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腔血狼藉'16'。
陈骇涕不敢声。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
敢尔。”即从生弟来。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
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现在君所。”二
郎愕然,以为未有。道士问曰:“曾否有不识者一人来?”答曰:“仆早赴
青帝庙,良不知。当归问之。”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
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17',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与
俱往。仗木剑,立庭心,呼曰:“孽魅!偿我拂子来!”妪在室,惶遽无色,
出门欲遁。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18',化为厉鬼,卧嗥如猪。
道士以木剑袅其首'19';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20'。道士出一葫芦,拔其
塞置烟中,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道士塞口入囊。共视人皮,眉目手足,
无不备具。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陈氏拜迎于门,哭
求回生之法。道土谢不能'21'。陈益悲,伏地不起。道土沉思曰:“我术浅,
诚不能起死。我指一人,或能之,往求必合有效。”问:“何人?”曰:“市
上有疯者,时卧粪土中。试叩而哀之。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二郎亦
习知之。乃别道士,与嫂俱往。
见乞人颠歌道上,鼻涕三尺,秽不可近。陈膝行而前。乞人笑曰:“佳
人爱我乎?”陈告之故。又大笑曰:“人尽夫也'22',活之何为?”陈固哀
之。乃曰:“异哉!人死而乞活于我。我阎摩耶?”怒以杖击陈。陈忍痛受
之。市人渐集如堵。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陈红涨于面,
有难色:既思道士之嘱,遂强啖焉。觉入喉中,硬如团絮,格格而下,停结
胸间。乞人大笑曰:
“佳人爱我哉!”遂起,行已不顾。尾之,入于庙中。追而求之,不知
所在;前后冥搜,殊无端兆,惭恨而归。既悼夫亡之惨,又悔食唾之羞,俯
仰哀啼,但愿即死。方欲展血敛尸'23',家人伫望,无敢近者。陈抱尸收肠,
且理且哭。哭极声嘶,顿欲呕。觉鬲中结
物'24',突奔而出,不及回首,已落腔中。惊而视之,乃人心也。在腔
中突突犹跃,热气腾蒸如烟然。大异之。急以两手合腔,极
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乃裂增帛急柬之。以手抚
尸,渐温。覆以衾'25'。中夜启视,有鼻息矣。天明,竟活。为言:“恍
惚若梦,但觉腹隐痛耳。”视破处,痂结如钱,寻愈。
异史氏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
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26',妻亦将食人之唾
而甘之矣,天道好还'27',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抱(f
ù赴)独奔:怀抱包袱,独自赶路。,同“袱”,包袱。奔,急行,
赶路。
'2'二八姝丽:十六岁上下的美女。姝,美女。
'3'夙夜:早夜;天色未明。踽踽(jǔ
jǔ举举):孤独貌。《诗·唐风·杜》:
“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4'贪赂:贪财。赂,用作收买的财物;这里指纳聘的财礼。
'5'在亡:处于逃亡境地。
'6'斋:书斋,书店。
'7'媵(y
