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松下幸之助创业之道 作者:江新-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务经事会。令人吃惊的是,这家公司的业绩8、9、10三月连续下降。

  就在这时,在此关键时刻,木野被松下派往该公司常驻,而不是一月一次。

  木野请求松下给他一些资金带到公司,以扶持生产的发展,但松下坚决不同意付给。

  木野无论如何请求、解释,松下都不答允,松下对木野说:“无论如何,去了再说,去了就绝对能解决问题。就这样,木野两手空空地来到了东京电机。经接他的工会干部立刻把他请到了会客室,问他带来了什么。当听说木野既未带资金、也未带订单来时,那些人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木野从松下的言谈中悟出了许多道理,他觉得,自己带来了更重要的东西,即松下的“信用”。

  他是代表松下来到此公司的,这表示东方电机的所有债务松下都会承担,而松下所能承担的,又岂止是几亿几十亿资金所能衡量的!就这样,木野两手空空地开始了他的工作。由于松下的信用,赢得了以前东方电机关系银行三井银行的融资支持。

  木野如鱼得水,大展经脚。由此,他更加佩服松下的能力。不过,木野自己除了钦佩松下之外,还有几分自豪:他没有做资金搬运人,而是做了一个真正的经营者。

  (三)、捕风捉气人西田千秋他很精明,钻了老板的空子,又能让老板心服口服;他很能干,居然把风和空气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撑起了松下电器的一大支柱。

  1956年,松下电器与日本电气精器的大阪制造厂合资,设立了大阪电气精器公司,制造电风扇。当时,松下幸之助委任经该厂社长高桥荒太郎为经事长,松下电器公司的西田千秋为总经理,自任顾问。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专做电风扇的,后来开发了民用排风扇。但即使如此,产品还显得很单一。西田准备开发新的产品,试着探寻松下的意见。

  松下对他:“只做风的生意就可以了。当时松下的想法,是尽量让松下电器的附属公司尽可能专门化,以图有所突破。可是松下精工的电风扇制造已经做得相当卓越,颇有余力开发新的领域。尽管如此,西田得到的却是松下的否定回答。

  然而,西田并未因松下这样的回答而灰心丧气。他的思维极其灵活与机敏,他紧盯住松下问道:“只要是与风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吗?”松下虽不解此问的真正含义,但西田所问和他的指示吻合,所以回答说:“当然可以了。四五年以后,松下又到这家工厂视察,看到厂里正在生产暖风机,便问西田:“这是电风扇吗?”西田答:“不是。但它和风有关。电风扇是冷风,这个是暖风。您说只要是风就行,我们生产的正是风。松下听后,恍然大悟几年前西田所提那个问题,并对西田增加了几分佩服。

  西田钻了松下老板一个“空子”。

  也许松下当时只是简单地强调专门化,要精工生产电风扇和排风扇就好了。没想到西田早有成竹在胸,巧妙地执行松下的指示,开发了新的产品。

  其实,松下的指示留给西田的余地很大很大。一般人会想,只做风的生意,也就是电风扇、排风扇什么的,还能做什么?西田丰富的联想力和弹性的思考力,使风的领域无限扩大:冷风是风,热风当然也是风;可以有民用的排风机,当然也可以有工业用的排风机;排风、抽风是风,鼓风、吹风当然也是风;既然可以有单向的风,当然也就可以有双向的风…—一方面排除不必要的风,一方面填充必要的风;风是和空气有关的,那么和空气有关的所有东西也就都和风有关了经经由此推想,风的潜力真是无穷的。

  时至今日,西田千秋一手操办的松下精工风的家族,已经是非常丰富了。除电风扇、排风扇、暖风机、鼓风机等等之外,还有:果园和茶圃的防霜用换气扇;培育香菇的调温换气菇舍;家禽养殖业的棚舍换气调温系统以及配套的测量、报警系统;污水处理中使分解水中杂质的微生物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活性化的装置经经在产品的开发上,西田千秋是卓越的。在用人上也是如此。

  松下精工的六位高职干部,都是身兼数职,能征善战。

  许多人都有过从此一部门转到彼一部门,又能作出成效的经验。

  西田对此的信念是:“不论能与不能,任何事情都得试一试。

  做了以后,倘若发现不好再变换。有人说西田独裁,西田承认不讳,并且说这正是他的长处。他属下的一位干部解释说,尽管西田是会计出身,但他对工厂的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任何事情都无法瞒过他。如此的独裁对企业是无害的。

  西田有个秘诀,就是每周都要召集工厂的年轻人开一次会,而且不让主管参加,然后把搜集来的资料交给主管,要他解决和改善。

  和松下一样,西田也骂人。假如那些技术人员只拿着图纸和他喋喋不休,他就感到很反感,就要大骂,要求他们尽快拿出样品来。

  西田的一些言论,也和松下的一样富有警策力量,比如:“任何事业都有它的理想,只看你怎么去想它。

  不论公司是大还是小,理想与梦都是公平的。(四)、称职的门外汉…—野村吉三郎他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作为唱片公司的经理,他不知道当红歌星。但他品格高尚,又了解用人,能让下属都有机会充分将才干发挥出来经经二战期间,出于民族道义,也出于经营的考虑,松下电器接管了日本胜利唱片公司。为了重建该公司,松下幸之助新组织了一套班子:自任经事长,野村吉三郎任总经理,百濑结任副总经理,北野善郎任专务经事。

