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本蚕家女 作者:冬二月(晋江2014.7.17完结)-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为水看了眼手中说书生高中状元不愿娶高官之女,坚持娶乡下未婚妻的话本。现在的话本不是些志怪小说就是这类了,也没有新奇,不过是无聊之下的消遣罢了,把话本内容简单和陶佑说了。
  轻轻蹭了蹭细白的脖子,鼻尖缭绕着熟悉的诱人气息。陶佑的头微微抬起,眼睛从话本中转到妻子白嫩可爱的耳垂上,眼眸微暗,忍不住俯近亲了下。
  易为水只觉耳垂上一阵温软,便知道是怎么回事。拿着书的手还是僵了下,最终还是努力保持了平静,只是被亲的耳垂热热的。自成亲后,陶佑便不时做出这些亲密的行为,有时丫头在时,也不避着点。
  陶佑看着迅速泛红的耳垂,嘴角微勾,大手抚过她经过三个月细心的调养而稍稍恢复了点光泽的头发,“水儿,在府里闷不闷?”
  微微动了动有些累的身子,易为水侧身望着陶佑,“有什么事吗?”说不闷是假的,再喜欢清闲,日子久了,总想出去走动走动。
  “年初一是吴州丝绸界商会的日子,到时会很热闹,你想去吗?”陶佑俯耳低声问。
  湿热的气息吹得耳朵有些痒,易为水不自觉的缩了缩脖子,“去坐坐也好。”
  此时的易为水还不知道吴州又开始传出新的流言。
  像易为水这样的人嫁到陶府,不管是她突然冒出来的杨家女儿身份,还是她传奇的村姑身份,又或者是她以平凡的相貌却独宠于后宅院中。吴州好奇的人家自是不计基数,丝绸界想探探虚实的商家便使尽各种方法以便得见这位新任陶夫人。
  在这种情况下,邀约便如雪花般飞来,但以人意外的是真正邀请成功的竟无一人。回话千篇一律,陶夫人身子不适,不能赴宴。有人问起陶佑来,陶老爷淡淡的一句内子不喜热闹了事。
  吴州暗地里开始有人传陶夫人自小在山野长大,见不得大场面。也有少传陶夫人是个高傲的,否则哪怕再小家子气,这么多人的邀约总得应一两个啊!分明是依着自己是杨家女儿,又能够养出红茧而骄矜自大。传着传着,甚至传出陶老爷之所以对妻子如此宠爱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这仅仅只是单纯的贪静的易为水所没有想到的。此流言易为水不知道,而陶佑知道却是不以为意,不管是身份还有能力,在丝绸界易为水不必应酬任何人,只有那些人巴结她的份。
  到除夕夜,家家共享天伦之乐,不过陶府情况特殊。陶老夫人用过晚膳就回房了。
  “水儿,今儿除夕,我们好好庆祝下。”陶佑望着易为水,眼底闪过欢喜。
  “好。”易为水柔声道,自嫁陶佑后,一直如妻子般温温顺顺的,自不会拒绝陶佑。
  回到房里,陶佑命丫头摆上薄酒,声音低沉地亲自替二人倒上酒。
  易为水端起桌上酒杯和陶佑碰了下轻啜一小口,陶佑一口干尽杯中酒,愣愣看着易为水,“我很高兴,这是我们第一次单独守岁。” 
  怔了下,易为水微微垂下眼睑,提起酒壶替陶佑续满酒杯。陶佑愣愣看了她一会,举起杯中的酒又一饮而尽。
  见陶佑喝完,又自己倒满一口喝尽,这么喝很容易醉。易为水轻轻蹙眉,张口欲言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举起桌上的酒杯又轻啜了口,淡淡的酒香在口中散开。
  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等易为水清醒过来,已经躺在了柔软的床上。身上一沉,易为水轻轻推了推压在身上的男人,“老爷。”
  “不是说了单独时叫我佑吗?”但她却除了那一次,一直都没再叫过了。而他知道她不愿,也不忍心逼她。陶佑俯身,将头埋进她的脖子深深嗅了口她温暖的气息。
  沉默了会,易为水顺从的启唇轻声道:“佑,你先放开,我让人端点水进来让你洗下脸。”
  “你在这里是不是不开心?是不是很想回上坡村?”陶佑没有移开,一连声的问。
  易为水沉默,她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连一直在身边的李光家的都没有发现。
  久久得不到回答,陶佑抬头,望着沉默不语的易为水,心里一慌,扯唇笑道:“等过完年,我陪你回去,可好?”
