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振作起来,赶紧接着就要念,而且休息是轮流休息,这样使念佛堂佛号不间断,是这么个念佛法的,真正念佛堂,这一句佛号决定没有间断,那常年累月怎么个念法呢,分班,有值班,值班的他要出声当班,不值班的,那要看你的精神体力,如果你精神体力好,不值班我也跟着大家一齐念,夜晚也是分班,所以念佛堂是无论什么时侯,一年到头那一句佛号不中断的,现在没有这个道场,也就是说真正修行的道场没有了,真正修行的人也没有了,绝对不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修行人,那靠不住啊,那只可以说,那是修行的样子,是不是真修行?不一定!装模作样啊!真修行要断贪嗔痴,真修行这一句佛号日夜不断,那是精进,于世出世间法还有一丝毫贪念,就不是真正修行人, 这是把念佛的要领给我们说出来了,当然在初学的时侯有难关,这个难关就是业障,念着念着打瞌睡,精神提不起来,头昏脑胀,身体支持不下去,这叫业障,这种业障现前,怎么办呢?要拼命要克服过去,克服过去就得自在,精神就振作起来,这个事大概是每一个念佛同修都会遇到这种障碍,这个障碍现前一定要克服,不能够因循,不能妥协,累了,累了我就躺一下,休息一下吧,这个样子你的业障不容易克服,一定要拼命,要抱定决心,要突破困境,前面就是一片光明。

  前天有一个同修来告诉我,我没有问他的名字,他来告诉我,他有一个朋友也是念佛的,念了没多久,很精进很用功,中风了,中风的时侯非常严重,家里的人朋友都叫他去看医生,他不肯,坚持拼命还要念,决定不看医生,念了一两个星期,他病完全好了,不可思议的感应,就怕你不肯拼命,你真拼命就有感应,不肯拼命那就妥协了,所以难关一定有,无始劫以来我们造作的罪业太多,那有没有障碍,所以障碍不要害怕。对于这一句佛号要有坚定的信心,我得了重病,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不要看医生,我也不要吃药,我不要病好,我现在就要走,要有这样的决心毅力,这个人才能成功啊!为什么呢?不贪生怕死,不贪图这个世间五欲六尘,不贪图,只有一念求生西方,愈早愈好,愈快愈好,要有这个心,这个才是真正发愿,‘愿生彼国,临寿终时’,临终时佛来接引,你不必忧虑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那里,西方,西方那么大,到底那个星球是极乐世界,你这样一怀疑,这问题就来了,你就去不了啦,你有怀疑你有夹杂你功夫间断,去不了啦!决定不要怀疑,念到水到渠成,佛自然现前,佛来接引你去,不只佛一个人,佛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那些菩萨呢?当然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定会来,为什么一定会来呢?因为你常常念衪嘛,你常常想衪,衪跟你有缘,除衪们之外,还有不少菩萨,跟三圣一齐来迎接你,那一齐来的呢?说老实话,与你都有关系的,与你没有关系没有缘分他不会来的,什么关系呢?多生多劫之中是你的同修啊!是你的眷属,他们早就往生了,现在看到你念佛缘熟了,衪们看到很欢喜,跟着阿弥陀佛一道来接引,所以诸位要晓得,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寂寞,熟人很多啊,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不知道有多少同参道友,衪们精进念成功,已经往生了,我们不肯精进还打闲岔,堕落到现在这个程度,今天缘熟,衪们会跟佛一道来,我们一见面,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就像前面所说的,你的天眼天耳宿命他心通,这个能力统统恢复了,这一看他就晓得,从前在那个世界那一生那一劫我们是好朋友啊,都叙旧了,这老朋友见面啦!你说西方极乐世界多殊胜啊,多热闹啊,不寂寞,换一句话说,离开西方极乐世界,那真正是孤单寂寞,一轮回一转世,因为你没有神通啊,你的家亲眷属都记不得,都认不得,面对面都不认识,所以你要知道什么人孤单寂寞啊,六道里头孤单寂寞啊!