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澳洲梦-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和文化多方面的联系和合作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我们为您在事业上
  的成功深感骄傲和自豪。您是我们海外华人华侨民族企业家的杰出代
  表。对您的贡献我们一直报有深深的敬意。我们希望您继续发挥优势,
  在今后的事业中,为中澳两国的合作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1华侨林与我的新澳洲梦(5)



  至此机会,我们也希望与您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发展天
  津与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的友好合作开辟新的领域和途径。
  天津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张福林
  FRANKSTON是墨尔本东南重镇,也是我掘到第一桶金的地方,更是我地产开发最集中的地区。可以说,我的生意的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在FRANKSTON。
  以墨尔本为中心,沿海向两翼发展开去,往西76公里有GEELONG,往东40公里有FRANKSTON,形成维多利亚州的“沿海高速发展经济区”。由于FRANKSTON距墨尔本比GEELONG近,所以被很多发展商看好。
  我决定,立刻就去见这个新当选的女市长。虽然市政府的基本功能未变,但是市政府现在也关心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一些促进工作,关心本地区的企业发展,做一些服务。这是我发现的现在的市政府与18年前的市政府一个微妙的变化
  新当选的女市长叫Michelle,她身材匀称,聪明漂亮,活泼大方,平易近人,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给人以一种年轻有为的感觉。她说他早就在KenSmith那儿就听说过我了,她曾为他工作。KenSmith是维多利亚州议会的澳中友协主席,也是我的好朋友,他曾来我们澳中集团参观,也出席了澳中房地产论坛。
  踌躇满志的Michelle向我说了她的雄才大略:
  根据墨尔本2030规划,Frankston将成为“维多利亚州沿海高速发展经济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发展成一个交通中转中心。为实现这一规划,Frankston市政府将在2005年完成或开工几个有影响力的工程,它们包括:
  (1)Frankston中央海港
  (2)Kanaook河畔开发区
  (3)FrankstonCAD开发区
  (4)Peninsula老区改造
  (5)Kanaook桥改造
  (6)Frankston海滨开发区
  (1)Frankston中央海港
  这一海港将成为澳洲绿化最好的海港之一。建成后的海港将包括双层登陆平台,5个船舶升降台,300个停泊位,30个停泊浮塔,250个停车位。此外还包括户外活动设施,饭店,咖啡厅等。该项目造价将达到1个亿澳元。
  (2)Kananook河畔开发
  Kananook河两边的开发包括餐馆、酒吧和各种俱乐部和夜总会等娱乐设施,总投资将达10亿澳元。 
  (3)FrankstonCAD开发区
  州政府积极支持这一项目。预计整个CAD的开发将投资1。4个亿澳元。这一开发将增加18;860平方米的零售区;780个停车位以及电影院、艺术中心等娱乐场所。同时将促进每年新增800;000个游客。该项目也会增加全职工作职位1000个,以及2500个建筑过程中的工作。更重要的是,CAD将进一步连接Frankston北区和南区的平衡发展。
  (4)Peninsula老区改造
  这一4000万澳元的项目计划将现有的12层楼的70年代的建筑改造成为一个55层豪华公寓楼,这个公寓楼的下面三层将设有零售店和饭店等服务设施。
  (5)Kananook桥改造
  这一4米多宽的桥将由原来的20米延伸到40米,整个大桥将安装上玻璃,呈透明状,同时配上灯光,成为一道亮丽的夜景。这个桥将把Frankston商业区和规划中的海湾区连接起来;从而提供了欣赏海景的另一个好去处。
  (6)Frankston海滨开发区
  这一项目估计价值超过1000万澳元,包括有250个座位的豪华餐馆;行人桥以及大型的艺术作品和园林设计。
  我们的会见结束后,女市长与她的部下亲自将我送到我坐的小车前,直到车开后,她才返回办公室。
  我非常兴奋。
  我当即给东北的王先生打了电话。他也很兴奋。
  他很喜欢做政府推荐的项目,眼看着政府的项目就要一个接一个的上了,他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赚更多的钱。
  我知道,我的新澳洲梦又要开始了!




