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兄,可见过这女子?”司马蘅试探着问道。
司马睿摇了摇头,并不为意:“我要的是位王后,基他的并不重要。”
司马蘅便就沉默下来,身为国君却是有这么多的顾忌。就连王后,也要从大局出发,娶的也不是真正的爱人,而是适合之人。
司马蘅放下卷轴:“那,朝中大臣可愿意?”
司马睿把那卷轴放在面前,手指轻敲着卷轴:“朝中大臣会明白怎么做对他们最有利,这个郑阿春却是会同意的。只是,”他抬起头看着司马蘅:“阿蘅,你是否觉得可以?日后,你是叫她一声嫂嫂的。”
司马睿已经有了人选,却还叫司马蘅过来。为的就是问这样一句话。司马蘅感动之下又有些心酸的点了点头:“阿兄觉得好便好,我无意见。”
司马睿就笑了起来,他抬起手拉过司马蘅在他身边坐了下来,与司马蘅对视着:“不要觉得阿兄委屈,只有这个都城好了,那么阿兄自是会好的。”
司马蘅知道以司马睿对她的了解。她的一点小心思自是瞒不过他。便也就不辩解。思虑了下,还是开口说道:“太后娘娘是希望陈家贵女,也进宫的,阿兄。可是要选她?”
司马睿露出一丝苦笑:“那是自然的,除了王后,为了让大臣们心里平衡。却是选几家士大夫的闺女进宫。陈家。”司马睿想着便就神色露出赞同:“陈大人是不错的,那么陈家自然在列。”
司马蘅想着陈榛那张娇艳的脸,虽没有当上王后。但能进宫为妃似乎也是不错的。虽说宫里并不像表面那么如意,可能如自己的意便就是最好的。
“除了她,可又还有谁?”司马蘅问道。
司马睿却是一瞪司马蘅,佯装责怪道:“到时,便就知道了。那些并不重要,你就不必问那么清楚了。”
“虞家,虞仪。”司马蘅还是问出了口:“阿兄。你觉得如何?”
司马睿合起卷轴的手一顿,然后不答只是问:“阿蘅。陈家是太后所中意。这虞家,不会是你中意的?”
司马蘅在司马睿脸上看不出表情,心里便有些打鼓,轻声道:“还是不错的。”
司马睿把郑阿春的卷轴往桌案边一放:“既然阿蘅说不错,那便不错,就加上她吧。”
司马蘅一阵瞠目结舌,怎么到最后却成了她中意的了?她差点就开口问道,那不是阿兄自己中意的吗?不过,怎么样,这虞仪却是要进宫了的。司马蘅心里却是有些不舒服,到最后,司马睿也不告诉她他怀虞家贵女的事情,还装作不认识。
最后旨意出来,不出所料,司马睿的王后定了郑将军之女,如今还在琅中的郑阿春为后。同时选为夫人的是侍中陈大人之女陈榛和光禄勋虞大人之女虞仪,其后还有几位品级低了些的美人。只要这些人都一进宫,那么清冷的后宫便顿时会热闹起来。
这个旨意一出,宫里自就是忙碌起来,婚典经过贞人的占卜最后定在五月初一,却是还只要两个月的时间。虽不短,但也不长,要准备的事情有许多。
一日,小如在给司马蘅梳妆时,轻声说道:“传闻,未来的王后,却是位粗人,长得高大不说,性子也野。比起士家女子,却是大大的不如呢。”
司马蘅的手一顿:“这样的话是谁说的?”