  看着上面一脸讨好的男人,易为水心一酸,不由自主的轻轻点头。他明知道自己不会拒绝,却非要得到自己心甘情愿的同意不可。这样的陶佑让易为水无来由的心痛。
  陶佑眼睛一亮,俯身吻上妻子一直诱…惑她的双唇。
  大年初一
  易为水刚睁开眼睛就看到男人带笑的脸,脸上飞红。身子的酸软告诉她一夜的缠绵,其实自从新婚夜后,也许是看自己实在难受,陶佑极少再这么不知节制了。
  “水儿,还早,再睡会。”陶佑低哑地道,脸上温柔得溺人。
  易为水摇头,她不习惯赖床。今儿还要到陶老夫人处拜年,平日里不请安无所谓,这拜年却是免不了的。
  拜年时,陶老夫人听到陶佑要带易为水去丝绸商会。留两人说了几句话,抬头看了陶佑一眼,见他还是没表示,便打发二人离开了。
  等人走远,陶老夫人才冷哼了声,“如果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往年都是我一块儿去,现在有了媳妇,竟问都不问。”
  “老夫人,丝绸商会您从姑娘时起就年年去,早就去腻了。她没见过世面,要去就随她吧。”钱妈妈安慰地笑道,刻意忽略了那件早就备好要出门的新衣。
  “说是这么说,关键是佑儿……”陶老夫人想想就心寒,她不奢望陶佑把她当娘看。但好歹也是陶府老夫人,看陶佑今儿不问不闻的态度,竟似当真不把她看在眼里了。
  钱妈妈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心情也堵得发慌,对这种情形深感无力。毕竟是继母,若是当家的继子存心要冷落她。正所谓正官难断家乡事,谁也帮不了。
  老爷没有少了老夫人吃的穿的,也没有收回管家权。难道要对外面的人说因为老爷没有叫上老夫人去丝绸商会,就是不孝吗?婆婆要和儿媳妇争宠,还是继婆婆。这话传了出去,只会让人笑话。
  但陶府的人有哪个不知,陶老夫人虽然还管着家,但和从前已大不相同了。从前老夫人甚至能够插手陶府外面的生意,现在别说外面,就连里面也无法全然作主,比如老爷院子里的。
  暖园自从老爷回在源县回来后就一直都是由暖园小厨房提供,人也是老爷找的,老夫人压根插不上手。就因为老爷是在娶亲之前就这么做了,所以这事老夫人也不能怪到新妇头上。
  而此时正在回暖园路上,易为水不是没有看见陶老夫人的面色,当中老夫人还暗示了下想去的意思,只是陶佑没有答应,她也不会帮陶老夫人说话。
  易为水看了眼陶佑,见他面色平静,察觉自己在看他,还转头对她温柔地笑了下。转开头易为水望着前方雅致的月门,圆圆的月门形如满月,寓意深远。
作者有话要说:  

  ☆、丝绸商会(一)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远处数株寒梅点缀其中。易为水转身对打扮富贵的少妇柔声笑问:“不知可否到院中走走?”
  “当然可以,我陪你过去。”少妇是这处别院的少夫人,负责帮着招呼来往的小姐和年轻夫人。早得了家中长辈的叮嘱,对易为水自是不敢怠慢,连声道。眼睛不由得又偷看了眼易为水,觉得和传闻中的不一样。
  “少夫人事忙,我独自走走就是,等会我会自行到暖阁,少夫人不必挂心。”易为水望了不远处的暖阁一眼。
  打发了少妇,易为水紧了紧身上靛青色的斗篷,带着丫头翠玉缓步往不远处走去。望着眼前梅花点点的梅树,易为水轻轻舒了口气。她不是个文雅之士,只是不想太早进屋面对那些谄媚探究的脸。摇头轻笑,来到这里才惊觉,原来她在吴州竟这么有名。
  暖洋洋的屋里,此时还早,人没到齐。屋里的夫人千金不过十来人,三两坐在一块儿,聊得最多的无非是些胭脂水粉,花饰之类的。
