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今世界正处于这样一个紧要关头。然而,灾难使人类认识到神的力量, 

于是历史又重新进入神的时代,开始新的循环。 

     显然,以上这些观点对乔伊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乔伊斯认为, 

在人类历史的交替更过程中,情欲是创造人类的源泉,战争是消灭人类 

的力量,而主宰一切的是神的力量,他以雷鸣电闪开创了世界。因此, 

 《芬尼根们守灵》就是从一长串雷声开始的。“《芬尼根们守灵》与维 

戈的循环、与永无休止的沉浮降升,有着对应的关系”。书中所有的人 

都经历升降沉浮的过程。从芬尼根、爱尔政治家帕内尔、凯撒大帝、耶 

稣,直到日、月、星辰、潮汐以及生命 (始于土壤又归于土壤)。无休 

无止的升降、沉浮、兴衰,在乔伊斯看来就是人类和自然界活动的模式。 

乔伊斯不仅在内容上而且试图从文字形式上表现这种循环,从而提出了 

 “循环”这一含义在小说中的地位。 

     为了充分表达生与死变化莫测、循环往复这样一个哲理,齐伊斯采 

用循环描写:全书没有开头、没有结尾,开始的一个词与结尾的最后一 

词可以连接起来成为句子,使整个作品成为一个循环体。全书起首是这 

样一个无头无脑的句子“河流,经过夏娃、亚当处……”而全书结尾是 

一个半截句首,最末的一字是在英语中必须放在名词之前的定冠词the, 

其后不但没有任何字样,而且没有任何标点,这就迫使读者不得不回头 

去接读首句,从而获得历史如长河而又循环反复的印象。象首句这样循 

环接轨的句子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乔伊斯甚至说,读者可以从此书中任 

何部分开始阅读,进入循环,可见小说已完全无时间顺序可言,同样地 

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为了充分表达恶梦的特点,齐伊斯还使用时空错 

乱、层次交错、任意联想等意识流手法。在这场“宇宙史”般的恶梦中 


… Page 32…

充斥各种各样光怪离奇的情节。乔伊斯认为,要表达这些离奇的情节和 

夜间神志不完全清醒时的意识流,就必须运用离奇的语言。在书中,作 

者大量使用双关语,将多种意义注入杜撰的词汇,并利用词的谐音取得 

幽默滑稽的效果。作者还旁征博引,将大量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的人与 

事引入文中,构成象征、隐喻、暗示,等等。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作者 

认为“英语已经被我用完”,他在书中运用了多种外语,使十八种语言 

仍然杂隈,其中包括希伯莱、阿拉伯和中国文字,甚至还有亚美尼亚和 

阿尔巴尼亚等文字;再加上乔伊斯善于一语双关和多关,使文章在掺入 

了大量外国语言国家之后,更是扑朔迷离,如同天书一般。 

     这样一来,原已十分含糊艰涩的作品,更变得不可理解了。乔伊斯 

企图以艺术性最强的形式达到既定的创作意图,因而在语言的改造创新 

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乔伊斯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感受力,甚至还在童 