“奴婢不小心听宫里的人议论的呢,说是城中都传开来了。郑家也不是书香门第,祖上都是一些粗野蛮夫。到了郑将军这一代,才由郑将军挣出了一份功劳,才有了今日里的荣耀。所以,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出一位娴雅的士家贵女呢。”小如把听到的话都转告了出来,她却是有着深深的担忧:“宫里已经有了一位商贾人家的粗鄙夫人,若是连王后也是那样的粗俗。”说到最后却是有些发急,倒就忘了尊称:“公子,可怎么是好。”
司马蘅想起司马睿那日里的话,他说他要的只是位适合的王后,至于这个王后究竟如何,却不是他所考虑的。这样说明,他的心中却是有着思量的,说不定,他早就知道了郑家贵女是个怎么样之人。
司马蘅叹了一气,然后却是加重语气道:“日后这样大不敬的话,便少听少说罢。若是遇到有宫人闲聊,便也要制止。无论如何,郑家之女日后却是王后,她的体面却是要好好维护的。”
听了这话,小如虽有不甘,但也只能应诺,眉眼间那忧虑却是没有消退。司马蘅见状,也不多说,她知道劝是劝不了的。
在司马睿婚期定下来后,洛阳宫里便派来了使者,除了祝贺外,还有就是传汉王旨意替将军刘曜,聘娶晋朝临海公主。汉朝与晋朝,两朝联姻。
这个消息对朝中乃至城中许多平民来说,都是好事。联姻代表两朝和气,近期都不会有争战。对许多人说,没有争战的日子那是最好不过的。
对于司马蘅来说,这个事情一直都是心里有数的。但是经过了这么多的艰难与矛盾,等这事终于成真时,更多的却是感叹。她与刘曜的缘分,似乎是斩不断呢。
当司马睿过来把这消息告诉司马蘅,然后不放弃的再次问道:“阿蘅,你是否确定要嫁给刘曜?”
司马蘅点头:“这事再真实不过,我却是愿意的。”
司马睿定定的看着司马蘅,眼神中似乎还是有些不相信,只当司马蘅是为了晋朝。他叹了一气,然后却笑道:“一转眼,阿蘅却是要嫁人矣。”
司马蘅也笑:“阿兄,不也是要娶妻?”
司马蘅的婚期定在了八月十六,离那时却还有大半年的时日。但她知道虽看着多,却也会一转眼就过去了的。
始平公主禁足出来后,却是来找司马蘅,自也是听到了她要嫁给刘曜的消息,她却是有些愤愤,在她心中汉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最是坏的,阿姐,你可不可不要嫁给那刘曜?”
司马蘅拉过她的手,微笑道:“始平还小,若是再大些,自是会明白的。”又道:“我嫁去,却定也不会受什么苦难。倒是始平,却是要替长姐与我在母亲面前尽孝,却不可若母亲生气难过。”
听了司马蘅的话,始平公主想起前阵子在身上发生的事情,她脸色略有些不自然的垂下首:“阿姐,你能否替我跟母亲说说,让我嫁给王子章?”
司马蘅一怔,看着始平公主有些乞盼的眼神:“你真是喜欢他?”
始平公主脸色微红点了点头,但点完头后,似乎要表现的更有力度,她又提高声音道:“国君也不是觉得王子章好,他定是不会错的。阿姐,你就帮帮我吧。”
司马蘅却是不敢把对王子章的怀疑说了出来,对始平公主的话有些为难与犹豫,始平公主见了,便有些着急:“阿姐,为何不可以,难道你也觉得他不行?”
“始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乃要长辈作主。若是母亲不同意,那么定是不行的。”司马蘅也只能说到这里,其他的却也说不出口。
始平公主有些颓丧的垂下手:“可我就是喜欢。”
“你可千万别在母亲身边说喜欢二字,女子应该矜持不说,更应该慎言。”司马蘅正了正脸色说道。
始平公主离去时,有些不情不愿。司马蘅虽觉得也是伤心,可此时若不严厉的说告她,却是不知她还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朝中一下子出了两件这样的大好事,却是让人兴奋的。司马蘅再出宫时,便就听到城中的百姓议论的都是这样两件事情。
司马蘅便想起了在洛阳时,当时城中的城民听到清河公主可以替下他们的性命时,也是如这时般那么高兴与激动,更在河东公主出城时,感动的下跪行了大礼。对这样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好运的人,他们都是感激涕零的。司马蘅也知道怪不了他们,但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好受。也许在他们眼中,她更应该是去享福的。不过也是,她如今的生活是许多平民都不敢想的。
第一三十八章 又一婚事
第一三十八章 又一婚事 第一三十八章 又一婚事
“阿兄。”静夫人王华有些气急败坏的看着王子章,她此时的脸色褪去了高傲,换成是着急与不解:“你不该就这样不管的,眼看着我们就要成功,那王后之位唾手可得,怎么就放弃矣?”
王子章看了看外殿,见那里安静得一丝风也没有,这才低着声音不答只是道:“宫里到处都是耳目,你几时才能学会心平气和?”