ìng应)妾:古代诸侯嫁女所陪嫁的姬妾;见《公羊传·庄公十
九年》。即后世所谓通房丫头。
[8]魇(y
àn厌)禳(rǎng攘):镇压邪祟叫魇,驱除灾变叫禳,均属
道教法术。猎食:伺机攫取所需,俗称骗饭吃。
'8'(guǐ诡)垣:残缺的院墙。,坍塌。垣,外墙。
'10'蹑迹而窗窥之:放轻脚步,靠近窗前窥视它。'11'(ch
án…chán孱
孱):山势高峻貌,用以形容女鬼牙齿长而尖利。
'12'兽伏而出:如兽伏地,爬行而出。
'13'蝇拂:又名拂尘;用马尾之类制成的拂子,用以驱蝇,拂尘,俗称
马尾(yǐ蚁)甩子。旧时道士常手持之。
'14'青帝:据《周礼·天官·大宰》“礼五帝”贾公彦疏,中国古代神
话中有五位夭帝,青帝是主宰东方的天帝。后来道教供奉五帝为神,称东方
之帝为“苍帝”;见《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
'15'“终不然”句:终不会宁愿把吃到嘴里的东西再吐出来吧!终不然,
终不会这样,提示下面所说的情况不会发生。
'16'狼藉:《通俗编》引《苏氏演义》:“狼藉草而卧,去则灭乱。故
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此指血迹模糊。
'17'室人止之;我的妻子把她留下了。室人,妻。止,留。
'18'划然,犹言“哗的一声”,皮肉撕裂的声音。
'19'枭其首:砍下他的头。古代斩人首悬于高竿,借以宜罪警众,叫枭
首。
'20'匝地作堆:旋绕在地,成为一堆。匝,环绕。
'21'谢不能:推辞无能为力。谢,推辞。
'22'人尽夫也:人人可以成为你的丈夫。《左传·桓公十五年》:“人
尽夫也,父一而已。”
'23'展血敛尸:擦去血污,收尸入棺。展,展抹,拂拭。
'24'鬲中:胸腹之间。鬲,通膈,胸腔腹腔之间的膈膜。
'25'衾(q
ín寝)(ch
óu绸):被。
'26'渔:贪取;这里指渔色,即贪婪地追求和占有女色。
'27'天道好(h
ào号)还:《尚书·汤诰》说:“天道福善祸淫。”《老
子》说:“其事好还。”“天道好还”,指天道往复还报,善有善报,恶有
恶报,寓有警戒世人不要作恶之意。天道,天理。还,还报。
贾儿
楚某翁,贾于外'1'。妇独居,梦与人交;醒而们之,小丈夫也'2'。察
其情,与人异,知为狐。未几,下床去,门未开而已逝矣。入暮,邀庖媪伴
焉'3'。有子十岁,素别榻卧,亦招与俱。夜既深,媪儿皆寐,狐复来。妇喃
喃如梦语。媪觉,呼之,狐遂去。自是,身忽忽若有亡'4'。至夜,不敢息烛,
戒子睡勿熟。夜阑,儿及媪倚壁少寐。既醒,失妇,意其出遗'5';久待不至,
始疑。媪惧,不敢往觅。儿执火遍烛之,至他室,则母裸卧其中;近扶之,
亦不羞缩。自是遂狂,歌哭叫詈,日万状。夜厌与人居,另榻寝儿,媪亦遣
去。儿每闻母笑语,辄起火之。母反怒诃儿,儿亦不为意,因共壮儿胆'6'。
然嬉戏无节,日效者'7',以砖石叠窗上,止之不听。或去其一石,则滚地作
娇啼,人无敢气触之'8'。过数日,两窗尽塞,无少明。已乃合泥涂壁孔,终
日营营,不惮其劳。涂已,无所作,遂把厨刀霍霍磨之'9'。见者皆憎其顽,
不以人齿。
儿宵分隐刀于怀'10',以瓢覆灯。伺母呓语,急启灯,杜门声喊。久之
无异,乃离门扬言,诈作欲搜状。有一物,如狸,突奔门隙。急击之,仅断
其尾,约二寸许,湿血犹滴。初,挑灯起,母便诟骂,儿若弗闻。击之不中,
懊恨而寝。自念虽不即戮,可以幸其不来。及明,视血迹逾垣而去。迹之,
入何氏园中。至夜果绝,儿窃喜。但母痴卧如死。未几,贾人归,就榻问讯。
妇骂,视若仇。儿以状对。翁惊,延医药之。妇泻药诟骂。潜以药入汤水杂
饮之,数日渐安。父子俱喜。一夜睡醒,失妇所在;父子又觅得于别室。由
是复颠,不欲与夫同室处。向夕,竟奔他室。挽之,骂益甚。翁无策,尽扃
他扉。妇奔去,则门自辟。翁患之,驱禳备至,殊无少验。
儿薄暮潜入何氏园,伏莽中,将以探狐所在。月初升,乍闻人语。暗拨
蓬科'11',见二人来饮,一长鬣奴捧壶'12',衣老棕色。语俱细隐,不甚可
辨。移时,闻一人曰:“明日可取白酒一来'13'。”顷之,俱去,惟长鬣独
留,脱衣卧庭石上。审顾之,四肢皆如人,但尾垂后部。儿欲归,恐狐觉,
遂终夜伏。未明,又闻二人以次复来,哝哝入竹丛中。儿乃归。翁问所往,
答:“宿阿伯家。”适从父入市,见帽肆挂狐尾,乞翁市之。翁不顾。儿牵
父衣,娇聒之。翁不忍过拂'14',市焉。父贸易廛中,儿戏弄其侧,乘父他
