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识,才能获取其真正含义。
孔夫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将涉大河与空手打老虎相提并论,可见两者的困难与冒险性都不比寻常。这还是在<易经>成文数百年以后的事,远早时的情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在易经中,“涉大川”代表着勇于冒险,克服困难,开创未来,不宜简单理解为“过大江”。
解读易经是困难的。有些难懂的字怎么也搞不出个合理的解释来,遇到浅白的总以为可大步跨过却又易被误导而失却真意,实在要小心在意。
这也正是易经的魅力所在。
##学易杂谈──再探卦序
月前曾在 “易经六十四卦卦序初探”中谈及对有关易经卦序的一些认识,发觉乾一、巽二、离三、艮四、兑五、坎六、震七、坤八应是经文原始的八卦次序,并从其天、风、火、山、泽、水、雷、地次序中,似乎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留下的两个问题一直“耿耿于怀”:1)为甚么最早的64卦是这样一个安排?2)为甚么后人抛开它?
其后,读到有关宋人邵雍排序的资料。邵夫子将六十四卦逐一列出序数和易数。序数由一至六十四。奇序数之卦为乾1、大有3、小畜5、大畜7、履9、睽11、中孚13、损15、同人17、离19、家21、贲23、无妄25、噬嗑27、益29、颐31、姤33、鼎35、巽37、蛊39、讼41、未济43、涣45、蒙47、遯49、旅51、渐53、艮55、否57、晋59、观61、剥63;偶序数之卦为夬2、大壮4、需6、泰8、兑10、归妹12、节14、临16、革18、丰20、既济22、明夷24、随26、震28、屯30、复32、大过34、恒36、井38、升40、困42、解44、坎46、师48、咸50、小过52、蹇54、谦56、萃58、豫60、比62、坤64。再在此基础上推出易数。
很高兴看到邵夫子的序列显现着天上地下的特性。而他按此而演绎下去的“易数”,与《先天图》的诞生有着直接关系,与《皇极经世》的元会运世的推算也有直接关系,当然还与他所推算的卦气与历数有关。如此一套“易数”是基于卦变及加一倍法而来的。有关易数部分这里暂不讨论,先探讨卦序问题。
按经文‘九、六’关系排出的二进制序列与邵雍的序列对照如下表:
常规二进制序 邵雍序
1。 乾为天 111111 1 1
2 天风姤 111110 2 33
3 天火同人 111101 3 17
4 天山遯 111100 4 49
5 天泽履 111011 5 9
6 天水讼 111010 6 41
7 天雷无妄 111001 7 25
8 天地否 111000 8 57
9 风天小畜 110111 9 5
10 巽为风 110110 10 37
11。 风火家人 110101 11 21
12。 风山渐 110100 12 53
13。 风泽中孚 110011 13 13
14。 风水涣 110010 14 45
15。 风雷益 110001 15 29
16。 风地观 110000 16 61
17。 火天大有 101111 17 3
18。 火风鼎 101110 18 35
19。 离为火 101101 19 19
20。 火山旅 101100 20 51
21。 火泽睽 101011 21 11
22。 火水未济 101010 22 43
23。 火雷噬嗑 101001 23 27
24。 火地晋 101000 24 59
25。 山天大畜 100111 25 7
26。 山风蛊 100110 26 39
27。 山火贲 100101 27 23
28。 艮为山 100100 28 55
29。 山泽损 100011 29 15
30。 山水蒙 100010 30 47
31。 山雷颐 100001 31 31
32。 山地剥 100000 32 63
33。 泽天夬 011111 33 2
34。 泽风大过 011110 34 34
35。 泽火革 011101 35 18
36。 泽山咸 011100 36 50
37。 兑为泽 011011 37 10
38。 泽水困 011010 38 42
39。 泽雷随 011001 39 26
40。 泽地萃 011000 40 58
41。 水天需 010111 41 6
42。 水风井 010110 42 38
43。 水火既济 010101 43 22
44。 水山蹇 010100 44 54
45。 水泽节 010011 45 14
46。 坎为水 010010 46 46
47。 水雷屯 010001 47 30
48。 水地比 010000 48 62
49。 雷天大壮 001111 49 4
50。 雷风恒 001110 50 36
51。 雷火丰 001101 51 20
52。 雷山小过 001100 52 52
53。 雷泽归妹 001011 53 12
54。 雷水解 001010 54 44
55。 震为雷 001001 55 28
56。 雷地豫 001000 56 60
57。 地天泰 000111 57 8
58。 地风升 000110 58 40
59。 地火明夷 000101 59 24
60。 地山谦 000100 60 56
61。 地泽临 000011 61 16
62。 地水师 000010 62 48
63。 地雷复 000001 63 32
64。 坤为地 000000 64 64
这样一个序列对比,一时难于看出甚么眉目。但按下表重新排列,眼前当为之一亮!
