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382-生命的沉湖-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有勇气正对这双眼睛的逼视吗?    
    三    
    我们还要思考林昭的意义。    
    诚如林昭自己所说,她是凭“感性的直觉”去“行动”的;因此,她不同与张中晓、顾准,不是思想家型的战士,而是以道德、情操的崇高和反抗行动感召人、震撼人心的一位受难的殉道的圣女。    
    但这并不等于没有她的思考及思考的价值。    
    她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她的自我命名来说明。    
    在这封带有很大的自白性质的《致人民日报编辑部信》里,她最频繁地使用的自我命名是“年青的反抗者”。在附录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里,曾对林昭列有“1957年因反党反社会主义而沦为右派”的罪名;林昭大义凝然地批驳说,这是“极权统治者所惯用的伪善语言,其颠倒黑白而混淆视听可谓至矣!这句话正确地说,应该是:1957年在青春热血与未死之良知的激励和驱使之下,成为北大‘五一九’民主抗暴运动的积极分子!”。她昂然宣称:“‘五一九’的旗帜绝不容其颠倒!‘五一九’的传统绝不容其中伤!‘五一九’的火种绝不容其熄灭!只要有一个人,战斗就将继续下去,而且继续到他的最后一息”。这段反驳词写在1964年,也即为“右派”平反的1979年的十五年前,在那样的时刻,林昭对“五一九运动”的旗帜与传统的坚守,不仅表现了非凡的勇气,更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们说,北京大学的“五一九”民主运动是“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在中国现代民主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林昭以“年青的反抗者”的姿态自觉地将“五一九”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并因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她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五一九”民主运动的杰出代表;“五一九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者。    
    林昭又自称“大陆青春代自由战士”。林昭身上有明显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气质,她的反抗具有鲜明的“青春代”的色彩。但更为可贵的是,她同时清醒地意识到青春激情被利用的可能性。她自己就有过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因此,她在反抗外在的压迫的同时,更以同样非凡的勇气反省自己“政治上的幼稚”和应负的历史责任,她说;“在严肃而沉痛的自我审判中林昭对于自己的责备那是比别人之别有用心的提问更要尖锐而严厉得不知几多”。在这个意义上,她又是一位已经清醒、觉悟了的不被利用的“青春战士”。在这一点上,林昭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因为在她以后,就发生了红卫兵的青春激情被利用的悲剧。    
    林昭之所以能够走出青春激情被利用的危险区,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她从自己被打成“右派”、惨遭迫害的生活经验中产生了发自生命内部的信念与追求,这就是“自由”与“人权”。如果说“五一九”运动中的主要口号是“民主”与“法制”,林昭则在坚持“民主化”,特别是“政治民主化”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出了“人权”与“自由”的概念:她自称青春代“自由战士”正是表明她是以“还我人权与自由”作为自己的主要奋斗目标的,这一点在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上自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林昭又自称“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战士”,这也很值得注意。    