  在这个三人领导班子中,野村是位很有身份的人物:到松下电器之前,他曾任海军上将,退役后曾任外务大臣。野村曾经承担过相当重要的职责。

  1940年,他被天皇委派为特命全权大使赴美,向正准备加入亚洲战事的美国游说。

  同时,野村还是松下的同乡,两人之间维持着很好的私人交谊。

  然而,这位让松下几经周折以后挑选出的胜利唱片公司总经理,对他所领导的公司的业务,却是十足的门外汉。比如,当有人提出要和家喻户晓的当红歌星美空云雀签约时,他竟然问“美空云雀”是经。这门外汉的“门外”程度真是出人意外。然而,也就是他,领导了接管公司的重建,数年之内即偿清债务,踏上坦途。

  野村这位门外汉何以能有如此成就?首先是人格高尚,以人格感召力量影响了部属和员工,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工作。松下曾说,野村是他一生中最敬佩的人格高尚的伟大人物。如在他受命与美国讲和的同时,日本却偷袭了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这件事使在美国的野村很是尴尬,有的美国人愤经地指责他以和平烟幕经人。

  但和他有过密切接触的美国朝野人士,都深知他的坦荡和无私,知道他的无辜,故此深表敬意。

  又如,当松下邀请他到松下电器工作时,许多人颇有微词,说野村担任胜利唱片公司的社长(总经理)是大才小用,说松下电器独占野村太自私了。而野村却说,战后需要安定和繁荣,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地对此做出贡献。

  野村认为,真正有地位的人,是那些通过工作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其二是野村善于用人。野村对于自己的业务能力是知之甚明的,他知道自己的长处不在唱片业务,而在于用人。因为当时的松下电器和胜利唱片公司,有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

  因此,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尽快促使这批优秀人才发挥他们的潜能。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用人确实高明,让那些具有专门技能的人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松下也称野村的工作业绩为“奇迹”。

  在野村的身上,松下体味到:在商场上,不仅知识和技术重要,同时更应以正义的立场、公正无私的生活方式,来表现高尚的人格,这也是用人的一个要诀。

  (五)、规矩人横井克己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订立规条约束自己;同时,他也订立守则要员工共同遵守。他是一个规矩人,也是一个要别人规矩的人。

  在横井克己就任松下冷机社长之前,松下冷机已经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

  前任社长中川怀春在领导松下冷机的时候,继承了冷机前身的中川机械的优良传统,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横井上任伊始,给自己确立的经则就是继承前任的优良传统。

  因此,他没有制订社纲、社训,只是想把松下电器的经营理念和中川的经有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由此,横井把担任松下冷机专务经事时候自我约束的条款拿出来,加以归纳,作为员工的工作守则,在他就任社长的当天宣布。用横井自己的话说,就是“把目标、对利益的看法、对员工的态度等,以深入浅出的句子告诉大家”。

  横井制订的的工作守则只有五条,十分简单,却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一是明于算帐经营事业免不了和数字打交道。财务人员,甚至机械人员都要精通周围的数字。

  不精于数字的人,就无法经营事业。

  二是活用记录各种各样的详尽记录,是前人留下的无形财产。这些用血汗换来的知识和技术,是无价之宝。如果未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则有负前人的辛劳。

  我们也应该记录自己的工作成果,以备将来完成更远大的任务。

  三是悉心钻研发展事业,除了开发和创造,别无他途。因此,努力学习和悉心钻研是必不可少的。

  四是推敲计划没有计划的经营,就像没有罗盘的航海。因而,对计划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敲是十分必要的,但又必须不失时机。

  五是付诸行动虽有优秀的知识和精密的计划,但如果没有切实的履行就等于零。

  自以为对的,便要立刻下定决心,付诸行动,不必顾虑某些小的失败。

  (六)、罪人与鬼小浦秋定他被老板骂作“罪人”,狗血淋头一般;他被人称作“鬼小浦”,精明、严格得让人头疼。他账算得很精,许多时候常常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在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中,“时亏时盈”是不正常的,亏损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出现。所以,当松下通信工业的电子产品积压、亏损的时候,他把该事业部长小浦秋定狠狠骂了一顿,说他用天下的人、财、物来生产却出现赤字,是罪人,应该进监狱。

  当时的小浦,是继松下幸之助、田中克己之后,接任松下通信工业公司社长(总经理)的。他是技术人员出身,又是在松下通信工业土生土长的。由于经营出现误差,致使过量生产,因而受到松下的痛骂。

  松下骂他罪人,其实这位小浦秋定在员工中还有“鬼小浦”的诨号。他对员工的要求十分严格,近于苛刻,他的绰号听起来都让人发抖。这一点,其实和松下幸之助的某些做法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鬼小浦”不仅鬼在严格上,更鬼在精明上。他领导的松下通信工业,当时所从事的都是需要高精尖技术的产品,技术投入相当大。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也许会因这种投入之庞大而放弃生产计划。

