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精神洞穴的烛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者间的冲突的表述,使人们看清了英国社会真实的面目,它对世人的警醒,是不可忽视的。

  盖斯凯尔夫人有着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深切的理解他人的精神。她的传记文学《夏洛蒂·勃朗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采的把握,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不可多得的。在精神深处,她与《简·爱》的作者,心是想通的。她们都为英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英国人是幽默的。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讽刺、滑稽的精神一直充塞其间。在苦难来临的时候,英国一些文人有时表现出自嘲和讽喻的特点来。著名的小说家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作家中,是以讽刺性、幽默性而著称于世的。他和狄更斯一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杰出的人物。

  萨克雷幼年丧父,他生于印度,六岁时返回英国,年轻时,他写了大量滑稽诗,画了许多讽刺画,对生活有一种独特的领会。他的生活很不幸,曾受过经济方面的打击,后来妻子精神失常。萨克雷在忧患中开始了文学创作,先后写出《巴里·林登的遭遇》、《名利场》、《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纽克姆一家》、《弗吉尼亚人》、《但尼斯·杜瓦尔》等。在这些作品中, 《名利场》是代表作,有的批评家指出,《名利场》“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与习俗特征,勾勒出一个唯利是图、唯势是趋、充满欺骗的世界,描写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 ‘名利场’上种种丑恶的现象”。萨克雷对英国社会冷酷现实的解剖,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它标志着英国文人对现实与人生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萨克雷与狄更斯使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走在了欧洲文坛的前列。

  《名利场》塑造了两位女性的形象。在爱米丽亚·赛特笠和蓓基·夏泼两人身上,萨克雷生动地展示了英国社会精神困顿的图景。爱米丽亚·赛特笠与蓓基·夏泼是两个出身不同、个性相异的女性。爱米丽亚·赛特笠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她温文尔雅,知情达理,但对生活现实了解甚少,缺少独立精神。与她相反,她的同学蓓基·夏泼,却是敏感好胜、虚荣心极强、野心勃勃的人。她的家庭贫苦,父亲是个潦倒的画家。她的少年时代是在一种昏暗的环境中度过的。蓓基·夏泼十几岁就失去了父母,于是被安排在一所学校半教半学,“她的责任就是对学生们说法文,而她的权利呢,除了免缴一切费用之外,一年还有几个基尼收入,并且能够从学校里教书的先生那里学到一鳞半爪的知识。”从学校毕业后,她爱上了同学爱米丽亚的哥哥乔瑟夫,但却受到了爱米丽亚的男朋友的阻拦。蓓基·夏泼的愿望受到了打击。但她不像爱米丽亚那样甘于现状,她的内心充满了向上爬的欲望。不久,她到华脱·克劳莱爵士家当家庭教师,她用各种手段,骗取了一家人的信任。在给爱米丽亚的信中,她对克劳莱一家颇有微词,可实际上,她费尽心思从中捞到好处。蓓基·夏泼的野心不断膨胀,为了自己的利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丑剧。萨克雷对这位利欲熏心的女性的描写是很生动的。他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追名逐利的描写,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和斯丹达尔小说中的于连。《名利场》对人的虚伪性的再现,是极为深刻的。它揭示了英国社会某些扭曲人性的东西。蓓基·夏泼,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扮演一个卑鄙、可耻的角色。她早年的不快的生活,使她对上流社会产生了种种幻想和奢望。在官场上,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她不惜出卖一切。金钱与地位,使她丧失了人基本的道德情操。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混乱而无情的秩序里,她最后还是落得个可悲的结局。

  读《名利场》时,你会感到,作者对人的世俗性的表现是发人深省的。社会的不平等,构成了世俗社会难以克服的难题。正是金钱与权力,使人的私欲膨胀了起来,人们为了点点利益,互相残杀着、角斗着。到头来都落得人物两空。小说在结尾的时候,不无感慨地叹道:“唉,浮名浮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里面谁是真正快活的?谁是称心如意的?就是当时遂了心愿,过后还不是照样不满意?……”这很有点大彻大悟的味道,作者的视点很高,他对英国社会的一切看得很透。

  萨克雷对人物的描写十分简单,但言简意深。他的笔法平实,讽喻性很浓。有时只寥寥几笔。人物的特点就跃然纸上。试看作者对蓓基(即利蓓加)·夏泼的几段描写:

  夏泼小姐恨恨的说道:“我恨透了这整个儿的学校。但愿我一辈子也别再看见它。

  我恨不得叫它沉到泰晤士河里去。倘若平克顿小姐掉在河里,我也不高兴捞她起来。我才

  不干呢!哈!我就爱看她在水里泡着,头上包着包头布,后面拖着个大裙子,鼻子像个小

  船尖似的浮在水面上。”

  赛特笠小姐嚷道:“别说了!”

