之
剂,润以化痰,痰去而气自足也。得此二方,则治气无难矣。
卷四(御集)
暗治法
属性:x论儿门暗疾 论产门生虫 产门生疮x
天师曰∶暗治者,乃人生暗疾而不可视之症,最难治而最易治也。大约暗疾,妇人居其九,或生于儿
门之外,或生于儿门之中,或生于乳上,或生于脐间,或生于粪门之旁,或生于金莲之上,止可陈说,然
犹有羞愧而不肯尽言者,止可意会而默思之也。患在身体之外者,必系疮疡。以疮疡前法治之,不再论也。
惟是儿门之内,不可不立一方,以传行医之暗治。大约儿门内之病,非痒则痛,吾言一方,俱可兼治,取
效甚神。方用当归一两,栀子三钱。白芍五钱,柴胡一钱,茯苓五钱,楝树根五分,水煎服。此方之
妙,皆是平
肝去湿之品,无论有火无火,有风有湿、俱奏奇功,正不必问其若何痒,若何痛,若何肿,若何烂,此暗
治之必宜知者也。有痰,加白芥子一钱;有火,加黄芩一钱;有寒,加肉桂一钱,余不必加。
张公曰∶何奇至此,吾不能测之矣。
华君曰∶有二法未传,我传与远公。产门内生虫,方用鸡肝一副,以针刺无数孔,纳入产门内,则虫
俱入鸡肝之内矣。三副全愈,不必添入药味也。止要刺孔甚多,则虫有入路。三副后,用白芍五钱,当归
五钱,生甘草三钱,炒桅子三钱,陈皮五分,泽泻三钱,茯苓三钱,白术五钱,水煎服。(〔批〕去湿化
虫汤)。四剂不再发。
又方治产门外生疮久不愈,神效。黄柏三钱,炒,为末,轻粉五分,儿茶三钱,冰片五分,麝香三
分,白薇三钱,炒,为末,蚯蚓粪三钱,炒,铅粉三钱,炒,乳香三钱,出油,潮脑三钱,各为末,调匀。
以药末糁口上,二日即全愈,神效之极。兼可治各色之疮。无不神效。
卷四(御集)
明治法
属性:x论治疮毒 论头面上疮 论身上手足疮x
天师曰∶明示人之病症,而不必暗治之也。如生毒在手面,或结毒在皮肤,或生于面上,或生于颊间
是也。有疮俱照前传疮毒之法消之,但不可如发背、肺痈重症而治之也。我今再传以治小疮毒如神。方用金
银花一两,当归一两,蒲公英一两,生甘草三钱,荆芥一钱,连翘一钱,水煎服。(〔批〕
消痈汤。)一剂轻,二剂消,三剂愈。此明治之妙法,人亦宜知之,不可忽也。头上最不可用升药,
切记切记。下病宜升,而上病不宜升也。头上病最宜用降火之药。
张公曰∶吾不能加一言。
华君曰∶予尚有二方。一方头面上疮,用金银花二两,当归一两,川芎五钱。蒲公英三钱,生甘草五
钱,桔梗三钱,黄芩一钱,水煎服。(〔批〕上消痈疮散。)一剂轻,二剂全消,不必三剂。一方治身上
手足之疮疽,神效。金银花三两,当归一两,生甘草三钱,蒲公英三钱,牛蒡子二钱,芙容叶七个,无
叶时用梗三钱,天花粉五钱,水煎服。(〔批〕消痈万全汤。)一剂即消,二剂全愈,神方也。与远公方
各异,不知何故。天师曰∶二方俱神效,并传可也。
卷五(书集)
久治法
属性:x论虚寒久治x
天师曰∶久治者,日久岁长而治之也。此乃寒虚之人,不可日断药饵,如参、苓, 、术之类,日
日煎饮始好,否则即昏眩怔忡是也。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二钱,黄 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五分,白芥
子一钱,神曲五分,肉桂一分,麦冬二钱,北五味三分,苏子五分,水煎服。(〔批〕久道汤。)心不
宁,加生枣仁一钱;不寐,加熟枣仁一钱,远志一钱;饱闷,加白芍二钱;口渴,加当归二钱,熟地三钱∶
梦遗,加芡实三钱,山药三钱;饮食不开,加麦芽一钱,山楂三四粒;有痰,加半夏五分;咳嗽,加桔梗
一钱∶有浮游之火,加元参二钱;头痛,加蔓荆子七分,或川芎一钱;有外感,加柴胡一钱;鼻塞,加
苏叶一钱,目痛,加柴胡一钱;心微痛,加桅子五分;胁痛,加芍药一钱;腹痛,加肉桂三分,此久治
之法。
张公曰∶妙极。
卷五(书集)
暂治法
属性:x论伤风 伤食 伤暑 伤湿x
