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去观察身体与心; 也不会成功。为了获得正确的结果; 这三个因素都必须包括在探索过程中。探索必须始终直观、有目的。
世尊教导我们; 探索的目的; 是为了能够把一切痛苦只看成一种升起、短暂持续、消逝的现象。不要牵扯在其中。不要把痛苦看成个人的、与自己不可分开的一部分; 因为那样做正是逆着痛感的真相而行。那样做也会破坏探索痛感的技巧、阻止智慧对痛感真相的理解。不要凭空给自己造麻烦。在观察痛感的每时每刻时,要看见真相; 观察它的暂时性与消逝性。痛感实际上就那么多。
你用念住与智慧; 把痛感分离出来后; 就把注意力转向心; 把感受与内在的知觉相比较; 看看它们是不是真的不可分离。 再转过来,把心与身体进行同样的比较; 看看它们到底在哪方面相同? 要明确地集中于一个目标; 在调查某一点时不要走神。你就只专注一个方面,比方说; 把全副注意力放在痛感上; 对它进行分析; 直到你理解了它的特点之后; 再转过来观察心; 努力观察知觉的特点。这两个是不是相同? 去比较它们。感受与了解感受的知觉; 是同一件东西吗? 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这样? 那么; 身体与心有类似的特点吗? 身体与感受一样吗? 这三个方面是不是类似到了可以捆作一堆?
身体是物质; 它怎么会和心相似呢? 心智是精神现象; 是一种知觉。 组成身体的物质元素本身没有知觉; 没有了解能力。 土、水、风、火四元素; 什么也不知; 只有精神元素(m有知觉。 既然这样; 心的知觉本性与身体的物质元素; 又怎么能等同起来。它们显然是不同的现实。同样原则也适用于痛感。它没有内在知觉、没有了解能力。痛感是自然现象; 升起时与身体有关; 但它并不了解身体的存在; 也不了解自身的存在。痛感依靠身体作为它的物质基础。没有身体; 它们不可能产生。但是痛感本身却没有什么物质上的现实。人们把随着身体升起的各种感觉; 当成与身体的有关部位不可区分。人们本能地把身体与痛感等同起来; 于是就好象身体本身在痛。我们必须纠正这个本能的反应; 纠正的办法; 是探索痛感作为感觉现象的特点; 再去探索感到剧痛的那个身体部分的纯粹物质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某个身体部位; 比方说膝关节; 要清楚地进行判断; 看它本身是不是表现出痛感的特点。它们具有什么样的形状与姿势? 感受并不具有形状与姿势。它们只是一团无形的感意。而身体却有特定的形状、有内外颜色; 并不因感受而变动。它的状态与痛感升起前一样。物质不可能因为有痛感的改变; 因为痛感; 作为一个独立现实; 对物质没有直接影响。
比方说; 膝盖痛、肌肉痛: 膝与肌只是由骨、腱、肉等组成。它们本身不是痛。尽管两者处在一起; 却各有各的属性。心同时了解这两个方面; 但是由于知觉受到痴迷的蒙蔽; 自动假设痛感存在于组成膝盖的骨、腱、肉上面。出于同样的根本无明; 心假定身体的所有方面; 都属于个人存在感的一部分。因此痛感也与个人的存在感绑在一起。“我的膝痛。 我有痛苦。 我不要受苦。我要痛感走开。” 这个想赶走痛感的**是一种杂染; 它把身体的感受; 转成情绪上的苦; 于是就扩大了不适的程度。痛感越强; 想驱除痛感的**越大; 于是就导致更大的精神烦恼。这些因素不断地相互推动。因此; 由于自己的无明; 我们背负起苦的重压。
为了把痛感、身体与心看作分离的现实; 我们必须从正确的角度观察各个方面。从这个角度去看; 三方面自行发展; 却不会汇集成一体。平时它们绑在一起,成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 不存在独立观察的立足点; 因此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只要我们坚持把痛感当成是个人的; 就不可能突破这个僵局。当五蕴与心融为一体时; 我们没有行动余地。但是; 当我们带着念住与智慧进行探索; 在它们之间来回观察; 对每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时; 我们会注意到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 从而能清楚地看见它们的本质。它们各自作为独立的现实而存在。这是一个普遍的原则。
