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
'21'浊醪(l áo劳):浊酒。此为谦辞。
'22'履舄(x ì夕)交错:舄,鞋。古时席地而坐,脱鞋然后入室。履舄
交错,形容宾客众多。《史记。。 ·滑稽列传》:“履舄交错,杯盘狼藉。”此谓士
人与丽者两人足履交错,极为亲昵。
'23'游词:浮浪嬉戏的话。
'24'寒暄:此处意为问候。
'25'妖言隐谜:说着惑人的隐语。妖言,迷惑人心的话。隐谜,让人猜
度含义的隐语。此指含有调情之意的隐语。
'26' 度(du ó夺)一曲:按曲谱唱一曲。
'27' 牙拨:底本字迹不清,铸雪斋抄本和省博物馆本作“牙杖”。二十
四卷抄本作“牙板”。详上下文,疑为“牙拨”。提琴:胡琴的一种。弦乐
器。种类颇多,所指不详。
'28'闲磕牙:俗谓说闲话、聊天。
'29'望穿秋水:犹望穿双眼。言望归之切。秋水,喻清澈的眼波。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30' 潸潸(sh àn衫)流泪的样子。《诗·小雅·大车》:“言顾之,
潸焉出涕”。
'31'占鬼卦:闺中少妇思夫盼归的占卜游戏。明清民歌《嗳呀呀的》:
“嗳呀呀的实难过,半夜三更睡不着。睡不着,披上衣服坐一坐。盼才郎,
拿起绣鞋儿占一课,一只仰着,一只合着。要说是来,这只鞋儿就该这么着;
要说不来,那只鞋儿就该这么着。”
'32'市井里巷之谣:谓民间歌谣。
'33'效颦(pīn频):谓不善摹仿,弄巧成拙。效,摹仿。颦,皱眉。
《庄子·天运》篇载,越国美女西施,常因心痛而皱眉,其状甚美。同村一
丑女摹仿其状却愈加丑陋。此处谦指自己所歌为摹仿“市井里巷之谣”。
'34' 音声靡靡:乐曲和歌唱都柔细委靡。《史记·殷本纪》:“北里之
舞,靡靡之乐。”
'35'块然:孤独自处的样子。《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
之如一体。”
'36'裁,通“”,才。
'37'遏: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过”。
'38'具以告:以之具告,把上述情况全部告诉(三郎)。“具”字据铸
雪斋抄本,底本残缺。'39'也:此据铸雪斋抄本,底本残缺。'40'三:此据
铸雪斋抄本,底本残缺。'41'撑目:张目直视,瞪着眼。'42'贯:“惯”的
本字。
耿十八
新城耿十八,病危笃'1',自知不起,谓妻曰:“永诀在旦晚耳。我死后,
嫁守由汝'2',请言所志。”妻默不语。耿固问之,且云:“守固佳,嫁亦恒
情'3'。明言之,庸何伤'4'!行与子诀'5',于守,我心慰;子嫁,我意断也
'6'。”妻乃惨然曰:“家无儋石'7',君在犹不给,何以能守?”耿闻之,
遽握妻臂,作恨声曰:“忍哉!”言已而没。手握不可开。妻号。家人至,
两人攀指,力孽之'8',始开。
耿不自知其死,出门,见小车十余两'9',两各十人,即以方幅书名字,
粘车上。御人见耿,促登车。耿视车中已有九人,并己而十。又视粘单上,
己名最后。车行咋咋'10',响震耳际,亦不自知何往。俄至一处,闻人言曰:
“此思乡地也。”闻其名,疑之。又闻御人偶语云'11':“今日剿三人'12'。”
耿又骇。及细听其言,悉阴间事,乃自悟曰:“我岂不作鬼物耶?”顿念家
中,无复可悬念,惟老母腊高'13',妻嫁后,缺于奉养;念之,不觉涕涟。
又移时,见有台,高可数仞,游人甚夥;囊头械足之辈,呜咽而下上,闻人
言为“望乡台”'14'。诸人至此,俱踏辕下,纷然竟登。御人或挞之,或止