综(错)卦对 常规二进制序 邵雍序 两数之和
───────────────────────────────────
乾 / 坤 1/64 1/64 65 **
比 / 师 48/62 62/48 110
临 / 观 61/16 16/61 77
屯 / 蒙 47/30 30/47 77
震 / 艮 55/28 28/55 83
损 / 益 29/15 15/29 44
大畜/无妄 25/7 7/25 32
萃 / 升 40/58 58/40 98
谦 / 豫 60/56 56/60 116
噬嗑/ 贲 23/27 27/23 50
兑 / 巽 37/10 10/37 47
随 / 蛊 39/26 26/39 65
剥 / 复 32/63 63/32 95
晋 /明夷 24/59 59/24 83
井 / 困 42/38 38/42 80
咸 / 恒 36/50 50/36 86
涣 / 节 14/45 45/14 59
解 / 蹇 54/44 44/54 98
暌 /家人 21/11 11/21 32
否 / 泰 8/57 57/8 65
大壮/ 遯 49/4 4/49 53
大有/同人 17/3 3/17 20
革 / 鼎 35/18 18/35 53
小过/中孚 52/13 52/13 65 **
丰 / 旅 51/20 20/51 71
离 / 坎 19/46 19/46 65 **
小畜/ 履 9/5 5/9 14
需 / 讼 41/6 6/41 47
大过/ 颐 34/41 34/41 65 **
姤 / 夬 2/33 33/2 35
渐 /归妹 12/53 53/12 65
既济/未济 43/22 22/43 65
这里,综(错)卦的配对是按照<杂卦传>排出的。在上述常规二进制序与邵雍序的比较中,明确显示出下面几点:
1) 有4对,两种卦序的号码完全相同。每对两卦序数之和皆为65(即64+1)。这是错卦(有**者)。
2) 其余28对,两种卦序的号码刚好互换,全部都是,一个不差。这是综卦。
3) 在<杂卦传>中,前面56卦都是两两配对、并列解释的,只有后面8卦则没有配对。这里是根据其数字特征,重新配对,分清其综、错卦关系。结果与后人的解释一致。后人大多怀疑<杂卦传>错简,这里的数字证明,此怀疑是有道理的。既有‘纬编三绝’之说,错简应不足为奇。
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数字组合规律。首先,它不可能是巧合,而规律本身正反映着常规二进制序、邵雍序和<杂卦传>的内在联系。
? 二进制序是直接按经文陰陽爻自下而上進位排出的,当必反映经文上天下地之本义;
? <杂卦传>是<易经>最古老的解释之一,上述数字组合规律说明,其综、错卦的配对与经文是相适合的,并非如<序卦传>那样自成体系;
? 邵雍的序列是通过陰陽爻自上而下進位推算得来的,這與常規二進制習慣不同,因而出現每对综卦次序倒转的結果。
? 六十四卦中的综、错关系是非比寻常的。非反即复之意,尽在其中,习易解卦时不可或忘。
文字结束前回到开头的问题2),其实后人并未抛弃经文之卦序,只是自己所学不精,未能由表及里罢了,须努力。有关邵雍卦序与先天八卦的关系,常规二进制序的八卦与先、后天八卦的异同,易经六十四卦方阵的建立……一切都有待日后再探。
##学易杂谈──综卦的分类
易经中有<杂卦传>,是将六十四卦,以性格相反的综卦(反卦),或性格交错的错卦(旁通卦),两卦并列,作简明扼要的解释。这是<易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得经文真义的部分。
综卦与错卦,都是相互对应的。一部份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而另一部份,则是与其它卦对形成交叉对应,这是<杂卦传>中没有提到的。这里试将它们分类如下:
1。 八卦对:
? 干-坤 ** (** 表示错卦)
? 巽-兑
? 离-坎 **
? 艮-震
2。 单一对应:
? 同人-大有
? 讼-需
? 否-泰
? 未济-既济
? 晋-明夷
? 比-师
