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老爷一共送了两匹上等绸布,几盒糕点,和一双官靴。布子一匹是黑底雕花暗纹的男式布料,一匹是水蓝色带藕合色淡莲纹的女式布匹。文陵叫娘亲将两匹布各裁下一个成人的用量来,又带上两盒糕点,便往张家村去了。
一路上遇到许多熟人热情的打招呼,文陵都一一笑着回了,到了张家村,更是有许多看见他的人指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满眼羡慕的说,官老爷对他姐姐真是上心,一回来就来看望了,瞧那布子,那料子,那是一般人穿的起的么?
文陵先去了安平家里,留下一盒糕点和那块男式料子给安平做衣服,跟蓝氏稍稍打听了一下情况,才拿着另一盒糕点和布子去了新水家里。
新水一家对于文陵的到来很高兴,他如今身份不一般了,很有可能当任镇上的捕快,在镇上,捕快可以算是亭长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位置了,他却不骄不躁,一回来立马就来看望张素,这就说明闺女的眼光没有错,这小子有心着哩
虽然文陵在不意乡俗,新水为了女儿也顾不得那么多,但叫文陵来家是一回事,却不能叫他跟张素单独相处的。夫妇二人热情的招待了文陵,只可惜他傍晚之前还要回去,所以不能在这吃晚饭了。
张素风寒发烧的病虽然是好了,可咳嗽却是留下了,一日里总是不停的咳。现在见了文陵,见他全胳膊全腿儿身上也没有伤,这才松了口气,精神也好多了,与一家人一块儿跟文陵说了一会儿话。
张宇是个大咧的, 直接道了张素这几日的情形,又说都是担心文陵才这样的,弄的文陵直道抱歉,羞的张素起身跑进了里屋。众人高兴的说笑了一会儿,文陵才起身告辞。
第二日,衙门里的封赏下来,薛捕快果然被调去了县上任职,虽然任命是三等捕快,待遇却是照二等的来。而蓝文陵则封任了镇上的捕快,他以十八岁的年纪,打破了镇上最年轻捕快的纪录,以后整弯月镇的治安就落进 了他的手里,许多人心里担心,也有许多人心里期盼,这文陵,有着丝毫不输于薛捕快的能力和魄力呢。
镇上同时又封了立下三等功的那两个大块头,封他们为大役,辅助文陵搞好弯月镇的治安,奖赏蓝文陵布帛四匹,白银十两,奖赏大块头每人布帛各两匹,白银各五两。
封赏的消息传出来,人们议论纷纷,文陵果然是做了捕头那些有心想与蓝家攀亲的人家纷纷行动起来,向唯一能攀上亲事的张家老院儿发动攻击。安宝还小,婚事可以靠后, 安英却是已经到了年龄,提亲的人家各式各样,其中不乏条件不错的。
只是这些提亲的人,安英全都拒了,不是她不愿意嫁人,而是这些人, 她实在是都看不上哩这事急的张赵氏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发动全家人去劝安英,又不敢把安英逼的太急了,怕她真如她说的那样,进镇去投奔陈赵氏去。安英这孩子向来独立能干,又是个硬性子,这事儿她能做得出来哩
可惜能劝的都劝了,安英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张赵氏不敢急逼,只能眼睁睁看着一门门好亲事错肩而过,心下又急又悔。
任命下来的第二天, 蓝文陵走马上任,做了弯月镇捕快,重编了镇上所有衙役,与里长商量着改制了衙役待遇机制,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第一把火就烧的那些散慢的衙役猴急了起来, 哪还敢偷懒散慢,个个瞪着眼跑到街上去巡逻。蓝文陵那个小子竟然把他们的月银跟功绩挂上勾了
不过不可不说,这一招实在管用。镇上的治安立竿见影,比以前好许多了。
而这时候,天气渐渐进入三月,惊蛰之后,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满地是黄金的春天到来了。
~~~~~~~
周末一更哦~周末愉快~~
第一百零一章又开春
第一百零一章又开春
文陵做正役的这段时间,已经攒了一些钱,再加上这次赏的银钱和布匹,足够他另建一处不错的院子了。
惊蛰后,大地一化冻,蓝文陵便带人在那处选好的地方大刀阔斧子的盖起新院子来,打算秋上的时候,就准备婚事,将张素娶进门来,也叫二老再也不用担心。
“王婶子,谢了啊,等喂大了,还要再来你家配种的。”蓝氏递过钱, 接过王婶子怀里的小猪崽儿。这是刚下生一个多月的小猪崽儿,白白胖胖肉乎乎的,身上一点脏东西都没有,干干净净的,口龄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说明它健康又强壮。 这是一头母猪,蓝氏打算叫它抱小猪的。
“嗨,我家的猪你放心,壮实的很呢,十里八村的都爱上我家要猪崽儿来。乐云娘,这可是给你挑的一头最好的。等喂大了你尽管牵过来,我免费给你配种”王婶子哈哈笑着,开玩笑,人家可是官老爷的亲姐姐, 配个种也要跟人家要钱么?
