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前面是讲专念,当然这一生专念之中,我们在没有往生之前,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群,离不开一切众生,那我们一定要依照经训,弥陀世尊,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两位导师,在经典里面给我们的教训,我们要做到,这些教训,总而言之都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这两句都可以包括尽,那么这就是你所修的种种善根,修积这个善根,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愿望,那就是求生净土,这样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就叫做心心回向;一切善根功德统统回向西方,诸位要知道前面讲的至心信乐,这个专念是正修,善根回向是助修,正助双修,正修里面偏重在慧,助修里面偏重在福,有福报的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如入禅定,临终没有病苦啊!这个是福报啊!有病苦的就不是福报,病是果报,能不能把他扭转呢?生死轮回都有办法扭转,小小的疾病还转不了吗?可以转得了的,怎么转法呢?你努力修善,你看看了凡四训里面所说的、感应篇里面所讲的、阴骘文里面所讲的,真心为善,许许多多的业障罪报,不知不觉当中都转了,你就不要受了,这是说我们希望一生长寿,好,长寿要健康,长寿不健康苦死了。所以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第一幸福是身体健康,绝对不是财富地位,那个东西没有用啊!身体不健康,再多的人侍候你也是苦不堪言,所以这个是一定要靠自己认真去修学,佛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总离不开因缘,连佛说法度生也是因缘,因缘底下是果报。所以世出世法既然是因缘果报了,你造善因善缘自然得的是好的果报,你造的恶因恶缘当然得的恶报,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够改变的,佛也不能转定业,那么因缘是自己造,果报就得自己受,佛加持我们保祐我们,用什么保祐?就是把这个事实真相给我们说清楚了,说明白了,让我们从今之后起心动念,晓得我要造善因善缘,远离恶因恶缘,那果报自然就殊胜了嘛,从前所造的一些罪业,我从今天起再不造罪了,业因虽在啊!缘断掉了,因没有缘不会结果,所以应当受的那个恶报也没有了,过去还有一点善根,现在拼命造善缘,那个善的果报本来是这一生不能成熟的,来生来世才成熟的,因为你断恶修善,善缘的力量加强,恶缘断掉了,那个微细的因他也提前受报了,这是佛加持我们的,我们今天要的就是这个,我们要什么呢?说实实在在的话,这聪明人,世间的名闻利养,一切财富统统不要,要健康长寿,就要这个,要自己不生病,死的时侯要不生病,在我们佛门很多啊!往生的时侯,站着走的,坐着走,走之前还跟人谈笑风生,谈完之后,我要走了你们大家念佛送我,念不到十分钟,十五分钟他就走了,你看多自在啊!这个要靠什么呢?这就是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西方,就在这里。所以把一切善根统统回向,就是求生西方,在世间的时侯求一个健康长寿,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底下一句,那就是核心当中的核心了,‘乃至十念’。十念这是最少的啊!临命终时,十念一念都能往生,这个在历史上有例子,这不是假的,那么这一段里面,后头有啊!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这两句,可是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五逆十恶,临终要遇到胜缘,也能往生,五逆不是不能往生,可见得他这里五逆,是陪衬的一句话,重要的是末后这一句,诽谤,你根本不信吗,那怎么能往生呢?换一句话说,五逆罪如果不诽谤,能够信受,他也能往生,善导大师说,他说此地讲的十念,只是口念,这个不是普通讲的十念法,尽一口气是一念,不是这个,这个就是十句佛号,这是临终的十念,是这一个人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听到过佛号,甚至从来没有学过佛的,到临命终时,才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劝他求生净土,他一听就相信就接受,就真的发心了,这个也是自听佛法一直到往生,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完全符合经典所讲的标准,他完全符合,那他怎么不往生,那当然往生,不过时间短而已,当然时间是愈长愈好。讲到念佛,善导大师说得很清楚,上根之人是尽形寿,一生念佛,这是上根之人,像这样的人,那算是下下根的人,一生没有缘分遇到佛法,到临命时才遇到,临命终时遇到的条件,各位要晓得,最低限度他要具足三个条件,他才能往生。

