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书信呈上来!”李昊的手一抬,一旁的卫公公就上前把那封曾经由梁静蓉指认是她书写的信递到了李昊面前。
李昊拿起那封信,狠狠地扔到梁静蓉的脸上,锋利的纸片以诡异的速度和诡异的角度在她的脸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啊……”梁静蓉等到发现手指上是点点暗红的粘稠汁液,方才反应过来自己受伤了,吓得立即大叫。
李昊一个眼神,旁边的卫公公就上前去捂住了梁静蓉的嘴。
梁静蓉颤颤巍巍地打开那封熟悉的信,里面的字迹分明是自己的,可是信的内容却是——
信中直指她爱慕自己娘家的表哥,婚前就私订鸳盟,可是奈何一纸圣旨,打破了他们的山盟海誓,婚后,她一心思慕,难以忘怀表哥的柔情,所以,想约他每个月在王府后院的偏门见面,平日里书信来往由银枝负责!
“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梁静蓉拉着信纸,不停摇头,脸上的眼泪和血渍混在一起,就像一个调色盘一样,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红杏出墙,是这个年代对女人最严厉的指控,普通家庭就要把红杏出墙的狗男女浸猪笼,何况是最重声誉的皇家?
“我只是写封问候父兄家人的书信让银枝送出去,根本就不是这,这,这什么,什么和表哥互诉衷情……”梁静蓉抓着信纸,迅速地爬了起来,跌跌撞撞地想要去抓李昊的衣袍。“殿下,你要相信蓉儿,蓉儿对你一番爱慕啊!”
“你还是留着爱慕给你的那个表哥吧!”李昊一个蹬腿,毫不留情。
“不是的,不是的,蓉儿是被冤枉的,殿下可以问银枝……”梁静蓉大叫,双臂吃痛地乱舞。
“银枝已经不堪良心的责难,畏罪自戕了……”卫公公赶忙上前拉住疯魔的梁静蓉,提醒道。
“不,不,银枝,银枝,那信不是我写的,不,不是……”梁静蓉尽力地挣扎,想去扑到李昊那边。
“明明是你的字迹,你还敢狡辩?”李昊一个怒喝,站起了身,大声吩咐把梁静蓉拖下去,好生看管起来。
梁静蓉当然不肯就范,死死地扒着门框,直到发髻散乱、衣衫破损,在四个宫人的全力制服下,方才把她架了下去。
王府的空气中只余下了梁静蓉的“呜呜呜”声,久久不得回散。
“我要进宫一趟,你身子孱弱,还是留在府里休息吧!”收回目光的李昊一脸温柔地握住疏影的手,很高兴她没有立即抽回。
“好!殿下辛苦,这本应该是臣妾的职责!”疏影柔声细语,虽然知道此事蹊跷,但是,但是,想起梁静蓉的狠辣,她决定将自己避开这件事,不做理会。
“我欠你的,这是迟来的了结,只要你开怀!”李昊凑到她耳边,悄悄地说着,疏影面容一动,却是没有任何话接口。
李昊略有些失望,轻轻地松开她的手,却不料见一双白嫩的素手细心地为他整理衣衫,心情立即大好,嘴角微翘。
“殿下,代臣妾像母后问安,等臣妾身子大好了,亲自去宫里叩谢母后的关心!”疏影仔细地帮李昊整理衣物,语气温淡。
“好!母后定然很高兴!”李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等疏影收拾完他的衣袍方才离开,脚步越发稳健。
李昊入宫的当夜,皇后娘娘就降了懿旨,说梦见已故的太后满脸愁容,惊得皇后娘娘夜不能寐,请了高僧点化,说要身份贵重的命妇出家修行,为已故太后娘娘祈福,算来算去,说是三皇子的侧妃梁静蓉的八字最合适,立即着侧妃梁静蓉去法华寺落发出家,赐法号“贞静娘子”。
得知这一消息的梁静蓉,呆愣了半天,等回过神来时,皇后娘娘身边的贴身女官连夜将她带进了宫,梁静蓉连让人捎个口信给父兄的机会都没有。
从此,这世间只有叫“贞静娘子”的人了……
第四十一章 添妆
更新时间2013…12…9 15:03:48 字数:2042
作者新开文《谍刺》已经满3W字,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多多支持!