尾声(1)



  时间很快进入2005年。
  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最早一批华人移民澳洲的120周年纪念。
  老一代华人移民,是坐着木船,飘洋过海来到澳洲的。他们也许要在海上一连漂流几个月。他们是来澳洲淘金的,他们靠勤劳致富。但是,由于清朝政府软弱可期,他们也曾遇到灭顶之灾。
  二十世界八十年代后期的新一代华人移民,是坐着飞机来到澳洲的。他们只用了十多个小时,就抵达了这片希望之地。他们靠知识致富。如今,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获得了澳洲主流社会的认可,成为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中国自身强大了,民族地位提高了,海外华人的腰板也硬了、直了。
  2005年,我被辽宁省政协聘为担任辽宁省政协海外经济顾问,收到了郭廷标主席发来的聘请函,我希望能够为辽宁省与澳洲的经济合作多做一点实际的工作。
  在澳大利亚,在墨尔本,我碰到的每一个华人都有自己的澳洲梦。
  Jack总是问我,我们来澳洲和你一样久,可是我们还是在打工,为什么你金凯平成功了?
  我想,成功的关键是一定要有个坚定的信念。虽然信念本身并不值钱,但是你一旦坚持下去,信念就会不断地升值。此外,就是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大脑,使你的大脑成为亿万富翁的大脑。
  智能是现代社会致富的关键,仅仅依靠出卖体力,是不可能大富大贵的。
  假如命运之神在一处关了门,那么她就会在另一处再打开一扇窗。因此,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困难,甚至失败时,都不要灰心丧气。
  困难之后就一定会有顺利,一件事不成功,另外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会成功了。
  我梦想在未来的50年内,在世界发达的国家里,我们华人的财富要超越犹太人。
  Jack听后直摇头,说他做不到。然后,又说他也不想当亿万富翁。
  我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只要活的高兴就行。你当初在“国营企业”打工时就很高兴,现在改行开出租车也是高兴;可是我,只有象现在这样指挥千军万马才行……
  2005年是我闯荡澳中的第十八个年头。
  十八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年?
  十八年,我都做了些什么?眼下,我的澳中集团旗下已经拥有十几间子公司,而且在墨尔本拥有十几幢商厦和一批土地(数万平方米),总资产已达一定规模。我最初的梦想,应该说是已经实现了。是的,我成功了……
  可是,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又有了新的梦想。
  我突然明白了,我是个永远有梦想的人。
  事实上,梦想,是支撑我生命最坚实的柱石。
  那一天,我又来到我的澳洲梦开始的地方。
  Elwood——墨尔本东南方五公里处的一个海湾。
  还是那样的黄昏,还是那样的季节,也还是那块礁石,也还是那样令人发慌的寂静。我象当年一样远眺南太平洋,还是那样的画面:水天一色,夕阳正疲倦地沉下去,在水天交界处画出一抹金线……自然,我又看到那片如森林般竖立着的墨尔本的高楼群……唯独不同的是,我的心不再孤独。这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身后有数亿资产做后盾,更是因为我早已经历了无数的风浪。
  我的手中有一份报纸——
  《澳洲人报》报导,移民部长温思端力主明年大增两万技术移民名额,将年度的移民名额推高至14万,创20年新高……
  澳洲四大银行加息,房屋贷款标准浮息上调四分之一厘,报7。32厘……
  北澳外海7。1级大地震,达尔文商厦房屋摇动……
  昆士兰州一大学开除华裔女博士生,最高法院判校方胜诉……
  美国重申无意对朝鲜动武……
  以巴举行会谈磋商,实施单边行动计划……
  中国期望与澳洲加强军事联系,联合军事演习,以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财长向总理施加压力,促其明年让位……
  世界一级方程式格兰披治周末登场,墨尔本大赛车热潮澎湃……
  悉尼旅游局赴香港访问,争取中国游客……
  澳洲生育率偏低,联邦政府谋对策……
  打击网上散播儿童色情资讯,联邦警察专案小组正式运作……
  昆士兰州北部港口设施不足……
  悉尼市议会遭学生家长怒骂,撤销水运会不准拍照禁令……
  广告:与您共享上海的城市骄傲——酒店式服务公寓14万2千澳元起……
  中国政协会议开幕,2295位委员出席……
  胡温铁腕反腐败,严惩贪官……




