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成长实录 作者:御井烹香(晋江金推高分vip2012-10-21完结,种田、宅斗)-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知道他们送来了多少粮食,再看看他们歇在哪里……在家里呆得也久了,气闷得很,出去走走。”

    老太太嗯了一声,就是王氏也没有多加追问:西北民风自由,善桐在村里走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倒不像是在城里住时那样拘束。她又向着婆婆,话中颇带玄机地道,“见到卫家这个少爷,三妞总是没有好脸色,倒是合了卫太太的眼缘。”

    善桐如今也有快十三岁了,就算西北说亲晚,也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母亲这样一说,她便也隐约猜到了话中的潜台词,不由得一苦脸,不客气地道,“那样的人,谁愿意多加搭理?拿箭冲着我呢,残忍嗜杀,满口不离一个血字……要有好脸色也难。”

    王氏难得俏皮,对老太太吐了吐舌头,老太太微微一笑,点了善桐额角一下,才道,“做武将的,讲究的就是一个凶煞之气,你还以为个个都和你二表哥一样斯文?那如何能够上阵杀敌?卫少爷已经算是很秀气的啦。”

    也就是随口说了一句,想到家中还有善桃没有说亲,顿了顿又道,“他是来给我们送信的。卫太太这一向和你舅母倒是走得蛮近,估计是听话听音,知道我们家有病人想找权家那个小神医求诊。他们家和权家可能有一定的交情,小少爷是背了人给我们带话,免得又生口舌。说是权神医现在京中为皇上诊治,不过皇上病情渐渐地好了些,他有回西北亲自采药的意思,恐怕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会到西北一趟。”

    这一听就是在商量榆哥求诊的事了,善桐顿时精神一振,不好意思地道,“那我错怪他了,明儿见了他,我给他赔不是。”

    王氏眉头微微一皱,才要说话,老太太已经道,“这是西北,也不是京城,三妞还小呢,和小玩伴说说话也不算什么。就是定了亲,不回避的也有的是呢。”

    这话终究是过于直接了,善桐面上微微一红,站起身道,“祖母和娘都只会打趣我!——再说了,八字没一撇的事,您就别乱操心了!”

    也不顾榆哥的事还没说清楚,一转身就又掀帘子出去了,这一顿没头没脑的脾气,也不知道是发给王氏的,还是发给老太太的,倒让两个长辈都怔了怔。

    王氏回过味来,不禁摇头失笑,忍不住就和老太太感慨了一声,“孩子大了大了,很多事比我们还考虑得周全。可说到这样的事,又要比樱娘都稚气得多!”

    婆媳两个就算有再多的心结,经过了这连番的风波,关系自然也有所改善,老太太也和着笑了几声,这才若有所思,“卫家这门亲事,也不是不好,卫太太这样殷勤,一面固然是有意结交,一面可能也真是看善桐可爱。不过……按说以三妞的年纪,要说亲也可以摆到台面上来了,这一味示好又不见动作,也挺费人思量,就不知道卫太太是做怎样的想头了。”

    王氏方才倒一心都是榆哥的病,被婆婆这样一说,也不禁皱起眉头,思忖了片刻,才低声道,“恐怕还是顾忌着桂家吧……桂太太一开始对三妞平平常常的,后来倒也上心,恐怕要不是局势大变,还要再接她过去做客的。卫家毕竟要看桂家脸色吃饭,卫太太也不好——”

    话没说完,老太太已经全明白了。她眼神一闪,又犯起了沉吟,好半晌才道,“三妞还小,再看吧,前头还有个善桃没说亲呢。也不是我们贪图富贵,但这门亲事,还是得往高点说好……”

    她的心事,其实和王氏不谋而合,婆媳两个眼神碰了一碰,却没有谁先说破,还是王氏先若无其事地转开了头,轻声道,“榆哥的事——”

    #

    接下来的几个月,村子里的日子就好过得多了。

    虽说物资依然匮乏,不说别的,就是老太太惯抽的青条烟,因战火弥漫到了甘肃一带,烟农纷纷背井离乡,今年产量极低,价格更是水涨船高,王氏虽然着意搜求,但都没能给老太太补上货。但至少粮食有了保证,就是来年再荒,村人也一时不至于饿死了。虽说军情胶着,大秦这一面似乎尚未打开局面,但有了粮食,人心顿时平稳了许多。平国公又做主抽调了人马,在后勤线上来回巡逻扫荡,陕南一带很快就安宁了下来。这一年秋天,杨家村里又兴起了粥棚,向那些无路可走的饥民们舍了稀粥,虽说依然是水多米少,但至少能保证这些荒民们一条活路。而很快的,村墙外头那些小商小贩们也都渐渐回来,也添了新面孔,却也有些屋子的主人再也不能回来了。