*****************************************************************************
等梁静蓉的事情尘埃落定,梁府的公子也上了门,疏影并未亲眼见到梁府的那位布政司公子,只是听吟霜姑姑回来禀报,说殿下在书房见了他,谈了两个多时辰的话,后来殿下留他用了晚膳,客客气气地将他送出了门。据说临走时,那位梁大人满脸笑容,丝毫不见初进门时的阴郁和肃穆,想来会谈的结果十分令他满意,而他们梁府也很乐意地接受了“贞静娘子”的事实……
疏影听完吟霜姑姑的叙述,不禁吩咐夏花拿出了纸笔,安安静静地伏在案头写了许久的字,等到搁笔时,脸上已经瞧不出任何端倪,平静得好像一汪水。
快到晚膳时分,疏影自觉地等着李昊,等见到李昊高挺的身躯踏入寝宫,她不禁迎了上去,接过他披着的外袍。
等伺候完李昊净面更衣,两人穿着便服坐下来用起晚膳。一阵寂静无声后,两人搁下了筷子,宫女们立即端上漱口水,而后再端上了茶水,疏影眼眸一抬,所有的人都会意退了下去。
“殿下,过几日就是行昭小姐出阁的喜事,今天臣妾接到了浏阳王府的帖子,说邀我后日去添妆!”青瑶认了浏阳王妃做义女之后,王妃赐了名,现在青瑶的名字是行昭。
“嗯,好!你打算送些什么?”李昊轻轻点头,看着疏影和他闲话家常,眼底的笑意一直流淌到嘴角。
“臣妾准备了两套红宝石镶嵌额赤金头面,算是尽一点心意!”疏影目光低垂,语气温柔,并未发现李昊的笑容如此明显。
“嗯,”李昊点点头,话题一转,“罗府的那位罗小大人因为与上峰之间意见多有相左,今日上朝自请调任!”
疏影听罢,手不由一抖,那位罗致远吗?“哦!”疏影虽然不关心他的仕途,但是,这样的调任背后是不是隐着朝堂后院的什么暗寓?那位从罗府走出的娘娘,千方百计地想要找人代孕,甚至把手伸到了她这边,如今,罗致远的败北是不是意味着事情没能如所愿?
“那两位美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吗?”疏影微微一笑,不觉讥讽,徐府的罗氏现在还能那么嚣张吗?随着罗府的日渐式微和李昊的崭露头角,她的亲娘梦萝在徐府的日子会不会越来越好?
“嗯,那位瑜美人刚诊出有孕,母后因为统领六宫事宜,分身乏术,特地交代贤妃娘娘代为照顾,没想到,两日后,那位瑜美人就因为和贤妃娘娘起了口角之争,而后滑胎了……”李昊隐隐笑意,当日贤妃的好算盘算计到他头上,他不是不知,如今,贤妃却没想到栽在自己一手安排的棋子手上,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皇帝陛下龙颜大怒了吧?”疏影其实是一派肯定,不知道是不是皇家最近流年不利,已经失去了好几个孩子,可想而知,皇帝的脸色要难看成什么样子。
“嗯,父皇为此发落了贤妃,说她德行有亏,让她留在宫中自省己过!”李昊自信满满的笑,很显然,贤妃被禁足了……
“贤妃仗着年轻貌美,还有皇帝陛下对帝师的孺慕之情,着实受宠了些日子!”疏影实事求是,皇帝对帝师的感情非常深厚,从当年赐婚徐老爷和罗氏一事可见一斑。
李昊知道疏影又想起自己娘亲的遭遇,而她的身份也尴尬地变为庶女,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于是,伸手捂住了她略有些凉的素手,不由剑眉一挑:“怎么这么凉?可是炭不够?”
李昊一副要起身怪人的模样。
“不要怪他们,是臣妾嫌闷,太热了,容易头昏犯困!”疏影微微一笑,看着两人交握的双手,眸光定住。
“嗯,依你,可也别冷到了!”李昊不敢强求,只是听着她一口一个臣妾,有些恍然若失。
“那罗小大人调任了,谁来补上他的缺呢?”有一个人挪窝,肯定有一个人垫进去,就算是个普通的小吏也多的是人抢,更何况是兵部侍郎?
“嗯,人选已经有了,此人在西夏军营待了许多年,很是骁勇善战,虽然出身江南,却是个地道的军人!”李昊并未透露他的名字,不过疏影听到西夏,自然联想到那位年轻的侯公子,李昊不是说他也是年纪轻轻就上阵杀敌了吗?
