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律 作者:吴千语(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2-04完结)-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公公!”容妃的声音不自觉的颤抖着。
    福公公抬头,忙迎上来,给容妃施了一礼,“容妃娘娘怎么过来了?”
    “那么大的事儿,本宫能。。。。。。”
    容妃话音未完,便被福公公嘘声打断了。
    他指了指养心殿内,小声道:“宪宗陛下在里面!”
    容妃露出惊恐神色,只担心宪宗会对英宗不利,作势要进殿,却被福公公一把拉住了。
    “只是谈话!娘娘莫要惊慌!”福公公安慰道。
    皇位都易主了,让她如何不惊慌呢?
    可现在,他们的身份都转换了,此刻英宗和她以及后。宫的每一个人,才是刀俎上任人鱼肉的那个啊,他们有什么能力反抗么?
    容妃收住了脚步,跟福公公一块儿等在外面,可她的心却怎么样也无法平静下来。
    轩儿还在外面,若他收到了这样的消息,只怕不会善罢甘休吧?
    到了这会儿,容妃什么也不敢想了,她只想丈夫儿子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一家人好好的活下去就好!
    过了半晌,殿门吱呀开启了。
    一袭明黄色龙袍的宪宗从容走了出来,黄袍加身,映衬得他那张白皙俊雅,略带岁月沧桑的面容越发雍容威严。
    这是宪宗回朝后,容妃第一次见到他。
    昔日的大伯、表姐夫,似乎跟二十年前的模样没有太大的改变,那张脸除了多了一丝岁月的沉淀和平静之外,没有受尽苦楚磨难呈现出来的老态。
    容妃愣怔着看着他,竟忘了行礼。
    福公公忙佝声唱道:“恭送陛下!”
    宪宗的目光从容妃脸上擦过,而后停了下来,站在她面前,笑道:“你跟珍儿一样,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朕允你以后跟在阿琰身边伺候,陪伴他走完余生。”
    容妃的声音梗在喉咙里,发不出来,她只是睁着一双蓄满晶莹的眸子,不卑不亢的看着宪宗,心中明明是害怕的,可表现得那般倔强,不愿低头。
    宪宗抿嘴一笑,回头对福公公道:“将阿琰用惯了的东西都收拾好,今天就过去省吾宫好生将养着吧!”
    福公公低头忙应声道:“是!”
    而后,宪宗不再停留,大步往崇政殿而去。
    他已经二十年没有接触朝政了,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多!

  ☆、第五百三十八章夫妻(粉40+)

(ps:二更送上,完本在即,求粉票!)
    宪宗走后,容妃才回过神来,跌跌撞撞地推开殿门,疾步奔至英宗榻前。
    “陛下。。。。。。”容妃心疼的唤道。
    英宗缓缓转过头来,看着泪流满面的容妃露出一丝恬淡的笑意,将手伸出幔帐外面。
    容妃紧紧的握住了,伏在他身上呜呜悲泣起来。
    “。。。。。。我可以不在乎失去一切,却不能失去我的丈夫,我的儿子。求你了湘琴,替我求求陛下,求求太后,救救上皇,我只要他平安归来就好,其他的,我们都不会再争的,你信我。。。。。。”
    “为什么?为什么?你们究竟有没有心?我的丈夫已经回不来了,为什么还要害了我的儿子。。。。。。湘琴,你也是当母亲的人,你就不能设身处地的想想么?我死无所谓的,只求你看在表姐妹的情分上,护下他好不好?”
    沈皇后声嘶力竭的呐喊一声一声地在耳边回荡着。
    容妃以为,她早已将那段不忍回顾的往事尘封,却不曾想在这个当口,却又尽数从记忆深处跑了出来。
    是啊,如今真的是易地而处,她才真正地感受到表姐痛彻心扉,上天入地无从申诉,无依无靠的那种痛苦与绝望!
    容妃声泪俱下,哭得悲恸。
    英宗轻轻拍了拍她的背,没有说话。
    容妃发泄了情绪之后,哭声渐渐小了些,抽泣着抬头看英宗,问道:“陛下,您的身子还好么?”
    英宗苦笑。点点头应道:“从今天起,我已经禅位了,不再是皇帝了。陛下这个称呼,已经不合适了。。。。。。”
    容妃的泪又簌簌而落。努力扯出一抹笑,紧握着英宗的手,坚定道:“不管您是什么身份,在臣妾心里,您就是天,是我的依靠。”
    这句话很窝心,但英宗却不觉心底胀痛起来。
    他还能让他们依靠么?
