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澳洲梦-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
  我喜欢这个结尾。
  在1993年,我还没有真正进入地产界,澳中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仍旧是中医诊所。
  这一年中医诊所的生意非常好。我的中医诊所也扩张到六家,还有一个专家诊所。我先后聘请了五位在中医方面非常有影响额教授,来我的“澳中中医中心”工作。
  当时,我主要还在规划和梦想我的中医诊所能够遍布澳大利亚。
  那一年,当我在接受美国的一家媒体和香港的《亚洲周刊》采访时,曾经雄心勃勃地设想,我要在未来的五年间,办30个中医诊所,占领全澳洲主要的城市和地区。为此,我还两次去昆士兰州和悉尼做实地考察。
  在这一年,我还多次参加了中医界的学术会议。有一个自然疗法与针灸的中医组织,是全球性的,经常组织一些专业行很强的学术讨论会,或者是商讨在全澳范围内发展中医的大计。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不是中医师的人,和很多中医师一起,在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也在澳洲,参加了许多这样的中医理论研讨会议,比如自然疗法会议等等,为中医的法律地位和自然疗法的推广而争取权力。
  但是我也很清醒。我不是一个中医师,所以我拒绝成为中医师协会的理事。
  由于我有六家中医诊所,算是在推广中医事业上有突出贡献的人,所以在中医协会的换届选举时,他们也把我例入候选人名单。我拒绝了,我告诉他们,请原谅,我不能担任这个荣誉,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中医师,我只是一个推广中医的企业家而已。
  这一年,我马不停蹄地到处跑,以拓展我的中医诊所事业。




26六年了,回中国看看去!(3)



  我又回中国一次,专门为中医诊所的事,我与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的诸副局长和一些专家见了面,共同商谈在澳洲合办一个顶尖的中医专家诊所事宜。
  这个构想应该是非常好的,可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并不顺利。
  我还参观了北京和上海的几家主要的中医学院,了解了中医教育和中医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最新成果。
  当我从中国大陆访问完毕回到澳洲的时候,由于我在澳中推广中医诊所成绩显著,中国驻澳洲大使馆一等秘书专程来澳中集团公司拜访我,了解我的事业发展,希望我在有什么困难的时候能直接找他们帮助。
  我觉得自己不再孤独。
  “回中国看看去”已经成了一种时髦,而且愈演愈烈。那段时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中国跑,就象几年前争先恐后地往外面跑一样。
  回家的感觉真好。
  回国的感觉真好。
  人人都有那么点功成名就,甚至是衣锦还乡的感觉。吃不完的酒席,叙不完的旧情,吹不完的牛皮——西方世界那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依然是陌生的、新鲜的。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式,我的“澳中集团”旗下又多了一家分公司——“澳中旅行社”。