    宝鸡往西安的官道上既然太平得多了,王氏和西安城内的大老爷也就多了信件来往,王时偶然也会到杨家村来看望姑姑,他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因为粮荒那几个月帮手措置灾民,助力颇多,也不知桂太太向桂元帅带了什么话,居然又被抓起壮丁,也领了一小队人马,在西安同宝鸡、天水之间辗转巡逻,帮着引导疏通灾民返乡之路,又维护官道治安。

    到了这一年入冬的时候,含沁也不时会来杨家村落脚:他的差事要比王时的重要上一点,也和二老爷有关,他是来监送军粮运输的。

    自从皇上急病,太子临朝,朝中局势似乎已经翻覆了过来。如今的西安城已经成为西北最为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第一个,数万石军粮,漕运也好海运也罢,都从江南聚集到了京城,经过山西进了西安,再从西安发往各地驻军。第二个,晋商在陕遭受重创,尤其于西安城内更是人人喊打,几间粮食商号黯然退出市场,自然要有相应的资本递补进来,正是发战争财的大好机会,各地商人又哪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自然是个个奋勇入驻,虽说西北局势依然吃紧,但无形之间,竟是从百业凋敝,变作了百废待兴。

    杨家身为西北有数的大家族,西北所有人都吃不上饭的时候,他们还能吃上白面馍馍,如今一旦商业有了一点转机,则立刻得到风气之先。新族长倒也很肯提携族中众人,这一向频频往小五房走动,同老太太密话。善桐虽然没有份旁听,但多少也猜出来了:宗房这是想要纠结起一股雄厚的资本,进入西安了。

    这种牵扯到家庭财产的大事,在小五房一向是老太太做主,如今老人家年纪大了,也不过是偶然过问王氏的意见。善桐自知她身为孙女,这样的家庭基业是绝没有她的份的,因此索性也就不多过问,这一日早上起来给老人家请过安没有多久,见族长和海明联袂过来,她叫了一声“海林叔、海明叔”,便知趣地溜达出了屋子,又因为善喜正在守孝,没出小祥,也不大方便登门做客,一时间竟无处可去,偏又不耐烦回房,只得站在院门口,怔怔地望着天色出神。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女侠,烦请让开路,让小的过一过——小的自有厚礼奉上。”

    善桐不禁噗嗤一笑,回过神来道,“含沁哥你又逗我。”

    虽说含沁只是偶然过来落脚,但他声线渐渐低沉,和榆哥、梧哥一样都处在变声的当口,因此善桐一听就知道是他,一边笑一边让开路,道,“三叔、四叔都出去了,娘和祖母同族长在说话呢,先进厢房坐坐吧。”

    就把含沁招待进了厢房,问他,“这一次来能呆几天,还是过夜就走?”

    运粮的任务虽急,但也不能不让征夫们休息,杨家村因为地处扶风县和凤翔府之间,含沁接手运粮事务之后,三不五时就在杨家村落脚——村外的一片空地已经被之前的流民们摆弄得适于居住不说,这里又有村兵护卫,相当太平。几乎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来一趟,因此已成熟客,善桐也没派人进去通报长辈,自己给他倒了茶,便在炕边盘腿和含沁对坐着说话,含沁又告诉她,“前回从定西回来,没过你们村子,见了二表舅一面,表舅问家里人好,说自己也好,就是太忙了,脱不得身回来。”

    自从二老爷去了定西,这一年多两年,竟是忙得连回一次家的工夫都没有。前头村子里的情况坏成这样,老太太都撑着不让人给定西报信,说是“我们这里难,他管着十万人的伙食,只有比我们更难,没有个为了家事给他添乱,反而误了国事的道理”。而战时消息传递不便,二老爷到此时都不知道村里闹的那些钩心斗角心机故事,便没有多的话带回来,唯平安二字而已。善桐听了却也已经很满足,眯着眼笑道,“沁表哥你看着我爹怎么样,瘦了没有?老了没有?”