  利蓓加笑道:“怎么?黑人会搬嘴吗?他尽不妨回去告诉平克顿小姐,说我恨她恨

  得入骨。我巴不得他回去搬嘴,巴不得叫老婆知道我的厉害。两年来她侮辱我,虐待我,厨房里的佣人过的日子还比我强些呢。除了你,没有一个人把我当朋友,也没有人对我说

  过一句好话。我得伺候低班的小姑娘,又得跟小姐们说法文,说得我一想起自己的语言就

  头痛。可是跟平克顿小姐说法文才好玩儿,你说对不对?她一个字都不懂,可是又要装面

  子不肯承认自己不懂。我想这就是她让我离开学校的原因。真得感谢上天,法文真有用啊!

  法国万岁!皇帝陛下万岁!波那帕脱 (指拿破仑——引者注)万岁!”

  赛特笠小姐叫道:“嗳哟,利蓓加!利蓓加!怎么说这样岂有此理的话?你的心思

  怎么这样毒,干吗老想报复呢?你的胆子可太大了。”利蓓加方才说的话真是亵读神明,因为当时在英国,“波那帕脱万岁”和“魔鬼万岁”并没有什么区别。

  利蓓加小姐回答道:“爱报复的心思也许毒,可是也很自然。我可不是天使”。说

  句老实话,她的确不是天使。萨克雷的笔法确实老到,两个不同的人物个性,通过对话就真实地表现出来。作者再描写人物的时候,态度十分的冷静,好像要把人的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清楚楚。在夏泼小姐的身上,体现出作者对英国国民心理的某种失望,夏泼小姐后来命运的发展,证明了恶的因素在社会上必然失败的结局。萨克雷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人物,他不相信历史会一下就消灭所有的恶势力,但从他对社会近于残酷的透视中,你可以感到,他的批判理性是强烈的。萨克雷本身的现实精神,对英国的自省和英国文化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5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中,肖伯纳的名字,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乔治·伯纳·肖(肖伯纳)1856年生于都柏林。他二十岁那年来到伦敦,最初搞过音乐评论和小说创作,但后来他把自己的大量精力,用于剧本的写作上。他一生著作甚丰,思想活跃,三十年代曾到中国,与鲁迅有过接触。鲁迅曾说,他是喜欢肖伯纳的,“这并不是因为看了他的作品或传记,佩服得喜欢起来,仅仅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一点警句,从什么人听说他往往撕掉绅士们的假面,这就喜欢了他了。”

  肖伯纳在戏剧上的讽刺才能,超出了同时代人。他在表现人物个性时,常常运用幽默、讽刺的笔法,令人在荒唐中悟出人生的哲理来。这显然受到了狄更斯等人的影响。幽默是一种智慧,它没有迂腐式的沉痛和绝望式的呼号,而是通过夸张和反讽,把人生的底蕴告诉给人们。肖伯纳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从来不把创作看成一种游戏,而是人生的一个部分。他认为戏剧应当反映社会生活,尤其是那些人们十分关切的生活。1892年,他创作了第一部剧本《鳏夫的房产》,这部作品充分地显示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敏感。不久,他又创作了《华伦夫人的职业》,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伪善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他后来写下的《侃第达》、《不可预料》、《勃拉旁德队长的转变》、《魔鬼的门徒》、《人与超人》、《约翰牛的另一个岛屿》、《巴巴拉少校》、《苹果车》等,都不同程度地再现了社会的阴暗面,批判色彩较为浓烈。虽然这位剧作家思想充满了矛盾,对社会的分析认识,受到费边主义的影响,但是,这位具有道德感的剧作家向往真善美的精神,感人至深。

  认真地读肖伯纳的剧本,经常被他的风趣和深刻性所震动。例如《鳏夫的房产》,故事情节并不过于复杂,但寓意深刻。剧本讲了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一个贵族出身的青年医生哈里·屈兰奇爱上了一个资本家萨托里阿斯的女儿白朗琪。哈里·屈兰奇和白朗琪事先都不知道自己家中的收入来源。青年医生一直认为自己是以“自立”精神谋生的,他十分看不起用压榨、恐吓、威胁等手段,从他人身上搜刮钱财。有一次,在去女友白朗琪家作客时,他意外地得知女友的父亲,是个靠剥削他人而致富的人,十分地愤然。他觉得自己也受到了亵渎,并声称,要与白朗琪分手,解除婚约。白朗琪的父亲先是愤怒,然后又镇定地摆出事实,证明屈兰奇的收入也是同一来源。青年医生一时无言以对,于是言归于好。剧本的对话很有讽刺意味,对社会的挖苦,对资产者的透视,很有份量。剧本的高潮部分,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讽刺才华:

  屈兰奇:你不是什么白手起家的人。我今早上听你的收租人李克奇斯——不管他叫

  什么鬼名字——说,你的财产都是用压榨、恐吓、威胁以及各色各样卑鄙、残暴的手段从

  一伙穷得难以活命的人们身上搜刮来的。

  萨托里阿斯:(勃然大怒)屈兰奇大夫!(他们彼此怒目相视)高坎:(温和地)

  房租是应该交的,老弟,这是不能不交的。(屈兰奇气愤地转过身去,萨托里阿斯望着他

  的背影沉思了一会;然后恢复了他原先那种审慎而威严的态度,故示小心地对屈兰奇说

  话;但对他的年轻无知显然是采取包涵的态度)……

  萨托里阿斯:屈兰奇大夫,首先,我想你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或是那一类人物吧。

  屈兰奇:当然不是,我是个保守主义者。至少,我要是投票的话,一定投保守党派

  的票。

  高坎:哈里,你真不愧为保守党的忠实信徒。

  萨托里阿斯:我很高兴,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见解是完全一致的。我自己不用说是个

  保守主义者。我相信我并不是一个狭隘的、有偏见的保守主义者,而且一点也不反对真正

  的进步……至于我所经营的事业,那只是出租那些适合于穷人住的房子,他们收入少,但

  也和别人一样得有房子住啊。你以为我可以白给他们房子住吗?