    再不能了吧。。。。。。
    想起刚刚宪宗过来,让他从今儿起搬到省吾宫去静养时。他便觉得讽刺。
    皇城之内,废弃的宫苑何其多,他却独独指了省吾宫。。。。。。
    而今他处境如何,英宗倒是不在乎了,只是担忧他的几个儿子。。。。。。
    特别是龙廷轩!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再做无谓的挣扎,只能白白牺牲,落下个谋逆不忠的罪名!
    英宗只希望聪明如龙廷轩,能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识时务者为俊杰!
    。。。。。。
    宪宗回了崇政殿之后。便让司礼监的太监章公公将朝堂百官的资料送了上来。皇位易主,自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内阁要重组。不过宪宗并不打算将朝堂上的所有臣工进行大换血。
    原因之一在于薛氏和萧氏党派在太子和惠王谋逆那时候,就已经被英宗清理得差不多了,朝中很多大臣,都是新晋翟升推举上来的,任职时间不长,暂时没有形成党派之争。
    这对于宪宗来说,无疑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他很快便进入状态,将此次夺门复辟首功的穆卫翟升为右相,属于内阁第一人。
    曹清王直等人官位不变。郑恩泰任礼部右侍郎,刘景文和周伯宣权职被架空。各自给了一个虚爵,成了闲人一个。
    通伯。李元通,旧朝时期的默默跟在宪宗身边的侍读,为了完成宪宗复辟大业,忍下亲人尽失的悲痛,紧跟步伐,不离不弃。宪宗感念他的忠诚,封了他为元忠候。
    公孙勇接掌兵部尚书一职,并赐封忠信候。。。。。。
    本次夺门有功的,宪宗一一给予了分封和赏赐。忙碌了一天之后,直到掌灯时分,章公公才进来,问陛下是否要传膳。
    宪宗的面容在烛火的辉映下闪烁着逼人的光彩,一双深隽的眼睛如甘泉一般,沉静无波。
    他忽而想起自己还忘了给珍儿加冕,提笔拟了一封旨意,命章公公将适才定好的分封的旨意传达下去,并让郑恩泰处理此次给沈皇后加冕的典礼。
    章公公躬身接过帖子,送到礼部去撰写圣旨,并将任务落实下去。
    宪宗将几案整理完毕后,才起身,命门外守着的宫婢进殿,伺候更衣,换了一件月白色的家常袍子,而后径直往后。宫去了。
    薛皇后在太子谋逆的时候,便已经被英宗打入了冷宫,因而无人居住的未央宫收拾起来也很方便。
    沈皇后依然穿着粗布衣裳,安静的坐在一隅里,睁着有些浑浊的眼睛看向殿外。
    暮色四合,她的眼睛受损严重,尽管睁得再大,也看不到东西了,只是模模糊糊的一团混沌。
    婢子们上前,躬身问沈皇后可要用膳了,可沈皇后置若罔闻。
    此刻她虽然身在未央宫,可她的心依然悬着。
    在没有看到丈夫平安回来的时候,她哪里能吃得下饭?
    宪宗刚进宫门,远远的,便看到了坐在长廊上翘首等待的人儿。
    他心头发软,眼睛热热的,似有暗流涌动。
    不管何时何地,他知道,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他!并将一直相随左右,不离不弃!
    侍卫、内监以及未央宫内的宫婢皆看到了这位夺门成功的现任宪宗皇帝,忙要跪下行礼,却被宪宗摆手制止了。
    他不愿意那聒噪的请安声破坏这一刻静谧安宁的气氛。。。。。。
    宪宗一步一步缓缓走向沈皇后。
    模糊的视线里,似乎有一团白影款款而来。
    沈皇后能感受到空气里扑面而来的熟悉气息。
    她笑了,沧桑的面容难掩释然和满足的笑意,扶着回廊站起来,平静的问道:“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宪宗握住她的手,略微嗔怪道:“天渐凉了,怎么不多穿一件衣裳?”
    “妾早已习惯了,不冷的!”沈皇后任由他牵着,往既熟悉又陌生的宫殿走去。
    宪宗握住她的手又紧了几分。
    是的,在省吾宫里,不,在他不在身边的这十几年里,她早就习惯了寒冬酷暑的日子。。。。。。
    不会了珍儿,以后你再不必过那样的生活了!
    夫妻二人在宫殿内相对而坐,宫婢将膳食摆上几案后,便在宪宗的示意下退至一边。
    宪宗拿起筷子,像平常那般将菜夹到沈皇后面前的碗里,笑道:“快吃吧,一会儿可要凉了!”
    沈皇后点点头,拿筷子夹了一块肉,凭感觉放进宪宗的碗盏里,说道:“妾闻着鸡肉的香味儿了,是陛下您以前最喜欢吃的八宝鸡!”
