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梓坤转头吩咐船工:“快速开船。”然后她又一指陈剑陈光:“你们去前方寻一观战的高处,本殿和父王即刻就到。”陈剑陈光领命而去。
陈梓坤掂足而望,前方就是乌陵峡谷,这是她精心为晋军准备的另一座坟墓。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陈光和陈剑回来复命,领着陈梓坤和一干侍卫悄悄的往乌陵左上方的小山坡潜去。此时,晋军大部分已经走了乌陵峡谷。王起在前方开路,他那一双锐利的眼睛严密而细致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这个地方是个用兵险地,行军打仗最怕走这样的路径。在函关丢失以前,这是他们晋国的地界,他们自然无需设防,但今日已不同往日。偏在这时,一大群乌鸦嘎嘎叫着从他们头顶盘旋而过。乌黑的鸦群将本就阴暗的天空遮得越发晦暗。这是不祥之兆,不少迷信的士兵心头不由自主的笼上一层厚厚的阴霾。
乌鸦还没完全过境,就听件轰隆一声巨响,就见半空中喷出一阵灿烂的烟火,吓得鸦群四散飞逃。
王起和袁麟异口同声的大叫:“不好!有埋伏!”
两人的话音方落,就听见两侧的山陵上一阵异动,接着便是如雨的箭矢呼啸而来。晋军急忙卡洛斯射,但对方是居高临下,且有树木和草丛掩护,晋军的还射效果微乎其微。箭雨刚过,接着便是山石滚滚而下,砸得晋军一阵连一阵的惨叫。擂石未尽,干柴和干草又劈头盖脸的砸来。
“快走,保护大王,他们要放火——”王起一边挥剑躲闪着飞石一边沙哑着嗓子高呼。
亲卫将晋王和袁鳞团团围住,就在这时,一阵火矢咻咻而来,吐着火舌的火球从两边翻滚下来。士兵们惨叫着乱蹦乱跳,战马被火烧得乱窜一气,山道本来就狭窄,此时再这么一乱,更显局促。士兵们互相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晋王头皮披散,双目赤红仰天长啸:“上天,你是要亡我大晋吗?”
袁麟扯着嗓子大呼:“不要慌,雨后物湿,火势快灭了。”他的亲兵一起跟着他齐声高呼。
大火烧了一会儿,便渐渐地弱了下去。
晋军死里逃生仍是心有余悸,都拼了命似的往前挤,都想赶紧逃离这个死亡之谷。队伍又是一番自相践踏。直到袁麟命人连斩数十人,队伍才逐步恢复了秩序。
陈梓坤站在高处,颇为遗憾的说道:“只可惜这陵上的草木太湿燃不起来,若再等上几天,本殿定叫他全军覆没!”
文杰轻轻一笑接道:“若再等几天,那江上的水势又要下去了。俗话说,火水不容。如今殿下水攻火攻两计并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陈梓坤听罢也是豁然一笑。突然,她又正色问道:“援军还有多久才到。”
陈剑忙上前禀道:“援军已到齐陵,却被大水堵住去路,属下已派人去船去接应。”
陈梓坤沉吟片刻,压压手吩咐道:“让他们尽快赶来,可先来一部分,此地靠近晋国边境,不可久留,我们冲杀一阵立即返回。”
“是。”
陈军的援军只来了二万多人,陈梓坤当下便让人传令下去:“此战不战于多杀伤,务要擒住袁氏父子三人。”
文杰急忙提醒道:“殿下,兔子多了,猎狗会不知逮一个好。晋军虽死伤不少,但总数仍多于我军,尚可一战。不若集中力量聚攻一人。”
陈梓坤赞赏的看了她一眼,果断改令:“传令得袁麟头颅者赏三千金,断其一条腿者,赏千金!”
☆、14第十四章急火攻心
这一条命令一下,陈军顿时一片哗然,三千金这是他们十辈子也挣不来的钱目,谁人能不心动?士兵们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的向袁麟所在的中军位置猛烈冲击。晋军死命阻挡,陈军狠命追杀,双方又是一番昏天地暗的拼杀。
袁寅眼看父兄有失,不由得怒发冲冠,大刀一横,咆哮着冲进陈军左砍右杀,所到之处,陈军死伤一片。陈信在高处看得火起,他一捶大腿怒骂道:“竖子!我下去对付他!”