3。 两两交错对应:(除了主要的自身对应之外,两对间尚存在交叉互对。)
? 姤-夬 / 履-小畜
? 遯-大壮 / 无妄-大畜
? 旅-丰 / 噬嗑-贲
? 睽-家人 / 鼎-革
? 归妹-渐 / 蛊-随
? 中孚-小过 / 颐-大过 **
? 益-损 / 咸-恒
? 涣-节 / 困-井
? 蒙-屯 / 解-蹇
? 观-临 / 莘-升
? 剥-复 / 豫-谦
理顺关系,应有助参悟经文,在解卦时得到灵感。
##周 易 卦 序 新 探──发现易经六十四卦本义卦序
<易经>自问世以来,卦序问题一直困扰着后人。历代<易经>卦序主要有:
1。 通行本卦序;
2。 邵子先天六十四卦卦序;
3。 常规二进制卦序;
4。 马王堆汉墓帛书卦序;
5。 京房八宫卦序等。
都是后人对原始易经的解释,未必符合经文本义。
通行本卦序,主要从易理入手,不是经文的原始卦序(原始卦序记录在经文爻辞之‘九.六’之中)。但它所强调的综卦、错卦关系,是检验卦序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邵子先天六十四卦卦序,是根据各卦之阴阳爻自上而下作二进制数进位(即低位在上,高位在下)排成。与原始卦象未能完全吻合,综错卦关系混乱。
常规二进制卦序是按由下而上进位的二进制数挂列(即低位在下,高位在上)。它符合现代计算机数制规律,与先天六十四卦卦序异曲同工,两序列错卦序号相同,综卦互换。
马王堆帛书按宫排列合理,与常规二进制卦序相符,但各宫内序列混乱,因是要把上下卦相同的迭卦放在各宫的第一位。
京房八宫卦序中宫的排列是另一顺序,也是将上下卦相同的迭卦放在各宫的第一位,宫内排位错杂,综错卦关系混乱。
关键是八卦的排列。
按由下而上常规二进制排列:乾、巽、离、艮、兑、坎、震、坤。
天、风、火、山、泽、水、雷、地。
这表达了易经对大自然的理解。它是明确按天上地下、阳上阴下的规则列队的。天乃至高无尚;天下面的是风;风下面是火;继而是山,高山也;再下是泽;再下是水,海是低位;最下是雷和地。地乃最低,阴在下,不容置疑。雷却不是在天下,而在地上,说明先人对雷的理解是从地而生,与地震相关,故卦曰“震为雷”,并非从天而降。这是垂直Z坐标的分布。
按由上而下二进制排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是平面X、Y坐标,先天八卦图的走向。
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序,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二进制排列相结合的产物。具体就是,‘以人为本’,上卦,按天人合一的理念,自下而上进位;下卦,按人类生活平面方位的特性,由上而下进位。上下两卦由正象及倒影象结合组成一个卦序号。这样组合,与卦象不符的缺陷全被消除,形成一个符合原始易经本义的卦序。
上下两卦按不同的规则进行进位组合,这是在卦序排列中,千古年来人们所不能理解突破的关键所在。
经这一方法排列所得卦序,暂称之为‘本义卦序’。比较列表如下:(上卦、下卦之‘1’代表阳爻,‘0’代表阴爻,自左至右依次与自上而下排列对应。)
本义卦序 上卦 下卦 常规二进制 汉墓帛书 通行本 邵子序
1 乾为天 111 111 1 1 1 1
2 天泽履 111 011 5 4 10 9
3 天火同人 111 101 3 6 13 17
4 天雷无妄 111 001 7 7 25 25
5 天风姤 111 110 2 8 44 33
6 天水讼 111 010 6 5 6 41
7 天山遯 111 100 4 3 33 49
8 天地否 111 000 8 2 12 57
9 风天小畜 110 111 9 58 9 5
10 风泽中孚 110 011 13 61 61 13
11 风火家人 110 101 11 63 37 21
12 风雷益 110 001 15 64 42 29
13 巽为风 110 110 10 57 57 37
14 风水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