之,独至耿,则促令登。登数十级,始至颠顶。翘首一望,则门闾庭院,宛
在目中。但内室隐隐,如笼烟雾。凄恻不自胜。回顾,一短衣人立肩下,即
以姓氏问耿。耿具以告。其人亦自言为东海匠人'15'。见耿零涕,问:“何
事不了于心?”耿又告之。匠人谋与越台而遁。耿惧冥追'16',匠人固言无
妨。耿又虑台高倾跌'17',匠人但令从己。遂先跃,耿果从之。及地,竟无
恙。喜无觉者。视所乘车,犹在台下。二人急奔。数武,忽自念
名字粘车上,恐不免执名之追;遂反身近车,以手指染唾,涂去己名,
始复奔,哆口垒息'18',不敢少停。少间,入里门,匠人送诸其室。蓦睹已
尸,醒然而苏。
觉乏疲躁渴,骤呼水。家人大骇,与之水,饮至石余。乃骤
起,作揖拜伏;既而出门拱谢,方归,归则僵卧不转。家人以其
行异,疑非真活;然渐觇之,殊无他异。稍稍近问,始历历言其本末'19'。
问:“出门何故?”曰:“别匠人也。”“饮水何多?”曰:“初为我饮,
后乃匠人饮也。”投之汤羹,数日而瘥。由此厌薄其妻,不复共枕席云。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病危笃:病重濒于死。笃,指病势沉重。
'2'嫁守:改嫁或守节。旧谓夫死不嫁为守节。
'3'恒情:常情,恒,常。
'4'庸何伤:有什么妨害。庸,与“何”义同。
'5'行:行将,将要。
'6'意断:意念断绝。
'7'无儋(d àn担)石:形容口粮不足,难以度日。儋,通,或称罂缶,
坛子一类瓦器,容积一石,故称儋石。见《方言》。《汉书·扬雄传》:“家
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
'8'擘(b ò播):分开。
'9'两:通“辆”。下句“两”字,义同,意为每辆。
'10'咋咋(zē zē责责):象声词。形容车声。
'11'御人:驾车人。偶语:相对私语。
'12'(cu ì脆):铡断。
'13'腊高:年老。腊,佛家语。僧侣受戒后,于雨季在寺内坐禅修养,
安居三月,结束后称为“腊”。故僧侣受戒后的年数以“腊”计算,一年为
一腊。后遂与人的年寿联系在一起。
'14'望乡台:旧时迷信,谓阴间有望乡台,新死的鬼魂可由此望见阳世
家中情形。
'15' 东海:地名。汉设东海郡,治所在郊,即今山东郯城县。'16' 冥
追:阴曹追捕。
'17' 台高倾跌:此据铸雪斋抄本,原“倾”字后衍一“倾”字。'18' 哆
(chǐ齿)口坌(b èn笨)息:张着口喘气。坌,坌涌。息,气息。'19' 历
历:犹言清清楚楚。
珠儿
常州民李化'1',富有田产。年五十余,无子。一女名小惠,容质秀美,
夫妻最怜爱之。十四岁,暴病夭殂'2',冷落庭帏,益少生趣。始纳婢,经年
余,生一子,视如拱壁'3',名之珠儿。儿渐长,魁梧可爱。然性绝痴,五六
岁尚不辨菽麦;言语蹇涩'4'。李亦好而不知其恶。会有眇僧'5',募缘于市
'6',辄知人闺闼,于是相惊以神;且云,能生死祸福人。几十百千,执名以
索,无敢违者。诣李募百缗'7'。李难之。给十金,不受;渐至三十金。僧厉
色曰:“必百缗,缺一文不可!”李亦怒,收金遽去。僧忿然而起曰:“勿
悔,勿悔!”无何,珠儿心暴痛,巴刮床席'8',色如土灰。李惧,将八十金
诣僧乞救。僧笑曰:“多金大不易!然山僧何能为?”李归而儿已死。李恸
甚,以状诉邑宰。宰拘僧讯鞫,亦辨给无情词'9'。笞之,似击鞔革'10'。令
搜其身,得木人二、小棺一、小旗帜五。宰怒,以手叠诀举示之。僧乃惧,
自投无数'11'。宰不听,杖杀之。李叩谢而归。
时已曛暮'12',与妻坐床上。忽一小儿,入室'13',曰:“阿翁行何疾?