陈梓坤连忙阻拦:“父亲不可,您的箭伤还未全愈。”
父女俩正在争执,就听文杰昂然说道:“何必亲劳我王大驾,臣愿去擒拿此人!”
陈信看了看文杰一眼,嗤的一笑,摇头不语。
陈梓坤点头笑道:“好,本殿再给你派十名侍卫,祝文卿马到成功。”说完,她一招手,十名侍卫整齐出列,垂首立在文杰面前,文杰拱手说道:“多谢殿下。臣去去就来。”说着,她从腰带中解下一条长长的绳索,团成一团,握在手中,带着十名侍卫轻如猿猴一样的溜下高坡向两军阵前冲去。
此时,袁寅正杀得性起,文杰脆喝一声:“袁寅莽夫,还不下马受死!你文爷爷我擒你来也!”袁寅抽空偷瞄一眼,见来人身形瘦小,手无寸铁,不禁神态张狂的纵声大笑。文杰不慌不忙,手指着袁寅大骂:“缩头龟儿子,有本事过来跟你爷爷大战一百回合。”
袁寅哇哇暴叫,提刀连砍数人,气势汹汹的冲文杰奔来,文杰身边的十个侍卫拔出宝剑,目光警惕的盯着袁寅。就在袁寅离文杰还有十来丈远时,就听见她清喝一声,冲着袁寅飞速的跑过去,一边跑一边将手中的绳索利落的抛出去,准确无误的套住了袁寅。袁寅大吃一惊,挥剑去砍绳索,哪知那绳子却异常结实,连砍数次仍然毫发无损。文杰用力拉着绳索索,几个侍卫一起过来帮她拉着。就在这时,晋军中有人发现了这边的战况,纷纷涌上来试图解救袁寅。
文杰一看情况不妙,立即大声喝道:“谁助我杀了此人!”
“我来也——”文杰身旁的侍卫不及动手,忽地听到一阵响若奔雷的吼声,那人举起雪亮的大刀奔到袁寅身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砍向袁寅的脖颈,就听得“扑哧”一声,鲜血喷溅了两旁侍卫一身,那人用刀挑起袁寅仍在滴血的头颅大声吆喝:“快来看,袁寅小儿头颅在此!”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轰在晋军头顶。要知道袁寅一向勇猛无比,陈军中除了陈信朱宁等人没几个人能敌得过,如今竟然也被杀了!
“袁寅死了!”这个消息像长了腿一样飞速传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文杰趁机高喊:“袁寅已死,都随我去捉袁麟!”
陈梓坤和陈信两人在高处将方才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陈信感慨的说道:“想不到这小子还有这本事,套得忒准。还有那个斩杀袁寅的小子也不错。”
陈梓坤继续观战,她不禁眉头紧蹙着,她发现晋军的攻击竟比刚才猛烈了许多。大概是袁寅的死刺激了他们,俗话说,哀兵必胜,一点不假。晋军的人数本来就多于陈军,士气再一高涨,这么打下去,陈军将难以抽身。
她脑中飞速盘算了一会儿,立即吩咐:“派五百弓弩手对着袁氏父子齐射,把箭给我射光!务必把袁麟给我射残了。”
“是。”
陈信在一旁不解的问道:“梓坤,你为何如此恨袁麟?”按他的想法,应该猛射那个老白脸才对。
陈梓坤深沉的一笑:“袁麟才是我的心腹大患,他若是残了,就再不能登上国君之位了。袁氏诸子中,就头两个还稍成些气候,其余都不值一提。至于那个老白脸,此人长于内斗,短于统兵。精明有余,谋略不足。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不足虑也。”
“哦——”陈信拖长声调。他跟这个老白脸斗争多年,也没仔细总结过此人的观点,如今听女儿这么说,倒是挺有道理的。
“父亲,我们该撤了。”陈梓坤说完这些,风风火火的拉着父亲走下山坡上船。然后,她又让侍卫再放烟火和炮竹。陈军一听立即明白这是收兵的信号,立即改变攻略,且战且退,慢慢向一起合拢,往江边退来。
朱宁和程综两人一人守江边阵地,一人守住山口断后,陈军士兵分别向水陆两个方向退却。待士兵进入山路道,陈梓坤急忙命令陈光陈剑像先前那样用巨石卡住路口,以免晋军尾随追击。
做完善后工作,陈梓坤才命船工开船,但是,他们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来时是顺流而下,速度极快,如今返回时却你逆流而上,速度慢了不少。
文杰一跺脚,叹道:“大王,殿下,你们该走陆路才退,万一对方派大船来追,如何是好!”船上诸人一起默然。
文杰的话音一落,三艘大船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
那船上旗幡飘扬,上面写着一个醒目的“王”字。
陈梓坤一蹙眉头:“莫非此人就是王起的侄儿王勇?他不是在南境防守吴军吗?”
