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西拿基立入侵(王下十八13~十九37;代下卅二9~21;赛卅六~卅七):西拿基立在位前四年,终日埋首策动制服巴比伦。但主前七○一年,却举兵前往镇压西方的暴乱(注六八)。他首先解决为首的推罗,粉碎那里的反抗势力。推罗王努尼(Luli)只好逃奔塞浦路斯。当时,联盟中较为温和的份子——比布罗斯王、亚瓦底王(Arvad)、摩押王、以东王和亚扪王等——都纷纷投降。其后,西拿基立沿地中海南下,对付另一座领首的城邑——亚实基伦,将它的王西奎亚(Sidqia)俘掳至亚述。西拿基立控制了沿岸地带后,便转向内陆,进攻居第五位的耶路撒冷城。中途稍作停顿,围困拉吉(注六九)。当时,他收取自犹大来的贡物,说明希西家承认反叛的主张是错误的(王下十八14~16)(注七十)。约在同一个时候,希西家释放前以革伦王帕地(Padi)。帕地因为拒绝参与叛变,曾被联盟军解递囚禁在耶路撒冷(注七一)。但希西家这种臣服的表现,未能满足西拿基立的要求,他差遣三位将领(注七二)率领大军,进行心理战术,威胁希西家及其百姓(王下十八17~37;代下卅二9~16;赛卅六1~21)。他们的恐吓为要使百姓惊惶失措,也催逼了希西家求问以赛亚。王从他口中获得神的安慰。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西拿基立风闻特哈加(Tirhakah)(注七三)率领埃及军前来援助联盟军,他只好暂时放弃耶路撒冷,转而迎敌。然而,当时他致函希西家,重
图十五 先知活动之城市
申众将领威吓的话。手中持著书信的希西家,再度寻求神的印证。神的话透过以赛亚临到。这一次,先知安慰王说,西拿基立不会攻陷耶路撒冷,甚至不能靠近它(王下十九8~34;赛卅七8~35)。
从西拿基立的报告中,我们得知他的确迎遇埃及大军,并且在以革伦的以得卡平原(Eltekeh)歼灭他们(注七四)。他也提及征服磷近的城邑,如以得卡、亭拿和以革伦,并且恢复以革伦前王帕地的王位,立他为征服地的统治者。西拿基立又记载说,除了无数的村庄外,他又攻陷希西家六十四座坚固的城邑,俘掳二十万百姓。然而,圣经的记载作最后的报导说,「耶和华的使者」击杀西拿基立的军兵不下十八万五千人,因此,战事突告终止(注七五)。关于这个结局,西拿基立避而下谈是意料中的事。但他的自述间接印证了事实,因为他并没有自称攻陷耶路撒冷,事情就显得不寻常了,因为从开始,耶路撒冷就是他主要的目标之一。他的报告仅提及在耶路撒冷围困希西家,「尤加笼中鸟一样」(注七六)。
5.希西家的疾病与声誉(王下廿;代下卅二22~33;赛卅八~卅九):希西家的生平中,另载有两段插曲,与这次亚述战役是唇齿相关的。第一段插曲是关于一场严重的疾病,幸亏神施恩的手医治,王才得以痊愈。时间是正逢西拿基立入侵,或许稍前(注七七)。希西家祷告神,求痊愈,神藉着以赛亚回覆,答应延长他的寿命十五年,并解救他脱离亚述的权势。希西家为国忧心如焚,以致他的病更重了,因为国家不能没有领袖。神体恤希西家情绪上的不安,所以给他一个特殊的记号,证明应许必得实现:日晷住后退了十度。
另一段插曲是关于巴比伦王米罗达巴拉但(Merodach一baladan)差遣使者访问耶路撒冷。事情发生于希西家病愈后不久(赛卅九1)(注七八)。这个访问队表面上佯装恭贺犹大王复原,实际上是为巴比伦与犹大反亚述的共同旨趣而来的。巴比伦曾经年累月的与亚述争闹,米罗达巴拉但个人被卷入漩涡,已达二十年之久了。他盼望任何一方面的支援。众使者馈赠希西家昂贵的礼物,而希西家则显示自己的财富。然而,他因此遭以赛亚严厉的谴责。先知说,有一天这些使者的国要来夺取一切的财宝。一世纪后,伟大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2)得势,事情便如期发生了。
三、先知以赛亚与弥迦(Micah)