尾声(2)



  重庆色情伴游女大学生月入三万……
  福建戒毒所爆发集体染艾滋病……
  第一高楼记录不断被刷新,北京市限高已迫在眉睫……
  京哈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速可达160公里……
  英女王向世界首富盖茨授勋,表彰对慈善工作有贡献……
  日医生偷拍女病人裸照……
  美富豪五年逃税两亿,罪名成立囚24年……
  俄罗斯货运太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严寒袭击欧洲,多过百年最低……
  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并发表“胡四点”……
  胡连会、胡宋会非常成功,两岸前景看见了一点光明……
  ——我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我。
  我面对着大海。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这样一个场景……
  20年后的某一天傍晚,我和来自东北的王先生一起来到刚刚在墨尔本市中心联手花了20亿澳元刚刚买下的一幢66层高楼的天台上。我们都很激动——象这种“地标建筑”,在墨尔本,在悉尼,在整个澳洲,过去大多由犹太人拥有,后来有那么几年,为日本人所拥有……终于,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和来自中国大陆的地产投资商也拥有了一幢“地标建筑”!
  在我们身后,还有几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地产投资商。他们也很激动。
  他们在指指点点,我也在指指点点,我们筹划着下一个计划,准备花200亿澳元买下30幢-50幢墨尔本的商业大楼,花200亿澳元在墨尔本的东南沿海边建一大批花园洋房群,若有可能,建一个海边中国城。
  我们脚下的这座66层高的建筑,是墨尔本市中心五座最高建筑之一。于是,我们便有了鹤立鸡群的感觉。墨尔本市中心有多少幢高层建筑?五百幢?一千幢?此刻,它们都踩在我们的脚下。
  四面看过去,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簇拥在周围,高高低低,远远近近,明明暗暗,煞是好看。正是白天与黑夜交界时分,黑色的天幕透着暗蓝,越发显得深不可测;大部分星星还没有出来,几颗早出的星星也被地面耀眼的灯光影得毫无生气。
  金先生,我们下一个收购计划就买那一幢怎么样?王先生指着远处的一座高楼问。
  我们几个人一起沿着王先生的手指看过去——那是墨尔本的第二高建筑,88层,刚刚落成才两年,她象一面巨大的三角旗帜,竖在雅拉(Yarra)河畔。
  她有多高?一个大陆投资商问。
  88层。我说。
  多好的数字啊!还犹豫什么啊?买!几个人这样说。
  我没有立刻回答,看着远处那些几乎每个窗子都开着灯,象水晶一样透彻的建筑,想了想,这至少需另外100个亿,我可能还缺15个亿,象是自言自语那样说,还有15个亿怎么办呢……
  还有我们呢!王先生身后的几位大陆投资商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到。
  我看了看这几位昨天刚到的大陆地产投资商,又转过头去,看着远处那面“三角旗帜”,说,又象是自言自语那样,说,看来,墨尔本的“地标建筑”很快就都要划入中国人的名下了……
  天已经黑透了,只是在墨尔本市中心的上空,天幕象是破了个洞似的,被灯光照亮。
  地面上的那些个建筑象比赛似的点亮所有的灯,靠着每个窗口透出的灯光,你便可以分辨出每幢建筑的不同风格了。有些建筑上还亮着五彩霓虹灯,就象是化了妆的女人,越发显得丰姿绰绰。
  高架桥上的车灯排成串,蛇一样移动着。
  墨尔本的不眠夜已经来临。
  一阵风吹来,撩起我的发梢,也撩动了我的心……
  当我从梦幻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一个小黑点跳入我的眼帘。
  是冲浪者!
  我的心又激越起来。
  依然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一拨巨浪涌过来,他跳上冲浪板,向浪尖冲过去;他刚刚站到浪尖上就摔了下来,并被巨浪所吞没……没过一会儿,他又从水中爬了起来,推着冲浪板,向大海深处拚命滑过去……又一拨巨浪涌过来,他再次跳上冲浪板……
  多麽熟悉的身影,多麽熟悉的动作,多麽熟悉的过程!
  我走下礁石。
  我朝那个冲浪的孩子走过去。
  我很激动。
  我要告诉他,我的新的澳洲梦又开始了……
  2004年11月第一稿于上海
  2005年5月第二稿于墨尔本
  金凯平的澳洲梦
  (代序)
                田地
  作为“网上唐人街”的记者,我的任务是在世界范围内搜索知名华人。
  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墨尔本有一个叫做金凯平的地产大亨,上海人,十几年前带着1000澳元闯澳洲,现在已经在墨尔本市中心拥有十几幢商业楼宇和几十片正在开发的土地,估计总资产已有数亿澳元。