那五艘大船越来越近,众人的眉头越皱越紧,陈信霍然起身,哐啷一声拽出宝剑:“都别慌,怕什么,来了全宰了就是!”
朱宁也腾地起身站在船头,一脸庄重的说道:“大王不必心忧,末将就算拼了老命,也要保住公主殿下。”
其他士兵也一起高声说道:“我等誓死保护大王和公主。”
文杰的眼珠滴溜溜乱转,悄声问道:“殿下可有了退敌之策?”
陈梓坤肃然沉吟半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她招手陈光陈剑:“你们去最边上那只小船,里面有三个大瓮,小心搬来。”
“是。”陈剑陈光领命而去。
文杰低声说道:“殿下,他们在下游,我们在上游,不若多点燃几只火船冲向对方,好歹延迟一阵。”陈梓坤一听顿觉有理,忙命人腾空五只小船,上面多放干草干柴等引火之物。
陈梓坤和文杰说话时,就觉得人丛中有一道目光总是往她们这边扫来,她循着直觉看去,正好和一个黑壮小伙的目光在半途相遇,她和颜悦色的招手问道:“你可是有话要说?”
那黑壮小伙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公主,俺、俺是有一个办法。”
陈梓坤两眼一亮,温和的鼓励道:“好,那你细细说来。不论对错都有赏。”
那小伙子的结巴好了一些,搓着双手,局促不安的说道:“公主可以把小船捆在一起,点上火,然后让会水的士兵潜下水,在水底推着船走。还得再派些会水的拿上凿子,潜到敌军船下,把他们的船凿漏了……”
陈梓坤一阵欣喜,一旁的陈信朱宁等人也是脸露赞许之色。黑壮小伙的脸色涨得更红了。
朱宁用力拍拍他的肩膀亲切问道:“小伙子你叫啥名字?家里做什么的?”
那小伙露出一嘴白牙,憨憨一笑:“俺叫朱下水,家里是走船的。”朱下水?众人都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
“好好,跟我是同姓。”朱宁大声笑道。
陈梓坤立即下令:“陈剑你去挑三十名水性最好的士兵,分成两拨,一拨去推火船,一拨去凿敌船,注意隐蔽。朱下水,凿船的十五人由你来带队。”
“是。”
“……是。”朱下水有些激动的答道。
命令一下,众人便开始忙碌起来。敌船此时也越来越近。一进入射程,双方都不约而同的互相放箭。
朱宁陈剑等人驾船在前面迎敌,陈光领着侍卫高举盾牌护住两位主帅。这时,五只火船已经全部准备好,陈梓坤一声令下,火船顺流而下,直冲敌船而去。晋军慌乱不迭,五只大船一起掉转船头以躲开火船。大船毕竟不如小船灵活,如此腾挪躲闪,仍有两搜被引燃。船上的晋军呼叫着一起扑火。
另外三艘兵船仍然紧咬着陈军不放。陈梓坤一咬牙,命令陈光:“待他们再靠近些,就给我扔这个。先在手中点燃了,然后迅速扔出去。”这罐中装的是巨型炮竹,里面夹杂着针和碎石,一根长长的引线露在外头。若在扔在密集的人群中杀伤力不可小觑。但它最大的作用不是杀伤敌人,而是瓦解对方的军心。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充满恐惧。
陈光命令几个臂力较大的壮士一起朝敌船扔那些黑陶罐子,须臾之后,就听见轰隆轰隆几声巨响,然后,从敌船上传来一阵惨叫。
“继续给我扔,船舱里多得是!”陈梓坤故意大声命令道。
“是。”侍卫声音高亢的回答。
咚咚几声,又是十几只陶罐扔了出去,有的在半空中就开始爆炸开花,大部分落入了敌船,引得晋军又是一阵哭爹喊娘的惨叫。晋军士兵没见过这等兵器,不少人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王勇站在船头,铁青着脸举剑挥道:“暂且后退!”