顾,盗钱去,沽白酒,寄肆廊'15'。有舅氏城居,素业猎。儿奔其家。舅他
出。妗诘母疾'16',答云:“连朝稍可'17'。又以耗子啮衣,怒涕不解,故
遣我乞猎药耳'18'。”妗捡椟,出钱许,裹付儿。儿少之。妗欲作汤饼啖儿
'19'。儿觑室无人,自发药裹,窃盈掬而怀之。乃趋告妗,俾勿举火'20',
“父待市中,不遑食也”。遂径出,隐以药置酒中。遨游市上,抵暮方归。
父问所在,托在舅家。儿自是日游廛肆间。
一日。见长鬣人亦杂俦中。儿审之确,阴缀系之'21'。渐与语,诘其居里。
答言:“北村。”亦询儿,儿伪云:“山洞。”长鬣怪其洞居。儿笑曰:“我
世居洞府,君固否耶?”其人益惊,便诘姓氏。儿曰:“我胡氏子。曾在何
处,见君从两郎,顾忘之耶?”其人熟审之,若信若疑。儿微启下裳,少少
露其假尾,曰:“我辈混迹人中,但此物犹存,为可恨耳。”其人问:“在
市欲何作?”儿曰:“父遣我沽。”其人亦以沽告。儿问:“沽未?”曰:
“吾济多贫,故常窃时多。”儿曰:“此役亦良苦,耽惊忧。”其人曰:“受
主人遣,不得不尔。”因问:“主人伊谁?”曰:“即曩所见两郎兄弟也。
一私北郭王
氏妇,一宿东村某翁家。翁家儿大恶,被断尾,十日始瘥,今复往矣。”
言已,欲别,曰:“勿误我事。”儿曰:“窃之难,不若沽之易。我先沽寄
廊下,敬以相赠。我囊中尚有余钱,不愁沽也。”其人愧无以报。儿曰:“我
本同类,何靳些须'22'?暇时,尚当与君痛饮耳。”遂与俱去,取酒授之,
乃归。
至夜,母竟安寝,不复奔。心知有异,告父同往验之,则两狐毙于亭上,
一狐死于草中,喙津津尚有血出。酒瓶犹在,持而摇
之,未尽也。父惊问:“何不早告?”曰:“此物最灵,一泄,则彼知
之。”翁喜曰:“我儿,讨狐之陈平也'23'。”于是父子荷狐归。见一狐秃
尾,刀痕俨然。自是遂安。而妇瘠殊甚,心渐明了,但益之
嗽'24',呕痰辄数升,寻愈'25'。北郭王氏妇,向祟于狐;至是问之,
则狐绝而病亦愈。翁由此奇儿,教之骑射。后贵至总戎'26'。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贾(gǔ古):经商。篇题“贾儿”的贾,指商人。
'2'小丈夫:短小男子。
'3'庖媪(。。 ào奥):做饭的老妇。
'4'忽忽:此从铸雪斋抄本,底本少一“忽”字。司马迁《报任安书》: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汉书·司马迁传》颜注:“忽忽,失意貌。”按
指精神恍惚。
'5'出遗:外出便溺。遗,大小便的通称。
'6'共壮几胆;都称赞贾儿胆壮。
'7'(wū污)者:泥瓦匠。,涂抹灰泥的泥镘,俗称泥板。
'8'气触:言语、面色稍有触犯。气,声气。
'9'霍霍:磨刀声。《木兰诗》:“磨刀霍霍向猪羊。”
'10'宵分:夜半。
'11'蓬科:丛生的蓬草。
'12'长鬣奴:长须老仆。韩愈《寄卢仝》诗:“一奴长鬣不裹头。”鬣,
胡须。
'13'(chī尺):《广韵·六脂》:“,酒器,大者一石,小者五斗。”
'14'拂:逆;指违拗其心愿。
'15'寄肆廊:寄存在店铺的廊詹下面。
'16'妗(j ìn 近):《集韵》:“俗谓舅母曰妗。”
'17'连朝稍可:近日(病情)稍见好转。连朝,意谓近日以来。可,病
减日可。
'18'猎药:狩猎时拌合诱饵用的毒药。
'19'汤饼:汤面。参俞正燮《癸巳存稿》十“面条子”条。
'20'举火:指生火做饭。
'21'缀系:尾随。
'22'何靳些须:哪里吝惜这点微物。靳,吝,惜。些须,也作“些许”,
些微、少许的意思。
'23'讨狐之陈平:意思是善用巧计诛狐的能手。陈乎,汉初人,以奇计
佐刘邦平天下,封曲逆侯。后又协同周勃等,诛诸吕,迎立文帝,任丞相。
见《史记·陈丞相世家》。
'24'益之嗽:增加了咳嗽之疾。
'25'寻愈:底本作寻卒,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因下文言北郭王氏妇“狐
绝而病亦愈”,可知作“愈”,于义为合。
'26'总戎:总兵的别称。明清在边塞要地或重要州府设镇驻军,其长官
称总兵,也称总戎,总领或镇台,位在提督之下。
蛇癖
予乡王蒲今之仆吕奉宁,性嗜蛇。每得小蛇,则全吞之,如啖葱状。大
者,以刀寸寸断之,始掬以食。嚼之铮铮'1',血水沾颐'2'。且善嗅,尝隔
墙闻蛇香,急奔墙外,果得蛇盈尺,时无佩刀,先噬其头,尾尚婉蜒于口际。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铮铮:金属振击声,形容嚼声响脆。