天师曰∶暂治者,乃强壮之人素不服药,一朝得病,用药暂治之也。如人外感伤寒,用伤寒专门治
之,兹不再赘。
其余伤风、伤食、伤暑、伤湿,俱可以暂治而愈。伤风则用柴胡三钱,荆芥一钱五分、白芍三钱,苍术
五分,茯苓二钱,炒栀子二钱,枳壳一钱。丹皮一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祛风散。)此方发散
之药虽重,然因其素不患病,则腠理必密,故以重剂散之。然方中有健脾之药,正不必忧散药之太重也。
如伤食作痛。胸腹饱闷填胀,欲呕而不得,方用白术三钱,枳壳二钱。山楂三十粒,麦芽三钱,半夏
一钱,甘草一钱,砂仁三粒,浓朴一钱,水煎服。(〔批〕化食汤。)此方纯是攻药,而不至消气,妙用
白术为君,故不消气而转能消食。然亦因其形壮体健而用之,倘体弱久病之人,不敢以此方投之。
伤暑者,乃暑气因其劳而感之,必非在高堂内寝之中而得之也。方用香薷二钱。青蒿五钱,石膏一钱,
干葛一钱,车前子一钱,茯苓三钱,白术一钱,浓朴一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批〕解暑
神奇丹。)此方纯是解暑之药,亦因其气壮而用之,气虚人最忌。
伤湿之症,两足浮肿,手按之必如泥,乃湿侵于脾也。急用茯苓五钱,猪苓三钱。白术三钱,泽泻三
钱,肉桂二分治之。亦因其体壮气盛而用之,倘气虚还须斟酌。此皆暂治之法。
卷五(书集)
远治法
属性:x论中风 臌胀 痿症 食炭x
天师曰∶远者,病得之年远,而徐以治之也。如中风已经岁月,臌胀已经年许,痿症而卧床者三
载,如癫痫食炭数
年是也。此等之症,卧床既久,起之最难卒效。然而治之得法,亦可起之于旦夕。如中风手足不仁,不
能起立行步者,但得胃气之健,而手足不致反张,便足 者,皆可起之。方用人参五两,白术半斤,薏仁
三两,肉桂三钱,附子一钱,茯苓一两,半夏一两,南星三钱,水二十碗,煎四碗。(〔批〕回生神丹。)
分作二次服,早晨服二碗,即卧,上以绵被盖之,令极热,汗出如雨,任其口呼大热,不可轻去其被,任
其自干。再用后二碗晚服,亦盖之如前,不可轻去其被。一夜必将湿气冷汗尽行外出,三日可步履矣。后
用八味地黄丸四料为丸,服完,永不再发。
肢胀经年而不死者。必非水臌。水臌之症,不能越于两年,未有皮毛不流水而死者。今二三年不死,
非水臌,乃气臌、血臌、食臌、虫臌也。但得小便利而胃口开者,俱可治。方用茯苓五两;人参一两,雷
丸三钱,甘草二钱,萝卜子一两、白术五钱,大黄一两,附子一钱,水十碗,煎汤二碗。(〔批〕消臌至
神汤。)早服一碗,必然腹内雷鸣,少顷必下恶物满桶,急拿出倾去,再换桶;即以第二碗继之,又大泻
大下,至黄昏而止,淡淡米饮汤饮之,不再泻。然人弱极矣。方用人参一钱,茯苓五钱,薏仁一两,山药
四钱,陈皮五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回春健脾丹。)一剂即愈。忌食盐者一月,犯则无生机
矣。先须断明,然后用药治之。
痿症久不效者,阳明火烧尽肾水也。然能不死长存者何。盖肾水虽涸,而肺金终得胃气以生之,肺金
有气,必下生肾水,肾虽干枯,终有露气,夜润肾经,常有生机,故存而不死也。方用麦冬半斤,熟地一
斤,元参七两,五味子一两。水二十碗,煎六碗。(〔批〕起废神丹。)早晨服三碗,下午服二碗,半夜
服二碗,一连二日,必能坐起。后改用熟地八两,元参
三两,麦冬四两,北五味三钱,山茱萸四钱,牛膝一两。水十碗,煎二碗。(〔批〕壮体丹。)早晨
一碗。晚服一碗,十日即能行步,一月即平复如旧矣。盖大滋其肺肾之水,则阳明之火不消而自消矣。
癫痫之症,亦累岁经年而未愈,乃痰入于心窍之间而不能出。喜食炭者,盖心火为痰所迷,不得发
泄,炭乃火之余,与心火气味相投,病患食之,竟甘如饴也。方用人参一两,南星三钱,鬼箭三钱,半
