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帅-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建业决心帮助汽车班,他从起先的一知半解,到之后熟练掌握汽车维修的各项基本技能都认真学习与揣摩。为了当好一个称职的兼职的“汽车保姆”,彭建业在前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让他感受最深的一次,也是第一次为小车保养的时候。当时车子已经达到需保养的里程,必须尽快进行保养,更换零部件,这个任务由另一位战友协助完成。两人很快完成了一些较简单的程序,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没有升降机,也没有保养钩,车子机油的更换工作无法展开,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由于小车的底盘低,人无法接触到油底壳换机油,更没有合适的工具更换漏芯器。两个臭皮匠,商量了半天也找不到解决办法。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望着前方路上一个大沟,彭建业眼睛一亮,何不利用它呢?说干就干,他把车子开到沟的正上方,两轮放在沟上路面两边,再找来木头,把两个前轮垫高,这样人就能勉强躺进去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

这是彭建业自己动手做“三清保养”,全部完成已经是一个上午过去了。虽然换机油时,油毫不留情地溅了他们满脸,油水汗水混在一起,一身的怪味,但听到发动机起动时发出的“美妙”声音,彭建业和战友如释重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曾晓云写自己一类的女兵们。

中国女兵踏进非洲大地,新奇之余,考验一个接着一个。首当其冲就是烈日,女人谁不爱美,紫外线可是皮肤的大敌。利比里亚位于西非,紧邻赤道,紫外线特别强,烈日下,那哪是晒,那简直是烤,再怎么防护也敌不过毒日的侵害,每天照镜子眼睁睁地看着皮肤一天天变黑,晒斑一点点增加。还有,利比里亚比人更鲜活的是千奇百怪的生物,地上爬着、天上飞着、树上栖着各种各样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虫、蛇、蚁、蜥蜴……认识的和国内见到的也不一样,蚂蚁都会主动攻击人,一人高的大大小小的蚁山随处可见。再者,作为军人,在野战条件下,女兵没有任何享受的特权,也没有条件可以让女兵们有什么特殊。因为纪律也是为了安全,军营里只有武装,不许有红装,除了迷彩还是迷彩,女兵们只得把心爱的时装收起来,最多也就是看看它们饱饱眼福。行进途中,几十斤的背囊得自己背,因为男队员除了自己的背囊外还要负担公共物品。在最艰苦的那些日子,和男队员一样,女兵住的也是帐篷,简易的露天厕所,洗澡要等天黑了才可以去,因为那也是露天的,还要轮流把住入口,怕被人误闯。由于水源不足,如果有人多用了,其他人势必就要少用或没得用,女兵们都学会了将有限的水想着法子套用,用洗脸水洗衣服,洗过衣服再冲地。长期生活在繁华、祥和的都市里,从来未尝过为用水、用电发愁的滋味,要适应这样的生活真不是件容易事。在非洲,大家过着由生以来最接近自然、最简单的物质生活,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Internet……而且考验还不仅仅来自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战争和疾病的危胁……因为肩负着使命和嘱托,因为军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接受着考验。由于有了这群女兵,绿色军营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为军营过于阳刚的风格中注入了一股柔美的力量,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这个大家庭里,工作之余,她们自觉承担了力所能及的任务,帮厨、搞清洁、布置环境……即便在最艰苦的时候,她们依然生活得顽强而乐观,悠然自得。单调的绿色帐篷里,处处点缀着她们的杰作。一个苹果、一个西瓜、一块面包也会分作很多份,每人都尝尝,消灭它们之前还不忘给这些稀有的宝贝留下“遗照”,供日后馋虫发作时观瞻。女兵帐篷里总是笑声不断,还不时传出歌声、琴声。虽然,她们在接到亲人的音讯、捧着家人的照片时也会落泪,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但是在岗位上、在工作中、在外军面前,她们始终是热情饱满、举止得当,恰如其分地展现着中国军人的风采,未辱和平使者的使命。

站在非洲这块神秘而陌生的土地上,放眼一望无际的大西洋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曾晓云的思绪如同阵阵波涛一样充满着激情,充满波澜。她在为利比里亚的未来而祈祷,为利比里亚今天的苦难而沉思,大西洋宛若一扇窗口,它吸引我们憧憬明天,回首昨天……20世纪80年代,这个由22个部族组成的国家,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各派别之间的争权夺利,一发不可收拾地爆发了长达14年之久的内战,300多万利比里亚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战争的残酷,使大多数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还有哪个国家愿意承受如此长时间的战乱呢!