'2'颐:两腮。
卷二
金世成
金世成,长山人'1'。素不检'2'。忽出家作头陀'3'。类
颠'4',啖不洁以为美。犬羊遗秽于前'5',辄伏啖之。自号为
佛'6'。愚民妇异其所为,执弟子礼者以千万计。金诃使食
矢'7',无敢违者。创殿阁,所费不资'8',人咸乐输之'9'。邑令南公恶
其怪'10',执而笞之,使修圣庙'11'。门人竞相告曰:“佛遭难!”争募救
之。宫殿旬月而成,其金钱之集,尤捷于酷吏之追呼也。
异史氏曰:“予闻金道人,人皆就其名而呼之,谓为‘金世成佛’'12'。
品至啖秽'13',极矣'14'。笞之不足辱,罚之适有济'15',南令公处法何良
也!然学宫圮而烦妖道'16',亦士大夫之羞
矣'17'。”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长山:旧县名。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一带。
'2'素不检:素常行为失于检点。检,检束。不检,指行为放荡。'3'出
家作头陀:离家修行,作了和尚。出家,梵文意译,亦译作“林居者”。指
离家到寺院作僧尼。头陀,梵文音译,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之意。
据《十二头陀经》和《大乘义章》卷十五载,修头陀行者,在衣、食、居方
面共有十二种刻苦的修行规定,其修行者,称“修头陀行者”,简称“头陀”。
此处是对行脚乞食僧人的俗称。
'4'类颠:类似疯颠。
'5'遗秽,排泄粪便。
'6'佛:佛陀的简称。梵语音译。亦作“佛驮”、“浮屠”等。本指佛教
创始人释伽牟尼,后亦作为对高僧的尊称。
'7'矢:通“屎”。
'8'不资:意思是钱财不可计量。
'9'输:捐纳、献赠。
'10'邑令南公:指南之杰。南之杰,字颐园,蕲水(今湖北浠水)人,
康熙十年(1671)任长山知县,颇有治绩。任内曾修学宫、河堤。事详《长
山县志》。
'11'圣庙:指犯孔子之庙,又称文庙。明、清以来,各府县的文庙,为
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地,所以下文又称“学宫”。
'12'“金世成佛”:“今世成佛”的谐音。金,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
“今”。
'13'品:人品,指人德行高低的等次。
'14'极矣:指其人品卑下到极点。
'15'适有济:恰能成事。
'16'圮(pǐ痞):坍塌。
'17'士大夫:此泛指读书人、官员和乡绅。
董生
董生,字遐思,青州之西鄙人'1'。冬月薄暮,展被于榻而炽炭焉'2'。
方将篝灯'3',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4'。至友人所,座有医人,善太素脉
'5',遍诊诸客。未顾王生九思及董曰'6':“余阅人多矣,脉之奇无如两君
者:贵脉而有贱兆'7',寿脉而有促征。此非鄙人所敢知也'8'。然而董君实
甚。”共惊问之。曰:“某至此亦穷于术,未敢臆决'9'。愿两君自慎之。”
二人初闻甚骇,既以为模棱语'10',置不为意。
半夜,董归,见斋门虚掩'11',大疑。醺中自忆,必去时忙促,故忘扃
键'12'。入室,未遑火'13',先以手入衾中,探其温否。才一探入,则腻有
卧人。大愕,敛手'14'。急火之'15',竟为姝丽,韶颜稚齿'16',神仙不殊。
狂喜。戏探下体,则毛尾修然'17'。大惧,欲遁。女已醒,出手捉生臂,问:
“君何往?”董益惧,战栗哀求:“愿仙人怜恕!”女笑曰:“何所见而畏
我'18'?”董曰:“我不畏首而畏尾'19'。”女又笑曰:“君误矣。尾于何
有'20'?”引董手,强使复探,则髀肉如脂'21',尻骨童童'22'。笑曰:“何
如?醉态蒙瞳'23',不知所见伊何'24',遂诬人若此。”董固喜其丽,至此
益惑,反自咎适然之错'25'。然疑其所来无因。女曰:“君不忆东邻之黄发
女乎?屈指移居者,己十年矣。尔时我未笄'26',君垂髫也。”董恍然曰:
“卿周氏之阿琐耶?”女曰:“是矣。”董曰:“卿言之,我仿佛忆之'27'。
十年不见,遂苗条如此!然何遽能来?”女曰:“妾适痴郎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