  屈兰奇:对,你的话说得很漂亮;可是问题是你收了他们多少房租给他们住的又是

  什么样的房子,让他们出钱租你那种猪狗都不能住的房子。你为什么不盖些象样的房子,做点货真价实的买卖呢?

  这里的深层含义,是很让人回味的。温情的理想主义者屈兰奇在高谈自己的信念抨击社会的时弊时,他没料到自己就是自己的否定者。他自身也带着恶的罪愆。肖伯纳对英国人绅士气背后的东西,看得很清,他在作品中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解剖,是极为无情的。他的高超的表现方式,使我们看到了英国人幽默的风采。这种讽刺的风格,对批判现实主义的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肖伯纳是位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和改良主义倾向的人。英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许多黑暗现实,都是他暴露、批判的对象。1931年,他去苏联访问,对社会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尽管在根本的意义上,他与社会主义思想有所区别,但在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上,他像许多左倾知识分子一样,对人压迫人的社会,极为不满。肖伯纳曾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活动,并接触过马克思主义。不过,他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只是和许多激进的左派一样有浓烈的人道主义激情。这使他与苏联许多革命作家相比,有着实质上的区别。肖伯纳的人格和他的作品,属于古典的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范畴,是成熟时期的资产阶级文人思想的代表之一。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到了他那一代人手里,已经十分成熟了。

  悲怆的俄罗斯

  1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极其辉煌伟大。在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史中,俄国人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这个群星灿烂的时代,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令后人惊叹不已。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皮萨列夫、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无数伟大作家的名字,已成为俄罗斯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俄国文学史与西方许多国家相比,发展很晚,历史短暂。十八世纪以前,俄国人还在中世纪的长夜中冬眠着。十八世纪彼得一世的改革,结束了俄国封闭的历史,与欧洲的整个文化开始联为一体。十八世纪末,俄国文人大量地引进了西方文学的思想,冯维辛、克雷洛夫、格里鲍耶陀夫等人,在外来思想影响下,开始致力于民族文学的创作,这些作家的辛勤劳作,为日后俄国民族文学的确立,建立了功勋。

  俄国文学在十九世纪的丰富和发展,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首先,俄国这一时期,正处于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阶段。全社会的文化水平,远不及西欧发达;其次,俄国人的文化背景,也不如法国、英国人那么丰厚,一般来讲,民族传统积淀不深的民族,很少一下子产生出众多的文化巨人。但是,这一奇迹在俄国出现了。俄国不仅在短时期内一下子涌现出一大批作家,而且也涌现出一些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俄国人带着血、带着泪,哭喊地走向世界,把人性的深、灵魂的深,展示给世人。

  1861年,沙皇改革,农奴制被废除。但这丝毫没有缓解社会的矛盾。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对下层百姓的剥削日益加重。肉体摧残,道德沦丧,人心惶惑,整个社会进入昏暗的状态。进步的贵族青年、平民和下层无产者,在十九世纪始终不断发出解放的呼号。要求民族新生、创立新秩序的思想,弥漫在俄罗斯的上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正是这一复杂的社会斗争环境的产物。

  按传统的观点,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贵族时期,大约从1825年到1861年;(2)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大致从1861年到1895年; (3)无产阶级时期,从1895年以后。在贵族时期,文坛上主要是一些贵族作家,这些作家受到法国文化的影响,思想极为活跃,虽然观念并不一致,但为俄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十二月党人反对专制的武装起义,给俄国带来了自由之声,雷列耶夫、奥陀耶夫斯基、普希金等人歌哭,深深地震动了人们。莱蒙托夫对反动专制制度的抗议之声,果戈理对农奴制的抨击、讽刺,构成了这一时期俄国文学动人的图景。这些贵族出身的作家,很早就接受了启蒙主义影响,他们同情人民,爱憎分明,他们的精神,被人道主义深深鼓舞着。普希金在《自由颂》等作品中,深情地讴歌了人类崇高的理想,对暴君的统治充满刻骨的仇恨。他的许多诗作,差不多成了俄国人寻找自由的象征。在平民知识分子或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阶段,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成熟了。它已摆脱了贵族时期的某些浪漫的成份,对俄国社会的反省和认识,十分广阔和深刻。以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斯基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在文坛上,真正地确立了现实主义的精神。车尔尼雪夫基在理论和创作上,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1855年发表的论文《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显示了现实主义在理论界的胜利。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影响极为深远。奥斯特罗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契诃夫等人在剧本写作和诗歌、小说等领域,都有非凡的建树。作家们积极干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