尾声(3)



  先去网上看看。
  当我键入“金凯平”三个字后,GOOGLE为我找出一百多条相关信息。而且,重要的华文网站(比如新浪、搜狐、易网等)几乎都曾对他做过多次报导。
  与此同时,我还找到了金凯平领导的“澳中集团”的网站aust…china。au,以及他创办的“澳中房地产协会”的网站acpn。au。我这一进去就没能出来。我整整流览了三个多小时!
  我决定采访金凯平,并拨通了金凯平的电话。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而且稍有上海口音。
  我无法想象电话那边的人就是拥有数亿身家的地产大亨。
  接着,更令我吃惊的事又出现了。他告诉我说,他刚刚完成一部“自传”,暂定题目为《澳洲梦》,准备拿去中国出版。
  原来还是一位作家!
  我就这样读到了《澳洲梦》。
  我读了整整一个晚上。在这个不眠之夜,我走进金凯平的梦……
  我不知道这是一部自传还是一部二十年前来澳留学生的创业史,也许两样都是。
  一部好的自传,应该是一部给人以启迪的个人奋斗史;一部好的自传,还应该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反应一个时代的变迁;一部好的自传,最好还能象一部精采的小说那样耐读。
  这是金凯平在动手写这部书之前为自己写下的“约法三章”。
  金凯平,男,上海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先是在上海市外贸局工作,后来参与创办“上海长江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并出任总经理,期间还担任过“上海市中小企业研究会”会长及“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会长之职;1987年10月留学澳大利亚……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在澳大利亚,我们习惯上把1990年前后来澳的留学生叫做“老留学生”,而把近几年来澳的留学生叫做“新留学生”。
  金凯平是“老留学生”中资格较老的一个。
  我们那个时候,常把来澳留学叫做“洋插队”,那意思是说:日子很苦。
  有的时候,我们又把自己比做“淘金者”,这意思又是说:我们将会非常富有。
  十几年过去了,开始的日子确实是挺苦的;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都非常富有了呢?
  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个5年,金凯平创办中医中心,赚到了第一个100万澳元;
  在澳大利亚的第二个5年,金凯平买下了澳大利亚总工会大楼,当时市值2000万澳元;
  在澳大利亚的第三个5年,金凯平又买下了10座大楼和一批土地;
  如今,在金凯平的澳中集团旗下,除了这些物业,还有一家报社、一家旅行社、一个中医中心、一个教育移民中心和两个文化交流中心,总资产约数亿澳元。
  金凯平来澳洲的目的是明确的,他是来淘金的。
  事实上,中国人的出洋史一直都是和淘金连在一起的。
  人类历史上有两次规模浩大、旷日持久的淘金潮,一次是在美国西海岸的三藩市(中国人叫做旧金山的地方),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