蓝氏忙笑笑:“那哪能哩?该给钱还是要给的。婶子,那我回了啊。”跟王婶子打完招呼,蓝氏抱着小猪崽儿快步的回了家,猪圈都已经弄好了,回家喂过猪,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呢。
回春了,那六亩佃地要及时的浇水施肥,而且最近随着回春,买粪的人也多起来了,靠山村那里徐三挖的大粪沟,攒的粪满满当当的,卖粪的事情也不能叫人家徐三一个人忙活。还有院子里的菇子框,也需要人照顾了,过了一冬,不知这些木框框还能不能再发出菇子来,若是能最好,要是不能,还要另外重新弄这个,这么多事情,安平一个人哪忙的过来?就算蓝氏跟乐清乐云都帮着,也要好忙活呢。
喂完猪,蓝氏便带乐清去地里浇水施肥了,安平在靠山村那忙着卖肥的事,乐云留在家里将刚收集来的新松针撒在菇子框上,再淋上水。一院子十几个木框框,也够她忙活的。
这时候地里有活儿了,张明亮再不能天天跑来张家小院儿了,杨世仁倒是闲散的很,巳初时就优哉游哉的逛过来了, 连阿和都没带,径直进了张家小院儿,背着手儿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儿,见乐云没理他,有些讪讪的开口:“忙啥呢?”
“要照料菇子框啊。”乐云头也不回的。自上回从洪县回来,她一改以前的沉默寡言,人活泼了不少,而且对杨世仁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哦,听说你爹还卖肥哩?你家人不多,捣腾的东西倒不少。” 杨世仁自动自觉的上前,帮乐云从河里拎水,又学着乐云的样子抓起一把松针往菇子框面上撒,可他一个少爷,哪做过农活儿,手上一抖动,一大把松针都撒在一个地方。
乐云噗的笑了一声,把他推后:“你别弄了,我来吧。”说着, 把杨世仁手里剩下的松针都拿回来。
“怎麻”杨世仁不服气的上乐云手里抢
“乐清乐清”狗胜大呼小叫的从外面跑进来, 正好看见杨世仁死死抓着乐云的手,顿时瞪大了眼,眨了半天,吭哧出一句:“杨,杨少爷,你不行欺负乐云姐的。”
杨世仁收回手,老神在在的咳了一声:“我哪欺负她了,我在帮着她干活呢,你没看见吗?”一边说着,一边抬手掩掉脸上的一丝绯红。
狗胜不信,扭头望向乐云:“乐云姐?”
乐云没答反问:“你寻乐清做什么?”
狗胜却执着的继续问:“乐云姐,他刚刚是在干活儿吗?”说着,眼里竟带上了泪花花
乐云只低着头撒松针,没看见狗胜的表情,浑不在意的:“大少爷家家的,哪会干什么活儿?浑捣乱罢了。”
狗胜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嘴一瘪,带着哭音道:“杨少爷,你,你咋这样儿哩”
乐云吓了一跳,忙扯过他:“ 你哭什么?”
“乐云姐,你咋这样儿哩?”狗胜说着,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连杨世仁都吓到了, 围着他团团转,不时的用手指戳戳:“你没事儿吧?你没事儿吧?”
“你干什么呀”乐云一把拉开杨世仁,看着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狗胜有些不知从何下手,她根本都不知道狗胜好生生的为什么哭呀
“呜……唔”狗胜哭够了,抽咽了两下,抬手擦擦脸上的泪,抬起头来像是下了什么重大的决定:“我要跟我爹说,以后我来你家干活儿来,杨少爷不行再来了。”
“哎,你……”杨世仁上前就想揍狗胜,被乐云拖住了:“狗胜,你别哭,你想来我家玩就来吧,杨少爷也在这帮着干活儿的,哪能把人撵走了?”