  第一个条件是头脑清楚,如果临终病的人事不醒,那一点机会都没有,就是你念佛念得一生的佛,临终的时侯害了一场大病,往生都不可靠,这个要记住。所以人不能不修福啊!修福就在现前,到临终的时侯想修福来不及了,要认真修福,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要求这个福报,临终的时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第一个条件,在这种关键的时间,来了一个善知识,劝你念佛,如果在这个关键时间,没有人提醒,忘掉了,这个要紧。所以关键的时间,遇到真正的善友,提醒你要念佛,第三个条件你一听了,立刻就信受奉行,如果不立刻信受,你那个命快要断气了,还来得及吗?来不及啦!这个要快,不能有犹豫,一丝毫的犹豫都没有,马上就信受,立刻就念佛发愿求生。像张善和,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人所周知的,他是临终十念往生的,这样往生的人,实在讲,万万人难得有一两个,三个条件统统具足,缺一不可,所以这个绝对不是侥幸的事情,临终十念,到底他的品位怎样,是不是他就是下下品往生呢?不然,善导大师跟我们讲通于三辈,摄于九品莫不往生,这个话说了我们就非常惊讶啦!真正是不可思议,我们平常人往生,这个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浅深,是以净业程度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不同,那么这样五逆之人,他的往生是在临终那一刹那,忏悔力量的浅深,决定他的品位,他如是至诚心忏悔,彻底忏悔,他的品位一下就跳到上上品去,你不要认为他临终了,一生不相信佛,造作罪业,临终念几句佛号往生,说不定人家是上上品往生,你说观无量寿经里面阿阇世王,杀父、害母,破和合僧,提婆达多的出佛身血,五逆罪啊!大藏经里的有阿阇世王经,那就是阿奢世王的传记,他临死的时侯,在临死之前忏悔,念佛往生,上品中生,忏悔的力量强,知道过去真正做错了,一念悔改之心,真的从地狱一下就超到上品中生,这不可思议,因此我们对于造作罪业的人绝对不能轻视,说不定他在临命终一下往生,地位还比我们高,我们还不如他。

  所以一个是念佛功夫浅深往生,一个忏罪浅深往生,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那么我们学佛要想符合经上这样的标准,这就是要一心专念,要专,专礼阿弥陀佛,我们每天拜佛,特别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什么呢?拜佛是很好的运动,特别是现代人运动量少啊!我们跟大陆上人比不一样,大陆人比我们健康,他们生活不如我们,运动量多过我们,他们出门没有车要走路,离开都市之外,没有水要挑水,他们没有自来水,劳动量超过我们,他们的身体比我们健康,比我们长寿,衣食住行种种条件不如我们,为什么他们会健康长寿,那么我们在这里富裕的社会环境里头长大的,学佛的人除了拜佛之外,也很少运动,所以拜佛,实在讲拜得愈多愈好,至少一天要拜一百拜,当然能够拜三百拜是最好的,三百拜需要多少时间,给各位说一个半小时,你分三次拜,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对于你的身体健康一定有好处,拜什么呢?专拜阿弥陀佛,口,专念阿弥陀佛,心里专想阿弥陀佛,我们在讲堂里常常提醒同修,务必使我们的心,我们的愿,我们的解,我们的行,一一同佛无二,心愿解行,佛的心愿解行我们怎么知道呢?实在讲,这一部无量寿经所讲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见解,阿弥陀佛行持,就在这部经上,这一部经好啊!份量不多,很容易受持。所以要把他做到,把他变成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行持,这样叫做修行,这种修行法就是古大德所说的万修万人去啊!所以这个经不是叫你念,而念给佛听的,佛就欢喜了,那是自己欺骗自己的,不是的,佛还要听这个东西,佛不要听啊!是要念给自己受用,提醒自己依照经典教训去做,那么这个样修行法就是观经上所讲的是心作佛,这个就是作佛啊!具体实践佛的心行,在一切修行法门当中可以说是最极玄妙,只在平平常常老老实实,绵密,密切,一句佛号接一句佛号,不要中断,自自然然就相应了,如同古德所说的暗合道妙,这个暗合道妙这一句话就是这相应的意思,就是自然相应了,相应是什么呢?