    宪宗嗯了一声,抿嘴微笑道:“珍儿还记得!”
    沈皇后淡笑不语,他的所有习惯爱好,她从不曾忘记过。
    一顿饭吃得十分温馨,晚膳用罢,宪宗便让人伺候沈皇后洗漱更衣。他知道从准备起事开始,她的心就没有安定过,而今一起尘埃落定了,不该再让她继续担心了,便让婢子在殿中点了安息香,希望她能睡个好觉,做个好梦!
    在榻前,看着安然入睡的妻子,宪宗的心一阵阵抽搐着。
    是他让最亲密的人,受了这么多的苦楚啊,还有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儿子。。。。。。
    回来两年了,宪宗和沈皇后都相当默契的从不曾提及那个夭折了的儿子,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每一次想起,就像是撕开了一道未愈合的伤口,看着它再一次流血流脓,嗜心蚀骨的悲痛。
    宪宗缓缓起身,吩咐未央宫的内监六顺明日一早去太医院请张院使过来给沈皇后瞧眼睛。
    六顺忙下,提着灯笼在牵头引路,将宪宗送回养心殿。
    从现在开始,他又将住在二十年前住过的那个宫殿了。。。。。。
    ******
    翌日清晨,朝堂的人事调动在一旨圣旨颁布后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昨日朝会之后,众臣还心头惶惶,总担心宪宗会将整个英宗朝时期的百官进行大换血,那么他们半辈子的努力,可就要白费了啊。
    所幸,宪宗并不曾这样做,这无疑赢得了人心,安然留守岗位的臣工们无一不是感恩戴德。
    其实昨日夺门之变后,朝中不乏有不安定的人私下试图联系皇城东郊驻守京畿营的军队,企图以拥护英宗的名义反扑,可让他们惊愕的是,尽管晓以个中大义,以宪宗无子为由,未免国家将来动荡云云,却不能打动张恒等人的兵变的决心。
    这其中自然有公孙勇事前潜入端肃亲王府做功课的那份功劳在。
    在起事当晚,端肃亲王便答应了公孙勇,只要他们能成功走上龙乾殿,京畿营的军队,不会轻举妄动。
    这绝对是对宪宗复辟临朝的最大支持了!
    若是没有端肃亲王从中斡旋,宪宗焉能如此顺利重登大宝?上京城一场混战哗变在所难免,到时候只闹得人心惶惶,血流成河,百姓怨声载道,将皇家的丑陋一面曝之于乾坤朗日之下,无所遁形。。。。。。
    端肃亲王早不问朝事,因而在宪宗临朝后,也不曾露面,但宪宗心头清明,对王叔的感念之情,铭记五内。
    早朝过后,公孙勇和元忠候进养心殿觐见宪宗。

  ☆、第五百三十九章还活着

早朝过后,公孙勇和元忠候进养心殿觐见宪宗。
    “陛下,英宗三子逍遥王目前还在外,此前阴山地震和延陵府洪涝造成不小的损失,他向英宗请命,主动出去向各藩王收取募捐款项去了,此刻只怕早已闻得朝中之变。”公孙勇看着宪宗,见他神色不变,继而续道:“逍遥王这个人表面看着是个长袖善舞,懒散不羁的,可实际上却是极懂得经营,城府极深之人,如若没有点手段本事,前太子和惠王,哪能那么容易便被他斗垮?”
    宪宗端然跽坐在案几后面,微微一笑。
    龙廷轩的本事,他很清楚。
    “臣此前曾让元忠候用玉玺盖印写密信给先太子和龙廷轩,先太子上钩了,而龙廷轩却敢与臣讨价还价,反而利用臣与太子之间的交易将之除去。这人不得不防啊,而今咱们最大的隐患不是病体沉疴苟延残喘的英宗,而是龙廷轩!”公孙勇耿率直言道。
    宪宗敛眸,一双如星光湛湛的眸子被眼皮盖住。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公孙勇和元忠候通伯都知道宪宗在思考,便只安静的站在一边等待着。
    半晌后,宪宗才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昔日恩怨,朕不想再多作计较了。母后,阿琰所做的一切,曾让朕痛彻心扉,说没有怨恨,那是假的!朕不是圣人啊,朕的妻儿旧部所遭受的苦难,朕感同身受。。。。。。可朕既然痛恨这种行为做法,又怎能步阿琰后尘?”
    公孙勇和通伯皆抬眸愕然看着宪宗。
    这个沦为囚徒受尽磨难的帝王,瞳孔深处一片清明如许,盈盈流转的波光透出几分悲悯温和,那是看透一切的释然么?
