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直福德罗汉与其他剃发披袈现出家僧相的迥异,他俩风帽遮顶、龙袍加身、
颌下长须,脚踏粉底乌靴呈帝王相,据传说是清康熙与乾隆皇帝。他们为什
么也列座于罗汉行列?对前两位洋罗汉,有人说是在元代,凡是西方来者, 
一律认作佛徒之故。也有说是这两位对中外文化交流起过卓越贡献而为之纪
念。后两位帝王笃信佛教,他们希冀在身后也能成佛,便利用天子权威,硬
是挤进罗汉群中。不过雕塑艺术家大胆地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康熙脸部
添加几点隐约的麻点,极尽讽刺嘲笑的能事,显示出民间艺人的聪明智慧与
斗争精神。
罗汉究竟有多少尊?十六、十八还是五百?或许还有更多,佛经中虽有
述及,但没有明确的数字,这是一个玄奥的谜题,可能永远无法解开,只能
让人们在奥秘的臆想中驰骋吧! 
(董健身) 
密宗是佛教的一宗吗?

密宗,也称密教,国际上一般通称怛特罗佛教,也有名之为真言宗、持
明乘、密乘、果乘、金刚乘的,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的后期阶段,也是最高
阶段。佛教有显宗、密宗之分。显宗是释迦牟尼佛(应身佛)所说的种种经
典,密宗是毗卢遮那(大日)佛(法身佛)直接所传的秘奥大法,是“真实” 
言教,故名。其主要特征,是有高度组织化的各种咒术、坛场、仪规等。此
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以密
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修行者,要作本
尊的姿态,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意作本尊或种子字
(意密),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就能即身成
佛。中国的密宗已在明代失传,现在流传的是西藏的藏密和从东邻日本重新
引进的东密。自19 世纪以来,密宗在比利时、希腊、法国、美国、英国、意
大利等欧美国家风行,建庙设坛、弘法传教,颇受西人欢迎。
密宗是否属于佛教的一宗,颇有争论。佛教界人士是持肯定态度的,他
们承认密宗是大乘佛教的一个支派,承认西藏的喇嘛教是佛教在该地的异
名,佛教徒不论信仰何宗何派,对密宗都虔诚崇敬,而教外人士,却颇有异
议,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相异见解,有人认为密宗已从佛教的大家庭中演
化派生出来,与印度教结合为一个新的宗教,这是否定论者。也有人认为密
宗已部分丧失佛教的固有色彩与理论,是一个界于佛教与印度教之间的骑墙
教派,这是异化论者,争论颇为激烈,尚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结论而为悬案。
根据佛教经典,密宗是由初祖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传授给金刚萨埵
(又名金刚手、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持等),金刚萨埵是大日如来的内眷
属,是诸执金刚的上首,居住于金刚法界宫,亲蒙大日如来教敕而结诵传持
密乘,成为传授密法的第二祖。释迦牟尼逝世后800 年,印度有龙树菩萨(又
译龙猛)出世,据《龙树入龙宫华严经》说:龙树入灵山,山中有塔,得
大乘经典。后有大龙菩萨接至入海,龙宫中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之经
典,无量之妙法授之。龙树受读90 日,通解甚多,于是出南天竺,大弘佛法, 