随着内心悟透了这个深刻的原则; 痛感就开始减少、淡化、消失。 同时我们意识到; 痛感的体验与抓紧它的“自我”之间存在着根本关系。那个关系立足于心内部; 朝外伸展出来; 包括了痛感与身体。真正对痛的体验; 发自于内心、发自于心中根深蒂固的我执; 是这个我执对身体痛感产生了情绪痛苦。我们要始终保持完全的知觉; 跟着痛感朝内走; 寻找它的来源。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痛感时; 所调查的那个痛感就撤退了; 逐渐退回到心里。我们一旦毫不含糊地意识到; 实际上是心的执取导致我们把痛当成是个人烦恼; 那个痛苦就消失了。它可能会完全消失; 只留下心的知觉。或者,痛感的外在现象依然存在; 但是由于情绪上的执取已经无效; 就不再感觉苦了。它是心以外的不同的现实; 两者不再相互作用。从那一刻起; 心停止了对痛感的抓取; 一切联系就给切断了。 剩下的是心的精髓、也就是知觉; 在五蕴之痛中; 宁静不受干扰。
无论当时痛感有多严重; 怎么也不能影响心了。 一旦智慧清楚地意识到; 心与痛感各自真实; 这种真实却相互独立; 两者就根本不会相互影响了。身体只是一堆物质。痛苦升起时的身体; 与痛苦消失时的身体是同一个。痛感并不改变身体本质; 身体也不影响痛感本质。心了解痛感升起、暂住、消失。但是心的真正知觉本身; 并不象身体和感受那样升起消失。心的知觉是稳定恒常的。
既然有这样的理解; 痛感无论何等剧烈; 对心不会有影响。 剧痛升起时; 你甚至能够微笑你能够微笑!因为心是独立的。 它的知觉不间断; 但是不牵扯到感受之中; 因此就不苦。
这个层次; 要通过念住与智慧的精进努力才能达到。这个阶段; 是智慧培养奢摩他。并且; 由于心已经通过观察各个方面; 获得了彻底理解; 就在那个时候; 达到了圆满的奢摩他。心带着难以描述的大胆与精细聚焦起来。这个惊人的知觉; 来自于对事物进行穷尽分析之后从中脱离。 一般情形下; 当心依靠奢摩他的力量入定时; 它会获得寂止。但是那种奢摩他状态; 不如以智慧的力量获得的奢摩他那么精细与深入。念住与智慧与杂染进行徒手格斗; 一旦得胜之后获得的宁静; 每一次会极其壮观。
对那些为了透视五蕴真相而修行的人来说; 把痛感作为主要观照对象; 这是一条正道。这个修法为我打下的基础; 令我在禅定中无所畏惧。我清楚不疑地看见; 心的知觉永远不可能消灭。 即使其它事物遭到毁灭; 心却全然不受影响。 当我看见心的知觉无所攀缘、独立存在时; 就清楚地理解了这个真相。 只有那个知觉,带着惊人的光辉凸显出来。心放下了身体、感受、辨忆、思维、意识; 进入它自己清净的寂止状态; 与五蕴毫无关联。 在那个时刻; 五蕴的运作根本不再与心有关。 换句话说; 心与五蕴各自独立存在; 这是因为; 通过不懈禅修; 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了。
这个成功; 带来一种奇妙与惊叹的感觉; 过去任何经验不能与它相比。心悬挂在安详的静止中; 许久之后; 退回平时的意识状态。退回之后; 它同平常一般; 与五蕴重新连接起来,然而却保留了绝对自信; 知道方才心达到了一个特殊的宁静状态; 与五蕴彻底断除了关系。它知道; 方才体验了一个不寻常的精神状态。那样的确定感是永远不能抹去的。
那个体验带来的不可动摇的信念,铭刻在我的心里; 因此那些没有根据、不合理的说法; 不再给我带来困惑了。 我又回到了先前的奢摩他禅定; 这一次带着更大的决心; 而且这个确定感具有的吸引力; 使我更加专注。心象过去那样很快集中起来; 进入了奢摩他。尽管我还未能使心从五蕴的渗透中彻底解脱出来; 却有了大信心; 为了证悟佛法的更高层次; 继续用功。