曾晓云在维和医院颇具影响力,一是因为他的恋人是曹泰春,两人同在一个维和医院,是唯一的一对;二是因为她是最有智力的一位女兵。

“晓云,快帮我看看,电脑怎么黑屏了?”,“晓云儿,你说从网上下载资料怎么样才能更快些?”

晓云就象个电脑高手似的,有些神通广大的。晓云个子细高,脑袋不大,却是维和医院公认的“最有智力的女生”。她外语好,是女一号翻译官,凡是有外宾来院视察参观,担任“导游”的非她莫属,在阅兵授勋仪式上还友情客串了英语司仪了,博得全场的喝彩。'奇‘书‘网‘整。理。'提。供'这仅仅是她最有智力的表现之一,最让个别“网盲”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莫过于她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在维和医院,不管男女老少,谁的电脑出故障了,谁在网络上遇到麻烦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她,一声声“晓云”叫得亲叫得切,而她只要接到“报警”,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厌其烦地认真地为群众解决困难,直至大家露出满意的笑容,她才笑眯眯的离开。最神奇的莫过于这次她独自一人、白手起家为大家建立了局域网。维和医院的因特网已经“歇业”一个星期了还不能恢复,大家着急,却无计可施。曾晓云一声不吭,下了班就抱着电脑埋头苦干,也不知道在忙乎啥,只知道夜深人静时唯有她的电脑屏幕还亮着。三天后的交班会上,她用平静的语气告诉大家:“从今天开始大家可以使用我们自己建立的局域网了,但有几项规则请大家遵守。”这个消息太意外了,太让人惊喜了。就她一个小女子怎么就能默不作声地为大家解决了重大问题,不解,惟有佩服和感谢,因为大家都深知她为此牺牲了许多个人休息时间,脸盘又瘦削了许多,心疼,最心疼的当然是站在她对面正和她目光四射的曹泰春了。

曾晓云不仅网络技术好,还会绣花、用竹子自制头簪,临床工作也是响当当,但干起活来一样也不差,而且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和流利的外语交流能力又让她在工作中如虎添翼。“伟人”总是不拘小节的,她的床铺是凌乱的舒适。每逢内务检查,肖丽等大姐姐就会毫不客气地监督她整理,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她也只好嘟着嘴去做,那神情仿佛是受了委屈的孩子,看着肖丽直偷笑。

正文 第四十九章 军人奇葩艳非洲

肖丽、林慧、张媛、曾晓云等女兵在维和部队中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中国走进利比里亚的第一批巾帼和平使者。她们以其辉煌的工作业绩和中国女兵独有的魅力,征服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维和部队官兵和利比里亚当地民众……。

踏进西非大地,对她们女兵来说,考验一个接着一个,首当其冲的就是烈日。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利比里亚紧邻赤道,白天的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尽管白衣天使们在国内临行前已为防晒化妆品花销少则七八百元,多则一两千元,可赤道地区太阳之近距离照射,阳光之耀眼,紫外线之强烈,远远地超出了她们在国内最大胆的想像。站在室外,那不是一个“晒”字能形容的,简直是烤,五分钟不到就会晒得让人汗如雨下,如果必须呆上两个钟头后,那么作为人体最主要保护层的皮肤就会被灼伤,随后变黑,继而脱皮,那样就会造成不少的损害。尽管莫云飞很注意保护全体队员,当然包括皮肤娇嫩的女队员们,可是任务之多,时间之短,大家必须作出牺牲和奉献。很快,和男队员一样,女兵们都被晒黑了,有的还被晒得成为了日光性皮炎。女兵们都不敢照镜子了,如果不小心照了一下镜子,必定会影响好几天的心情。于是,大家想了一个万全之策,那就是拒绝镜子,在某个早上,她们似乎形成了一个默契,把镜子藏进了储藏室。