几日后,疏影依约去浏阳王府给行昭添妆时,因浏阳王世子妃盛情,疏影便和朝中几位身居要职的官太太一起做了花厅小憩。
等疏影捧了茶杯,就听见一旁的圆脸大眼的富态夫人开口道:“听说新晋的兵部侍郎是那位自请大归的雅月夫人的胞兄!”
旁边几位与她相熟的夫人都随声附和,他们显然都知道内情,疏影听了眉心微蹙,直到此刻,方才豁然开朗,这位公子原来是雅月的兄长啊!
“虽然他们阖府与二皇子划清了界限,但仕途上却是丝毫未受影响,不能不说幸运之极!”有位长脸的夫人抚了抚胸前的珍珠扣,不无羡慕地说。
想起如今已经彻底失势的二皇子,疏影心底生出些许惋惜,霸气外露的二皇子,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而今呢?而今却被困在一角宫墙,再也不能任他心意!
“娘娘,你身子骨好些了吧?”一旁的那个圆脸大眼的夫人主动凑过来和她聊天,问候她的身子。
疏影出于礼貌,和他们闲聊了几句,他们几个夫人见疏影为人谦和,浏阳王世子妃又是个好性子,本来不熟识的几个人居然热络地聊了起来,一下子,花厅内笑语嫣嫣,欢声不断……
这是疏影首次在京畿的贵妇圈内露面,在场的几位夫人对她印象很好,私下都说她德行贵重,为人谦和!
第四十二章 一池静水
更新时间2013…12…10 10:36:25 字数:2138
作者新开文《谍刺》已经满4W字,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多多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
很快就是苏万昌和行昭小姐的大婚之日,苏府和浏阳王府都是一派喜庆,京畿中许多达官贵人都上门恭贺。本来,凭着苏万昌一个小小的九门提督,成个亲本不至于招来这么多瞩目,只是续弦的夫人是浏阳王妃的义女这个身份,却让这段亲事勾动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
暂不表这场亲事何等排场,光新娘子六十四抬的嫁妆中十足十的珍品,已经足够小老百姓们津津乐道一阵子了。
只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老子听到小太监们碎嘴之后,脸就一下子阴沉了许多,吓得多嘴的小太监们心跳如雷,怕违了圣意!
皇帝并没有在御书房逗留,而是兴冲冲地去了永妃的寝宫。
永妃没想到这个时间会见到皇帝,愣了一下之后,立即恢复了常色!
“陛下,怎么好像有点不高兴?”永妃亲手捧了茶盏送到皇帝面前。
却一直没有人接下那杯茶,永妃等了一会,便把茶盏放在旁边的矮几上,示意服侍的宫人退下。
殿内一下子空旷起来,永妃柔声地为皇帝按起肩膀来,力道适中,皇帝舒适地享受着美人按摩,憋在胸口的一口浊气终于吐了出来。
“还是你善解人意!”皇帝轻轻地拍了拍停留在肩膀上的手,享受着那滑嫩肌肤的触感。
“陛下说笑了,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的善解人意,只要陛下肯看他们一眼,多的是莺莺燕燕飞扑入怀!”永妃眼波斜睨,整个一个媚眼如丝,无限风情!
“你这是在吃醋吗?”皇帝意有所指,刮了刮她的脸蛋,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永妃悄悄地松了一口气,和皇帝打情骂俏起来。
过了一会儿,皇帝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主动和永妃说起了话:“爱妃听说了今日京畿里的一桩大喜事吗?”
“陛下这是成心作弄臣妾,明明知道臣妾被围在这宫墙里,不闻外面世事,哪里能知道什么大喜事啊?”永妃说完立即吐了吐舌头,知道她的话有些僭越了,但看皇帝并不在意,也就放心下来。“陛下就不要让臣妾猜了,赶紧告诉臣妾吧!”
看着眼前的笑靥如花,皇帝微微一笑,声音却是有些淡下来:“今天是九门提督和浏阳王府结亲的日子!”
“哦,那可是大喜事啊!”永妃本来想说些恭贺的话,但显然皇帝是不高兴的,转念一想,“不对啊,我记得王妃并没有女儿,怎么结亲呢?”
毕竟,浏阳王府的世子也是四皇子过嗣的,浏阳王妃不是一生未有子嗣吗?