  其实我一直想涉足旅游业。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我就特别明显地感觉到,中澳间的人员及经贸往来会越来越频繁。而且,由于大批留学生都确定留了下来,他们也要开始来回走动,回国探亲或者进行商务旅行。这个市场是很大的。
  当时澳洲到中国的几个主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每天都有航班来往,而且这几趟航班上经常很满。因此,我觉得从事澳洲和中国之间的旅游业务,一定好赚。我本来就在搞澳中经贸,自己再办一个旅行社,不是也方便自己嘛。
  与此同时,我的澳中贸易促进中心也继续做着促进澳中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工作,尤其为中国企业家与澳洲企业家的合作,提供一些十分具体的帮助,为了促进双边的经贸活动,我们组织了澳中贸易促进委员会,成员主要事澳洲及中国的企业家。比如,我们的澳中贸易促进会经常举办各类的贸易招商洽谈会,为中国与澳洲的一些友好城市、友好省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进行具体的服务。
  在1993年到1997年的四年里,我们一共组织了480多场澳中贸易对口谈判,涉及100多个项目,签订了一大批合作意向书。此外,我还组织了30多个代表团访问中国,组成人员是澳洲政府要员和澳洲企业界的杰出人士,促进了澳中双边的了解和经济合作。
  这些活动也给我们的旅行社增加了不少业务。
  这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的汽车突然起火了。
  那天,我正在高速公路上开着车,我开的是一辆新买不久的日本丰田公司出产的“佳美”车,不知道怎么回事,前面的发动机部位突然冒出滚滚的浓烟。我立即把汽车停在路边,并跳下车。我刚一下车,汽车前盖下面冒出的烟就衍变成熊熊大火。
  我担心汽车会爆炸,便离开了汽车,在一边茫然地看着着火的汽车。
  这时,我看见有十几辆车在我的车周围停了下来,又有十几个人拿着自己车内的备用灭火器向我这里跑来。他们先后跑到了我的车前,打开灭火器,一起朝我车上喷。十几个小型灭火器,一会儿就把火势压下去了。然后,这些帮助我的澳洲人就一个个开车走了,没有一个帮助我的人与我说一句话或留下姓名,我想感谢也没有对象,他们好像是消防队员。我再次感到澳洲人的诚朴和伟大,我想以后遇到其他人有困难事,我也一定这么做。
  汽车着火本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可我却把它当成是一个好兆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面,火,就意味着红红火火,火爆,或者是浴火再生。
  我坐在一旁的地上就想,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果然,年底公司结算的时候,我的澳中集团公司旗下的几个公司,尤其是中医诊所的业绩远远超过上一年。
  后来,汽车事故检验报告出来了,是我没有及时保养,没有加机油所致。因为我有保险公司的全额保险,扣除折旧后,我获得了3万澳元全额赔偿。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人不仅学开车很慢,而且也不懂保养。怎么凡是跟车沾边的怎么都不行啊?
  不过,我还是很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的,车着火了,虽然会给我带来一些麻烦,但是我不能这么想,这样想的话,情绪会很糟。我想什么呢?我想事物都是辨证的,如果某些事情出了差错,那么其它的事情就一定会很顺利。这样想,情绪就稳定了。
  做生意也是这样,遇到麻烦事情的时候,要自己学会调节情绪。健康的情绪能给你带来稳定,带来信心,带来斗志,带来好运。不健康的情绪会给你带来不安与烦躁,带来恐惧,丧失斗志,带来更深的危机。