刚到利比里亚,在首都蒙罗维亚驻扎等待时,女兵们和大家一样,和男兵中住在一个大帐篷里,只是有一块布帘,权当楚河汉界,聊作隐私保护之用。大家使用的是露天厕所,女兵们必须互相帮助,轮流把住入口才敢进去上厕所,以免被人误闯,那可有伤传统,多难为情呀。

然而,环境的艰苦,并没有让女队员们退缩。她们以其乐观的精神风貌,给维和医疗队带来了一股清新。空闲的时候,女队员总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维和队员和住院患者带去欢乐。肖丽能歌善舞,为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她收了5个女“徒弟”,排练起了舞蹈。刚开始,由于“徒弟”们都是“舞盲”,必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来三遍,每天都累得汗流浃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星期的苦练,一个叫《军中姐妹》的舞蹈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在医疗分队和工兵分队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六名女队员以她们优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应邀出席的联利团官员和利比里亚临时政府外交、公共事务部长等来宾。

女兵在军营里本就是稀有“动物”,在一些野战部队,甚至可以说女兵是等同于中国国宝“大熊猫”。由于有了这群女队员,维和医疗队营区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个大家庭中,漂亮的女兵们保证了军营的和谐,正因了那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话,她们本身的外貌与气质正是抚慰与安定男军人的良药,反过来一样,男兵也是女兵的好搭档。另外,女队员们的心灵手巧也让整个医疗队受益不浅,她们自觉承包了帮厨、清洁、环境布置等力所能力的工作。

女队员使帐篷里笑声不断,歌声、琴声、柔软的说话声都是那么的美,虽然她们在接到亲人音讯、捧着家人的照片时也会落泪,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亲人和朋友,但在岗位上,在外军和当地民众面前,她们始终是热情饱满,举止得当,深得当地民众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的好评。在中国维和医院,因为是部队的医院,因为是联合国维和医院,在这里,女兵与男兵们只有工作任务的差异,没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女队员们巾帼不让须眉,豪情成丈,让男队员都叹为观止。

初到任务区绥德鲁时,当时连最基本的住房和水电都没有。为了迅速建起一座功能齐全的二级维和医院,在炙烈的太阳下,拿手术刀的医生成了泥瓦匠,纤弱的女队员成了一身尘土的搬运工,拔荒草、破杂草、清垃圾,一个个干得浑身是劲,这些劳动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从集装箱里倒腾几百吨医疗设备可把她们累坏了,护理上的物品占据了集装箱的一部分,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既杂又多,且许多只能由女队员,主要是护士们动手,这就决定了她们必须坚强,必须跟上男兵们的节奏。那段时间,她们顶着酷暑,时而“钻”进集装箱,时而在闷热的帐篷里汗如雨下地安装设备。肖丽和林慧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而女医生张媛则是条理清晰,忙碌中不失窈窕淑女的风度,曾晓云年纪最少,当然象个小妹妹,干得实在累时眼泪会在眼眶里打转,但当看到大姐姐们的拼命模样,会收住眼泪,破涕为笑。

在一个战乱的国家执行任务,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确保队员的人身安全,莫云飞与李义明等商量后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站岗放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为人员不是足够多,女队员也不例外需要站岗放哨,她们负责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半的警戒任务。为确保精力集中,她们不能携带包括书本在内的任何可能导致分心的物品,在24小时监控器前,目不转睛掌握着整个维和二级医院及其周围的动态,以防万一。