狗胜气鼓鼓的盯着乐云,半晌,哼了一声,扭头跑开了。
“嘿,这个倔孩子”杨世仁朝狗胜背影挥挥拳头:“小心我把佃给你家的地收回来, 你这熊孩子”
“水没了,快去拎水吧。”乐云很是自然的吩咐。
“行咧”杨世仁很是自然的答应,并立马提起桶跑出院儿去。
再说蓝氏带着乐清在地里浇水。
这块地临着刘和平家的,最近发生了许多事,两家的关系彻底闹僵了,刘和平虽然忌惮着杨家而不敢堵了水渠,但心里这口气咽不下,心里坏水儿乱滚,竟在水里撒了草种子。草种子若是随水流进麦田里,扎下根再锄起来可就难了。
乐清正防着刘和平呢,立在水渠头上看水,正巧看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随水漂过来, 竟是些草种子, 再看刘和平,他为了避嫌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这草种子在水里也捞不起来,乐清急中生智,立马拿手中小铲子改了水道,水顺势流进了刘和平家的地,等那段草种子都流完了,乐清再把水道改回来,若无其事的扛着小铲子跑到前头去看水。
哼,小样儿的,跟我斗?等着锄草吧你
乐清帮着蓝氏看完水,又跑去帮大生看了一会儿水。大生媳妇刚生完,还在坐月子,他家就大生一个人,浇水时没有人看水不方便。
六亩佃地,连粪带水浇了一天半才浇完,田里的事情忙完,蓝氏又开始忙活院子里的菇子来。这些今年也不知能不能再发出菇子来,可照料上却一点不能欠缺,要是还能发菇子,估摸着再过十来天就应该有动静了。
靠山村那边,粪肥直忙了六七天才卖完,剩下的一些自家和徐三家要用,就留在里头了。卖完算一算,攒了一冬的粪肥,竟卖了八百多文钱,安平跟徐三照例对半儿分开,一人四百多文,徐三高高兴兴的将钱揣进怀里,打算割斤肉,打点酒,请安平吃一顿。
安平家里还有事情要忙,婉言谢绝了。
卖粪的四百文,还有冬日进镇打工赚的,蓝氏生完娃娃剩下的这些钱加在一起数一数,足有二两银子。欠窑主的那三两银子并不急,安平打算用这二两银子另建一处地方, 专门用来养菇子。自家的院子虽大,可毕竟是住的地方,这东西臭哄哄的摆满院子,到底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即然要建,自然要建一处对菇子生长最有利,又便于管理采摘的地方,如何格局,如何安置,也要先好好的思量一番。为着这事儿,安平还特意跑去请教了万木匠, 跟万木匠商量了半天也不得其法。盖这么一处地方虽不如盖院落那么费钱,可也不是小事,不敢冒然行事,安平只好先暂时放了下来。
乐清得知了这事, 按着前世见过的养菇棚里的构造画了副图,却又不好直接拿去给安平,只好先放在手里,想来想去的也没想到好办法。这天碰见万修林带着狗胜狗蛋从自家门前而过,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跑回家又另画了一副粗糙的结构图,将纸揉搓成一团,扔在石桥上,然后趴在门缝后偷偷的看着。
万修林几人回来时,经过石桥, 最喜欢捡拾东西的狗蛋立刻发现了那纸团,捡起来跑到万修林面前邀功去了。
乐清捂嘴笑笑,那上面还画了一种木马扎的结构图,这种马扎是这时候没有的一种坐具,比之现在的木凳又轻快又方便,坐着还舒服,最重要的是马扎的大小也可随制作者的调节而改变,要是万木匠能做得出来,不可不说是一条不错的财路,凭万修林的聪明,他定会将纸团拿给万木匠看的。
果然,当天下午,万木匠就亲自跑来寻了安平一趟。上次他家万修田进县考试,是安平带着去又一路照顾的,所以张家跟万家的关系日渐走近,现在万木匠跟安平的关系也着实不错,安平问万木匠的问题,他一想到,就亲自跑来了。
第二日,安平就在屋后的那片空地上忙活开了。菇子不喜光,要盖一间有顶有窗的屋子,屋里按半米间距盖上一米宽的砖槽,到时候弄好的培养基就放在里面,左右半米的采摘距离,也比较方便。当然,这种盖法,二两银子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百零二章我撕烂你的嘴