27澳洲电视黄金节目聚焦“澳中中医中心”(1)



  一晃,来到澳洲已经快七年了。
  在澳洲七年来,我接触了那么多的政治家,却一直没见到一位是华裔。只是听说在澳洲东部的昆士兰州有一位一半华裔血统的联邦参议员,可他连半句中文都不会讲。其实,这几年来澳洲定居的华人越来越多了,大有超过其它所有族裔,成为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之势。然而,大多数华人都是只顾闷头赚钱,对政治根本就不闻不问,造成华人在各级议会中没有代言人。这样华人就很吃亏。而澳洲的其它少数民族,比如希腊裔,意大利裔,甚至黎巴嫩裔都有人在议会。
  澳洲玩的是议会政治,哪个群体的势力大,拥有的选民多,哪个群体的代表就能进议会,进了议会再回过头来替自己所代表的群体说话。
  所以我鼓励华人参政。
  我认识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叫做丘桥,我们曾经是生意上的朋友。在一众朋友的怂恿下,他决定竞选墨尔本市议员。我自然要支持他。
  在西方参选是要有钱和人做后盾的。所以大凡要参选的,都要搞几次筹款活动。一个比较常见的筹款活动就是搞一个筹款餐会。一般的筹款餐会有三种方式筹款:一,卖餐券;二,卖彩券;三,搞拍卖。
  比如你订的餐是40澳元一位,你就得把餐券定价为60澳元。这样,每一个人头就可以赚20澳元。一般大型的餐会可以摆50桌,每桌12个人,那么,50乘12再乘20就是一万两千元。
  参选一次要多少经费?市议员要3万到5万,州议员要20万。
  餐券筹的款不够,于是还得靠卖彩券和搞拍卖筹款。先向你的支持者或亲朋好友那里化缘,要一些东西,大的值钱的东西留着拍卖,小东西可以用来抽奖。
  于是你就可以在会场上安排人到处兜售彩券,5澳元一张,10澳元五张,100澳元一本(一百张)。然后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抽一次奖,买彩券的既捐了钱,又有机会抽奖。
  大的值钱的东西要靠拍卖筹款。拍卖是筹款餐会的高潮,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各路英豪,尽显风骚……风华餐馆李老板出价300!太平洋医药行张老板出价400!中国书店王太出价450!……价钱一会儿就喊上去了。一般价值500的总能卖上个700、800的,反正是捐款吗,多出点算不了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各位老板还是很愿意喊价的,也是个扬名的机会嘛。不过,商人毕竟是商人,价值500的,他多出个200、300的还可以,要是叫他翻跟头出到1000,还是少见的。
  丘桥是我的朋友,我得支持他。
  我记得,在拍卖的时候,很多华商都来了,大家都看好了墨尔本著名华裔画家姚迪雄的一幅《骏马图》。这是一幅很有气势的国画,画面上骏马扬首嘶鸣,斗志昂扬,有着一种蓬勃奋起的力量。
  拍卖开始了,气氛很是平和。我抱着旁观者的态度观看。
  50、80、100、120、150、180……300……加价的速度很慢。
  我有些坐不住了。既然是来捐款的,干吗不痛快点?我决定加入拍卖,我伸出手来,张嘴就喊了一声——1000!
  全场一下子没了声音,人们都不明白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
  会场上就这么令人诧异地安静了几秒钟后,接着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笑了,我看到丘桥也很高兴。我结束了蜗牛般的上涨,得到了这幅《骏马图》。
  在我的带动下,后来的拍卖便进行得很顺利,几样东西都卖出了好价钱。
  墨尔本的华文媒体都报导了这次捐款晚宴上的拍卖活动,很多华人也通过这些报导,更多地了解了我。这1000澳元就象是广告费,为我,也为我的澳中集团竖立了正值而且有实力的形象。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软性形象广告。
  1994年初,我又请一家专门做媒体的澳洲公司为我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电视宣传。
  澳洲电视台的广告费非常昂贵,我都很少去电视台做广告。但是,电视广告的效果又是最好的,不可忽视。为了让我们的“澳中中医中心”能成功上电视,我采取了一种曲线方式。一位澳洲朋友告诉我说,澳洲有一种专门做媒体的公司,只要付他一定的费用,他们就会帮助你策划上电视节目。我就请了一家这样的公司。
  我和电视策划人几次商谈后,确定下在电视台宣传我们“澳中中医中心”治好不孕症的消息。策划人选择了澳洲收视率最高的7号台,7号台果然对我们的计划感兴趣,准备为我们做一个专题节目。
  7号台的节目制作人要求我们推荐一个患者,愿意在电视上讲自己从不孕到怀孕的故事。这事有点难度。是的,我们确实治好很多不孕症患者,可问题是,他们会愿意上电视进行“现身说法”吗?




27澳洲电视黄金节目聚焦“澳中中医中心”(2)