  说得多了难免无聊,活泼可爱的少女眼珠一转,望向王静婉,“王二姐姐,你见过陶夫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清脆的声音在一室轻声细语中特别响亮。
  屋里的听到这问话,不管是正在说话的,还是喝茶吃点心的都停下,竖起耳朵看向王静婉。
  既然是丝绸界会,王家自然到场,烂船都有三根钉,王家虽然失去了陶府这个金库,又得罪了通州杨府,但还不是没垮,之前被人退的蚕茧一样有办法卖出。眼见王家垮不了,生意人哪个心里没有个算盘,虽然大多数人暂时都不会和王家合作,但也不愿因此得罪了他们。家主如此,妻女也得到指点,所以王静婉虽然流言缠身,在丝绸商会里还不至于被孤立。
  听到问话,王静婉轻捏糕点的手顿了下,随即若无其事的轻轻放下,抿唇笑道:“陶夫人?既是通州杨府认回来的千金,又是陶府夫人,在表哥心里自然也是个顶好的。”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活泼少女不由抓着王静婉的女轻摇,娇嗔道:“哎呀,王二姐姐。这些外面都说过了,要听这些还问你干嘛?我是问你怎么看。”
  王静婉温柔的轻轻拍拍少女,低头柔声道:“我也不曾怎么和表嫂说过话,只看着……也许是山里出来的,就是那乡土味儿浓了点。也许是不曾怎么教养过,说话做事方面有点不知分寸。”说到这里,似是有些惊慌地抬头,“我也就是随便说说,其实表嫂还是很好的,否则表哥也不会娶她了。”说到这里,王静婉黯然垂头。
  众人这才想起陶老夫人给陶老爷向王家求娶过二小姐,便都噤声不再讨论这个问题,只是心里对于陶夫人的认知又清楚了些。这样貌不惊人,又不知分寸的女子。陶老爷舍弃王二小姐而娶她,除了贪图红茧外还会有什么。
  门帘声响,屋里的说话声顿住,知道这是又有人来了,纷纷望向来人。披着茶色厚斗篷的圆脸夫人眉眼带笑的走进来。
  和她一块进来的还有个年轻少妇,靛青色斗篷上的白毛几乎遮住半张脸。露出的眉目间看得出并不美,却有种让人舒服的温暖。王静婉看到她脸色变了下,随即转回头去佯装没看到。
  有认识的站起来走上前拉过来,“黄夫人,怎么这会儿才到?”
  黄夫人圆圆的脸上笑眯眯的,笑骂道:“瞧你说的,分明是你们早到了,还怪我迟来。”
  屋里暖和,黄夫人让丫头服侍着把斗篷脱下,坐到相熟的夫人中。
  开始众人都以为这个女子是黄夫人带来的,没想到她径直走到无人的角落,脱下斗篷后淡紫色襟边袖口处绣红梅的长袄,配上那张温暖如春的脸,平添几分淡雅。让人不由得忽略了那过于平凡的脸。
  见屋里的望来,易为水抬眼,微微颔首,含蓄的抿唇笑着坐下。接过丫头奉上的茶,轻抿了口,便望向微开的窗外。嘴角微扬,想到来时陶佑说的话,“丝绸商会在一个商人的别院里,因为每年的丝绸商都会带妻女出来聚聚,所以不便在外随便找家酒楼。为此,许丝绸商都曾出借过别院之类的,去年就是陶府的地方。”
  见易为水举止端庄,仪态大方,不少人生出好奇之心。
  “黄夫人,这位年轻的夫人是哪家的?”吴州丝绸商她们多数认得,这位女子定是新嫁来吴州。
  “你们也不认识吗?我刚才门外碰到她,还以为她是你们哪个新娶的儿媳呢?”黄夫人也奇道。
  因为被传言误得太深,这里的人竟没一个想到这个少妇就是传言中的平凡村姑。
  不过年年都有新人加入,这些夫人们也没有在意。
  易为水沉默听着,不时在这些人的谈话中得到些丝绸界的各种小道消息,其中不泛丝绸界的走向问题。
  刚才问王静婉话的活泼少女突然好奇道:“你们说今儿陶夫人会不会来?”