王华坐在榻案后,听了王子章的话,却是不以为意:“阿兄又不是不知,这殿里不都是我们王家之人?若是在这里还不能放心说话,那又能到哪里去?”说完,旧话重题又道:“阿兄,你倒是说说,为何就这样放弃了?”
王子章看着自家妹妹那不甘的神情,握着茶盅的手便就紧了紧,他又怎么会甘愿?一切似乎都是朝着安排中去的,可不知怎么就出了忿子。想着司马蘅那张平静柔和的脸庞,在听到他的话后,眼里一闪而过的诧异,他便就明白他担心是对的,司马蘅对他有了怀疑。这个看上去,不理任何事,也不太聪慧的女子,却是早先一步识了他的计谋。他一直都很谨慎,哪会为了眼前那就要到手的利益去陷自己于危险之中。王华不明白其中缘故,所以有些埋怨,而他只是不甘中又觉得庆幸。想着公子对他说的话,他说,只要他还是安全的,那么便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想到这里。他便呼出一口浊气,对还绷着脸的王华,开口说道:“王后之位固然重要,但我们的身家性命更是紧要。妹妹,你要学会忍耐,到时,更多的荣华富贵都会有的。”
王华对自家的兄长一直都信任与佩服的,听了他这样的话,心里才舒服了一些,但在一时之间。心里还是遗憾,便嚅嗫着又道:“那,季呢,我们不管她了吗?她可是很机灵的呢。”
王子章便目露狠厉之色:“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若是一个奴婢都不舍得,那我们便都不用活了。”
王华本来还想说些话,但一对上王子章的目光,便一缩脖子,愣是一句也说不出来。她虽不聪明。但也明白,她有今日全靠她的兄长。而他的兄长怎么会有了这么多大本事。却是靠得身后那位神秘的公子,至于那位公子是何模样,她没有见过。但她也知道,她的兄长竟然可以去谋算一国之君,那么目的绝不会简单。想起司马睿那张时而对她温柔,时而对她肃穆的脸庞,心里一阵阵纠结。若真是对他不利,她又应当如何?
“那下一步我们该如何?那郑家的女儿就要进宫来了。”王华想到这事,便就忘了害怕。又开口问王子章。
王子章狠厉的神色一收,神情间露出犹豫:“司马睿是个聪明的,他很清楚该如何去平衡大臣们之间的关系。这次立后之事,他心中有了计较,却是不需要我的主意。他把这个国君当得越好,对我们便就越不利。如今之计,不可妄动,再看情势吧。”
王华心中也有了计较。知道这事怕是他的兄长作不了主,却是要听身后的那位公子的安排。想到这点,她便也不多言,垂下首却是只想着那要进宫为后的郑家女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若真是传闻中那样粗鄙不堪,便就好了。刚想松一口气,可又想到。这后宫中随着王后的到来,又还会多出几位夫人美人。心中又郁郁起来。这些人她可都是知道的,长得好看不说。都是士家贵族出来的贵女,比她却是要好上许多的。如此一来,怕国君来她这里的次数便就会更少矣。
王子章一抬头间,看到王华的神情,却是似乎明白她在担心什么,便开口宽慰道:“王家在这朝中的地位一时之间还不可动摇,妹妹便放心,只要有王家在,国君便不会对你冷淡。”
正当宫里紧锣密鼓的为司马睿的婚典作准备时,又听到了司马蘅要嫁去洛阳汉人将军的事情,宫里更是忙得手忙脚乱。司马蘅的婚事固然重要,但司马蘅的事同样不容小视。只因司马睿发了话,他最是宠爱的临海公主出嫁,阵势绝不能小。再加上,是汉人国君亲自替刘曜将军求娶的,似乎也是对司马蘅看得重,如此一来,却是更不得马虎了。
如今晋朝远比不上汉朝,在许多晋人心目中,讨好汉王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正当为了这两件婚事忙碌的众人,不多时又听到了一件大事,听到这事时,忙碌的众人却更觉得肩上的事又要重了。
却是鲜卑的王子,向国君睿求娶晋朝的另一位公主,司马蘅的妹妹始平公主。始平公主年岁还小,甚至还没有及笄,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什么。鲜卑王子坦言,为了等始平公主,会让王子妃的位置再空上那么几年。
从前晋朝留下来的两位公主,一位嫁去了汉人,一位若是嫁了鲜卑人。那么这三朝的关系,就真真变得复杂了起来。