极力不能得追。”视其体貌,当得七八岁。李惊,方将诘问,则见其若隐若
现,恍惚如烟雾,宛转间,已登榻坐。李推下之,堕地无声。曰:“阿翁何
乃尔'14'!”瞥然复登。李惧,与妻俱奔。儿呼阿父、阿母,呕哑不休。李
入妾室,急阖其扉;还顾,儿已在膝下。李骇,问何为。答曰:“我苏州人
'15',姓詹氏。六岁失怙恃'16',不为兄嫂所容,逐居外祖家。偶戏门外,
为妖僧迷杀桑树下,驱使如伥鬼'17',冤闭穷泉'18',不得脱化'19'。幸赖
阿翁昭雪,愿得为子。”李曰:“人鬼殊途,何能相依?”儿曰:“但除斗
室'20',为儿设床褥,日浇一杯冷浆粥,馀都无事。”李从之。儿喜,遂独
卧室中。晨来出入闺阁,如家生。闻妾哭子声,问:“珠儿死几日矣?”答
以七日。曰:“天严寒,尸当不腐。试发冢启视,如未损坏,儿当得活。”
李喜,与儿去,开穴验之,躯壳如故。方此怛'21',回视,失儿所在。异之,
舁尸归。方置榻上,目已瞥动;少顷呼汤,汤已而汗'22',汗已遂起。
群喜珠儿复生,又加之慧黠便利'23',迥异曩昔。但夜间僵卧,毫无气
息,共转侧之,冥然若死。众大愕,谓其复死;天将明,始若梦醒。群就问
之。答云:“昔从妖僧时,有儿等二人,其一名哥子。昨追阿父不及,盖在
后与哥子作别耳。今在冥间,与姜员外作义嗣'24',亦甚优游。夜分,固来
邀儿戏。适以白鼻送儿归'25'。”母因问:“在阴司见珠儿否?”曰:“珠
儿已转生矣。渠与阿翁无父子缘,不过金陵严子方'26',来讨百十千债负耳。”
初,李贩于金陵,欠严货价未偿,而严翁死,此事无知者。李闻之,大骇。
母问:“儿见惠姊否?”儿曰:“不知。再去当访之。”
又二三日,谓母曰:“惠妹在冥中大好,嫁得楚江王小郎子,珠翠满头
髻;一出门,便千百作呵殿声'27'。”母曰:“何不一归宁'28'?”曰:“人
既死,都与骨肉无关切。倘有人细述前生,方豁然动念耳。昨托姜员外,夤
缘见姊'29',姊姊呼我坐珊瑚床上,与言父母悬念,渠都如眠睡。儿云:‘姊
在时,喜绣并蒂花,剪刀刺手爪,血绫子上'30',姊就刺作赤水云。今母犹
挂床头壁,顾念不去心。姊忘之乎?’姊始凄感,云:‘会须白郎君'31',
归省阿母。’”母问其期,答言不知。
一日谓母:“姊行且至,仆从大繁,当多备浆酒。”少间,奔入室曰:
“姊来矣!”移榻中堂,曰:“姊妹且想坐,少悲啼。”诸人悉无所见。儿
率人焚纸酹饮于门外,反曰:“驺从暂令去矣'32'。姊言:‘昔日所覆绿锦
被,曾为烛花烧一点如豆大,尚在否?’”母曰:“在。”即启笥出之。儿
曰:“姊命我陈旧闺中。乏疲,且小卧,翌日再与阿母言。”
东邻赵氏女,故与惠为绣阁交。是夜,忽梦惠幞头紫帔来相望'33',言
笑如平生。且言:“我令异物,父母觌面,不啻河山'34'。将借妹子与家人
共话,勿须惊恐。”质明'35',方与母言。忽仆地闷绝,逾刻始醒,向母曰:
“小惠与阿婶别几年矣,顿白发生'36'!”母骇曰:“儿病狂耶?”女拜别
即出。母知其异,从之。直达李所,抱母哀啼。母惊不知所谓。女曰:“儿
昨归,颇委顿'37',未遑一言。儿不孝,中途弃高堂,劳父母哀念,罪何可
赎!”母顿悟,乃哭。已而问曰:“闻儿今贵,甚慰母心。但汝栖身王家,
何遂能来?”女曰:“郎君与儿极燕好'38',姑舅亦相抚爱'39',颇不谓妒