    没有血腥的报复。用气度和包容,看淡昔日手足对自己过往的迫害。。。。。。
    通伯心头似被什么哽住了,一阵阵酸楚的感觉从嗓子眼里冒出来。
    陛下向来是个心软的人。他真的是一个好人,可这样心软。便不能成为一个如英宗那般杀伐果断的王者。
    公孙勇不是那种心底温软的,宪宗的不为,对于习惯了腥风血雨、杀人见血特务生活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可他忠诚的心一如既往,他已经尽了臣子本分,提醒了宪宗,至于最后他将怎样抉择和处理,他不会再多作质疑和干涉。
    公孙勇和通伯默然垂头。
    见二人情绪都有些颓然。宪宗笑着站了起来,绕出几案,抬手轻轻的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朕已经当了一回大胤朝的罪人了,不能再当第二回,你们能懂么?”宪宗哑声问道。
    公孙勇猛地抬头望向他。
    “阿琰对我不义,可不可否认,他于危难间受命,对大胤朝有大奉献。他不是一个好人,但至少算得上一个好皇帝,这是朕不杀他的原因之一。”宪宗清瘦的容颜露出坦然笑意。续道:“其二,朕老了,能再掌管朝政多少年?朕无子啊。朕若百年之后,朕的江山由谁来继承?龙廷轩是朕看好的一个,有手段、有头脑、有谋略,他将来定能比阿琰更加出色。朕不能因为昔日的恩怨,置我大胤朝的江山社稷于不顾,朕不能再当一次罪人!”
    通伯和公孙勇都不曾想到,陛下竟考虑得如此深远。
    陛下仁慈,可不见得龙廷轩这个人就会本本分分,将他定为皇位继承人。实在是有太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了。
    通伯在心中挣扎纠结了两息,终是上前一步。哽咽着低声道:“陛下,您有儿子。您的皇位后继有人的!”
    这话传入公孙勇和宪宗的耳中,俩人皆是一阵愣怔,宪宗尤甚,他只觉得脑袋里嗡嗡作响,周围的声音,周围的景象在一瞬间尽数隐去,只剩下通伯的那句哽咽不清的话语在盘旋回荡着。
    他说:“陛下,您有儿子,您的皇位后继有人的。。。。。。”
    这是真的么?
    宪宗鼻子发酸,回眸看着通伯,龙颜迅速变换着各种各样的表情:震惊、喜悦、怀疑、忐忑、期待。。。。。。
    公孙勇瞪大眼睛看着通伯,哑声问道:“这是真的?陛下还有儿子活着,明明都被。。。。。”
    通伯点头:“有一个活着,事关重大,臣只能死守秘密!”
    宪宗眼泪扑簌而下,手颤抖着抓住通伯的手臂,语不成调的问道:“是。。。。。哪个儿子?”
    他有四子的,若都在,大约都成家了,那他也是儿孙满堂了吧!
    “四皇子殿下。。。。。。龙承睿!”通伯回道。
    公孙勇眼眶也红了,不可置信的反问道:“睿王殿下,还。。。。。。活着?不是,不是说‘失足’溺水身亡了么?”
    宪宗同样期待的看向通伯,等着他的解释。
    通伯头点如捣蒜,泪跌出眼眶,哽声道:“哪里是失足,是被。。。。。。沉塘!”
    龙承睿,宪宗与沈皇后所生的嫡子,一个非常聪明早慧的神童,三岁封王,这是皇室史无前例的。在宪宗被俘虏,英宗继位之后,便失足溺水身亡了。
    他的死因真相,不,应该说宪宗所有儿子的死因真相,是皇室秘辛,是不足为人道的皇权倾轧下的牺牲品。
    通伯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将龙承睿的沉塘之后的际遇告诉了宪宗。
    原来那时候龙承睿真的是被狠心沉入了池塘里,待捞出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呼吸了。那时候萧太后的意思是将睿王以皇子身份敛葬了,但恰逢鞑靼即将攻入上京城,兵荒马乱的,便无暇顾及一个过气皇子的敛葬礼,只全权交由礼部安排。
    蕙兰郡主与辰靖所开的毓秀庄与内务府多有往来,蕙兰郡主念着与宪宗的兄妹情意,不忍他的骨血死了也无人料理。便买通人将睿王的‘遗体’偷偷运出宫外。
    也许是睿王殿下得上天庇佑,命不该绝,‘遗体’通过水车运出宫外的时候。那时候恰好外面正有百姓急急逃命,引起一轮南迁热潮。水车在坊道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