应就是是心是佛,那个道就是是心是佛啦!我们这样做就是,是心作佛,是心作佛自然就是,是心是佛,观经上讲的这两句非常非常重要的经句,我们做到了,功夫念得好的,念得纯熟的,念念离念啊!这功夫成一片了,所以这就是古人所讲以凡夫心入诸法实相,这个在其它法门,其它宗派里面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境界,唯有念佛法门最容易。所以善导大师说了一句话:‘如来所以出兴于世,唯说弥陀愿海’。善导大师讲的啊!,佛出现在世间干什么,就是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介绍西方世界依正庄严,因为众生业障太重,跟他讲了他也不相信,所以才讲让他能够相信的法门,才说出许多无量无边法门,那是对什么,不能相信这个法门所说的,能够相信这个法门是第一善根,你看经上讲,过去生中行菩萨道,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才能相信啊!不是一般人统统都能相信,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要知道,那么说到这里呢?我们把这个几愿,实在讲这是从这个二十四面的第一行,在我们这个本子里这是大愿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以及我们这个十念必生的第十章,四十八愿从第十二愿到第十八愿,这个一段是整个四十八愿里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要特别留意,大愿如果没有十念往生就不能普度众生;我过去初学佛的时候,常常有个念头,这个念头也找不到答案,是佛在经上常常赞叹,佛是万德万能,既然万德万能,我就想如果这个人堕在阿鼻地狱能不能使他立刻成佛,如果他能够把地狱众生叫他立刻成佛,那我觉得佛是万德万能,我就相信啊!如果说地狱众生这样重的罪不可能叫他立刻成佛,还叫他慢慢修慢慢修啊!修上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这有什么稀奇,我请教过很多法师,法师都说不可能,这个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不可能说是立刻成佛。所以对于佛的敬仰都打了很大的折扣,认为经上赞叹佛啊!那是赞叹的是夸张的,不是真的,到以后念无量寿经念到这个一段经文这才恍然大悟,是真的,临终十念一念,五逆十恶临终一念十念往生不退成佛,这个不就是立刻成佛吗?这一下才回味到古人讲的话一点夸张都没有,句句都是实在的话,这就叫人不能不佩服啊!这佛法确确实实不同于世间法啦,正是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祖师大德跟佛一样统统做到了,言语句句真实,我们不能够不佩服,确实是如此,那么众生所以不能立刻成佛,不是佛没有方法,是你不肯接受啦!那有什么法子,你要肯接受,真的不难啊!弥陀经上跟本经所讲的,都是若一日到七日,你需要修多久呢?少的一天,多的七天就成佛,这也不假啦,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人物,我们今天修了这么多年,还没成佛,为什么不成佛呢?没有认真修嘛,修是修了,展开经典看一看,不合标准,毛病就出在这里,对于这个世间还留恋,还舍不得啊!这怎么能去得了呢?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面看到的,宋朝的莹珂,念佛三天往生,证明了经上讲的,一日到七日没错,他是个出家人,出家不守清规,破戒的出家人,造的罪业很重,他有一个好处,知道因果报应,想一想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必堕地狱,这个就恐怖,想到将来堕地狱就生大恐怖,请教那个同参道友,有没有救,同参道友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每看一个人都痛哭流涕,很深的感动,往生传看完之后,他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他把寮房关起来,念了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一句佛号念到底,他拼命啊!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这样才行啊!阿弥陀佛来了就告诉他,他说你的阳寿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到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这个莹珂法师很难得,他就跟阿弥陀佛说,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诱惑,这十年啊!