年时期,他就强烈地迷上了文字的历史和富于暗示的力量。他阅读字源 

辞典,研究在语言上有所创新的布莱克和韩波的作品。他尝试把五个元 

音打乱重新组合,以道出“表述原始感情的语言”。有人形容,当齐伊 

斯描绘一个字的结构时,听上去就象是一位雕塑家在谈论一块石头。对 

语言的深刻认识,导致了他在语言上的彻底创新。在 《芬尼根们守灵》 

中,他把单词拉长、缩短,如对“雷击”一词竟用了一百个字母拼写而 

成,象征雷声隆隆不断;或把它们拆散重新组合成新的混合词,赋予多 

种意义。他还打乱排印规则,重新安排词序和句法;改变单词的拼法和 

结构,形成各式各样的双关语;以多种方式使用多种语言,综合构成复 

杂的意义群。极有弹性的英语在他手中弯曲、伸缩到几乎折断的程度。 

这种做法,一方面极大限度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一方面又使它格外 

地晦涩难懂,使《芬尼根们守灵》成为乔伊斯所有作品中最难理解的一 

部。 

     此书发表后,立即表示赞赏的人果然比《尤利西斯》更少。甚至一 

贯支持的庞德和韦弗女士均表示难以理解。乔伊斯本人曾戏言此书只能 

有十一位读者。虽然乔伊斯本人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著作,直到今天, 

 《芬尼根们守灵》的许多奥秘仍未揭开。就是这部“天书”般的作品, 

使众多学者为了倾倒,心甘情愿地皓首穷经,从各种角度、各个层次进 

行研究,试用揭示其神秘的外衣。可见,《芬尼根们守灵》确实具有研 

究价值。 



                               意识流的圣经 

                            —— 《尤利西斯》 



                             生活的多面棱镜 

                     —— 《尤利西斯》的思想内容 



      “莎士比亚的艺术形象是一面高悬的镜子一样映照自然。经过司汤 

达修正之后的小说又象一面沿路疾驰的反射镜一样照出各种景象。可以 

说,乔伊斯艺术的基本形象是一面多面的棱镜捕捉到朦胧光时所映出的 

放大和扭曲的形象。” 

     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家中,乔伊斯是最具有个性的一个,关于他和他 


… Page 33…

的作品的讨论,从本世纪初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年代的人们对 

他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他的作品的褒贬批评也没有定论。批评他的人认 

为乔伊斯的作品枯燥乏味,而且难以理解,同时过多的意识流常常使许 

多读者很难把握作品的主旨。褒奖他的人则把他看成是莎士比亚以来最 

伟大的作家,对他的文学影响持赞赏态度,认为他是现代文学的开山鼻 

祖之一。一九八二年是乔伊斯诞辰一百周年,许多报纸、杂志纷纷发表 

书评,给他以极高的评价,认为乔伊斯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就象爱因斯坦 

对物理学的贡献一样,“现代文学如果没有他是不可思议的”。这种评 

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最近以来人们对乔伊斯的看法。随着岁月的推 

移,人们越来越重视乔伊斯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多人开始重 

新研究乔伊斯在文学史的价值,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内容逐渐加深。这 

些都表明乔伊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随着乔伊斯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瞩目的热 

点。《尤利西斯》被认为是乔伊斯进入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是世界文 

学宝库中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小说中的娇娇者之一。它 

标志着英国新形式小说的诞生,确定了乔伊斯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 

位。 

      《尤利西斯》写的是在有限环境中的几个人物所经历的几件事情。 

全书以三个都柏林人在一天当中的经历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出现在人物 

意识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确切 

地说是从当天早上8时到次日凌晨2时。三个都柏林人中一个是自命不 

凡的艺术家、青年教师,名叫斯蒂芬·迪德勒斯,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 

 《青年艺家的肖像》中的同名主人公,乔伊斯让他在《尤利西斯》中继 

续他的经历。另两个人物是广告经纪人奥帕特·布鲁姆和他的妻子莫莉, 

由于他们的儿子过早夭折,夫妻感情留下创伤,结婚16年性生活一直很 

不完全。布鲁姆对妻子疑心重重,怀疑她有外遇。 

      《尤利西斯》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上午八点,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郊外一处破烂的城堡式建筑里,住 