丑。”惠生时,好以手支颐;女言次,辄作故态,神情宛似。未几,珠儿奔
入曰:“接姊者至矣。”女乃起,拜别泣下,曰:“儿去矣。”言讫,复踣,
移时乃苏。
后数月,李病剧,医药罔效。儿曰:“旦夕恐不救也!二鬼坐床头,一
执铁杖子,一挽苎麻绳,长四五尺许,儿昼夜哀之不去。”母哭,乃备衣衾。
既暮,儿趋入曰:“杂人妇,且避去,姊夫来视阿翁。”俄顷,鼓掌而笑。
母问之,曰:“我笑二鬼,闻姊夫来,俱匿床下如龟鳖。”又少时,望空道
寒暄,问姊起居。既而拍手曰:“二鬼奴哀之不去,至此大快!”乃出至门
外,却回,曰:“姊夫去矣。二鬼被锁马鞅上'40'。阿父当即无恙。姊夫言:
归白大王,为父母乞百年寿也。”一家俱喜。至夜,病良已,数日寻瘥。
延师教儿读。儿甚慧,十八入邑庠'41',犹能言冥间事。见里中病者,
辄指鬼祟所在,以火之,往往得瘳。后暴病,体肤青紫,自言鬼神责我绽露
'42',由是不复言。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常州:府名。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
'2'夭殂(c ú粗):犹夭亡。短命而死。
'3'拱壁:两手拱抱之壁,即大壁,泛指珍宝。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八
年》。
'4'言语蹇涩:说话不连贯,不清楚。蹇涩,蹇滞,艰涩。'5'眇僧:瞎
和尚。眇,一目失明。
'6'募缘:僧尼募化求人施舍财物,义同“化缘”。
'7'百缗(m ín民):一百串钱。缗,穿钱用的绳子。借指成串的钱,一
千文为一缗。
'8'巴刮:方言。扒挝、抓挠。
'9'辨给(jǐ己)无情词;巧为辩解而不说实话。辨给,口辨。辨,通“辩”。
情,实。
'10'鞔(mǎn蛮)革:蒙鼓的皮革。鞔,用皮蒙鼓。
'11'自投无数:即叩头无数。投,五体投地。
'12'曛(xūn勋)暮:昏暮,即黄昏之后。
'13'(wā。。 ng ráng汪壤):惶急的样子。
'14'乃尔:如此。
'15'苏州: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
'16'怙恃:谓父母。《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7'伥鬼:迷信传说中的一种鬼。据说它被虎咬死,反转来又引虎吃人。见
都穆《听雨纪谈·伥褫》。
'18'穷泉:九泉之下,指墓中。
'19'脱化:佛道迷信,谓人死之后,阴司据其一生善恶,令其为人或为
畜牲转生世间,称为脱化。
'20'斗宝:小宝。
'21'忉怛(dā。。 o dá刀达):悲痛。'22'汤:开水。
'23'便利:敏捷。
'24'义嗣:义子。
'25'白鼻(guā瓜):白鼻黑嘴的黄马。《诗·秦风·小戎》毛苌传:“黄
马黑喙曰。”
'26'金陵: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市。
'27'呵殿声:官僚出行时侍卫人员的吆喝声。呵,呵喝在前,指喝道;