我这个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一时受诱惑又不晓得造多少罪业,恐怕将来往生就靠不住了,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您走,阿弥陀佛听了他的话,也就点头同意了,这好,那我三天以后来接你好不好呢?好,莹珂就答应了,他把寮房门一打开,兴高采烈向全寺庙大众宣布,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寺庙的人都认为他发神经,这样一个恶人,怎么可能三天往生,好在三天的时间不长啊!好!我们等着瞧吧,到了第三天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早课的时侯要求大众念阿弥陀经,念佛,不照平常的早课,念阿弥陀经念佛,送他往生,他没有生病,跟大众一起课诵,经念完了,佛号再念了十几声,他就告诉大众,阿弥陀佛来了,来接引我,我现在要跟他去了,说完了他就走了,没有病啊!三天,这个是历史上记载,宋朝的,我们看了听了也许不相信,恐怕是古人编造的。

  前年华盛顿DC,在外国,周广大先生,也是在临终前三天,他是得病,得的血癌没救了,医生放弃了治疗,叫他家人带他回去,这个时侯他家里人慌了,因为他家里没有一个是信教的,他什么教都不信,在那边开面包店,家里人这个时候才到处去求神求佛,希望有奇迹出现,没法子了,这也算他是运气很好啊!因缘殊胜遇到我们在DC的佛教会的一位龚振华居士,龚居士是在那个会里头念佛最虔诚的一个人,他是专修净土的,讲话是语直心快,所以常常容易得罪人,讲话太直了,心直口快,碰到这么一个人,龚居士一看他的病,不可能好。所以直接了当劝他,劝他不要求病好,他说人在世间多苦,你好了之后还不是一样更苦啊!有什么意思呢?不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去作佛作菩萨,回来再度你的家亲眷属,这多好呢!这个周广大一听很有道理,他马上就相信,就接受,叫他的太太儿女统统帮助他念佛,求往生不求病好,这一个决心下得正确啊,DC佛教会那边同修也有几个帮助念,三天三夜没有停止啊!他说念了一天,到第二天了,见到地藏菩萨来了,他说他的菩萨的样子,大家一听他讲的样子,是地藏菩萨,龚振华很难得,这个时侯提醒他,不管什么样的佛菩萨,什么人,你见到了统统不能跟他去,一句弥陀念到底,不见到阿弥陀佛决定不可以跟他去,这一句话重要,非常非常重要,这个回过头来专心念阿弥陀佛,念了没多久,地藏菩萨不见了,念到第三天,他说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从云端里面下来,接引他往生,这是现代人,在外国,稀有的因缘,一生当中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教,临终碰到龚振华,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真往生,那不是假的。

  所以这个法门是实实在在稀有殊胜,经上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决定不能看做这是善书,劝善的,那你就错了,句句真实,西方第一殊胜是寿命无量,这是极乐的根本,就在第十五愿,诸佛称赞,如果没有这一愿,我们那里有机会听到这个法门。所以十方诸佛都在这里弘传,这一种恩德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因为他们到处宣扬,我们才有机会听到接触到,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出定成正觉,这是第十二愿,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诸佛称叹,与十念必生,这个五愿,他老人家说这是真实智慧,这个五愿是真实慧,经上讲的住真实慧,大师这样一说,这个住真实慧,用现代话讲,真正落实啦!所以这个五愿是四十八愿的精华,是四十八愿的精要,可见光明无量这一愿是弥陀弘世的心髓,佛光普照,我在前面跟大家说过,经典所在之处,佛号音声所扬之处,经典宣说讨论之处,就是弥陀佛光注照之处,弥陀的心愿只是希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快快成佛,为了这一个愿望,才有十念必生的殊胜大愿,众生念佛往生,没有一个不是当生成佛的。所以这个十八跟十九呢?合起来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古德较量诸经,认为这是真实当中的真实,这个比较法了,我们也曾经说过,隋唐时侯的大德都公认,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