摧伏外道。以后,龙树开南天铁塔而亲向金刚萨埵面受密乘,为第三祖。龙
树传弟子龙智,为第四祖。再过数百年,龙智700 岁,传付第五祖金刚智。
唐玄宗开元年间金刚智和善无畏、不空先后来中国,为著名开元三大士,从
此密宗在中国流传。唐贞元间日本僧人最澄和空海将密法传入日本,称为东
密,而藏密是由印度僧人直接传入西藏,经数代苦心经营而成喇嘛教。据此, 
佛教界人士认为密宗传承有坚实的历史因缘和文献记载,名正言顺地归属于
佛教。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其名著《佛教常识答问》中肯定密宗
是中国传统佛教十宗中的一宗。而现代高僧圣严法师更进一步阐述说:我们
不能说西藏的密宗不是佛教。除了无上瑜伽这部分,他们的教理和行法,组
织严密、层次分明。特别是在教理方面,以中观为根本,以瑜伽为辅佐,这
是汉传佛教所未见的。他们对于僧伽的训练和教育,也极其严格而有系统化、
层次化,所以有坚定的信心和一定的法门。圣严法师这种对密宗的崇高评价
得到佛教界的公认,这是肯定派的代表论。
但是,即使在肯定论中,也产生一点小小的分歧。关于龙树南天铁塔之
说,有人认为这是密宗学者附会龙树入龙宫得方等等经典的传说而托古以自
重。所谓龙宫,实际上并非大海中神龙王宫,而是北印度龙族土邦君主的宫
阙,该族秘藏着大日如来传承给金刚萨埵的密典,龙树历尽艰险感动该邦首
领大龙而得之。这在神秘的迷雾中透露出一丝曙光。

某些教外学者从佛教的创始与密宗的形成与教义内涵作了详尽的分析。
他们引述《长阿含经》所载“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
自话,召唤鬼神,或复驱遣,种种祈祷。。或为人咒病,或诵恶咒,或诵善
咒,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多宅符咒,或火烧,鼠咬。。或诵梦书,或相
手面。。沙门瞿昙无如此事”,从而说明佛陀在世时,反对神秘,否定神权, 
破斥方技之术,一切咒语术数之学均被排斥。后来由于外道加入佛教出家者
渐多,带入了某些密咒,继而迫于新兴的印度教因教义简明而吸引大量信众, 
佛教不得不吸收民间信仰诸神的特点而形成曼陀罗组织,从而走上大乘佛教
密教化的道路。最后又结合印度教的性力派而形成无上瑜伽,密宗逐步完成
了它的全部形态而自成一派。对此,业露华、李冀诚、丁明夷等学者主张: 
密宗是印度佛教和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相结合的一种宗教形态,它已不是正
宗的纯正的佛教,但还保留大量的佛教教义和仪式。
方立天教授更进一步认为:自10 世纪末起至11 世纪前期,以掠夺破坏、
排斥异端的伊斯兰教国家对印度的周期性侵略,密教需要和印度教加强联
合,共同对敌,这样也就愈来愈同化于印度教。这是一种同化论说法。
圣严法师则认为:密宗中的男女双修法不是根本佛教的修行方法,所以, 
后来西藏的宗喀巴加以改革,予以废除并禁止僧侣结婚。至于密教的气、脉、
明点,佛教不否定其作用,但也不肯定其必要。这是一种公允的持批判性的
论点,没有把密宗排斥出佛教的范畴。
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日益落实,佛教和佛学研究正出现前所未有的繁
荣,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必将指日可待。同时,佛教以其东方宗教的独
特色彩和精深博大的教理而吸引西方社会,密宗的神秘仪规仪式和特殊效应
更像一种新鲜药剂,吸引着沉溺于堕落、暴力、混乱、污染的苦恼的西方人
士,许多科学家也纷纷投身于此中的修持和研讨,这对破解佛教和密宗之谜
将起到一种有利的促进作用,让人们拭目以待而欢迎这种非常可喜的景象。
(董健身) 
《大乘止观法门》是伪书吗? 