“听说她认了个义女,许配给了苏万昌!”皇帝说到此处,声音更是听不出任何情绪,可是,听到永妃耳朵里却知道皇帝这是起了猜忌之心,不妙啊!
“何时冒了个义女出来啊?臣妾上次见世子妃时,也没听说这事!”永妃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皇帝的脸色,斟酌着用词,“王妃多年无所出,认个义女,也是人之常情,陛下何必动怒呢!”
皇帝回头看了看永妃,便不再开口,只是享受着永妃的伺候,永妃当然更不敢开口去挑起话题,毕竟皇帝愿意和你说才能说,皇帝不愿意,谁也没这个胆子去惹他不痛快!
永妃手里忙碌,脑子却是不闲着,飞快地思索了一下,便知道皇帝的怒气从何而来,浏阳王手中握有重兵——但一直不和朝堂结交,而今,几位成年皇子都因犯了事或贬或禁,只有三皇子李昊行事低调,一直未涉期间,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浏阳王和守卫京畿安危的九门提督结亲,将义女下嫁,着实让皇帝猜忌,若是浏阳王乘机发难,他手中既有兵权,又有四皇子这个血脉纯正的皇子在,要想保浏阳王府世子上位,成功的几率很高,一切端看浏阳王有没有这份心了!
难道是浏阳王世子,不,四皇子有问鼎九五之心?想到这个关键,永妃的心口就狂跳,她不敢再往下猜测,若真是如此,那皇帝是绝不会容许的,当日将四皇子过嗣给浏阳王,就是告诉世人,四皇子绝对不可能立为皇储,而今大皇子、二皇子、五皇子虽然都失势,但毕竟还有三皇子这个皇后娘娘的亲生子在,绝对不可能会……
皇帝见永妃的手停了下来,静静地抬眸看她,却是触目惊恐,知道她想到了某些可能性,不禁沉声开口:“看来,朕要着手办某些事了!”
这话一出,永妃就知道,皇帝是动了立储的念头,虽然皇帝春秋正盛,但若浏阳王府真的动了歪心思,那皇帝是绝不可能姑息的!
“陛下英明!”永妃适时开口,高歌颂德,人,却松了一口气,腮边的酒窝若隐若现。
皇帝用完膳之后就走了,等皇帝的身影渐行渐远,永妃立即招手喊了贴身的女官过来,附耳轻声交代。
那女官点了点头,随即离开寝宫。
半个时辰后,女官在某个角落和一个瘦弱的小太监耳语了一番,话毕后,小心地查看了一下周围情况,便各自离开。
没过多久,那小太监靠在进宫送酒的一个小厮耳边说了几句,小厮点头,两人相视而笑,那酒坛子上贴的是爱晚亭三个字。
等李昊喝完苏万昌成亲的喜宴,和疏影相携回府时,一直隐没在暗处的冷月,在他转身进门时,凑近他耳朵了说了几句,疏影瞥了一眼,毫不在意,过后,李昊眼里的笑意合着酒气越加明显,体贴地为疏影披上了披风,握过疏影的手,缓步而行!
今夜,有几人欢笑,几人开心,几人兴奋?
第四十三章 戛然而止
更新时间2013…12…11 0:02:06 字数:2063
作者新开文《谍刺》已经满4W字,希望大家多多捧场,多多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朝堂上面着实平静了一段日子,御史大夫们安分守己地上着朝,边境更是太平安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直到——
戍守边疆多年的定远将军突然上奏朝廷,言简意赅就是表达一个意思——二皇子年少英才,厚德载物,实乃皇储的最佳人选。此奏在朝廷中引起一片哗然,搅得那些大臣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份份的奏折似雪花般飞到御书房,大多是保奏定远将军的奏折。但是也有小部分人推说皇帝春秋鼎盛,没有必要过早立下皇储。这小部分人里面,以帝师罗子通,贤妃娘娘的爷爷最为德高望重。
皇帝坐在龙椅上,冷冷地看着书案上的奏折,目光莫测——
“有没有浏阳王爷的上奏?”皇帝突然开口,看向一旁的内侍。
“回禀陛下,没有!”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御书房里久久回荡,合着殿内袅袅的龙涎香,一派寂静。
皇帝听罢,眉头紧皱,手里的奏折硬生生地揉成一团。
随着立储一事的喧嚣尘世,李昊的行事越发低调恭敬。一来,朝中的诸多要务都极力推辞;二来,宫中请安去的也越来越少,除非必要,否则也不会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