着刚从巴黎回国的青年艺术家斯蒂芬·迪德勒斯和一个医学院学生以及 

一个英国青年。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再加上斯蒂芬与父亲闹矛盾,只得 

孤身一人在外飘泊,此时他已经在一所中学里得到一份工作,靠教学所 

得维持生活。这天他回忆起母亲临终时的情景,由于他拒绝跪在母亲床 

前向上帝祈祷,不答应母亲生前的最后一个要求,因此坏了自己的名声。 

母亲的灵魂似乎他的眼前晃动,斯蒂芬感到十分内疚和惭愧,而父亲与 

他之间的矛盾也使他十分烦恼。早餐的时候,一个老妇人送牛奶进来, 

他觉得这个瘦瘪的老妇人就是爱尔兰的象征。早餐后,斯蒂芬就到学校 

中上课去了。 

     上午十钟,斯蒂芬在学校中给一个班级上历史课,从一个学生错误 

的回答中他忽然得到一个新的启示,并由此引发一连串思考。课后学生 

们冲出教室去打曲棍球,只有一个懈怠的学生留下来补习功课。放学之 

后,斯蒂芬到校长办公室去领工资,校长与他大谈经济学、爱尔兰历史、 

以及犹太人在爱尔兰历史上的贡献,最后与他在校门口道别。 

     十一点钟,斯蒂芬离开学校后,来到海边散步,他边走边思索,探 

讨着各种哲学、艺术、美学、政治问题,又由两个助产妇联想到伊甸园, 


… Page 34…

思绪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但又找不到各处问题的确定答案。小说前三 

章主要写斯蒂芬在精神上的失落感,极需寻找一个精神上可以依赖的“父 

亲”。 

     小说的主人公奥帕特·布鲁姆是个生活在都柏林的普通犹太人,广 

告商。他一生很不如意,但又时时流露出自满和优越感。儿子鲁迪幼时 

早夭,自己在二十来岁时丧失了性机能,妻子莫莉是个性欲主义者,在 

丈夫不满足她的欲望之后,便在外面与情人勾勾搭搭,甚至邀回家中寻 

欢作乐,使他的生活蒙上了阴影。八点钟的时候,布鲁姆翻身起床,到 

厨房做早餐,他想吃猪腰子,但食柜的猪腰子都已吃光了。他给莫莉准 

备了一盘早餐。莫莉娘家姓特维迪,母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父亲是爱 

尔兰军官,她在歌剧院当歌女,生性放荡,最近与歌剧院经理勃莱西斯·波 

依伦勾勾搭搭、经常来往。她在小说中出场的地点大多在床上。布鲁姆 

搞好家务事,喂了猫,便上街去买猪腰子,只买到一只,拿回家来。这 

时莫莉已经起床了,手里拿着波依伦写给她的信,告诉她今天将到她家 

排练歌曲。布鲁姆知道后闷闷不乐,便到花园散步,一边读一篇旧杂志 

上得奖的小说,一边进行内心独白,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突然,他 

听到圣乔治教堂的钟声,想起今天应该去参加一场葬礼。 

     布鲁姆从花园回到屋里,休息一会儿去出门做他的广告生意。路过 

邮局时,他取出一封信,原来他一直与一个名叫玛莎的女打字员进行柏 

拉图式的恋爱,并且用“享利·弗劳尔”这个名字和她交往。他边走边 

读,细细地品味自己与情人之间的“精神爱情”。接着他来到万圣教堂 

门口,由于他认为天主教过于看重实际利益,对门口上张贴的约翰·考 

米牧师布道广告不以为然。走过药店地时,他买了一块香喷喷的柠檬香 

喷,然后到公共澡堂舒舒服服洗了一趟蒸汽澡。 

     上午十一点,布鲁姆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在葬礼上,他思绪横飞, 

想起许多死去的亲人和朋友,又喃喃地说了许多话。中午,他来到《自 

由人杂志》和《国民报》的主编室,与编辑一起安排了有关钥匙、酒类 

和茶叶的广告。 

     下午一点,布鲁姆从报社中出来,感到肚子里空空如也,想吃中饭, 

但他还要到国立图书馆承办一件广告事务,便向那儿方向走去。这时他 

碰到以前的老相识布林太太,她告诉布鲁姆说,他们的好朋友米娜·普 

列伏依快临产了,已经在医院里住了三天,希望他去看望一下。与布林 

太太告别后,他又在街上碰见一些熟人,接着跨进马路帝边的波士顿餐 