听到这事,始平公主不是害羞,而是大闹了起来,她心里却是只有王子章,什么鲜卑的王子,她是看不上的。
司马蘅知道姬叔齐这明显是为了利益关系而求娶的,让司马蘅一下子就想到了当时的自己。那时的自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甚至为了逃离不惜重伤了自己。如今,虽那人她也是愿意和中意的,但却不希望始平公主走向她的老路。
司马蘅便就去见了司马睿,希望他不要同意。但结果显然是不如意的,司马睿要想得更长远,听了司马蘅的话后,便是长久的沉默,最后道:“阿蘅,鲜卑王子其实是不错的。”
司马蘅转身出了大殿,司马睿当初那么反对她与刘曜一起,是因他对她的感情不一样,却是望她能过得好。始平公主呢,司马睿显然对她少了份亲情。对始平的考虑,便更多的是利益。司马蘅知道这不能怪司马睿,可止不住的还是有些生气,却是礼也不行的转身就走。听到身后司马睿有些无奈的叫了她一声:阿蘅。司马蘅也只能咬着牙,当没有听到。
司马睿不同意,司马蘅便就去找了子玉贞人姬叔齐。虽然知道去找他,怕也无济于事,可若什么也不做,她心里更是不好受。
姬叔齐显然也是知道司马蘅的来意,坐定后,却是不等司马蘅开口便左右其他道:“还没有恭喜公主,你却是要嫁人了。”
司马蘅看着姬叔齐的笑脸,却是不好紧绷着脸,神情微缓了缓,然后道:“子玉贞人客气了。”又道:“贞人也应该知道我的来意,虽可能让贞人为难,可我还是不想你娶始平。”
姬叔齐便笑:“那公主,是想让她嫁给王子章?”
司马蘅肯定否认摇头道:“城中还有许多儿郎,却是可以另嫁的。”
“那别人也是始平公主不喜的,为何就不能是我?都是不喜之人,我却是觉得我比其他人更是适合的。”姬叔齐脸上笑意不变,眼睛微眯了下,却是显得很是坚定。
“可贞人不同,你是一国王子,身后的关系更是复杂。我并不想让始平,成为两国联盟下的物品。”司马蘅认真说道。
“公主,又何需肯定除了我,始平公主日后所嫁之人就不是因利益?”姬叔齐淡淡说道:“你一嫁,她便晋朝王室中最显眼之人。想与晋朝结盟的,除了我,还有汉,再北方还有更多的王族,保不齐他们也会来求娶。始平公主的婚事,却是注定不能她自己做主,结果显而易见。我是如何为人,公主你虽说不敢全部知道,但至少还有一些了解。我相信,嫁给我,却是要比嫁给一个完全不了解之人要好上许多的。”
姬叔齐的话不无道理,司马蘅听后,便就怔住了。她想得还是太简单了一些,只以为拒绝了鲜卑,就可让始平嫁个自己喜欢之人。历朝公主,又有哪个能嫁得随心所愿?司马蘅的脸色变白了两分,若不是她正好喜欢刘曜,那么嫁去洛阳,便也是她的一个悲哀。她在宫里住得越久,便就越明白,她一厢情愿以为回到了南方,就可不用嫁去。待真正看清了这么多复杂的关系后,就算不喜刘曜,她定也还会嫁去,作为两朝和好的表现。
姬叔齐的话在司马蘅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若始平真的是这样的命运,那的确,就如司马睿所说般,鲜卑的王子是个不错的人。嫁给他,不敢说这一定好,但至少比其他的人会好上一些吧。
“那,若贞人最后如了愿,对始平定要好,万不能亏了她。”司马蘅最后叹息一声,对姬叔齐能说的,但只剩下这一声交待。
姬叔齐听了这话,便就笑了起来,这笑不比方才的含蓄,更多的是欢快:“会的,她是公主的妹妹,就看这个份上,我也会对她的。再说,她比我小了那么多,呵呵,却是当妹妹疼,也不会亏了她。”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能如愿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能如愿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能如愿
司马蘅回到宫里时,司马睿已经等在了她的殿内,神情温和,看到司马蘅时却是有些歉意的笑了笑。
司马蘅如今听了子玉贞人的一番话,又在回宫的路上细细的想了想,的确身为皇家的女儿,在享受皇家给来的荣耀时,却也要会付出一定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