恰在这时,又有士兵高呼:“不好了,船舱漏水了——”
陈军趁机迅速开船前进,有的水性好的士兵为了加快船速,干脆脱掉盔甲跳下水轮换着推船。
两军的距离越拉越远,晋军挣扎了良久最终还是掉头回去了,船上众人都不禁松了一口气。那些潜入水中的士兵此时也被拉了上来。陈梓坤忙令人去熬姜汤肉汤给他们驱寒。
这时,朱宁终于忍不住问道:“殿下,方才我军扔的是何等神器?竟如此厉害!”
陈梓坤笑着命人拿过一只陶罐,让众人观看,有的士兵被方才的阵势所唬,伸出手来又缩了回去。
朱宁刚想要拧开看看,就见文杰抢上前一步正色道:“众位,这可是军国机密,还是别打开得好。”
朱宁恍然大悟忙交给陈剑,拱手向陈梓坤说道:“请殿下恕罪。”
陈梓坤不以为意:“无事,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们看就是。”
陈军到达函关时,已是申时,陈信命伙房杀养宰猪,犒赏三军。陈梓坤则忙着命人写捷报传回都中。
乌陵大捷的消息一传到京都,整个易州城的百姓都轰动起来了,人们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奔走相告。
茶寮里,酒肆中,人们见面所说的话题都不约而同的变成了:“你听说了吗?晋狗被打败了……”
“你知道吗?我们的公主殿下第一次出师,就斩首八万,还宰了那个袁寅!”
……
自然,有人欢喜就有人忧。与陈国相反的是,晋国国都晋阳,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脸上都是一片惨淡愁云。晋阳王宫更是气氛沉重压抑,宫女侍卫们连呼吸都不敢大声。晋王先是被水淹再被火烧,又经历丧子之痛,一回到国府便病倒了。太医们一拨又一拨的前来看诊,王后强忍着眼泪,衣不解带的在床边服侍。
经过太医们的精心调理,晋王终于悠悠醒来,他第一句话就问:“麟儿如何了?”
太医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最后,还是王后强颜作笑,温声圆场:“麟儿,他、他很快就好,过两天就能来看大王了。”
“是吗?你没骗孤?”晋王目光锐利的盯着王后冷声问道。
“大王……我……”王后未语泪先流。
晋王看向伏在地上的太医,低喝了一句:“说实话!”
几位太医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战战兢兢的答道:“大王,大公子左腿所中的是毒箭,臣等才疏学浅,只能保住大公子的性命,那条腿怕是……请大王责罚。”
晋王脸色灰败,双目放出一丝阴冷的寒光,他蠕动着干裂的嘴唇,捶床哀嚎:“上天啊,你这是要亡我袁氏吗?我的寅儿身首异处,客死他乡。如今连我的麟儿也要废了吗?”众人一起伏地痛哭。
“陈信、陈梓坤——孤一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晋王一字一顿的怒吼着,空旷的宫殿中回荡着他那包含着无限怨毒和恨意的声音,令闻者不寒而栗。晋王沙哑着声音怒骂着,心中那一团团怒火抑制不住的往上直涌。他只觉得喉中一阵甜腥,“呕”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大王,君上——”宫中众人一起慌乱起来。
☆、15第十五章暗潮涌动
相较于陈国市井百姓中的热烈欢呼,朝中大臣们却是心思异常复杂。这次出征,陈王力排众议以靖平公主为主帅,在朝中众臣中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虽然不敢明说,但他们心里都认为陈国不可能会胜。当陈国夺取函关的消息传来,这些人虽然非常高兴,但不少人私下时认为这可能是侥幸。毕竟当时晋国统兵的是袁麟袁寅,对付两个未经沙场的黄口儒子应该不是难事。
紧接着,晋王率三十万大军亲征的消息也传到了国内。这下,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一段时间,整个国都气氛相当低迷,不少人都在为陈国的命运担忧。可就是两天前,却再次传来捷报:我军大败晋军。斩首八万,俘虏两万。函关没丢。晋王亲征,随行的还有老将王起,这一次再也没人认为是侥幸获胜了。
当秦元接到消息后,多日的担忧抑郁一扫而光,当天晚上破例在家宴上喝个半醉。白显和璐璐再加上已经嫁给雪松的白灵,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唯有秦承嗣心事重重,强颜欢笑。城中的百姓对公主殿下是钦佩有加,更有人离谱的说她是九天仙女下凡等等。留守京城的将士们的态度也有了些许微妙的转变。她已经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如果再设法得到军队的支持,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只有一帮朝中文臣站在他这边,这又有多大的用呢?听到父亲的训斥后,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