奢摩他无论多深多连续; 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奢摩他不会终止一切苦。但是奢摩他确实构成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从那里出发; 对造苦的杂染发动全面进攻。奢摩他带来的深度宁静与专注; 是培养智慧的优秀基础。
问题是; 奢摩他如此宁静、满足; 行者不小心会沉溺其中。我就是这样; 有五年时间; 我对奢摩他的宁静成瘾; 以至于几乎相信这个宁静本身就是涅磐的精髓。只有当我的老师阿姜曼迫使我正视这个错误观念时; 我才能够继续进步,开始修习智慧禅。
除非应用于智慧的培养; 奢摩他可能使行者偏离灭苦之道。每个禅修者在精进修持奢摩他的同时; 必须了解这个陷阱。 奢摩他在解脱道上的主要功能是; 支持与维持智慧的培养。它很适合担当这个任务; 因为一个宁静专注的心;有着全然满足感; 不会去寻找外在刺激。那些对于视觉、声音、味觉、嗅觉、触觉的想法; 不再能影响固守在奢摩他中的知觉。它一旦满足于最好的滋养; 不会出去漫游、遐想。现在它彻底准备好了; 可以开始一种有目的的思考、调查、观照; 那些就构成了智慧禅。如果心尚未安定下来; 如果它还在渴求官感印象; 如果它还在追逐念头和情绪; 那么它的探索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智慧。只会导致不得要领的观念、猜测、与推断那是在根据学来的、记忆里的东西; 对现实作出缺乏根据的解释。与其说产生智慧、灭苦; 这种没有目标的思考就成了苦因。
因为这种锐利而内向的专注; 与智慧的探索与观照如此互补; 世尊教导我们; 首先培养奢摩他。有了一个不受周边想法与情绪影响的心; 就能不受猜测、推断的干扰; 把注意力放在观察知觉领域升起的现象上; 放在对它们的真相进行的调查上。这个原则很重要。这样的探索就可以带着流畅与技巧顺利进行。这才是真正智慧所具有的本质: 探索、观照、理解; 但是不受猜想的干扰与误导。
智慧的修持从观身体开始; 那是自我的身份中最粗糙、最明显的部分。修持的目的; 是看穿它真正的本质。我们的身体; 真如我们一直假定的那样; 属于自己、并且很有魅力吗? 为了测试这个假设,我们必须彻底调查身体; 在心里把它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 一段一段、一块一块地进行。我们必须对自己如此熟悉的身体; 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探索真相。开始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 然后来到肌肉、血液、腱腔、骨; 接着一个一个地解剖内部器官; 直到整个身体完全剖解开来。 要对这堆拆开的部件进行分析; 对它的本质获得清楚的理解。
如果你觉得观自己的身体比较困难; 那么开始时可以在心里解剖他人的身体。 选一个外在身体; 比方说异性身体; 尽量观想它的每个部分、每个器官; 问自己: 哪个部分真正有吸引力? 哪个部分实在有诱惑力? 把头发堆成一堆、指甲与牙齿放成另一堆、皮肤、腱、骨也放成一堆。 哪一堆值得成为你的**目标? 要仔细检查它们; 带着彻底的诚实来回答。把皮肤剥下来; 放在你的面前。这一堆组织; 这一层覆盖着血肉与内脏的表皮; 美在哪里? 这些不同部位加起来; 成为一个人吗?一旦皮肤剥除了; 我们能找到人体的哪个部位; 值得赞美呢?男人女人,都一样。人体内部没有一丝一毫的美。它就是一袋子血肉白骨,却有法子骗得世上每个人; 对它产生**。
智慧的责任; 是揭露那个骗局。要仔细检查表皮。表皮正是那个大骗子。因为它包裹整个人体,我们总是看见这个部分。但是它里面裹着什么?它裹着动物的肌肉、体液、油脂。它裹着筋骨。它裹着肝、肾、胃、肠、一切内脏。从来不会有人觉得内脏是值得贪爱、值得带着爱欲与渴望来欣赏的东西。要深入探索、不畏惧不犹豫,智慧会明明白白地揭示身体的真相。不要被那层掉着皮屑的组织、被那层薄薄的面纱给骗了。把它剥下来,看看下面是什么。这就是智慧的修持。