往生西方世界不孤单不寂寞,我们在往生传看到初祖慧远大师他往生的记载,他在往生时候看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还有莲社先往生的那些人,统统都跟到阿弥陀佛来,一同来接引他,这他只说出一些那些那些的人,都是莲社的以前经往生的,统统都见面了,统统都来了,那多生多劫以前的那就不必说了,说了你也不知道,那就不必说了,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这是讲往生速度之快,不要认为这当中的距离遥远,十万亿个大千世界,很遥远了,一刹那就到了,一念之间就到了,到了还不算,底下这一句话重要啊,这是四十八愿里头所说的,这种殊胜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作阿惟越致菩萨, 什么是阿惟越致菩萨呢?阿惟越致是梵语,阿翻做无啊,越致翻着退转,无退转就是不退转,圆证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那么三不退的菩萨圆教初住就证得了,但是不叫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的通称,换一句话说,我们是一品烦恼没有断,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居然跟七地菩萨就平等了,这是不可思议,这是难信之法。

  一般研教的大德们,他们不能接受,不能相信,那有这样的人,平平白白什么功夫也没有, 一下提升就升到七地,这还得了;这是圆教,你想想看七地之下,十信,十住,十行,三十个位次,初地二地三地一下到七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下就超这么高,这怎么能叫人相信,怎么能叫教人心服,所以教下的人不但不相信他也不服气啊!他们修行要修到这个境界,那你按照佛经上一般讲呢,他要修两个阿僧祗劫,第一个阿僧祗劫,修到三贤位,就是十住十信十回向,要一个阿僧祗劫,第二个阿僧祗劫只能修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八九十这三个位次,是第三个阿僧祗劫才修满,所以位子越往上就越难修,你看第一个阿僧祗劫三十位次,第二个阿僧祗劫七个位次,第三个阿僧祗劫三个位次,越往上越难,这个就等于两个阿僧祗劫修满了,入第三阿僧祗劫,这个品位可真大了,所以这个法门才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赞叹。没有比这个更快的,没有比这个更稳当的,没有比这个更容易的,也没有比这个更殊胜,一生圆满成佛,所以蕅益大师赞叹,称为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勋是功勋,持名的功德不可思议,弥陀之大愿,这三个力量,使你一下就超到七地,这三个条件,只有第一个是自己,是自己真具足本性,为什么呢?你是用真心,来发愿持名,这个不能开玩笑,不是妄心,真心啊,所以他超越这么高这么快。所以念佛绝对不是儿戏, 要用真心,真心就是一心,清净心,平等心,就用这些;不能用妄心,所以念佛人不能虚妄分别,不可以搞是非人我,更不能搞贪嗔痴慢,那是不能往生的,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出,这样殊胜成就的三个原因,另外两个原因, 是属于佛的,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弥陀本愿不可思议,弥陀的本愿就是这一愿,他发的这一愿,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愿文里头并没有说上上品才作阿惟越致菩萨,中下品没有份,不是这样的,他既然没有这个字样,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萨,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成佛,那个世界是平等世界,佛是用平等法来度一切不平等的众生,一切众生以平等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平等成佛,这一点实实在在讲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这就是西方世界第一殊胜,是讲这个,我们再看底下一章,第十二章。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