1.以赛亚:如前文所显示的,先知以赛亚对国家非常重要。他曾经规谏亚哈斯与亚述联盟的错误,他也忠告和安慰希西家。这些片段的插曲,显然只代表着无数性质相同的事件。例如,以赛亚必定与敬虔的约坦有接触;而且,与希西家所倡导成功、讨神喜悦的改革更不可分。虽然亚哈斯公然的蔑视以赛亚,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他的影响。很可能当希西家年仅十二岁,就得以被立与亚哈斯共同摄政,这与以赛亚也大有关连的。希西家独自执政的时候,以赛亚曾经强烈地反对与埃及联盟(赛卅1~7;卅一1~3):这显然影响希西家拒签主前七一一年的盟约。然而,以赛亚却因此遭假先知的评击(赛卅8~11),希西家对主前七○一年的联盟改变态度,可能是深受假先知的影响。但希西家招惹麻烦后,转向以赛亚求助,先知并没有与他作对,反而全力合作。他了解王的难处,体会他的真诚,这些都足以激动他伸出援助之手了。
2.弥迦:当时,另一位活跃的先知是弥迦。他在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的统治下作先知(弥一1)。他开始工作较以赛亚晚,但却与他同时期。弥迦来自犹大西南部的摩利沙村(Moreshath)。他不像以赛亚,常出现于宫中;但耶利米(廿六17~19;比较弥三11~12)曾提说他富有影响力,特别是对希西家。弥迦主要的信息是关于百姓的罪。尤其抨击社会的恶习与对耶和华的不忠。他所强调的,和锋锐地预言即将来临的刑罚,都与以赛亚的信息不谋而合。
四、玛拿西 主前六九七~六四二(王下廿一1~18;代下卅三1~20)
玛拿西继承父亲希西家,统治五十五年,是犹大和以色列君王中,执政最长的。起初的十一年与他父亲一同摄政(注七九),因此,他是第五位相继以这种方式开始统治的王子。
1.宗教上的失败(王下廿二2~16;代下卅三2~10):在宗教的事情上,玛拿西并没有效法他那敬虔的父亲,反而追随那违背律法的祖父亚哈斯,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他恢复希西家所毁灭的可憎的异教物品;遍地设置巴力祭坛,甚至安放在圣殿中;承认亚扪的神只摩洛,在欣嫩子谷献上孩童为祭;他推行各种异教的占卜术,甚至在圣殿中,竖立迦南女神亚舍拉的像。凡抗议的,都遭杀害,因此,他流了许多无辜人的血。根据传说,以赛亚是被杀中的一位。这一切都显明,亚述流行的宗教活动,和腓尼基较原始的巴力美耳刻崇拜,这两种综合性的影响,在当时是显露无遗。圣经说,玛拿西引诱百姓行恶,较若干世纪前,神驱逐出境的列国更甚(王下廿一9)。神的先知不厌其烦地警告王的所作所为,无奈都是忠言逆耳。
2.刑罚与悔改(代下卅三11~20):神的刑罚并不迟延(注八○)。玛拿西被亚述王(注八一)掳去(注八二)。这一次俘掳的实情不详。可能是出于西拿基立的儿子以撒哈顿(Esarhaddon六八一~六六九),或孙子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六六九~六二三),二人相继统治的时候,亚述国的势力达到颠峰时期。两位统治者成功地策动战役,南至埃及地,这是亚述国中史无前例的;亚述巴尼帕甚至在东方险峻的以拦山脉中,有重大的战绩。
有利于以撒哈顿俘掳玛拿西的说法,是这位统治者除了列出二十一位君王外,更特别提及玛拿西是他的藩属。他又说,这些王必须在主前六七八年,个别供给尼尼微珍贵的建筑材料(注八三)。然而,行文之间,并没有流露出一种俘掳的意味,虽然或许果真是如此。倾
向接受亚述己尼帕俘掳玛拿西的说法是,他平息地中海南部诸国的事实,玛拿西可能也牵涉其中(注八四),这是一种轻易导致被掳的场合。叛乱之火漫延得非常辽阔,甚至包括东方的巴比伦,相持了五年之久(六五二~六四八)。既然圣经记载只提及策动掳掠的「将帅」(sare),可能亚述王并未在场,因此解释了为何没有官方的记录存入亚述的档案中。另一方面,第二种观点与圣经的故事较易吻合,暗示玛拿西的被掳发生于统治的末期,在他实行偶像崇拜多年之后。若坚持第一种说法,他被掳的时候,在他作王五十五年中直接统治的第十七年发生的;第二种说法则在他统治的第四十六年发生。
