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却明白今日绝对可以完成这几个月以来的准备。
“一切都还算是顺利。”他微笑着拾起了一部书卷优哉的看了起来,似乎等待的越来越有耐心了。
下了一夜的雨最终在本该是太阳升起的时候停住了。天已经苍白的泛亮起来,一层有如轻纱一般的水雾弥漫在大江之上,给这江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这确实是一副很美丽的江景,但如此的江景却没有多少人欣赏。已经准备要在今日与曹操决战的江东军以然在雨停后的不久,从水军的大寨里出来,一遛烟的分作两路互相都看不见的踪影部分,逆江水而上直扑曹操的赤壁大营。
风依旧刮着,虽然是逆江而行,但因为搭了顺风的缘故,出击的江东军航行的速度并不是很慢,才从营里出来不到半个时辰呢,便进入了对面曹操立于赤壁大营之外的瞭望台的观察之中。
“黄盖来投降了。”看到蒙着红色幔布的船,瞭望台上的士兵不由得兴奋的叫喊出声来。
江东有人要来投降的消息,在曹操军中并不算是什么秘密,曹操为了提升手下士兵的士气,甚至有意识的把这样的消息广为传播。当然这样的传播也只能是一半一半的,曹操会把江东军有人要来投降的消息说出去,却不会把来投降之将军姓名完全宣布出来。为了保密,他肯定会有所保留的。然而到了眼下,却连最普通的小兵都能如此简单的呼喊出来降者的姓名。这只能说曹操的保密实在是有些不够到位。在眼下这一直以来的强势之下,他着实是轻敌了。
“红色的船来了。”瞭望台的士兵高声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曹操知道。
“哦?大清早就出来了?”曹操面露喜色。他昨天晚上才接到消息说黄盖会在这几天前来投靠。他原本以为那怎么也需要一些时间的,却不下才过了一个晚上,黄盖居然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出现了。“这真是一件好事啊。”曹操难得的咧开了嘴。
“可,那人真的是要来投降的吗?”身旁的夏侯憞问话了,话语中带着提醒的味道。
“应该是没错吧,红色幔布的船,上头插着青牙旗,这些都和最初约定的相同。而且据下面报来的消息说,这些战舰都是江东主力的艨艟样式,这种船虽然比走舸强上许多,但怎么也不可能对我军有什么威胁。如果对方想在这些船上作手脚,那也实在是太愚蠢了。”曹操反驳的回到。
“只怕有什么万一……”夏侯憞依旧有些不放心:“眼下这风对我们不利啊。”
“万一?有什么万一?对方唯一的万一就是可能想要烧我们的船队。不过昨天的雨一直下到前面才停,就算江东军早已准备好了木材,也肯定全都湿了。要全都晾干恐怕得到中午才行。而眼下的这批船是一大早就出来的,报告说他们上头没有堆放任何东西……而且,黄盖也确实在东吴那边受了不少委屈,眼下似乎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曹操想了想,依旧坚定的摇着头否认道。
“但愿如丞相所言。”夏侯憞显然被曹操说服了,脸上显出若有所悟的表情来。
“不过,也有可能是故意作给我们看的。来的船二十几艘并不算少,而且江上又有雾,他们大可以慢慢的走,轮流回去运柴的。毕竟,我们离他们可是很有断距离,怎么也不可能轻易的看出,他们究竟有没有回去。”年轻的曹丕在这时却重新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唔,这也是有可能的事情。”被自己的儿子一提醒,曹操不禁也有些担心起来,他迅速的下令:“把江上的这些船给我盯紧了。如果他们有船返回,便迅速的给我报将过来。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瞭望台上的哨员要注意,就连派出去的哨船也得给我看得仔细,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从现在开始,每隔十五分钟,就把情况汇总一次过来。”
“是!主公。”传令兵迅速的下去了。他似乎也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因此是一路小跑而行的。
