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在河这岸的大儿子看到母亲停在河中央举起双手叫喊,他想:「母亲在叫我。」所以他匆忙地要渡河,但是却掉入河中被河水冲走。就这样,悦行的小儿子被老鹰抓走,而大儿子则被河水冲走。她悲泣道:「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她就如此一边哭一边走。

    继续向前走时,她遇到一个从舍卫城方向来的男人。她问那个男人:「先生,你住在那里?」「女士,我住在舍卫城。」「在舍卫城的某条街上住着这么一户人家,先生,你认识他们吗?」「我认得,女士,但是请不要问我有关那户人家的事,妳问妳所认识的其它人家吧。」「先生,我不想知道其它人家的事,我就只问那户人家的情况。」「女士,妳不给我机会避免告诉妳。妳知不知道昨晚整夜都在下雨?」「我当然知道,先生。事实上,我就是唯一被雨淋了整夜的人。等一下我才告诉你我是怎么被雨淋的。请你先告诉我那位富商的家人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就不会再问你任何问题了。」「女士,昨晚的暴风雨吹倒他们的屋子,倒塌的屋子把那位富商及他的妻子与儿子三人都压死了。他们的邻居及亲戚们正在火葬台那边烧他们的尸体。看那边,女士!现在妳能看到火葬的烟了。」

    听了这些话之后,悦行即刻发疯了。她的衣服从身上掉下来,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全身**。她就如此好像刚出生时全身**地四处乱走,不断地悲泣道:「我的儿子们都死了,丈夫倒毙在路旁,父母及兄长则同时被火葬。」

    看见她的人都喊:「疯子!疯子!」有些人用垃圾丢她,有些人用灰尘洒在她的头上,又有些人用土块丢她。

    那时佛陀住在祇园精舍。当佛陀正在向众弟子开示时,看见悦行从远处走过来,知道她曾经发愿且已经积集波罗蜜十万个大劫之久。

    在最胜华佛(Buddha Padumuttara)的教化期里,她看见最胜华佛宣布某位比丘尼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所以发愿道:「愿我能够在某尊佛的座下成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最胜华佛以神通观察未来,确定她将会如愿以偿,因此为她授记道:「在乔达摩佛的教化期里,这女人的名字将叫作悦行,她将成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

    因此当佛陀看见悦行从远处走过来时,他说:「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作为这女人的归依处。」所以佛陀使她走近寺院。众弟子看到她时都呼叫道:「不要让那个疯女人来这里。」但是佛陀说:「别阻止她。」当她走近佛陀时,佛陀向她说:「大妹,恢复清醒吧。」由于佛陀的神通力,她的神智立刻恢复正常,那时她才知道自己的衣服已经掉了。由于感到羞愧,她即刻蹲在地上。

    有一个男人把自己的外衣丢给她。她穿上那件衣,然后走近佛陀,五体投地地顶礼佛陀的双足,然后说:「尊者,请作为我的归依处,作为我的支持者。我的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我父母的屋子被暴风雨吹倒,把我的父母及兄长都压死了。现在他们的尸体还在同一个火葬台那边烧。」

    佛陀听完她的话之后说:「悦行,不要感到难过。妳已经找到一位能作为妳的保护所、归依处的人。妳所说的是事实:妳的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妳父母的屋子被暴风雨吹倒,把妳的父母及兄长都压死了。然而,跟今天一样,妳在生死轮回里为儿子及亲人之死而流的泪水已多过四大洋里的海水。」接着佛陀诵出以下的偈文:「比起人于悲伤时所流的泪水,四大洋之水可算是少之又少。女士,为何妳还继续放逸?」

    当佛陀如此向她解释无始轮回的情况时,她的悲伤获得减轻。知道她的悲伤已经减轻,佛陀继续向她开示道:「悦行,对于即将投生到下一世的临死之人,他的儿子及其它亲戚都不能作为他的保护所或归依处。妳又怎么能期望他们成为妳在世时的保护所或归依处呢?具备智慧的人应当清净自己的行为,为自己铺设导向涅盘之道。」如此说后,佛陀诵出以下的偈文:

    对于受到死亡逼迫的人,

    儿子父亲朋友皆非凭借,

    其它与自己亲近者亦然,

    亲人中无真正的依靠处。

    明了这一点的持戒智者,

    即应铺设导向涅盘之道。

    (法句经.第288…289偈)

    开示结束时,悦行证悟了须陀洹道果,于她心中有如大地尘土般那么多的烦恼都被消灭了 。

    没有任何禅修是不以身、受、心、法当中的一项为目标的,因此山达帝与悦行也是借着这种正念的修行法而超越忧愁与悲伤。他们修行四念处,了知身、受、心、法:身是色法;受与心是名法;法则包括名法与色法,因此身、受、心、法就是名色法,换句话说就是五蕴。他们观照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由于此正念之道,他们证悟涅盘,超越了忧愁与悲伤。

    山达帝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悦行证悟初果之后就出家为比丘尼,继续修行观禅,然后也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要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具备充分的波罗蜜,曾经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因此当他们观照身、受、心、法或五取蕴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时,就能快速地证悟涅盘。所以具备充分的波罗蜜是很重要的。

    接着我要解释经文中所说的四念处法门能灭除痛苦与忧恼这句话。「灭除痛苦与忧恼」意思是灭除身体的痛苦与内心的忧恼。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痛苦,正如提舍长老(Elder Tissa)的例子,并且有助于灭除忧恼,正如帝释天王(Sakka)的例子。

    提舍是舍卫城中一个大家族的首长,他舍弃价值四亿元的黄金而出家,住在远离人间的森林里修行。他的弟妇派遣五百个强盗搜查森林,以便杀害他。

    当强盗们围绕着长老时,他问说:「居士们,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强盗们回答说:「为了要杀你。」长老说:「在有担保的情况下,请给我这一夜的生命。」强盗们说:「沙门,在这样的森林里,谁能担保你不会逃走呢?」于是长老拿起一块大石头,将自己两腿的骨头都打断,然后说:「居士们,这样的担保可以吗?」知道长老已经无法逃走,强盗们就暂时离开他,走到经行道的一端,燃起火堆,躺在地上睡觉。

    当时长老精进地修行。如何修行呢?疏钞中解释说:长老不去注意因腿骨断折所产生的痛苦,压抑着身体的痛苦,而思惟自己的戒行。由于他的戒行清净,所以心中生起愉悦与欢喜。由于愉悦与欢喜,身体的痛苦消失了。然后他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再以该定力作为基础,逐步地修行观禅,在当天夜间的三个时段里,他完成了沙门的任务。在黎明的那一刻,他证悟了阿罗汉果,并且说出下列这些庄严的话:

    「打断我的双腿给你们作为担保,

    我厌恶且不愿以染污的心而死。」

    如此思惟之后我见到诸法实相,

    并且在黎明时证悟阿罗汉果位。

    这是提舍长老灭除身体痛苦、精进修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提舍长老不去注意身体的痛苦,只专注于禅修的业处。现在我们的禅修营中有不少禅修者向我抱怨说身体疼痛,这边也痛,那边也痛。这些疼痛与打断腿骨的疼痛比较起来那一种厉害呢?你应该像提舍长老那样不去注意身体的疼痛,而只是专注于你一向修行的法门──根本业处(mulakamm。根据《清净道论》,四十种止禅业处都可以作为根本业处,你可以选其中的任何一种。在这次禅修营中,有许多人选择安般念,有些人选择四界分别观(四大分别观)。透过专注于禅修业处,当定力提升时,你就能灭除身体的痛苦。如果要成就禅修,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应当努力脱离四恶道,因为四恶道的痛苦比现在身体的痛苦更加强烈。如果现在不愿意忍受身体的痛苦,你就很难在未来不遭受地狱等四恶道之苦。

    还有另一个有关比丘克制身体痛苦的故事。有三十位比丘从佛陀那里学习到禅修的法门之后,就来到一座森林里过雨季安居。他们立下一个共同的约定,要在夜间三时里也履行沙门的任务(samanadhamma沙门法),并且要避免彼此聚在一起。