殿,后卫,指在后的侍从人员。
'28'归宁:旧谓己嫁女子回母家探视。语本《诗·周南·葛覃》。'29'
夤缘:凭借关系。夤,攀附。
'30'(W ò卧):污染。
'31'会须:定要。
'32'驺从(z òng纵):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在车前后侍从的骑卒。语
出《晋书·舆服志》。
'33'幞(p ú仆)头紫帔(pī丕):言头裹幞头,身着紫色披肩。幞头,
包头软巾。见《封氏见闻记》。
'34'不啻(ch ì翅):不止。
'35'质明:天刚亮。
'36'(sā。。 n sān三三):毛发下垂貌。
'37' 委顿:疲困。
'38' 燕好:谓夫妇之间感情极好。燕,亲昵和睦。
'39' 姑舅:公婆。
'40' 马鞅:套在马脖颈上的皮带。
'41' 入邑庠:此谓做了生员,俗称中了秀才。邑庠,详前《叶生》注。
'42'绽露:犹泄露。
小官人
太史某公'1',忘其姓氏。昼卧斋中,忽有小卤簿'2',出自堂陬'3'。马
大如蛙,人细于指'4'。小仪仗以数十队;一官冠皂纱,着绣'5',乘肩舆'6',
纷纷出门而去。公心异之,窃疑睡眠之讹。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
大如拳,竟造床下'7'。白言'8':“家主人有不腆之仪'9',敬献太史。”言
已,对立'10',即又不陈其物'11'。少间,又自笑曰:“微物'12',想太史
亦无所用,不如即赐小人。”太史颔之'13'。欣然携之而去。后不复见。惜
太史中馁'14',不曾诘所自来'15'。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太史:宫名。夏、商、周为史官及历官之长。后历代职掌有所不同,
一般为对史宫的尊称。明、清由翰林院兼领史馆事,因亦称翰林为太史。
'2'卤簿:旧时官员仪仗。详前《陆判》注。
'3'堂陬(zōu邹):堂隅,厅堂的一角。堂,此指书斋。
'4'细于指:比手指还细。
'5'绣(fū袱):古代礼服。,借作“黻”,古代礼服上绣的黑青相间的
“”形花纹。
'6'肩舆:轿子。
'7'造:至。
'8'白:禀白。禀告,陈述。
'9'不腆(ti0n忝)之仪:犹言薄礼。腆,丰厚。仪,礼物。'10'对立:
在对面站着。
'11'陈:陈列。
'12'(jiā。。 n jiān煎煎):微少貌。
'13'颔(h àn憾)之:点头表示同意。颔,下巴。此处用于动词,点头。
'14'中馁:气馁;害怕。中,内心。馁,丧气。
'15'诘所自来:指询问小官人的来由原委。
胡四姐
尚生,太山人'1'。独居清斋。会值秋夜,银河高耿'2',明月在天,徘
徊花阴,颇存遐想'3'。忽一女子逾垣来,笑曰:“秀才何思之深?”生就视,
容华若仙。惊喜拥入,穷极狎昵。自言:“胡氏,名三姐。”问其居第,但
笑不言。生亦不复置问,惟相期永好而已。自此,临无虚夕。
一夜,与生促膝灯幕'4',生爱之,瞩盼不转'5'。女笑曰:“眈眈视妾
何为?”曰:“我视卿如红药碧桃'6',即竟夜视,不为厌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