    她在文章中一再表示赞同这样的观点:自由“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还有人被奴役,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实而完整的自由”,并做了这样的发挥:“除了被奴役者不得自由,那奴役他人者同样不得自由。”于是,她如此提出问题:“身受着暴政奴役切肤之痛再也不愿意作奴隶了的我们,是不是还要无视如此悲惨的教训,而把自己斗争的目的贬低到只是企望去作另一种形式的奴隶主呢?”而结论是:“自由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够以暴力去建立,甚至不能以权力去建立”;“即使在中国这么一片深厚的中世纪的遗址之上,政治斗争是不是也有可能以较为文明的形式去进行而不必定要诉诸流血呢?”林昭在身受空前的暴力迫害、并以自己柔弱之躯进行拼死反抗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探讨如何走出“以暴易暴”的怪圈,这本身即有一种特殊的感人力量与思想价值。或者如她自己所说,这是“有一点宗教气质——怀抱一点基督精神”的;她自称“奉着十字架作战的自由战士”大概也是要强调这一点。而林昭对被奴役者提出的不要“企望去作另一种形式的奴隶主”的警告,在现代中国更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随即发生的“文革”中,许多因受压迫而奋起反抗的年轻的造反者,在掌握了权力之后,都纷纷成为新的奴隶主;反观林昭在1965年,也即“文革”前夕发出的警告,就不难看出她的思考的前瞻性。    
    林昭就这样在1957—1966年的中国民间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2002年4月29日写毕


《生命的沉湖》 第二部分二十九年前的一封书信(1)

    这又是一篇被埋没、被遗忘了的文字,在人们将鲁迅陈尸街衢争论不休时,它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当年一位知青留下的《劫灰残编》,如今却如鲁迅《蜡叶》里那“乌黑”的“蛀孔”;“明眸似的”“凝视”着我,让我悚然而思。    
    我又回到了那个时代。    
    我曾经说过,我自己,我们那一代人,或者还包括知青那一代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在“文革”后期走近鲁迅的。这里有两个机缘:首先是我们——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众多的年轻人被毛泽东赶到了中国的农村,这自然是一种反智主义的强迫改造,不能将其美化或理想化;但当人们离开城市与书斋,来到了中国的社会底层,与生长于斯的中国农民有了实际的接触以后,在思想感情上所发生的变化,也同样是真实而不可否认与抹杀的。这本《劫灰残编》的作者说得很实在:“到了山西沁县一个叫李家沟的小村,我才知道了什么叫中国,才知道了我们的百姓是多么的苦又是多么的好。”这两个“才知道”,其实是非同小可的;尽管有些人后来又忘记了或故作不知道,但知道了并永远牢记在心、念念不忘者,就此生此世再也摆脱不了所谓底层情结了。而这正是走向鲁迅的通道。人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而不只是在书本上)发现了鲁镇、未庄,发现了阿Q、闰土、祥林嫂,更发现自己就是阿Q与孔乙己时,才真正懂得了鲁迅。鲁迅的灵魂,他的思想艺术的生命之根是深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他和中国的底层人民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不了解中国的底层,特别是中国的农村,永远也不可能理解中国和他的最忠实的儿子鲁迅。    
    更重要的是“文革”后期,特别是林彪事件发生以后,我们终于从迷狂中清醒过来,用怀疑的眼光重新审视人们告诉我们的一切时,我们经历了一次最深刻的绝望,按一位知青在一封通信里的说法,这是一种走向地狱般的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用最冷酷的眼睛来观察这个社会,抛掉了那种行尸走肉还不能舍弃的装饰,我得到的就是最真实的结论:凡是死亡的事物,都带上了死亡的色彩,而这色彩,是用什么颜色也掩盖不住的。”(参看《民间书信(1966—1977)》,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388页)有了这样的绝望体验,人们就从根底上接近了鲁迅。《劫灰残编》的作者,正是在自己感悟到“前面是坟!坟之后是什么,我不知道”这一瞬间,读懂了《过客》与鲁迅的。这是一次历史的遇合:正当中国社会孕育着巨大的变革(这就是后来的改革开放),敏感的民间思想者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地为此寻找与磨炼思想武器的时候,他们重新发现了鲁迅。