  我们找到了一对澳洲夫妇,他们愿意上电视,另外还需找一对夫妇。
  就在这关键时刻,Bob出现了。
  还记得Bob吗?我刚来澳洲时给一个希腊老板推销《餐馆指南》,迷了路,结果碰上好心的Bob开车把我送到火车站。后来,他慕名去我的诊所医治不孕症,我们再次重逢。也是该着我要报答他,我们那个对医治不孕症很有研究的胡医师真的治好了他的病,令他太太怀孕,并顺利生了个大胖小子!
  Bob顺利生了儿子时,他在产房里就给我打了电话,向我表示感谢。
  没想到,他感谢我的方式是把我们诊所治好了他的不孕症报告给世界卫生组织不孕症专家组成员、试管婴儿的发明者、墨尔本的蒙纳殊大学教授卡罗沃!这位卡罗沃教授曾经治疗过Bob的病,但没有成效,于是建议他用试管培育婴儿。当时Bob没有同意。结果后来我们的中医师为他治好了病!
  这下好了,一对澳洲夫妇。Bob夫妇和这个学术权威卡罗沃教授一起去了7号台,在黄金时段向全澳公开承认,澳中中医中心的中医师们创造了奇迹!卡罗沃教授形容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自然疗法的重大成功”!为此,7号台在黄金时间作了专门的报道,把我们治好了60多对不育症的消息公布了出来。
  电视播音员也称赞我说:金凯平先生领导的澳中中医中心成功地把中医推向澳州主流社会,并使中医在一个西方国家赢得了她应有的医学地位,这是一个具有文化和历史双重意义的贡献!
  当天晚上,我们六家诊所的20几条电话线路,立即被来自澳洲各地的患者、专家和传媒所占据,并且持续五个小时之久!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去澳中中医中心的病人都要提前两个月预约才能排上。
  我们的成果轰动了整个澳洲,也改变了相对多的澳洲人对中医的偏见。一些澳洲人不忍心再用“巫医”和“江湖骗子”来形容中医了。
  7号电视台对我们“澳中中医中心”成功治疗不育症的消息就象倒下来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映,在接下来的一些日子里,澳洲各家传媒纷纷对我的澳中中医中心做了数以百计的报道。我还经常被邀请去澳洲的几家电台和电视台介绍中医和中国文化。
  后来,中国中医药最高领导机构——中国中医药管理总局也向我发出热情邀请,并与我签署了长期合作意向。
  至此,我在澳洲的中医事业达到顶峰。
  虽然我在中医事业上连连取得突破性进展,不顾,我总是觉得,我既然早已完全适应了澳洲的经济环境、法律法律和社会环境,也适应了澳洲商场的游戏规则;我就不能把自己固定在中医这么一个领域内。我必须拓展自己的事业领地。
  而且我也意识到,在我花了那么多的努力把中医推向澳洲,使得主流社会已经基本上认可了中医中药之后,每一个稍懂中医的中国人都有机会在澳洲开中医诊所了。特别是我的六家诊所雇佣的那二十几位经验中医师,他们更是轻车熟路,工作合同到期后,他们随便哪天都可以拉出去自己搞单干的。就是说,澳洲的中医行业可能会马上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我必须尽早找到一个新的、更适合我发展的行业!
  我把目光对准中国。




28“澳中集团”的中国年(1)



  我决定把一部分精力和财力投放到中国市场去。
  我认为,澳中集团要腾飞,一定要背靠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才能实现。
  但是,中国那么大,我去哪里发展呢?经过一番深思熟屡,我制订了一个在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我过去就是研究中国中小企业的,我常常觉得,小的就是美好的,而且小的比大的容易进入,也容易操作。
  同样道理,我认定小城市就比大城市机会多,而且更容易进入,也更容易成功。
  在1994年这一年里,我前后五次访问中国,在华东地区的中小城市里寻找机会。
  我粗粗算了一下,这一年,我在飞机上度过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一百多个小时,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
  3月份,我马不停蹄地访问了上海闵行,江苏镇江、杨中、丹阳等地区和中小城市。
  我得到了一些成果:与江苏镇江市政府签订了一个代理合同。根据合同,我的澳中集团公司可以代理江苏镇江市的企业在澳洲招商。
  在镇江在上海举办的招商会上,我作为政府邀请的贵宾,以中英文双语,举行了一次激情澎湃的演讲。当时台下有不少西方人,根据我的演讲,他们似乎明白了些什么,那就是,一个新的、国际化和全球经贸一体化的时代,即将开始了;而这中间,像我这样的中国人,海外华商们,正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是势不可挡的。
  6月份,我再一次回中国,来到常州、无锡和苏州这几个长江三角洲最为活跃的城市。
  经过考察,我认为,苏、锡、常这三个城市,一定是未来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这些城市也正在变成大城市。
  常州市是我祖辈的家乡,我对家乡总是怀有特殊的感情。
  我广泛地接触了政府官员、商界人士和一些专家,寻找可以投资与合作的机会、项目和资金,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8月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