    沙门的任务指的是戒、定、慧三学。作为比丘,我们每天日夜都必须履行这三种任务。这三十位比丘就是精进地履行沙门的任务。

    在夜间三时里履行沙门的任务之后,到了清晨的时间,开始打瞌睡的比丘一个接一个地被一只老虎咬走了。但是,被咬走的这些比丘里没有人出声说:「老虎来咬我了。」于是有十五位比丘被老虎所吞食。到了诵戒日那天,长老问说:「诸位贤友,其它人到那里去了?」这时他们才知道其它比丘都被老虎吃了。于是他们立下另一项约定:任何人被老虎咬走的时候必须出声叫说:「老虎来咬我了。」过后,在与之前被咬走的比丘同样的情况下,一位年轻比丘被老虎咬住了。那位年轻比丘叫说:「诸位尊者,老虎来了!」其它比丘就带着木杖和火炬来追赶老虎。

    老虎咬着年轻比丘,跳上一块底下悬空的山崖上,这是其它比丘无法上去的地方。然后老虎从年轻比丘脚部的肉开始吃上去。追赶的比丘们说:「贤友,现在我们帮不了你什么忙了,比丘非凡的修行成就正是要在你现在的处境下表现出来。」

    即使在老虎的吞吃之下,那位年轻比丘仍然压抑着身体的痛苦,修行观禅。他证悟了四道四果连同四无碍解智。然后他说出下列这些庄严的话:

    「我持戒清净,修头陀行,我的心因为近行定与安止定而得到宁静。以此定力作为基础,我修行观禅,具备证悟阿罗汉果所需要的观智。但是由于片刻的懈怠,老虎咬住我的前胸,将我的血肉之躯叨上山崖。虽然处在山崖之上,我仍然克制自己的心。老虎,随意地吃我这个身体吧。由于坚持精进地修行业处以根除烦恼,我以阿罗汉果智亲证最终的解脱──涅盘。」

    为什么这位年轻比丘能够如此快速地证悟阿罗汉果呢?这是由于波罗蜜的缘故。有两种波罗蜜,即过去的波罗蜜与现在的波罗蜜。对于证悟阿罗汉果与四无碍解智的人,他们必定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培植相当的波罗蜜。他们必须曾经彻底地研究佛法,也就是研究三藏圣典以及注释。他们还必须恭敬地聆听佛法,并且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这些是过去的波罗蜜。那位比丘具备了这些波罗蜜。在成为阿罗汉的那一世,他从佛陀那里学到业处之后就精进地修行。他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优、远、近的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因此即使在老虎的吞吃之下,他仍然能证悟四道四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年轻比丘也是不去注意身体的痛苦。他压抑身体的痛苦,只专注于修行根本业处。培育起深厚的定力之后,他修行观禅乃至证悟圣果。因此修行观禅是很重要的。

    至于身体的痛苦,有一天,罗陀比丘(Radha)问佛陀说:「世尊,什么是病?」佛陀回答说:「比丘,五蕴就是病。」我们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只要还有五蕴,就一定还有病,这是无法避免的。举例而言,如果火界的热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因为火界一直存在我们身体之中。同样地,如果地界的硬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如果风界的推动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如果水界的流或黏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我们的身体是四界所构成的,有四界就有病,这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我们不要太在意身体的病,包括身体的疼痛。

    在修行的时候,大家必须有想要证悟阿罗汉果的强烈意愿。若有这样的强烈意愿,就能引发强大的精进力。在精进力的推动之下,就能忍耐身体的痛苦。应当谨记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死,我们必须在死亡来临之前精进修行,以便能证悟阿罗汉果。我们不能肯定死后投生到来世时还能继续修行,因此想要立刻修行的强烈意愿与精进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身体的疼痛而灰心。

    大家应当谨记这两位比丘灭除身体痛苦、精进修行的例子,并且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另一位比丘在遭受痛苦时证悟阿罗汉果的故事。