《大乘止观法门》的作者慧思(515—577 年),元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
县人。15 岁披剃出家,20 岁受具足戒,勤奋好学,通达三藏。他一生主要时
间是花在研究和讲说《大品般若》、《法华经》等大乘经典上,数年间竟诵
满《法华经》1000 遍,受到人们极度钦敬。据《高僧传》卷廿一说:“因读
《妙胜定经》,叹禅功德,便尔发心,修寻定支。”从而使他由教入禅,走
上了禅教并学、止观双修的道路。他给后人留下了《四十二字门》、《随自
意三昧》、《立誓愿文》、《三智观门》等著作9 种,影响颇著。但其中的
《大乘止观法门》却颇有争议,有肯定慧思所著,也有疑为伪作,聚讼争议, 
迄今尚无定论。
《大乘止观法门》共两卷,深入解释止观二门的精义。在宋以前的僧传
及经录都无此书的记载,国人无从得见。据遵式在该书序言中说:“我太师
惜之无闻后代,从大悲心,出此数万言,目为《大乘止观》,亦名《一乘》, 
亦曰《曲示心要》。。噫斯文也,岁月遥远,因韬晦于海外,道将复行也。
果咸平三祀,日本圆通大师寂照,锡背扶桑,杯泛诸夏,即登鄮岭,解箧出
卷,天竺沙门遵式,首而得之。度支外郎朱公幁冠首序,出俸钱模板,广而

行之。”据此可知,本书曾流失海外,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 年),才由
日僧寂照将书授予遵式,又20 年后,才在天禧四年(1020 年),由朱泚出
资刊印此书,从此流传国内。
著名佛教史学家汤用彤在《隋唐佛教史稿》中说:《大乘止观法门》“引
《起信论》频多。按《起信论》出书约在慧思晚年,《止观法门》一书,恐
非思所作,此日本僧人早有言之者”,因而否定慧思所著。但据方兴先生考
证:《起信论》译出年代,约在公元550 至554 年之间,此时慧思正当盛年, 
约为36 岁到40 岁左右,活动频繁,在光州大苏山一带讲说摩诃衍义,可证
汤的所谓《起信论》译于慧思晚年之说不能成立。至于所谓日本僧人早有言
之者一事更不足取,因为日僧宝地房证真在其《三大部私记》中早已逐条批
驳,论证确凿。
佛学家吕澂在其遗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说:现在的慧思著作里有
《大乘止观法门》,完全依照《起信论》的说法结构而成。从它的文义上看, 
当然是后人托名伪作,但是将慧思的议论和《起信论》联成一起,就思想脉
络说,也并不是没有由来的。吕澂主张《起信论》是粱隋之间人依据魏译《楞
伽》而伪作的,并依前述汤先生所说出书约在慧思晚年,当然从而否定。
学者郭朋的态度颇不明朗,他在《隋唐佛教》中认为:因为在这部书里, 
也谈了“真如受熏”、“阿黎耶识”等属于《起信论》的思想内容,所以在
佛教史上,曾有人认为它不是慧思的作品。虽然从有关史实推之,也有这种
可能,但是这里姑且还是把它当作慧思的著作来对待。这是一种模棱两可的
怀疑论调。
在《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所收的石峻等先生的文章对该书举出如下
三点理由说:(一)《高僧传》、《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书均
未收录,而在国内又早已失佚,直到宋咸平年间才从日本传入,其真伪的疑
点颇多;(二)慧思主禅定,认为一切智慧皆从禅定生,而《大乘止观法门》
却主张定慧互生,理论体系自相矛盾;(三)慧思的主要著作如《诸法互诤
三昧法门》、《法华经安乐行义》等书中,都未涉及到《大乘起信论》的思
想,而《大乘止观法门》却揉合了天台教观与《大乘起信论》中的阿黎耶识
与染净二法等思想,显系思想观点不同的他人所撰。因而断定:“此书伪造
的可能性很大,不能当作慧思的著作来对待。” 
在一片否定和伪造声中,史学家任继愈却中流砥柱,在《汉唐佛教思想
论集》中明确地表示:“或疑此书为伪作,作者认为此书可信”,憾其未作
进一步说明。
学者方兴的态度最为坚定明朗,他从理论和史实全面地列举理由批驳石
峻论点说:(1)慧思著述该书时的思想已由龙树的实相论转变为马鸣的缘起
论,故不为当时盛行的智顗天台宗学者所接受,因而不合时宜不能广为流传, 
《续高僧传》等诸书也就不予著录,这是不足为奇的;(2)慧思所说一切智
慧皆由禅定生的理论是针对江东的论师轻视修持、诋毁禅定的行为所作出的
批判,故把禅定的作用提到绝对高度。实际上,他在修禅过程中,处处突出
“观身本”、“观心身”等“观”字,而观即慧的异名,也即是在观上狠下
功夫,才能由定生慧,他的思想并无矛盾;(3)慧思后期,与《大乘起信论》
译者真谛三藏互相参访,因而思想逐步接受《起信论》的观点而反映在《大
乘止观法门》中。方兴认为:印度人的作品,也有不少是托名伪造,即使译
过来,也难以保证其正确,而中国高僧如智顗、法藏等人的著作的质量不一

定比印度人差。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大乘止观法门》对天台宗性具、性