  王静婉自易为水进来后,就一直就怎么语言。此时听到少女的话,心里咯噔一下,不由自主的望向易为水。见易为水竟不为所动,视线在窗外看也不看这里一下,心里顿时有些沉闷。
  易为水不是没听到这些人的话,但一来她不知道是不是在说她,二来说她又如何,她也不想在意。
  “难说,听刚才王二小姐的话,陶夫人到底是个山里出来的,见不得大场面,陶老爷也许不会带她来这么重要的场合吧?”一个夫人不由叹惜。
  听到王二小姐,易为水动了动,转头望向众人,果然在其中见到一个熟悉的侧脸。刚才进门时,因王静婉是背对她的,没有看到,没想到她也在,而且似乎说不少话。
  “这带回个金蛋固然好,但若是见不得人的,也是让人笑话的份,果然事无两全。”另一夫人插嘴道。 
  众位夫人也是连连点头附和。
  “好了,快别说了。”黄夫人见说得难听,忙打断了。要知这金蛋可是得罪不得的,若是传到她耳中,大伙都没得了好。
  众人也不敢再多言。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这话都不能放到明面上说。
  黄夫人见易为水望过来,便问道:“夫人是哪家的?”这么年轻的夫人,又没出现在这里过,竟没见人带进来介绍下。
  易为水面色平静,“陶府。”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她都不知道自己的传闻这么多。易为水没觉得生气,反而有些啼笑皆非之感。眼睛扫过这些夫人小姐,见她们面色齐变。突然觉得出来走动下果然是正确的。
  在场的夫人小姐脸色大变,惊愕的望着易为水,该不会是那个陶府吧?她是相貌平凡没错,不过那言行举止,那气派哪点像个乡下丫头了。怎么看都是大户人家出生的小姐,比起她们这里的好些小姐们礼仪都周到多了。
  “哪……哪个陶府?”活泼少女结结巴巴的问。
  易为水站起,向众人福了下,轻声细语道:“见过各位夫人小姐,妾身是陶佑老爷府上的。山里丫头见不得大场面,让各位见笑了。”
  一室寂静。
  最后,还是黄夫人先开口笑道:“陶夫人气质优雅,端庄得体,我们岂可见笑。”心里不由庆幸自己没说什么得罪人的话。
  “是啊!若是连陶夫人这样儿的都不见不得大场面,那我们就更不敢见人了。”
  “刚才那话都是误会,误会。”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希望能挽回些。可惜她们出口的话就显得干巴巴的,没有黄夫人那么自然。
  “陶夫人,我们也是被人误导的。王二小姐,你明明见过陶夫人,像陶夫人这么气质出众的,你当着我们的面说出那些话是什么意思?”活泼少女话头一转,对着王静婉就一通指责。
  “你们……”王静婉眼一红,“我后来不是说了表嫂若不好,表哥也不会娶她,你怎么……”说着,低头拭泪,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般。
  活泼少女硬生生噎住,涨红了脸,一会儿气道:“你是这么说过没错,但当时的神色可不是这么个意思,分明是另有所指,难不成我还冤了你不成。看你平时温温柔柔的,怎么心机这样深?若非刚才大伙儿都在,岂非真成了我的不是。”
  王静婉也不辩驳,只低头拭泪。
  屋里众位夫人都是听到刚才王静婉的神情语气的,见到她这副样儿,不由大皱其眉。
  易为水看到这里顿觉无趣,她果然还是不喜欢这习惯这些女人间的争斗,干脆披上斗篷离开暖阁。想来人也差不多到齐了,就快开始了吧。
  屋里人见状,因着刚才言语间的不愉快,谁也不便追出去,只眼睁睁看着易为离去。黄夫人倒是想跟上,但见众人都不去,她也不好做得太明显,只得暗自可惜的留下。
  易为水刚出门,迎面又走来两个满头珠翡的妇人,只是她并不认识,只礼貌的点点头便错身而过。
  王夫人和白夫人有说有笑的进门,见到女儿哭成个泪人儿,忙心疼快步过去蹲下替女儿拭去脸上泪痕,“怎么了?怎么哭成这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丝绸商会(二)

  陶佑心不在焉的坐椅上,周围的谈话声丝毫入不了他的耳。才到就被人拉来,让他是满心的不悦,也不知水儿怎样了。想到易为水不曾到过这样的场合,也没认识的人,心里就一阵烦躁。
  “黄老爷,听说你那儿出了令人惊艳的新绣样,不知今儿有没有荣幸一见?”他是只收成品的,这些技术的玩儿自然是喜欢的很。别院的主人布行的林老板精明的脸上笑呵呵的,边说眼睛边瞄向陶佑。
  “林老爷消息真灵通,今儿这么大的日子自然是带来了,一会儿大伙都去看看,给点意见。”
  “一定一定。”
  “黄老爷的绣样乃是吴州一绝,吴某记挂已久啊!”
  “吴老板谬赞了。”说到记挂,黄老爷目光不由望向陶佑,他们开绣行的,对于布也是很挑的。
  “黄老爷过谦了,说起绣样,吴老爷说得没错,谁家比起上黄老爷。”王毅笑着奉承。虽然他只是蚕茧生意的,但黄老爷也认识不少人。自家的蚕茧不能只靠一家收,所以这次商会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