    比达末罗长老(Elder Pitamala)在家的时候是一个摔角名家,在印度的三个国家里表演。后来他来到铜鍱洲(Tambapanni Island即今日的斯里兰卡),国王成为他的观众,而且他受到皇家的赞助。有一次,当他进入密闭食堂的大门时,听到下列这段出自《相应部》「非你所有章」的经文:「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这样的舍弃将带给你们长远的利益与安乐。」听了之后,他心里想:「确实地,色不是自己的;受也不是自己的。」就是以这个念头作为激发的因素,他舍俗出家了。他在阿诺罗富罗(Anuradhapura)的大寺(Mahavihara)受沙弥戒与比丘戒。

    在精通两部戒本之后,他和另外的三十位比丘在迦瓦拉瓦里亚圣地(Gavaravaliya Shrine)修行,履行沙门的任务。当他经行到双脚无法支撑身体的时候,就以膝盖来继续经行。有一天晚上,一个猎人误以为他是一只鹿,而用矛刺他。长老将深深刺进身体的矛拔掉,用一捆草来止住伤口,然后坐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他以自己的不幸遭遇作为激发精进心的机会,修行观禅,并且证悟了阿罗汉果以及四无碍解智。

    比达末罗长老为了让同修的比丘们知道自己的成就,就发出清咳的声音,并且说了下列这首表达获得解脱之喜的偈颂:

    一切世间最胜见者佛陀如此地开示:

    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

    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生灭法,

    生起后立即坏灭,其寂灭是谓安乐。

    在这个故事中谈到佛陀开示的话:「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它的含义是:我们必须舍弃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执着。如何才能舍弃对五蕴的执着呢?首先我们必须照见五蕴及其因,然后必须观照它们的迅速生灭为无常、观照它们受到生灭的逼迫为苦、观照它们没有恒常稳定的我为无我。若能如此观照,就能舍弃执着。色不是你们的,它们一生起之后就立刻坏灭。同样的道理,受也不是你们的,无论是身体的受或心理的受。如果受是你们的,那么受就会一直存在,而且你们将能控制自己的受。然而由于其因缘生灭无常,因此受也是生灭无常的、苦的、无我的。若能如此观照,就能舍弃对受的执着。但是若还未能如此修行观禅,例如对于还在修行止禅的人,他就必须借着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来压抑身体的痛苦。

    那些走过来看比达末罗长老的比丘们说:「尊者,如果佛陀还在世的话,他一定会伸出手越过海洋来摸你的头,以赞叹你所付出的精进。」

    因此,正如提舍长老与比达末罗长老等的例子,此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痛苦。

    接着我要讲另一个故事,来说明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内心的忧恼。帝释天王(Sakka)见到自己的五种衰相之后,由于害怕死亡而满怀忧伤。他前来拜见佛陀,并且提出十四个问题。佛陀回答了关于舍受的问题之后,帝释天王证得初果的圣位,其它八万位天神也都证得同样的果位。他再一次转世,还是投生为帝释,继续作众神之王。透过修行受念处,帝释天王得以超越内心的忧恼。

    此外还有苏巴玛天神的故事。有一次,在一千名天女的陪伴下,他正享受着天界的快乐。其中五百名天女在树下采花的时候死亡,并且投生在地狱里。苏巴玛天神见到她们的投生,并且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即将结束,死后也会投生到那个地狱里,他感到非常恐惧。为什么他也会投生到那个地狱呢?因为他们在天界一起享受天乐的时候,都是内心充满对感官享受的爱欲。爱欲是一种恶业,能够使众生投生在地狱中受苦。

    当时,苏巴玛天神带着剩下的五百名天女一起来见佛陀,并且如此对佛陀说:

    这个心总是怀着恐惧,时常充满着扰动不安,

    担忧已经发生的困难,以及即将面临的灾患。

    可否请您慈悲告诉我,免离一切忧伤的处所?

    世尊回答他说:

    除了精进地修行七觉支,

    除了谨慎小心守护根门,

    除了舍弃世间一切纷扰,

    我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