鲁迅终于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曲解与利用,以其独立、自由、批判与创造的本来面目,参与到“文革”后期民间独立思考中,成为新的探索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劫后残编》的作者十分生动地回忆了他当年“在只有三条腿的歪斜的桌子上,伴着一豆油灯”深夜读“幸免于灰烬的鲁迅的书”的情景与感受:“读他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就仿佛他所痛陈的一切、他所愤怒的一切、他所蔑视的一切、他所悲怜的一切、他所热切的一切,都直指着我们都直斥着当世的非人的一切。我常常边读边感到心灵的震颤。”这发生在鲁迅和经历了“文革”的中国知识分子与年轻一代之间的生命深处的共振,影响将是深远的。    
    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篇我们所说的被埋没、被遗忘的文字——这是《劫灰残编》的作者卢叔宁于1972年11月11日写给他的知青朋友志拴的一封信,是那个时代民间交流中的“鲁迅论”。    
    这封信是作者对收信人一个多月前的来信的回应。来信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为新的“启蒙运动”做准备,这正是“文革”后期的民间思考与讨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可以理解的:“文革”中发展到极端的专制集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中国封建专制的根深蒂固,它的根基,远比枝干更深更长更广的根基,牢牢地密布于它所依附的大地上”。如作者在信中所说;“如果说中国未曾有过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是一个遗憾的话,那么能够进行更广泛得多的无产阶级启蒙运动就不仅可以补前者之不足,而且可以是一次社会思想的飞跃”:这几乎是当时很多人的共识,而事实上成为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先声。我们感到兴趣的是,鲁迅正是被这样一个已经呼之欲出的历史运动召唤出来的:他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几乎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启蒙者”。这个认识决定了鲁迅对80年代的启蒙运动的决定性影响:这一事实无疑是有思想史的意义的。    
    生命的沉湖因此;“文革”后期人们在思考鲁迅的意义时,是与对中国历史的反省联系在一起的。于是,就有了这封通信中的如下讨论:“你提到启蒙运动,细究起来中国何曾有过启蒙运动呢?相反有的是蒙昧时代。自然启蒙也是有过的,但一旦启蒙者也坐上了以往自己所攻击的王位宝座时,启蒙者就变成了蒙昧者,启蒙运动也就为蒙昧教育所替代了。往日的市野上的革新者一变而成了王族、幸臣、侍从。”这里所说的“启蒙者变成蒙昧者,革新者变成新的统治者”的历史循环,正是鲁迅所要揭露的“彼可取而代之”的“阿Q式的造反(改革)”的本质。他早就预言:“此后倘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鲁迅在离世前三个月还在一封通信里,特地谈到后人不能理解他的这一“本意”的担忧。而鲁迅这一预言,却在“文革”中又一次得到了证实。那个时代有一句相当响亮的口号,叫作“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讲的就是“彼可取而代之”;因此;“文革”的所谓“造反”,不过就是以连起码的游戏规则都不讲的新贵(以“四人帮”为代表)取代多少还讲点规矩的老官僚。因此,可以想见,1972年的这些民间的思想者在面对这样一个“走不出的蒙昧与奴役时代”的历史与现实,他们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而要走出这样的怪圈的第一步,就是要如鲁迅那样,敢于正视与揭露:不仅是“现代的前身”,就是“其后”也会产生新的蒙昧主义与新的奴役这一历史的循环现象。——正是在对任何形态的蒙昧与奴役的再生产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上,鲁迅显示出了他的真正的启蒙者的意义。


《生命的沉湖》 第二部分二十九年前的一封书信(2)