事隔不久,玛拿西获准返回犹大国,因为他在被囚的时候,深深懊悔,因而赢得神的欢心。他复职后,立即寻求补救罪行的方法——清除异教崇拜物品、恢复圣殿中真正的崇拜。他归回后,以这种方式统治的年限不详,可能是四、五年(注八五)。
五、亚们 主前六四二~六四○(王下廿一19~26;代下卅三21~25)
亚们(Amon)继承父位,但只执政两年。他恢复他父亲治下极力推行的偶像崇拜,显然丝毫不为后期的改革影响。甚至他的臣仆也厌恶他的所作所为,因为其中一些人共谋将他杀死在宫中。但是大部份的百姓,并不准许任何刺杀行动,所以也杀戮这些谋叛者的性命。
亚们八岁的儿子约西亚(Josiah)接续他作王。
第五节 巴比伦开始强盛
主前六四○~五八六(王下廿二~廿五;代下卅四~卅六)
约西亚登基后,犹大国的历史便进入了尾声。亚述已不足为惧了,因为亚述巴尼帕的晚年,鲜有军事活动,自他以后至主前六一二年,尼尼微失陷的时候,相继统治的都是庸君。然后,巴比伦却一跃为世界的领袖,产生了所谓新巴比伦帝国时期,这种权势的转移,发生于约西亚三十一年统治的末期。因此,他在位期间,免受外来的干扰与危险,但其后的三位继承者,却深深卷入这个新的权势之中。最后,犹大终于被巴比伦俘掳了。
一、约西亚 主前六四○~六○九(王下廿二~廿三30;代下卅四~卅五)
约西亚治下的三十年,是属于犹大国所享受过最美好的日子之一。它的特色是平静、富庶和改革。没有外来的敌人宣战,百姓可以集中力量建设,而约西亚则重新制定摩西律法所命令的规条,以讨神的喜悦。
约西亚年方八岁便受封为王。因为亚们恢复玛拿西早期的劣行,所以偶像崇拜非常猖獗。但透童约西亚显然有敬畏神的谋士,取代了他父亲的影响,因为约西亚回转跟随耶和华。年仅十六,他便独自「寻求他祖大卫的神」(代下卅四8)。到了二十岁,他开始洁净那路撒冷和犹大,清除他父亲与祖父引进国内的异教物件(代下卅四3~7)。在国内获得成功后,约西亚甚至在北方的以色列执行类似的任务,废除祭坛与假神像(注八六),当时亚述的管辖权已是名存实亡了。
1.约西亚的改革(王下廿三25;代下卅四8~卅五19):约西亚年二十六岁的时候(主前六二二年),对所成就的事十分满意,但眼看仍然有百废待举,故此付出更大的努力,带来犹大历史中,号称最彻底的改革。这一次特别的努力,主要是因为发现(注八七)「摩西所传耶和华的律法书」(代下卅四14)(注八八)而深受影响。当
图十六 尼哥的路线和约西亚之争战
工作人员修补圣殿的时候,大祭司希勒家(Hilkiah)发现了律法书(注八九)。书记沙番(Shaphan)将书卷带到王面前诵读。约西亚发现当时所行的,与书卷所规定要求的背道而驰,心中甚感烦扰。王寻求女先知户勒大(Huldah)的忠告,她警告说,因为这种背道,刑罚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在约西亚的日子,刑罚不会来临,因为他曾竭力按神的心意行。其后,约西亚向百姓诵读律法,并颁布命令,实行改革。
所有异教的物件,都自圣殿、耶路撒冷城及遍地彻底清除;异教的祭司被革职,举行宗教淫乱的房子被摧毁;在欣嫩子谷向摩洛献孩童的祭礼被废除;排列在圣殿的进口,献给太阳神的马匹被移走并将战车焚烧;最后,在耶路撒冷外,所罗门为假神所立的邱坛都被拆除了(王下廿三4~14)。
约西亚并不因在犹大实施了改革而心满意足,他眼看亚述已是强弩之未,便乘此也颁布北方的改革计划。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久为金牛犊崇拜中心的伯特利;根据三百年前的预言(注九十),约西亚在耶罗波安一世所立的坛上,焚烧假祭司的骸骨,然后毁灭祭坛与邱坛。