    含沁也学她眯着眼睛笑,“瘦了一些,看着却还精神。你放心吧,你爹多大的人了,还照顾不了自己?”

    他又压低了声音,作出了神神秘秘的样子来,“告诉你,我这一次来,可是带了两样好东西,哪一样都能让人开心。你知道我带了什么?”

    见善桐眨巴着迷迷蒙蒙的桃花眼,略带期待地看着自己,他又往后一倒,满不在乎地作出了纨绔子弟的样子,拿腔捏调起来,“求爷,爷就告诉你——”

    甚至还装出了几分京城口音,活脱脱就是个京城恶少,善桐愣了愣,不禁捧腹大笑起来,“难为你学得这样像!肯定是跟着许家的世子爷学的,他呀,就是个活生生的京城一霸、混世魔王!”

    两个人说笑了一阵子,含沁透过窗子看了一眼场院,不禁皱眉道,“谈的是什么事啊,这么久了还没出来。”

    善桐略做犹豫,也压低了声音,“想知道?”

    含沁白了她一眼,倒是没和她耍花腔,只道,“方便说就说,不方便说就算了!”

    正说着,他咦地一声,轻声道,“那不是你们宗房的四爷吗?我还当——”

    小五房和宗房之间你来我往,过的那些个暗招,含沁是知道一些的,以他的聪明才智,推演出余下内情,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善桐一听他的口风,就明白含沁或者是听说,或者是猜测,已经知道小五房曾经提出条件,要把杨海明逐出村子去。她摇了摇头,颇有几分感慨,“宗房毕竟是宗房,手段太高妙了……胡子围村的事,我们毕竟欠了好大的人情,往事肯定就不会再叨登起来了。没个由头,哪有那么容易把人剔出宗谱去,这件事也就这样算了。”

    桂含沁不由得度了善桐一眼,轻声道,“你是说——”

    “这也都是猜的,反正眉眼官司,就是他有暗示,也终究没有真凭实据。”善桐轻声道,“也或许是随机应变,都是难说的事。这个情欠下了就是欠下了……再说,本来就是因为善喜他们家的事,我们才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东西。海鹏叔去的时候,村子里乱着呢,也没人帮着摔盆哭丧的,都是善喜一个人操办。现在谁提这事,口气都不能硬,也就没人提了。很多事就是这样嘛,含含糊糊的,混过去就算了。”

    一般的过继都是在热孝中操办,以便出殡时有孝子送葬。的确如今杨海鹏早已经入土为安,十三房背靠的是连宗房都要讨好的小五房,过继危机渐渐缓和。小五房手中又握有致命的把柄,只要杨海明还想安生度日,应当不会再打十三房的主意。两房失去冲突理由,你放我一马,我做小伏低几天,又拉你一起做个生意……很多事情,过去了也就是过去了。

    毕竟人世间很多事,又哪里是非黑即白,不过是深深浅浅的灰罢了。善桐就是想要黑白分明,却又如何能将恩怨理清?有些事注定不会有个答案,她也渐渐学会接受了不了了之。

    含沁不知想到了什么,竟也沉默了下来,直到那边王氏送两个宗房男丁出来,他才跳下炕奔出了屋子——竟是少见地露出了着急。

    善桐就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和含沁寒暄:两边都是言笑晏晏,母亲是一点都不露自己对含沁的不喜……她忽然有些意兴阑珊起来,站起身要回屋时,却见母亲面色大变,又同含沁一问一答说了几句话,便回身疾步进了里屋。

    她自然是好奇心大起,瞥了含沁留在炕上的包袱一眼,又有些纳闷:表哥说他带了两样好东西来,可眼下包袱还在这里……

    善桐就几步出了屋门,又掀帘子熟门熟路地进了堂屋,本想着要偷听的,可又觉得含沁带来的消息,自己无论如何是能听得的,便索性探进了半个头去,正好听到祖母一叠声地道,“那就快备了马!咱们明儿就走——让老四带着孩子去吧!”