  松下当然不会如此,可开销如此之大,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情。怎么办?“借鸡生蛋”向来是一种小本大利的生意。

  松下通信工业即是如此操作的。他们为了使庞大的技术投入有人支付,专门和政府打交道,按政府的订单,利用政府的经费来研究,因为政府是不大计较价格的,尤其是军需产品。在这样有基本技术资金保证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产品,再加上松下电器严格、科学的成本管理,必然是技术含量高、且价格较低,推向大众市场,当然无往而不胜。

  由此,小浦给松下通信工业确立了“把承办政府机构订单所培养出来的高度技术,与松下电器的成本管理予以结合”的方针。小浦说:“松下通信承接政府和民间两方业务,因此要发挥两方面的特色,政府方面是以技术为优先,不太计较金钱,这种技术正是民间所需要的特色。而民间方面则是以品质和性能为前提,追求的是低价格。因此以做政府的技术加以优秀的成本管理,就能应付民间了。小浦的“鬼”和精明在此表现得如此出色!由于自己的出身是技术人员,所以小浦对人才和技术有他独到的见解和处理方法。比如,他对技术投资就有独特的见解:“为了一项开发而耗资数以亿计的金钱,却因判断不可行而被迫停止,这种投资并不等于零,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技术经验。对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小浦深得松下“水坝式”经营的精髓。他建立的人才水坝,比松下所说的还要高大、深厚,正是这种充足的人才准备,才能适应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七)、挡驾老板者有近重信他敢挡老板的驾,被老板记怀于心,老板让身为电气技师的他去造仓库。不合其意,又被骂个狗血淋头。然而,他还是领导着一个专家群集的核心机构经经1936年的一天,刚到松下干电池制造厂的有近重信值班。当他看到一位绅士模样的人要进工厂时,断定他是来厂参观的,所以上前挡驾,要他出示参观证。

  那人说:“我没有参观证”。

  “那就对不起了,您不能进去。有近毫不通融。

  “我是经经”那人想解释一番。

  “无论是经,上面交代没有参观证的人,都不允许进入工厂。有近斩截钉铁。

  有近重信再也没有料到,被他挡驾的人正是松下电器的老板松下幸之助。不过,松下并未责备他。后来,松下和干电池厂厂长谈及此事,还说有近是个豪放之人。可厂长又有些不安,他批评有近,有近却说自己只见过穿工装的松下,没见过老板穿得像个绅士的样子。通过此事,松下对有近有了较深刻的印象,认为他是可造之才。

  有近毕业于专科学校的电子科,学生时代曾经摆弄过无线电。进入松下电器,他本想重操旧业,不想却被分配到了干电池工厂实习,整天和铅与锰打交道,简直把自己弄成了一个黑人。更有意思的是,他被老安排建造仓库,并且引来了一顿臭骂。

  一次,松下安排有近建造一座木质的干电池仓库,有近说请木工马上来做。

  松下却骂开了,要他自己去做。

  有近告诉松下自己是学电子的,松下却说:“你真是个不中用的人,只知道你的电子。

  我没有上过学校,却什么都会。万不得已,有近只好自己经尺计算,自己设计。

  为了防雨,也为了出货时卡车可以开进仓库,他设计的仓库没有柱子。

  这样的设计,每坪造价要比有柱子高出3—5元。松下见了这方案,没有批准。

  有近三番五次地说服,也未能奏效。

  在无奈之下,有近造了有柱子的仓库。没有想到,这有柱子的仓库却又招来了松下的一顿臭骂。当仓库落成时,松下看到柱子根本不合适,就把设计者有近叫来,一直从下午三四点骂到午夜十二点。老板一边喝酒一边骂,有近则一边斟酒一边挨骂。

  松下骂人有他的道理。当初有近报告时,他并未理解柱子有无的利弊,而有近却是完全了解的。有近明知柱子的弊端,却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好像明明白白地要害老板似的。

  松下这番看似强词夺理的言论,却让有近悟出了其中道理,也体味到了老板的信任和器重。

  1953年,有近重信调入中央研究所的干电池课,主要搞技术研究工作。

  1977年4月生产技术部成立时,有近奉调担任次长。在这个部里,有近和他的同事共同为松下电器的生产作出了贡献。这个部在结构上包含制造厂,在人员配置上设“活动工程师”,都是行之有效的创举,具有世界性的借鉴意义。

  松下麾下的干将,大多是能文能武的。

  这位有近重信,既有实践经验,也有理论总结。他的如下观点,就透着新颖独到:

  以为技术部门净是些穿着白大褂的人,那就错了。技术部门首先应是公司交流和联系的桥梁,是实验工厂。

  运用机械来代替人工操作,并不在于什么自动化和省力,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

  (八)、重建大王百濑结他受命于危险之际,面对一个不景气的企业,大刀阔斧地整改,小习翼翼地重建,终于使权威人士认为十年也不能做到的事,在不到五年即变成事实。

  松下电器的许多关系企业,都是重建产物。在松下接手之时,这些企业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需要下一番重建功夫。

  而松下电器公司,就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