看着传令兵跑出去的身影,按道理应该松一口气的曹操却是怎么也放心不下,他总觉得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一般。说实在的这次南征,给他带来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是不曾预料刘备在有了军师之后,在战术上会变得那样的狠辣,其次便是没有想到在长江以南那个名为长沙的地方还有那样的一个人存在:他本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即使有些许名声外露,也都是说他爱好神仙之术,一心只想求道之类的。曹操原本把他当成赵范、韩玄,以为可以传檄而订的,但不想他居然能在数天之间一口气把赵范和韩玄给定,同时发兵七万与刘备、孙权他们会盟。
“这真是令人吃惊呢,真不晓得他最后还会发生怎样的事情。”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曹操还在宛城。那是的他正为刘备火烧新野之举弄得头痛不已,对这个刚刚接到消息,虽然有些吃惊,但也不曾放在心上。然而,更令他惊诧的消息却接连发生了。
“……居然……居然打败了我的虎豹骑?这李晟手下什么时候也有如此强大的骑兵了?”在看过了刚刚送到自己手边的这份来自长坂的战报,曹操的脸上那怎么也无法掩饰的震惊久久不能散去。虽说虎豹骑是在被对方偷袭的情况下打败的,可对于始终寄予虎豹骑以厚望的曹操来说,败了就是败了,不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对于能打败自己的人,总是要十分的注意才好。他当下就让负责情报的贾诩着重调查有关李晟的种种,了解到了这位荆州最年轻之太守的过去和“现在”。
“原来他就是那个人啊。十四年前他才多大?居然对我有这样的怨恨,这事情可是有趣的紧了。”曹操看着贾诩送过来的那些有关李晟的资料,又从蔡瑁那边了解到了李晟的种种和他身边那些人的情况之后,对李晟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又兴趣,也越来越警惕了。
“文和,看来我们的情报工作还要加强啊。若是什么事情都等到了问题出现之后才有所警觉,我们绝对会因此而吃大亏的。亡羊补牢之说固然是不错,但非要等羊亡了,我们才去补吗?那可不是真正聪明的人所为的事情啊。”曹操眯起了眼睛像是感慨,又像是告诫的对贾诩说道:“如果不是这次的事情,我就不会关注一个边地的小太守,而不关注他,我也就不会发现我们居然还有一个实力并不在刘备之下的敌人出现。虽说练蔡瑁都不知道长沙到底能有多少兵马,但从以往长沙的实力和现在长沙的发展来看,长沙的兵马,至少也有三万。若我们与江东在长江上对峙着,斜下里突然跑出一支这样的部队,这恐怕会令整个战局为之改变的。”
“我明白。”贾诩重重的点了点头。他也是智者,这样的话既是曹操不说,他也是看得出来的。虽然他心中略略对曹操把李晟看得如此严重而看到些许惊奇,但他却明白曹操提醒自己的这些真是一点错也没有。“这些事情我会办好的,还请主公放心。”难得的,贾诩作出了一个庄重的保证。他迅速的转身而去,雷厉风行的去安排这件事情。作为一个智者,一个本身以自己为第一考虑的智者,他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怎样的事情。
时间就在曹操忙碌其他事情的间隙中不经意的过去。作为一个统帅,他曹操带领的军队可是比周瑜那边的要庞大许多,虽然自他而下早已有了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可以为他分忧,但生性喜欢权力的他每天总也是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他是一个多疑的人,在他看来权力还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好,即使这样很让他有些疲惫的感觉,但有此而带来的充实感也是惊人的。
关于李晟的资料,这几天自然也在贾诩努力的收集中一点一点的被探知过来。虽然因为李晟在长沙布置的紧密的缘故,贾诩费了好大的公覆也无法探知到更多,但从那些零零碎碎的蛛丝马迹和一些李晟因为已经打算走上前台而暴露出来的情况来看贾诩还是很能够得到一些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情况的。他觉得自己实在是低估了李晟——谁也不晓得李晟在几年的不吭不响之中居然有了如此的军事实力。