  这个一段在整个愿文里面来说,承前启后,也可以把他看做,是前面从第十二愿到二十愿的总结,特别增强我们的信愿,十方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闻我名号这是信解,系念我国是愿行,我们在前面曾经跟各位谈过,念佛的人很多,但是对于名号功德知道的人不多,要怎样才知道名号功德呢?这一本大乘无量寿经就是名号功德的注解,你把这一部经彻底明了了,你才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样对于持名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才真正有信心,所以信是从解当中来的,如果没有解这个就信了,这叫做迷信,为什么呢?对于事理完全不知道,我就相信了,这个信叫迷信,迷信里面附带条件,佛不妄语,我相信佛的人格,所以佛说话我相信,这样的信是有条件,这个不算迷,理事不知道,我相信佛的人格,佛叫我们不妄语,他一定不骗我们,这个信叫正信,正信是信佛,但是事理还没清楚,理事要搞清楚之后,那叫真信,比正信还要进一步,真的相信,如果在行持里面真正体验到这个境界,那是真正的真信,那证明了,那么由此可知,三福里面读诵大乘,你说多重要,不能够轻视,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何必还要读经,何必还要听讲,但是如果的不听经不听讲,你学那个老太婆老阿公那种方式,死心塌地念到底,他是正信,没有问题能成就,如果做不到,你还有怀疑,还有业障还会被外头境界动摇,那么换一句话说,非读诵大乘不可,所以不需要读诵大乘的,佛法里面讲只有两种人,一个是上上根人不需要,为什么呢?佛跟他一讲,他就大彻大悟了,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一种叫下愚,他不想理解,佛说的我相信绝对不怀疑,他不需要讲一些道理,那个太麻烦我不要,我就一句弥陀念到底了,这两种人决定成就,难在那里,难在那个半吊子,既不是上根又不是下愚,这种人难办了,所以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都是为这种人,那个上智跟下愚好度啊!几句话就解决了,他就成就了,佛给我们讲千经万论都是为这种人说的,那么这就说明读诵大乘非常重要,你才真正体会到名号功德,唯有理事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死心塌地发愿念佛了,这就是系念我国,现在所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如果不是把真相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很难相信很难接受啊,我自己本人就是半吊子,也就是所谓知识分子,我算是很幸运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非常非常幸运,搞了三十多年才搞清楚,真不容易啊,还有许许多多人一生都没搞清楚, 很多,搞一生都没有把这个事实搞清楚,换一句话说对这个念佛半信半疑,那一生就很可惜,发菩提心坚固不退,一心一意就是求生净土,除求生净土之外,决定没有第二念,这才叫坚固不退;种植德本,这个德本是什么呢?就是一心念佛,一心念佛是万德之本,那个种植这是比喻,就是前面所讲的昼夜不断,一心念我昼夜不断,就是种植德本;至心回向,这些是真心,真诚之心,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欲生极乐,无不遂者,没有一个不满愿,真的一百人修一百个人往生,一千个人修一千个人往生,万修万人去,要用这样的心态来修行,才是万修万人去, 这个要搞清楚,如果不是这个心态念佛,就不能去,这个你可不能怪佛,佛在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不能把他的意思曲解了。因此我们大家在一块共修,一定要明了,我们要成就自己,我们要成就大众,这就是无量功德,决定不可存一个念头,破坏自己,又破坏别人,你存这样的心,决定堕阿鼻地狱,这是个念佛道场,净宗道场,你到这儿来,来干什么呢?你是到这儿来成佛的,还是到这儿来准备堕地狱的,这个我们先要搞清楚;同修多了龙蛇混杂,真修的人多福报大,少数害群之马,还不会受大伤害;如果真修的人少,那问题就严重了,这种脆弱的道场,一定被你扰乱,被你破坏,这个罪过就无量无边啊!所以我跟我们道场同修们说,我们道场很小,有些时侯也有人想到我们这里来挂单,来住几天,住个两三天还可以,如果有地方可以方便一点,如果是住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不可,万万不可,原因在那里呢?他在外面带了这些习气,时间久了,就会影响我们这一边,信心不坚固的这些同修,就会受他影响,信心坚定的同修不会受他影响,信心不坚固的就会受他影响,这绝对不是不慈悲,这是要保护我们的清净心,这个要知道。