夏二钱,附子一钱,肉桂一钱,柴胡三钱,白芍三钱,菖蒲二钱,丹砂末二钱。(〔批〕启迷奇效汤。)
先将前药煎汤二碗,分作二服,将丹砂一半调入药中,与病患服之。彼不肯服,即以炭饴之,服了与汝炭
吃,彼必欣然服之索炭也,不妨仍与之炭。第二服亦如前法,则彼不若前之欣然,当令人急灌之,不听,
不妨打之以动其怒气,怒则肝木火起以生心,反能去痰矣,皆绝妙奇法,世人未见未闻者,吾救世心切,不
觉尽传无隐。此皆远治之法,最宜熟记。
张公曰;中风之有胃气,则脾健可知。但脾胃俱有根源,何难用药。天师所用之药,又是健脾之品,使
脾一旺,则气益旺可知。气旺则湿自难留。方中又全是去湿之药,湿去则痰消。又有消痰之品,痰消则寒
自失。而又有补火之剂,所以奏功也。然非大剂煎饮,则一 土安能止汪洋之水,而重筑其堤岸哉。
臌胀之症,年久不死,原是可救,所以用下药以成功,非土郁之中固有水积,若果水症,早早死矣,
安能三年之未死也。然而,虽非水症。而水必有壅阻之病。方中仍用茯苓为君,以雷丸、大黄为佐,不治
水而仍治水,所以奏功如神也。
痿症久不死,虽是肺经之润,亦由肾经之有根也。倘肾水无根,纵肺金有夜气之生,从何处生
起,吾见立槁而已矣。惟其有根,所以不死。故用大剂补肾之品,因之而病愈,亦因其有根可救而救之也。
癫痫之病,虽时尝食物,肠中有水谷之气,可以养生不死,亦其心之不死也。倘心早死,即无病之
人,食谷亦亡。况有癫痫之症,吾见其早亡,不能待于今日。惟其中心不死,不过胃痰有碍,一时癫痫,
其脾胃犹有生气也。故用人参以治心,加附子、菖蒲、肉桂温中以祛邪,加柴胡舒肝平木,加南星、鬼
箭、半夏逐痰荡邪,加丹砂定魂镇魄,自然邪气少而正气多也。皆天师未言,而予发其奥妙如此。方则天
师至神至奇,予不能赞一辞也。
华君曰∶予无此之多,各有小异,不必尽言、只言异处可也。臌胀方不同,传余之方,乃用甘遂三
钱,牵牛三钱,水三碗,煎半碗服之,则泻水一桶。泻极,用人参一钱,茯苓三钱,薏仁一两,山药五
钱,芡实一两,陈皮五分,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健脾分水汤。)一剂即愈,亦忌盐一月。
痿症方亦不同。方用元参一两,熟地三两,麦冬四两,山茱萸一两,沙参三两,五味子五钱,水煎
服。(〔批〕起痿神汤。)十日即可起床。予曾亲试之,神验。不知天师何故不传此方,而更传新方也。
想天道之薄而人身亦殊,用药更重也。
癫痫余未传方,然别有治癫之方,亦奇妙。方用柴胡五钱,白芍三
两,人参一两,半夏三钱,白芥子五钱,南星三钱,用牛胆制过者。附子一钱,茯神三钱,菖蒲三钱,水十
碗,煎二碗。(〔批〕天师曰∶亦奇妙方也,二方相较,彼更奇于此。)先与一碗服之,必倦怠,急再灌
一碗,必熟睡。有睡至一二日者,切不可惊醒,如死人一般,任其自醒。醒来病如失,即索饮
食,说从前之病,不可即与饮食,饿半日,与之米粥汤,内加人参五分,陈皮五分,煎粥与之。再用人参
三钱,白术一两,甘草一钱,茯苓五钱,陈皮五分,白芥子五钱,水煎与之,彼必欣然自服。(〔批〕加
减六君子汤。)服后再睡,亦听其自醒,则永不再发。亦奇妙法也。
天师曰∶此方未尝不佳妙。
卷五(书集)
近治法
属性:x论猝倒 心伤暴亡 腹痛欲死 中恶 中痰 心疼x
天师曰∶近治者,一时猝来之病而近治之也。如一时眼花猝倒,不省人事,一时心痛暴亡,一时腹
痛,手足青而欲死者是也。此等之症如风雨骤至,如骏马奔驰,不可一时止遏,不可少缓,须臾以治之
也。眼花猝倒,非中于恶,则中于痰。然中恶中痰,实可同治。盖正气之虚,而后可以中恶∶中气之馁,
而后可以痰迷,然则二症皆气虚之故。故补其气,而中气正气自回,或加以祛痰之品,逐邪之药,无有不
奏功顷刻者。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五钱,附子一钱,半夏一钱,南星一钱,陈皮一钱,白薇一钱,水煎