恶的思想,禅宗无相、无住、无念思想的形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是一
部重要的著作。
总之,有关《大乘止观法门》的真伪问题,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分
歧,有待于研究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董健身) 
佛门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 
佛陀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经弟子阿难等人火化后,获得舍利子无数, 
据说分成三份,一份升天,一份入龙宫,一份留存人间。其人间一份,由摩
揭陀等8 国均分,各建佛塔以志永久纪念。目前在我国陕西扶风和北京尚珍
藏佛指舍利和佛牙舍利。在苏州的虎丘塔内,还发现迦叶古佛舍利,这在全
世界还是第一次,弥足珍贵。历代高僧火化后也时有舍利出现,如后秦鸠摩
罗什的舌舍利、唐玄奘的头骨舍利、民国太虚的心脏舍利和印光的五色舍利
等。解放以来,舍利也屡有出现,文汇报1991 年1 月22 日及台州佛教通讯
分别刊载新加坡宏船和五台山净如两法师火化出现舍利的消息,前者480 
粒,后者多达5000 余颗,色彩缤纷瑰丽。
舍利子是怎样形成的?千余年来,一直是佛学者和医学、生物界研究者
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舍利子是长期修练气功的结果。其理论基础是气功家在
修练气功过程中,在调神、调息和调身的气功三要素要求下,人的思维活动
长期处在守窍运气、松静自如、恬淡虚无的绝对入静境界,最大限度地获取
自然界的真如能量,达到天人合一,内外身心充分和洽,精气神相依转化, 
从而生发出大无外、小无内的混元(阴阳环抱的太极)现象,这样全身的精
神和物质力量逐渐凝结聚集而出现舍利子。
这种纯从气功学的理论解释看似颇有见地,然而从历史文献和气功实践
来检验,不论是中国的儒释道各家气功还是印度的瑜珈术,都从未发现有人
在气功修练逝死火化发现舍利的现象,即使在道家的经典或史籍中也无此事
实。也许神仙早已羽化而不必火化之故。总之,上述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香港某报曾发表《佛门舍利子本是钙化结石》一文。该文认为,“所谓
舍利子,其实是人体内的结石,尤以肾结石和胆结石为多”,其原因是:“因
为僧人起居以坐为主要姿态,而吃进体内的又多是植物纤维,不易消化,加
之长期取坐姿,体内纤维堆积过多,久而钙化成结石。”文中还举例说:最
近在香港圆寂的保贤法师,火化后发现为数达八九十粒舍利子。但是没有说
明保贤的死因和有否结石症。
著名老中医董竟成在《法音》撰文,以其渊博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
经验说道: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凡人体内患有此二种结石之一者,必然
发生剧烈疼痛。肾结石有肾绞痛和血尿出现,胆结石也要发生胆绞痛或黄疸, 
都无法忍受其痛苦而求医诊治,绝不可能贻留到死而不去治疗的。而且,如
果舍利子即是结石,无论是生在肾脏或胆囊,都不会没有反应,也不可能长
期忍受痛苦而不延医求治的。据文献记载,有些高僧死后火化所得舍利,为
数竟达数百甚至数千颗。如此众多的舍利子,若说都是结石形成,试问体积
有限的肾脏或胆囊如何容存?而且这些僧人,生前健康,都未闻发现结石症

状,这又如何解释?医学理论告诉人们,泌尿系统结石系人体代谢失常,尿
路梗阻或感染等原因,使尿中盐类沉积而成。至于胆结石,是胆汁郁积,胆
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胆汁含量相对或绝对地增多,呈现饱和状态,就
容易析出结晶,从而形成了结石。由此可证,所谓植物纤维堆积过多,久而
钙化成结石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董医师断言:有些以坐禅甚至通宵坐禅
而不卧为修持的僧人,他们吃的也是素食,多是植物纤维,然而死后火化, 
却不一定发现舍利子,而出现舍利子的人,也不一定是以坐禅为主,甚至也
不一定长期素食。据资料记载,有些整天卧床吃花素念佛的老妪死后火化也
有出现黑色舍利的,可见舍利子的形成,与长期取坐姿与素食没有必然的联
系。
佛教典籍对舍利子的产生另有解释。据《元镏绩霏雪录》曰:“舍利, 
按佛书室利罗,或设利罗,此云骨身,又曰灵骨。有三种色,白色骨舍利, 
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又《金光明经舍身品》说:“此之舍利,乃是
无量戒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