在过去古时侯的道场,每一个道场都有他的学风道风,就是他专修专学的,如果你跟他们这些人不是志同道合,决定不能够入他的道场,入他道场是破坏道场,说这里是念佛道场,你是个学禅的,学密的,你要搞进来,在这里又劝人学禅又劝人学密,这就不得了了;我们图书馆在前些年,那个时侯男众也有好几位,悟圆在此地,忏云法师他有一个徒弟,一英在此地,以后广定法师送了一个徒弟来,广定法师学密的,他把这个徒弟送来了,叫他来跟我学显教,他说你学显教学十年再回去学密,那么有这么多年青人来了,而且都相当优秀,所以馆长就发一个心,想这后面还有一些房子,我们就租个一两栋房子来,我们来办个小型的佛学院,来成就他们,那晓得广定法师这个徒弟一来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劝大家念咒,劝大家参禅,这一下子把我们这里道场就搞乱了,我们很为难啊,大概这个护法龙天显了圣了,不到一个星期三个人统统走掉了,听说香港显明法师在那里办佛学院,他们偷偷的都报了名,馆长说我们办佛学院成就你,一英说馆长啊谢谢你不要办,我们明天走了,馆长就呆掉了,事先完全没有说,走的前一天才告诉馆长,说明天走了,馆长从这个地方是意冷心灰,再也不敢办学,再也不肯帮别人了,幸亏走了,要不走了我们这个道场就不像样了,正法道场诸佛护念,龙天保佑,你只要在这里起一个恶念,你想破坏道场,自然有护法神迁单,这是真的,护法神迁单,你在这里住不住,你住在这个地方混身不舒服,三个都走了,这个道场就恢复太平了,所以就是每一个道场有它独特的道风与学风。我们加入这个道场,一定是我们的目标相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志愿相同,弘扬净宗,劝人念佛,帮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是和合僧团,这个很重要。我们中国古来的祖师大德,勉励出家人,一个出家人内修五德,外修六和,内是个人要修五德,这是自身的庄严,外面是跟大众相处,要修六和敬,这个僧团才叫福田僧,才有护法神保佑,诸佛菩萨护念,这样的道场非常之稀有,非常的难得,因为难得,所以黄念老就告诉我们,同修贵精不贵多,精是真正志同道合,两三个人五六个人不少啊!四个人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僧团,不少啊!不要多,绝对不可以要我们的见解思想愿望修行目标不相同的人, 决定不能共处;他修禅的他找几个参禅的同修,我们尽心尽力财供养,法供养布施给他,帮助他可以,但是决定不能在一起共修,帮他建立道场,那是很大的功德;他修密我们帮助他建密宗的道场,因为所有宗派都是佛说的,都是正法都不是邪法,我们彼此互相赞叹,互相帮助,可是修行那一定是几个人共同修学一个法们,决定不能够扰乱,就像一个学校,有许多科系,他都是一个学校的学生,科系不相同,你在这个科系念书,决定不可能舍弃这个科系,去听别的科系课程,这个不许可的,这个决定是扰乱,决定不能成就;你这个是学土木工程,他是学医生,你劝他,算了你不要学医,跟我学土木好啊,这成什么话,这就把学校搞乱啦!世间法尚且不许,何况佛法,所以佛法修学的要领,没有别的,不管你依那一部经依那一部论, 依那个宗派法门,要专要精这就对了,你才会有成就,这才是真正值得赞叹;那么这些都在植众德本,众是众多啊,那么这是总结这样的心态,行持来修西方净土,决定成就。

  底下这个后半段,这就讲业障,我们看看这个名号功德消业障的力量,在这里就可以看到,若有宿恶,这个宿恶是指我们这一生过去所造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造的,都是叫做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刹’从这一段文我们就能够看到名号灭罪功德不可思议,清朝乾隆时侯,有一位慈云法师,慈云灌顶大师他的著作很多,都收在大藏经里头,他有一本观无量寿经的注解,叫做观经直指,这是慈云灌顶注的,我们民国初年也有一位慈云法师,这一幅对联就是印光大师送慈云法师的,这上款落的有名字,是不是那个慈云又来了,那不晓得,慈云灌顶大师在观经直指里面,明白的开示我们,所有一切经法,消灭不了的业障,这一句名号能消,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啊!所以‘闻我名字。即自悔过’,注意那个即,换一句话说,什么叫忏悔悔过?念佛就是忏悔,不必在佛菩萨面前祷告,我过去做了什么什么坏事?什么什么错事?你要在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