作为联合国属下的维和医疗队参加维和行动,不会英语是断然不行的。当队员们抵达利比里亚后,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语言沟通困难。尽管出征前都进行过英语突击训练,甚至还请来国外教师授课,但非洲英语相对于标准英语来说,就如广州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偏偏医疗队保障的对象又主要是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维和部队。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国家英语发言的特点和习惯,女队员走在了男队员的前列,她们充分利用打针、护理等一切时机,虚心向联合国维和部队住院士兵请教,将维和医疗队变成了一个“非洲英语角”。经过努力,这些女队员很快掌握了非洲英语的发言特点,交流也越来越轻松。肖丽、林慧等有时还为其他战友与外国维和部队交谈时当起了翻译。

维和的女队员都是业务素质十分过硬的医护骨干,不但具有精湛的医疗和护理技能,而且心理护理和胆识都令人刮目相看。这天,护士长肖丽看到一个非洲国家维和士兵坐在接诊室门口,脸色苍白。她赶紧上前询问,才知道这名士兵因发热前来就诊。肖丽二话没说,一把将他扶到病房,抱来一床大棉被将他包个严实。很快,寒战过后,这名士兵的体温骤然上升至40摄氏度。为了帮助该士兵降温,肖丽又马不停蹄为他做酒精擦浴和更换冰袋。一个小时后,这名士兵开始大量出汗,衣服里外都湿透了。肖丽又拿来干毛巾,帮他仔细擦身,并换上清爽的病员服。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这名士兵在挂了两瓶盐水后体力明显恢复。后来再经过几天治疗,这名士兵痊愈出院,离开中国维和医院时,他拉着肖丽的手,用刚学的中国话激动地说:“肖姐,谢谢你给了我健康。”

另一次,一名因外伤导致颌骨骨折接受固定治疗的维和士兵,由于口腔活动限制,在一个多月时间里都无法咀嚼食物,也无法刷牙濑口。肖丽,曾经是口腔科护士的她深知充足的营养和热量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明白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她专门为这个士兵制定食谱,探索出将导管从牙齿间隙插入,然后用注射器注入浓流或半流食物的方法,给他补充营养。该士兵性情暴躁,经常为口腔疼痛拒绝进食,肖丽就用地道的非洲英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每天坚持用棉签蘸上消毒水,小心翼翼为他清洁口腔。平时简单的漱口刷牙,此时竟是如此繁杂,每次都需要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两个多星期后,当这名维和士兵康复出院时,体重还增加了三公斤。

有了这些铺垫和动作,在绥德鲁甚至利比里亚,中国女军人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也就不足为怪了,无论在病房照料病人,还是走在当地乡村,女队员耳旁都是一片响亮的掌声和“OK,CHINA”的赞美声。每天,医疗队的军营门口都聚集了不少群众,他们大多都是为了一睹中国女兵的风采,而女队员也以她们特有的气质和魅力,为利比里亚的和平和中利友谊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女兵们有着善良的心,看着非洲当地的贫穷与疾病,她们痛在心里,总期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地居民之艰难险阻,可以用这句通俗易懂的话来个总结与描述:建设靠援助、吃饭靠上树、穿衣一块布。给这些民众送温暖,是女队员们最高兴的一件事。几乎每个周日下午,女队员都会提醒莫云飞或李义明、汪亮等队领导带领大家深入乡村,为当地民众巡诊查体、送医送药,而莫云飞他们只要是在维和医院能够抽得出人员的情况下,一般也会尽可能派出人员去开展这些活动。女队员以其细腻和柔情,既救治了当地民众的生命,也抚慰了饱受14年战乱之苦的当地民众的心。

正文 第五十章 茶香宜人解纷争

药师程志威在中国维和医院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何?因为几乎所有来医院看病的维和人员还是当地百姓都要去他那里报到,所以自然地他也是中国维和医院的知名人物。当然,有一点他是非常不简单的,前面已经说过了,程志威可是数次拒绝了当地人用钻石换药品的诱惑,确保药物用在该用的地方。

药房是他的天地和舞台。这是一扇两尺高两尺宽的窗口,窗口里面是十五平方米左右的药房。药房里放着三排洁白的镶着绿边的药品架,架子上整齐地摆满了几百种药品,与乳白色的墙壁,浅黄的地板一起,在四盏日光灯下显得分外明亮,清爽。靠近窗口放着一张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