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

    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于1955年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因此信教的人和我们**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1961年在同班禅大师谈话时讲:“佛学不可不学,……光政治好,佛学上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早在1942年11月2日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曾讲:“彭湃同志是农民运动大王,他是留学生,是**中央委员呢!他自己去拜观世音菩萨,老百姓二月十九日去拜,那天他也去,如果不去人们就会认为他这个人不正派,连菩萨都不信。”

    陈独秀说:“佛法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

    3、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世界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

    很多科学家已开始对那些描写轮回的佛学书籍发生兴趣,那些书上有很多的记载和近年的研究十分的吻合!(人类学家马里奥博士)

    通过特殊的催眠方法,约有70%的人,可鲜明地回忆出前世记忆,甚至有的可追忆到自己前九世的境况。(美国心理学家文巴克博士)

    著名心理学巨匠荣格一生致力于研究《西藏度亡经》,他认为此书内容深入人心,书中所揭示的生死因果确实存在。他在对此书的书评中写道:“这部著作一直是我的忠实友伴,我不仅要把许多令人兴奋的观点和发现归功于它,而且还要把许多根本的洞见归功于它。”并热情地把此书介绍给了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等学术巨匠。

    日本著名科学家松下真一,曾在德国汉堡国立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统一场论等研究工作达十余年,也著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一书以盛赞佛教

    剑桥大学的名教授,得到过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奖的白赖恩。约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认真研习佛经论典和禅观的科学家,他每天都坐禅以求进入客观的真正内明状况。

    在科学上,几乎每件事都是超过你直接经验的。世间人往往仅以自己的见闻和经验来评判事物,但他不知道,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经常在欺骗自己。 ——著名物理学家威斯柯夫

    灵魂是从**内独立出来的,它拥有科学无法测知的机能,这种机能就象重力一样,虽然知道重力是地球和物体间的引力所致,但无法以肉眼看到。 ——法国天文学家卡旺

    各不同星球环境的天人,各有其适应各别环境的能力,天人的形态与构成各有不同,未必就是以我们地球人类**为标准。

    ——著名化学家季洛夫博士

    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也说:“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又说:“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发扬光大。近年来世界各地佛教的日渐兴盛,实与科学之进步成正比,即如我国近年来佛教徒中,就有不少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这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都能透过科学的考验,故凡对于科学造诣愈深者,愈能解释佛经中素不能解的真义,知佛教中一切事相,在常人视为迷信者,都有其健全而坚强的理论基础。”

    人体内有一个“非物质”的思想与识力的我,那就是在胚胎期进入人体大脑,施予推动控制大脑,使其细胞工作,此种非物质的‘识我’在**大脑死后仍然存在,并有‘生命’活动形态,可以永生不灭。——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艾克里爵士

    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认为:“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又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

    还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又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护民族一种最雄大的自然力。”

    鲁迅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对人类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也刻苦研究佛教文化; 鲁迅先生也刻苦研究佛教文化,据1914年的《甲寅书帐》记载,这一年鲁迅购买的佛教方面的书刊就多达七十五种,共二百十三册。并且他先后出钱在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等,如今在上海展览馆就有当年的《百喻经》刻版保存。当我们真实地去研究,把佛法里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拿到实践当中去应用,把佛教的思想融入到人们的心里,那人们就都会行为向善,这样对整个人类社会都会具有很大的利益。

    鲁迅先生在阅读了《贤愚经》、《瑜伽师地论》等佛经论典后对佛的智慧感叹不已,对他的朋友许寿棠说:“: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伟大的圣哲。”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早期革命家,他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贵的。”

    “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

    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说:“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吾常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 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 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

    谭嗣同曾说:“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即佛教最为博大精深,而儒家与基督教则相对较逊色。又说:“私谓释迦玄言,出过晚周诸子不可计数,程朱以下尤不足论。”