第一百零二章我撕烂你的嘴
安平也不打算现在就把屋子盖好,他只是收拾出这片空地后,先用砖做了小小的地基,将地圈出来,占下。
要知道,这块地是他跑去跟里长讨来的。里长觉得这块小地不值得什么,也没要他钱,自然也没有地契。白捡来的地,自然是好的,但没有地契,安平怕里长再将地给了别人,所以只好先盖上一小圈儿砖墙,将地占下。
屋后的地虽不大,但利用起来也不小, 估计能养院子里那些菇子的三倍。安平跟蓝氏忙活着收拾出空地来,又理上一小圈砖墙,这才发现忘了买墨线了,便喊来乐云给她钱叫她到小李村去买点墨线回来。
乐云前脚刚走不久, 杨世仁便来了,听说乐云去了小李村,腿脚勤快的跟了出去,往小李村追乐云去了。
顺着石桥一直往南,就进了小李村。卖墨线的那家住在村东,乐云的脚步越走越慢,最后停了下来——到卖墨线的那家的路上要经过李家。
这个李家,自然就是李玉娥的娘家,按理儿,也是乐云的亲姥娘家。可是自从李玉娥跑了人,安平去李家也寻不到人,最后无奈只好送了休书之后,两家便再无来往。李家也好像根本没有乐云这个外孙女一样,一方面紧守着李玉娥的去向,另一方面巴不得跟张家扯清关系。
对于乐云来说,就仿佛李家将她抛弃了一样,从来都不管不问,在乐云小小的心里,生就了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娘不要她,姥娘一家也从来不认她,她是个没娘疼,没人爱的孩子,即便后来有了蓝氏,在她心里,李玉娥和李家一家,就仿佛恶梦一般,在她面前永远可以用一种俯视的态度睥睨她。
乐云停下脚步,望着李家敞开的大门,仿佛就像一只怪兽朝她张开了血盆大口,她想跑,却又动弹不得,被牢牢的定在那里,任由自卑与恐惧悄悄的涌上来。
托了李玉娥的福,李家整个院子,屋子,全是由砖墙砌成,而且院墙砌的又高又厚,院门里头还砌了一面福字拐墙,即便开着门,也能挡住外面人的视线。门里传来说笑声,随即走出一名穿着光鲜的妇人,望见乐云一怔:“哟,这是哪家的孩子?真水灵”
乐云没想到里面会走出人来,心里也跟着一突,接着,用细小的声音纳纳的开口:“大衿子……”她长大了,大衿子不认得她,可她却认得大衿子。
“啊哟”那妇人瞬间反应过来,轻轻的一拍大腿,朝着乐云翻翻白眼儿:“哪儿来的小屁孩儿,乱认个什么亲戚?我哪是你什么大衿子?我大姑子还没生,小姑子还没嫁,哪来 这么大个侄女?去去去,快走开。”一边说着,一边急急的往门里望望,仿佛里面有什么重要的人物,生怕他听见了外面的对话似的。
乐云小脸儿通红,轻轻咬着嘴唇:“大衿子……”
“快走开,我叫你走开,你没听见呀”那妇人见乐云不动弹,顿时急了,三步两步走出门来,上前一把拎起她,往外推了好几步。
许多年不来,一来就遇上了熟人,却还是被人推拒门外。乐云此时脑子里哪还能思考,全是一片浆糊,如同木偶一般被那妇人推出好几步,呆呆的立在那儿。
“呵呵呵呵”门里传来一阵由及近的笑声,那妇人一急,忙又推了乐云一把:“快走开” 接着,忙不迭的转身迎到门口去了。
乐云像被施了定身术,呆呆的望着那敞开的大门,门里走出个俊俏的后生,十七八岁的模样儿,清秀俊逸,穿着也不像是一般的农家人,他挽着身边一个同样穿着整齐光鲜的妇人,一边与门里的人说笑,一边缓缓往外走。
慢慢的,门里的人也走了出来,乐云瞳孔慢慢缩起,心里苦涩涩的数着,这个是姥娘,这个是姥爷,这个是大舅, 二舅,小姨……
刚刚那个妇人趁着没人注意,迅速附在一名男子耳朵上耳语了几句,那男子扭过头来,直直的望向乐云,乐云刚想喊一句‘大舅’,却见那男子朝她威胁的一瞪眼,暗暗的挥了挥拳头,意思很明显,你给我闭嘴,赶紧滚开
“婶子,叔,都回吧。”那个俊俏后生挽着妇人与众人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