为了让自己真正看见实相,准确清楚、没有怀疑余地,你必须坚持不懈、勤奋不止。这个修持只做一两次、或者偶尔做几次,不足以带来有决定性的结果。你对待这个修法,必须把它当成毕生的工作,就好象除了你当下正在进行的分析,世上的一切无关紧要。不要考虑时间、不要考虑地点、不要考虑舒适轻松。不管花多久、做起来多困难,你必须不屈不挠坚持观,直到任何怀疑与不确定感彻底消失。
观身体(body contemplation)必须占据你的每个呼吸、每个念头、每个动作,直到心被它们完全饱和。假如不能全心全意,就不会对真相产生直观的洞见。全神贯注观身体时,每观一个部位; 都会给念住与智慧之火添加燃料。念住与智慧于是就汇聚成大火,在审查与探索真相时,带着火的强力; 把人体一段一段、一部分一部分烧毁。这就是tapadhamma(法火?)的意义。
需要集中观察的身体部位; 是那些抓住你的注意力、你感到最受吸引的部位。要把它们当作磨刀石来磨练智慧。把这些部位暴露出来、拆解开来、直到它们内在可厌可恶的本性揭示出来。不净观 (asubha)是为了对人体的不净本质; 获得洞见。这才是身体的自然状态: 它在本质上又臭又可厌。基本上,整个人身是一具发臭的活尸体,一个充满恶臭、呼吸着的粪池。是薄纸般的一层表皮; 使这一整堆物质看上去漂亮。它把可厌的本质隐藏起来; 我们都受这个外表包装的欺骗。只要把表皮除去,就能揭露出身体的真相。
与血肉内脏相比,表皮显得很有魅力。但是; 要更加仔细地检查它。皮肤带着皮屑、裂纹、皱纹;它分泌汗水、油脂、臭味。我们得每天擦洗才能保持干净。那又有什么吸引力呢?而且皮肤与皮下血肉紧密结合,因此脱不开体内的不净本质。智慧探索越深,身体越可厌。从皮到骨,不存在一丁点吸引力。
不净观正确地做起来,是全神贯注、不休不止的精神活动,因此,心到后来会开始疲劳。那时就适合停下来,休息一下。做全身不净观的行者在休息时,就要回到已经花了大量功夫培养与维护起来的奢摩他,重新进入奢摩他的宁静与专注里,那里不会有思想、形象出来打扰,心停留在彻底的宁静之中。以智慧进行思考与探索的重任; 暂时给放在一边,让心彻底放松,悬挂在宁静中。一旦心从奢摩他中得到了满足,会自行退出,感到振奋、清新,准备再次作观。就这样,奢摩他支持智慧的工作,使它更熟练、更锐利。
从奢摩他中退出之后,对身体的探索重新开始。每一次你带着念住与智慧探索,应该在当下进行。为了效果圆满,每次重新调查应该是新鲜、即兴的。不要照抄过去的观法。要始终保持一种直接感; 独独关注于当下;忘掉你已经学过的,忘掉上次你进入体内发生的情形,你就只把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当下,只从这个角度进行调查。这就是保持念住的终极意义。念住把心固定在当下,让智慧敏锐地聚焦。学会的经验储存在记忆里,因此应当放在一边;否则记忆会伪装成智慧。这是当下在模仿过去。假如允许记忆替代当下的直接感,那么真正的智慧就不会升起。因此修持中要谨防这样的倾向。
要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探索、分析身体的真相,你的智慧能设计出多少角度,就用多少角度观,直到你熟练观照了身体的每一个侧面。这个修持达到真正有所精专时,会产生敏锐清晰的洞见。行者观人体的方式有了转变,直接穿透了身体的存在本质。可以达到这样一个精专水平,你一看某人,他们的身体立刻分解开来。当智慧彻底掌握了这个方法时,我们看某人站着的地方,只看见血肉、腱腔、白骨。整个身体显现的只是一团粘性、红色的原生组织。皮肤一闪而就消失了,智慧迅速穿透身体的内在空间。无论是男是女,一般人认为如此有吸引力的皮肤,根本就给忽略了。智慧立刻透视内部,那里有一团厌恶可憎的器官,各个腔道充满体液。
智慧能够完全清晰地看穿人体真相。身体的吸引力完全消失了。那么有什么值得喜爱呢?有什么值得**去追求呢?身体的什么地方值得执取呢?这一堆生肉里,人在哪里呢?关于身体; 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