    4、英国哲学家罗素,本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著有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论著四十多部,并在1950年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他还说:“我总觉得基督在智慧或德行上比其他一些有名望的人要高,我想,我会把佛陀的位置摆在基督的前面。”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说:“只要日月继续存在,只要人类还继续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佛法就会一直延续,因为佛教是人的宗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印度总统拉哈克斯坦说:“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印度杰出的政治家尼赫鲁(1889—1964)说:“在这个充满冲突与风波,仇恨与暴力的世界中,佛陀的教理就象太阳一样大放光芒。在这个充斥着原子弹和氢弹的世界里,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这个教理了。人类两千五百年的经历只不过是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教理的持久性与真实性。让我们记住这永恒的教理,努力按照佛陀的教法来革新我们的思想和修正我们的行为。这样,即使是处在令人恐惧的原子弹时代,我们也会镇定自如地面对它,为促成正思正行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世界名人谈佛教

    译 者 序 :《世界名人谈佛教》,顾名思义,是一篇收录世界名人名家谈话、且以评论佛教为主的语录式手册。本书收录了近现代史上一些重量级的世界知名人士,如甘地、爱因斯坦和罗素等二十世纪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哲学家关于佛教的重要讲话,并根据其内容和范畴,对之进行了适当的分类整理,内容涉及到佛教教主、教理以及伦理等方方面面。阐释精辟新颖,内容生动客观,且有肯定与褒扬佛教的倾向性。 该书在翻译过程中,曾得到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高度重视,并抱病对译文做了通读和修改。在此特向朴老表以衷心的哀思和感谢。 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释本性法师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予以了热心关怀和可贵支持,使之很快与广大读者见面。在此,谨向他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里,我还想藉此机会向黄心川教授、徐远和教授以及赵桐教授等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在我翻译和构思能够忙里抽闲,予以鼓励和指导,使该书达到并符合出版要求。最后,我还要向给予本书文字录入和校对工作的单岚同志表示感谢。 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出版,以方便那些对英文感兴趣的读者查阅和学习。本书虽然经过多次修改校对,但乖戾舛误之处一定不少,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译 者 2001年10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前 言 :佛教是伟大而科学的宗教,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教就以其非凡超卓的思想唤醒人类,使人类从这一切缠缚和迷执中解脱出来。今天,大多数宗教的创始人只被自己的信众所追崇,而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佛陀不仅广受那些有各自信仰的有识之士、贤者的敬仰,而且还深受那些自由思维人的尊崇。从历史的角度讲,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佛陀那样给予人类如此多的自由和信任。在佛陀降世以前,宗教仅被那些特权阶级所垄断和控制。佛陀是历史上唯一向社会上各阶层的人打开宗教大门的导师。佛陀曾告诫弟子们应该去培养和发展自身的潜能,不要做他人的奴隶,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找到那永恒的“快乐”。这种永恒的“快乐”,正是佛陀向人类所宣说的,是靠他自己的实践亲证达到的。并非是伪造那些理论、盲目信仰和传统的修炼而得到的。佛的言教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任何人均可对它进行体验和实践。为编辑此书,我挑选了一些当今世界上最著名人士的语录,他们当中有哲学家、学者、历史学家、科学家、作家、宗教要人、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然而,他们当中多数是非佛教徒,是一些自由思想的大家。他们认为,佛教是最实际、最理性且付诸科学知识的宗教。信众如果正确实践这一宗教,它必定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因此,我非常乐于把这些有价值的语录从书中摘录出来以馈读者。无论那些认为佛教在宗教领域中至高无上者持何种观点,编者摘录他们的话无意贬低其他宗教信仰,因为编辑出版此书的宗旨不是表述佛教高于其他一切宗教,而是反映各领域有识之士不还任何偏见的观点和看法。本书中所有摘用语录的标题均由编者给出。

    达摩难陀1992年11月25日,佛历2536年

    第一章 佛 陀

    佛的卓越和伟大

    无论是从智慧的角度,还是从美德的角度来看,我都不认为基督在历史上达到了某些人所以为的那样至高的境界。我想在这些方面,佛的境界应高居其上。 ———伯特得?罗素《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