可能约西亚改革最有意义的一面是遵守逾越节(王下廿三21~23;代下卅五1~19)。按记载,自先知撒母耳的日子以来,百姓从未如此慎重地遵守逾越节(注九一),神起初的命令是要百姓每年恭谨地守逾越节,但百姓却视若无睹,约西亚命定当年的节期要按规而行。
3.约西亚之死(王下廿三28~30;代下卅五20~27):约西亚是能干的君王。他所推行的扫荡式的改革,绝不是一位平庸之君所能促成的,况且当时反对之声必定四起。正如上述的,甚至以色列昔日的省份,也感受到他的权势,因而扩大犹大影响力的范围。然而当他不自量力,企图在某方面左右世界局势之发展的时候,却自取灭亡了。
事情牵涉到主前六○九年,他竭力阻止埃及的法老尼歌二世(Necho 2)北上。尼歌进军为要协助亚述,尝试压制巴比伦成为世界上的新领袖。主前六一四年和六一二年,亚述的两个要邑一亚述和尼尼微,先后被玛代人(Medes)和巴比伦人攻陷(注九二);而亚述的残兵败将,在亚述乌巴列二世(Ashur…uballit 2)的率领下,逃奔西方的哈兰(注九三)。主前六一○年,巴比伦王拿布波拉撒(Nabopolas… sar)攻下了哈兰,结束了亚述的国运。主前六○九年,刚继承森美忒库一世(Psammetichus I)的埃及新王尼哥(注九四),挥军北上帮助亚述的残兵,目的为要使埃及取代巴比伦,重登世界煊赫的地位。约西亚尝试在具有战略性的米吉多拦阻埃及,这或许暗示他仍然亲善巴比伦,但犹如螳臂挡车自取灭亡。尸首被运回耶路撒冷安葬。
二、第七世纪的众先知
约西亚的日子是先知活跃的时期。主前六二七年,约西亚第十三年(耶一2),耶利米(Jeremiah)开始传道,直至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陷于巴比伦为止,西番雅(Zephaniah)也以约西亚的统治(番一1),定他写书的日期,可见他与耶利米差不多同时开始,至少是在约西亚改革之前,因为他也提及异教的礼仪仍然风行国内(番一5)。那鸿(Nahum)并未以君王之年号定他写书的日期,但将他安置在约西亚时期,是最适合不过的,因为全书的主题是关于尼尼微的失陷,事发于主前六一二年,约西亚逝世前三年。哈巴谷(Ha… bakkuk)的预言必定是在约西亚统治的末期,或相继统治的约雅敬(Jehoiakim)期间,因为他提及迫近眉睫的巴比伦侵略(哈一5~6)。
如此密集的写作先知共同见证,是以色列或犹大史无前例的。其中的意义是,神要藉此给予犹大最后且最严重的警告,刑罚必速速来到。约西亚能改革成功,显然大部份要归功于这些勇敢坚贞的先知。王当然必须以身作则,但这些先知也予以极大的帮忙,鼓励他的运动,劝告百姓接受。例如耶利米严严斥责那触目皆是、罪无可恕的偶像崇拜(耶二5~13);警告百姓,若不立刻悔改,刑罚必然临到(耶三1~5,19~25)。西番雅预言,犹大必受严厉的处分,因为她的罪(番二4~三7)。那鸿的警告较间接,预言尼尼微的灭亡;但显然这是传讲神必刑罚几为非作歹的人之信息。哈巴谷再度直接谈论巴比伦,作为神公义的工具,来对付犹大(哈一1~11)。
三、约哈斯 主前六○九(王下廿三31~33;代下卅六1~3)
约西亚有三个儿子,各按其时统治犹大。以色列或犹大诸王中,没有任何一人有这样特殊例子(注九五)。但是他们三人都不效法父亲顺服神。
第一位执政的是二子约哈斯。百姓放弃长子,拣选年二十三的约哈斯承继约西亚。然而他在位仅三个月。因为自从约西亚失败后,法老尼哥便管辖犹大,他命令长子以利雅敬(Eliakim)取代约哈斯。以利雅敬后来改名为约雅敬(注九六)。尼哥显然有某种理由,认为约哈斯会与他处处为敌,而长子则会与他充份合作(注九七)。当时,尼哥命令犹大进贡,要求一百他连得银子,一他连得金子。而约哈斯被掳到埃及,死于该地,应验了耶利米的预言(耶廿二11一12)。
四、约雅敬 主前六○九~五九七(王下廿三34~廿四7;代下卅六
4~8)
约雅敬即位时年廿五岁,比被废的弟弟大两岁。约雅敬在神面前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