服。(〔批〕消恶汤。)下喉即愈。此方妙在补气之药多于逐痰祛邪。中气健于中,邪气消于外,又何
惧痰之不速化哉。
心痛暴亡,非寒即火。治火之法,止消二味。用炒栀子五钱,白芍五钱,煎汤服之。(〔批〕自焚
急救汤。)下喉即愈。治寒之药,必须多加。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肉桂一钱,附子一钱,甘草一钱,
白芍三钱;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
良姜一钱,水煎服,(〔批〕消冰散。)二方各有深意,前方因火盛而泻以肝木也,后方因大寒而补肾
气也,多寡不同,而奏功之神则一耳。
腹痛之症,一时痛极,甚至手足皆青,救若少迟,必致立亡。此肾经直中寒邪也。法当急温命门之
火,而佐热其心包之冷,使痛立除,而手足之青亦解。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五钱,熟地五钱,附子一钱,
肉桂一钱,吴茱萸五分,干姜五分,水煎服即愈。(〔批〕救疼至圣丹。)此方之妙,补火于真阴之
中,祛寒于真阴之内,自然邪去而痛止,不致上犯心而中犯肝也。此近治之法,当于平日留心,不致临
症急遽,误人性命也。
华君曰∶余亦有传,但不同耳。中恶中痰方∶人参三钱,茯苓五钱,天南星三钱,附子一钱,虚人
多加人参至一两,水煎服即苏。(〔批〕解恶仙丹。)
心痛方∶治有火者神效,贯仲三钱,白芍三钱,栀子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批〕止痛仙丹。)
一剂即止痛。
卷五(书集)
轻治法
属性:x论小柴胡汤x
天师曰∶轻者,病不重,不必重治,而用轻剂以治之也。如人咳嗽、头痛、眼目痛。口舌生疮,皆
是小症,何必用重剂以补阳,用浓味以滋阴哉。法当用轻清之品,少少散之,无不立效,如小柴胡之方是
也。然而小柴胡汤,世人不知轻重之法,予再酌定之,可永为式。方用柴胡一钱,黄芩一钱,半夏一钱,陈
皮五分,甘草一钱,此小柴胡汤。予更加人参五分,茯苓二钱,更为奇妙。盖气足则邪易出,而汗易发。
世人见用人参,便觉失色,匪独医者不敢用、即病者亦不敢服。相沿而不可救药者,滔滔皆是,安得
布告天下医人,详察其病源,而善用之也。此轻治之法,极宜究心。
张公曰∶天师言小柴胡汤,治外感者也。予言治内伤者,补中益气汤是也。然补中益气汤,东垣立
方之后,世人乱用,殊失重轻之法。予再酌定之,可传之千古不敝。柴胡一钱,升麻四分,黄 三钱,白
术三钱,当归三钱;陈皮八分,甘草一钱,人参一钱,人气虚者多加,可至一两,看人之强弱分多寡
耳。(〔批〕酌定补中益气汤。)若有痰,加半夏一钱;有热,加黄芩一钱;有寒,加桂枝一钱;头
痛,加蔓荆子八分,或川芎一钱;两胁痛,加白芍三钱;少腹痛,亦加白芍三钱∶有食,加麦芽二钱;
伤肉食,加山楂二十粒;胸中痛,加枳壳五分,神曲五分。如此加用,自合病机。无如人不肯用此方以治
内伤也,法最宜留心。大约右手寸口脉与关脉大于左手之脉者、急用此汤,无不神效。
(小柴胡本是半表半里少阳经药,内用参苓,以病在少阳,恐渐逼里,乘之于所胜也。故先扶胃气,
使邪不入而已,入者亦得正旺而自退耳。李子永识。)
卷五(书集)
重治法
属性:x论大渴 大汗 大吐 大泻 阴阳脱x
天师曰∶重治者,病出非常,非轻淡可以奏功,或用之数两,或用半斤、一斤,而后可以获效。如
大渴、大汗、大吐、大泻、阴阳脱之症,从前俱已罄谈,而方法亦尽,余可不言。然而尚未尽者,大渴
之症,必用石膏,往往有一昼夜而用至斤许者。盖热之极,药不得不用之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