    佛是一切美德的化身

    佛陀是他所倡导的一切美德的化身。在他那成就非凡、经历丰富的四十五年的布道生涯里,他以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言教。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的弱点和低劣的东西。佛的道德准则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完美无上的。 ———德国 麦克斯?穆勒

    人类的花朵

    这是我们人类的花朵久远以来,一直盛开绽放之后,智慧的芳香与博爱的淳蜜充满世界 ———埃德温?阿诺德《亚洲之光》

    佛更贴近我们

    在那众多神奇般的神话和传说的背后,我感到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一个清楚易见,纯朴诚实,默默为光明而奋斗的活生生的人,而非虚无缥缈的神祗。作为一位真实的人,他以那独到的思想广施普教、启迪人类。他的言教与我们现代有许多杰出思想极为吻合。他告诫人类中,生活中一切痛苦和不满足皆缘源于自私。自私有三种形式:第一,贪求感觉上的满足;第二,渴求长生不老、生命永恒;第三,追逐世俗的富贵奢华。人只有放弃那些贪图个人私利的**,才能够彻底获得永恒与寂静。在基督出世五百年前,伟大的佛陀就曾以多种语言告诫人类应该“忘我”。佛陀在许多方面是如此的贴近我们人类,贴近我们的需求。佛陀比基督更为清楚明了人的个人奋斗的重要性;在“生命永恒”这种问题上,他毫不含混,模棱两可。 —— 威尔斯

    至高无上者

    如果你想见到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人,看看这位穿着乞丐衣服的“国王”吧,他就是我们人类神圣而伟大,最尊贵的人。

    ———阿伯多尔?艾特赫(穆斯林诗人)

    佛的教法

    无论什么问题,都应当要以佛的教法用和平、民主的方式去分析、判断它。———贾?尼赫鲁

    愚者与智者

    佛陀与凡夫的差别就好比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那样。 ———某一作家

    归依佛陀

    显而易见,佛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受到世人崇敬归依最多的人。 ———桑德斯

    佛陀的启示

    佛有超然于一切教条和教理的伟大思想,古往今来,他的不朽言教一直令人振奋。也许在今天,对于那些饱受苦难,迷痴狂乱的人,有关佛倡导和平的教诲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为需要。 ———贾?尼赫鲁

    佛陀说“不”

    如果问电子的位置是否不变?我们肯定会说:“不”;问电子的位置是否随时间而改变?我们肯定会说:“不”;如果问电子是否运动?我们肯定会说:“不”;当有人询问佛陀有关人死的灵魂问题时,佛也同样,给以否定的回答。但这些不是十七、十八世纪科学所通晓的回答方式。 ———罗伯特?奥本海默

    我们钦佩佛陀的明智而合理的思想

    每当我们阅读佛经的时候,我们就会被佛陀的明智而合理的思想所打动。他把伦理道德(戒)置于首位正见或合理的见解。他为人们刷净了所有那些妨碍扰乱他们视野和命运的陈词滥调。 ———里丹克里斯那《乔达摩佛陀》

    慈悲而平和的人

    佛陀最显著的地方是:他几乎是唯一把冷静而科学的头脑和热情而慈爱的心集于一身的人。当今世界越来越需要佛陀,因为他是唯一能代表人性善良仁慈一面的人。 ———牟尼?巴格《我们的佛陀》

    一位哲学天才

    佛陀是悲愍者的先驱,也是唯一有着充沛精力和辉煌人格的人。两千五百年来,佛的教导铭记不忘,人们争先恐后,踊跃围绕“知识源泉”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也许,他以自己的言行为人类树立的楷模比自身的智慧更要伟大。

    ———牟尼?巴格《我们的佛陀》

    佛从不讲所谓的“罪”

    宁静而和平的心境及对一切有情众生的悲愍和博爱是佛陀所倡导的。佛从来不说所谓的“罪”,只讲可以觉悟和悲愍来根治众生的愚痴和懈怠。 ———拉达克里希南《乔达摩佛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