“估计兵力在十万和十五万之间?”曹操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细长的眉毛斜斜的向上挑起,暴露出了他内心的惊讶:“他李晟不过只有长沙一郡之地而已如何有这样多的兵马?十万到十五万,整个江东六郡的兵力加起来也未必会有这么多啊。”
“江东的人马我们估计是在十万左右,只有可能比这个少,而不可能会比这个多的。”贾诩在后面补上了这么一句。
“那么你还认为……”曹操看着贾诩,似乎想发火,却又突的收了回去,“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刘备都依靠新野那么一块小地方而拥有了六万人马,而长沙与新野相比,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啊。”
“确实如此,我刚刚接到的正式情报是,李晟引兵七万号称十万大军移师到了汉阳。”贾诩点了点头,随之将写有情报的绢纸递给了曹操。
“汉阳?他在那个地方做什么?”曹操不解:“如果说是江东军去汉阳我还觉得他们是要和我们打仗,可是李晟军去汉阳?我可不认为他们有跨江击我的水平啊。莫非,他只是想自保?”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贾诩也认为李晟想自保的原因是最大的,但在眼下自己的主公都猜到这个原因的情况下,他却乐得装一个糊涂。
“继续给我盯住他吧。对于这么一个突然冒起的人,我们可是不能有丝毫小看的。”因为心底那说不清楚的原因,曹操对李晟倒是关注的很,他进一步给贾诩下达了命令。
“我明白了。”贾诩重重的点头。
第五卷火苗 第二十七章 赌的计划
雨下了,风也吹起了,在风雨之中不曾安眠的不仅仅是夏口的江东军,就连远在汉阳的李晟军也是一样的,所有的将军幕僚都在李晟的要求之下于那风雨起时的一刻聚集在了李晟的中军大帐之内,等候着李晟的调遣。。因为已经知道了“历史”,因为身边还有庞统这样的智谋之士在旁边辅佐着,李晟对于东南风起时便是江东军进攻的时候已经越来越是确定了。虽然黑夜的风雨之中,绝对没有办法因此而发动火攻,但李晟却明白在这场暴雨过去之后的第二天绝对是历史上那奠定了今后八十年命运的日子,“赤壁之战”的决战之日。
“唔,风来了。我想我们也该进行自己的布置才是。”李晟微微的弯起一个弧度,露出一丝赖人寻味的笑容赖。他撇头看着身边庞统,点头示意着他,“一切可以开始了!”
接收到李晟那命令的眼神,庞统微笑着站起了身子径自走到了他身后那早已被白布蒙住的屏风边上,重重的一挥手扯动下那始终蒙着屏风的白布。在大帐内那明晃晃的二十盏油灯的照耀下,屏风上那所绘制的一副硕大而明晰的地图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正是长沙、武陵、南郡的地图。
“各位,决战的日子就要到来了。这一战可以说是我们对曹操最重要的一战。如果赢了,我们便可以正式踏上争霸天下的舞台,如果输了,只怕从我到你们都必须另寻出路才可以。”李晟从容的站起身来平静的看着这些和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的人们,“十几年的努力,就看今天了。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诉你们,我们的目标就是南郡,彻底的拿下南郡之地,将曹操完全驱逐出荆州本部,这便是我需要你们做的地方。”
“南郡?难道我们不参加赤壁的决战吗?”众人颇有些愕然的迷茫起来,他们看了看俱是一脸微笑的李晟和庞统心中有些领悟:“难怪主公在来到汉阳之后便把手中的士兵一点一点的分散掉,而且这几天也渐渐的看不到甘宁、赵云、黄忠他们的踪影,原来主公心中早已打着直接出兵夺取南郡的主意啊。”
李晟是带了七万大军来参与赤壁的对决,但这一切似乎只是一个幌子,一个在刘备、周瑜面前表演的幌子。自从兵马移师到了汉阳之后,汉阳的水寨依旧没有什么变化,至少从外面来看是如此的,但在实际上,就连最低阶的小兵也看得出来,这个汉阳得水寨只是虚有其表罢了。按照十万人规模建造的水寨,此刻驻扎在其中的最多也只有两万多人。其他人都在一个多月的驻扎时间之中一点一点的被调了出去。他们去哪?没有人知道,虽然有人心中好奇想询问一番,但却被李晟下达了“禁口令”。
“这还不是让你们知晓一切的时候。”李晟那时神情严肃的说道。
既然自家的主公都这么说了,那众人自然不敢继续再询问下去。尽管他们心中痒痒的总有些难耐,但作为臣子,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等待。他们一直没问,直到今天……