    不过,通信的作者卢叔宁和他的朋友首先要做的,却是要抹去“文革”的蒙昧主义强加于鲁迅身上的历史的灰尘。于是,又有了这同样沉重的文字:“鲁迅的境遇,在生时受到的是无穷的攻击和暗箭,而死后在一些人则庆喜地将他忘却淹灭,……更有一些人则以尊崇他的姿态将其摆在他们宗祠的祭坛上加以顶礼。其目的不过是用一个新的神像来装饰自己的门面或驱斥自己的政敌。……鲁迅的向着自己、他人、社会刺去的解剖刀变成了专向不祈祷不跪拜的异教徒的严厉的法剑。鲁迅在生时所无限同情又无情地批判憎恶的阿Q们,还有那鲁迅用厌恶与蔑视之笔画下的聪明人们(奴才、假洋鬼子等)在鲁迅死后,倒反过来将他‘聪明地’‘阿Q’化了,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和怎样一种痛心的悲哀啊!”没有比将蒙昧主义的死敌变成蒙昧主义的工具,更令人憎恶与痛心的了;这是中国的“聪明人”惯用的伎俩,而善良的人们总是对之缺乏警惕。卢叔宁们由此而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揭示这些该是新启蒙者的任务之一吧。‘还我鲁迅’该是鲁迅精神真正继承者的口号。‘还我真貌’则是鲁迅幽灵哀痛而深沉的呼号了。”——今天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80年代学术界所提出的“回到鲁迅那里去”的主张,正是对这一历史呼唤的回应。这本身就构成了80年代思想解放与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写作于“文革”后期的这封通信也因此获得了某种文献的价值。    
    当然,这封通信最值得重视的,还是作者对鲁迅的价值的正面阐述:“鲁迅对中国是太宝贵了。他是中国昏沉沉几千年产生的第一个最无情最彻底深刻地对中国社会的揭露者、批判者。中国在昏睡状态中度过了几千年,却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或者说没有一个人能够和敢于将中国的真面目揭示出来。总是欺骗着别人也蒙骗自己,骗者也被骗着。在无数的礼节和假面中活着。统治者高兴在假面后面将自己扮成人民的救星,上帝的使臣,人们则甘于在假面具后面求得苟活。而一旦人民试图揭露那假面,看穿那统治者的狰狞贪婪的真貌时,则遭到最残酷的镇压。于是在被血装饰的假面后又恢复了双方的平静,虽然是像在森严的大殿里一样可怕的平静。”这里,又是一个永远也走不出“瞒和骗的大泽”(鲁迅语)的历史循环,这几乎是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的一个摆脱不掉的梦魇:从一个假面再到另一个名目的假面,中国人任何时候都生活在不断创新的假面具中,而且是由赵太爷们与阿Q们共同制造的。当作者说到“被血装饰的假面”下的“平静”时,心中是绝对不平静的:那正是1972年的中国的现实;“于无声处听惊雷”,历史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变革的临界点。鲁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卢叔宁和他的朋友,向所有的民间思想者显示出他的力量与价值的:作为“中国昏昏沉沉几千年产生的第一个最无情最彻底深刻地对中国社会的揭露者、批判者”,在现代中国,他几乎是能够帮助我们走出“瞒和骗”的大泽的第一人。    
    通信的作者对鲁迅的揭露与批判的力量有着十分深刻的体认:“是鲁迅第一个不仅揭露了统治者的丑恶真貌而且第一个更深刻地将自己所深挚热爱同情的人们的被愚弄被歪曲被压抑而畸形化的精神心理揭示出来。前者的揭示不是由鲁迅始的,……而后者的揭示却是鲁迅独得的伟大。历来统治者不仅想隐瞒自己的真相,更恶毒比隐瞒自己更坏千百倍的是,不让人民认识自己,自己的缺陷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信心自己的前途,这是最可怕的愚昧和奴化。”这里涉及到了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现代思想史上始终纠缠不清的问题,也是知识分子最容易失足之处。如作者在信中所说,曾有过对劳动者“崇以虚名”的做法,这是“文革”(及“文革”以前)的一个占主流地位的思潮:将知识分子与人民(劳动者)对立起来,美化后者而贬抑前者,当然也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启蒙的意义与价值。作者看得很清楚:这样的“自发论的推崇者十有八九是可鄙的骗子”,鼓吹“人民至上”是假,不过是要以“人民代言人”的身份与名义,实行反知识、反文明的蒙昧主义与思想统治,所以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愚昧和奴化”。但同样值得警惕的另一个倾向,即是知识分子的自我神化,自认为是代表先进的先知先觉的救世主,而视普通劳动者为阿Q”,甚至是必须排斥的消极、反动力量,这样,也从根本上否认启蒙,或者把启蒙变成强行灌输与改造的新蒙昧主义。鲁迅正是在这里显示了他的榜样的力量:一方面,他敢于正视并无情揭露人民“被愚弄被歪曲被压抑而畸形化的精神心理”——如作者所说;“鲁迅在揭露阿Q的伤疤的时候似乎比那些说阿Q的伤疤有独特之美的人要遭到他人(甚至阿Q本人)的责骂。但真正爱阿Q的不是后者恰恰是揭露者的鲁迅”。另一方面,他十分明确,揭露的目的是让人民认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