 91、私会

    善桐眼睛一亮,顿时已经猜出了大概,此时含沁等人也都见到她探头进来。老太太就笑着骂了一句,“做张做致的,还不滚进来?脸都给你丢完了。”

    和王氏相比,老太太对这个便宜亲戚倒是相当喜爱,也没拿他当外人看,要不然,这会子就该向含沁道歉,“孙女儿无状——”了。善桐吐了吐舌头,白了含沁一眼,奔到了炕边坐好,也不多问,只听得含沁略带担忧地道,“就是卫太太还说了,小神医脾气古怪,就算是达官贵人也未必能得到他的一个笑脸。姑婆,不是含沁说嘴,就算是你们小四房大爷,见到权神医只怕还要笑嘻嘻地拉着手请他问诊呢。他这一次是着急去西域采药的,可现在西北的战事这样紧,谁敢随意放他出关?只怕他心情也不会太好……”

    这一番话妥妥帖帖,就算是王氏也听得频频点头,面上不禁换上了忧色:四老爷的能耐她是知道得最清楚的,虽说老实本分,也还算得上良善,一向很听母亲和嫂子的安排,但本身才具却极度有限,又一直随母亲在杨家村里居住,没有见过多少场面,只怕是未必能够和出身富贵的小神医搭得上话。就是换了三老爷也是一样,再说三老爷还病着,天气冷也实在不方便出门——

    可要指望二老爷出面安排,那也太不现实了,二老爷是粮道官,只要仗还在打自然就忙得不成。让他放下公事来照顾榆哥求诊的事,一旦有耽误,那就是丢官甚至是丢脑袋的大祸。可自己毕竟是个女眷,现在定西几乎已经成为军管,处处都是兵爷,行走不便不说,还有眼看着腊月就要到了,自己要丢开手走了,谁来照管家务?要是往年还有海鹏婶可以帮忙,如今她们母女守孝……

    王氏一时间倒是忘了含沁的年纪,她甚至忘记了自己对含沁的成见,便征询地望向了他,似乎是信定了这个滑不留手的小少年,必定能拿得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主意,她也多少没有失望,含沁揉了揉迷糊眼,轻声道,“四表叔是肯定要去的,没个大人带着,恐怕到了定西家里人也不放心。除此之外,我看善梧兄弟为人斯文得体,虽然要比榆哥小了一岁两岁的,但机变上却要胜过一些,倒不如让他跟着过去,也有个人可以在场面上应酬——”

    话音未落,老太太就硬梆梆地说了一声不行,王氏还想着面子上过不去,便对含沁歉然一笑,解释道,“善梧要读书呢,家里也就是他这一个读书种子了,这一下出去,一耽搁就是大半年,耽搁不起……”

    是真的耽搁不起,还是顾忌着善梧会否从中作梗,这都是说不清的事。善桐转着眼珠子,看看母亲又看看祖母,再看了桂含沁一眼,见含沁眼底有微微的笑意,她多少有些明白了,便努力望着脚尖,尽量露出了一副稳重的样子来。

    果然,老太太在心底掂量来掂量去,过了半晌,还是和王氏一样,把眼神落到了善桐身上。

    西北民风要比江南开放得多,不比江南,就是小户人家的女儿,到了待嫁的时候还要尽量不多出外走动。像陕西一带,农家女要日日出外劳作不说,就是城市里一般人家的女儿,也是进出无碍。桂太太以大家主母的身份,说声跑马,就能上马跑到城外去。善桐虽然过年就是十三了,但只要有个长辈带着,就是走一段长路也没有什么,到了定西,二老爷自然是有一间院子给她住的,所差者只是几个服侍洗漱的丫鬟罢了。就是到了当地再采买人口,也是来得及的。

    最重要的是,经过连番历练,善桐毕竟已经成长了起来,和一般少女相比,她的大胆、机智、善于应变,都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没准还真能给她闯出一条路来,求得权神医心软了,出手为榆哥诊治……

    桂含沁又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道,“要是想让表妹跟着过去,依我看,还是让她扮成个细伢子更好些。路上行走也方便,跟着我们一道过定西去,一路又肯定是平安的。”

    老太太和媳妇对视了一眼,又去看善桐,善桐心知此时表现得过于活跃,倒是会激起长辈的顾虑,便压下了心中兴奋,淡淡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哥哥,自然是要走一趟的了。”

    王氏倒多了一丝愧疚,温言道,“耽误你学女红了,我看,要不然还是——”

    话才说到一半,善桐便急着跳起身来,“不耽误,不耽误,自然是哥哥要紧——”

    于是众人哄堂笑声中,便定下了善桐、善榆并四老爷三人明日动身,跟着含沁去定西等权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