“赤壁的决战我们自然要出兵体验一番,但这里只是我们的副业,我们真正的主业是夺取南郡。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你们中许多人可能都已经猜测到了些许。没错,甘宁、赵云、黄忠等几位将军已经带兵马与武陵的刘磬一起做好的准备。他们将直接杀向夷陵为我军第二战场的开辟做好准备。而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资源,并进一步在赤壁战场之上对曹操军进行先头打击。”李晟眯起了眼睛,看了下头的士兵们一眼,这才继续说下去,“时间到了现在也是差不多了。就让士元军师给你们讲讲现在的我军具体的部署吧。只有将一切都让你们了解了,你们才能最好的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说着,李晟对庞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军目前的军力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路是以黄忠将军为主将,甘宁、赵云将军为副将的西路方面军,一路则是由主公亲自率领的东路方面军,也就是我们这些人。西路军兵力在五万左右,而我们这边的兵力则是两万有余。虽说兵力极不平衡,但两路军对战斗本身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就是把曹操南征的主力,彻底的消灭在这里。”庞统在李晟的手势之下站起身来,自信满满的说道。他并不是一个英俊的人,可是他身上的自信,让他原本丑陋的面孔变得分外有架势起来。所有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脸上,丝毫也不觉得这张难看的脸究竟有怎样的恶心了。
“由于军队分为两个部分,因此我们的计划也是分成两个部分。”庞统说着顿了顿,拿起案几上的一杯茶水轻轻的嘧了一口又继续说了下去:“西路的部队执行的是登陆突击作战。这种作战方式,我想你们以前也曾听主公提起过,但眼下我们就是要把他们变为现实:由甘宁将军率领水军第一舰队配合商船运输对,在赤壁火起的同时进攻夷陵取得第一个支点之后,黄忠和赵云两位将军率领机动部队抢占江陵与襄阳两城以完成我军此次的作战目标。”
“这可行吗?曹操和他的手下可都不是傻子,就算以我们机动部队的速度能在相当的时间内赶到这两个地方,可面对有重兵把守的城池,我们能一下子攻破吗?”作为李晟的手下兼兄弟,已经有二十几岁的宋德明显的成熟起来,他反问军师的方案。
“你说的这些我们也想过,本来认为只要能夺取江陵就算不错了。但主公却给了我们夺取襄阳的希望。”回答着宋德的问题,庞统将自己那满怀这尊敬的目光投向到了李晟的身上,“主公,把这几年做出来的霹雳包全部都拨给我们了。虽然用这些东西想轰平江陵和襄阳的全部城墙还是有些困难,但我想用他们轰开一个口子还是可以实现的。一旦口子被打开,你认为还有什么能难得住两位将军吗?”
“应该没有了吧。”宋德了解的摇了摇头。作为李晟最初的三个结义兄弟之一,就旁人看来他或许没有周力、周睿两兄弟受到的重用多,但在事实上他却是李晟最信赖的人之一。李晟直接将拱卫霹雳包生产所的任务交给了,这令他对霹雳包的威力比除李晟之外任何人都理解的多。在他看来那种近似于天崩地裂的力量是没有人能够抵御,就连武艺高强的赵云、黄忠之流也是如此。虽然因为原料难以炼制的缘故,李晟军集了六七年的工夫也才生产出大约一千个霹雳包,看上去简直是少的可怜,可宋德知道一旦把这一千个霹雳包集中起来使用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有了这些东西在,不要说是襄阳、江陵这样的城池可以一攻就破,恐怕就连长安这样的巨都也无法在这样的攻击下经受多久把。毕竟这些是能够把镔铁这样绝对坚硬的东西都炸个四分五裂的恐怖存在啊。”宋德想到这里自也是放心了。他重新坐下,脸上显出淡淡的微笑。
随着宋德的坐下,帐内的众人,对于西路的事情并没有更多的疑问了。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宋德脸上的安详。
整个李晟帐下究竟谁最得李晟的信任,这在跟随着李晟这么多年的部属中早已有了一个明确的排行。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