馆。不料餐馆内环境肮脏、服务态度差,更令他不能忍受的是一批饕餮 

的食客。他赶忙从餐馆中退了出来,选择了旁边一家干净的小酒馆,吃 

了一块乳酪三明治和一杯酒当午饭。 

     下午二点,斯蒂芬在国立图书馆里和几个熟人一起讨论莎士比亚以 

及哈姆雷特的个性问题。从图书馆出来时,斯蒂芬与布鲁姆擦肩而过, 

此时布鲁姆已完成了去图书馆的商业事务。三点到四点之间,作者展现 

了都柏林生活的几个画面。牧师考米在街上与过路人见面,接着开始了 

他每日的布道仪式。莫莉此时正向一个断了一条腿的水手施舍。她的情 

人西斯·波依伦为她去买水果。四点钟时,莫莉在家里与波依伦幽会偷 

情。布鲁姆明知此事,但他胆小如鼠,不敢过问此事,反而坐在酒馆里 

想象着妻子正在如何与他人寻欢作乐。 


… Page 35…

     五点刚过,布鲁姆走进一家酒吧,边听音乐边给自己的情人写回信。 

这时一个民族主义者在谈犹太民族的罪恶,并想煽动他人的反犹情绪。 

布鲁姆忍无可忍,站出来大声地批驳那位狂妄的民族主义者,不料此人 

极为粗鲁,竟想打布鲁姆,害得他只好驱车逃走。为了摆脱这场讨论的 

不愉快,布鲁姆走到海边散心。这时三个嬉戏的姑娘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其中有一位名叫各蒂的与布鲁姆四目传情,他们心里都想象着与对方作 

爱的情节,满脑子是性欲念头。 

     晚上十点钟,布鲁姆游逛了一天,仍然不想回家,再加上钥匙在妻 

子手里,他更不想回去了。这时,他想起了老朋友米娜,便到医院里探 

望临产的她。在医院里,他看到斯蒂芬和一群医学院的学生在谈话,又 

跟着这一群人来到一家酒馆。斯蒂芬用早上赚到的工资买酒请客。布鲁 

姆注视着酩酊大醉的斯蒂芬,朦陇意识中升起了渴望做父亲的念头,不 

知不觉地把斯蒂芬与自己死去的儿子联系在一起。 

     午夜,布鲁姆偷偷跟着斯蒂芬来到都柏林的夜生活区,接着跟他进 

了妓院。斯蒂芬和朋友林奇醉熏熏地与三个姑娘讨论有关音乐的问题, 

接着又弹起钢琴。这时,布鲁姆头脑中产生了一系列狂乱的幻觉,历史 

人物一个又一个地在幻觉中出现。他幻想自己轮番地变换成男人和女 

人,而妓院的鸨母在他的脑海则一忽儿是女人,一忽儿又是男人。在幻 

觉中又出现了他的父亲、已死去的儿子和不忠实的妻子,布鲁姆坐在一 

个角落静静地幻想着这一切。接着,他看到鸨母要他们付钱,烂醉迷糊 

的斯蒂芬正要多付些钱,布鲁姆出面干涉。斯蒂芬和林奇又跟两个妓女 

跳舞,斯蒂芬发狂似地打碎了一盏枝形吊灯,布鲁姆掏钱替他赔偿。出 

了妓院,遇到两上酒后发疯的士兵,其中一个把斯蒂芬揍得失去了知觉, 

布鲁姆连忙走上前去照应。 

     在布鲁姆的帮助下,斯蒂芬恢复了知觉,但还未完全清醒,布鲁姆 

将他扶进一辆出租马车,又拿来一杯咖啡和一块面包让他醒醒酒,两人 

接着进行了一场的哲学对话。布鲁姆得知斯蒂芬还没吃晚饭,就邀请他 

到自己家中用餐,两人边走边谈论音乐。 

     午夜已过很久,两人到了布鲁姆家中,喝着可可茶继续交谈。布鲁 

姆要将斯蒂芬留下来过夜,斯蒂芬表示不愿意,但是他答应以后一定会 

来,并提出让莫莉教他唱歌,今后继续讨论与主人讨论各种问题。这样, 

两人之间“父”与“子”的关系建立了,斯蒂芬随即告辞离开。 

     布鲁姆送走斯蒂芬,脱衣上床,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莫莉。 

这时莫莉正在床上。 

     莫莉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状态中意识流不断进行。她回忆起自己 

的青年时代、早先的情人们、父亲。她现在的情人和丈夫在这些回忆中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布鲁姆提出要年轻的斯蒂芬住在家里,这使她 

感到兴奋。她回忆起下午与波依伦的通奸,想起女儿米莉,又接二连三 

地想起买东西这一类无聊举动,久已渴望和拥抱青年男子的狂喜心情重 

又出现,这使她感到宽慰。在朦胧中,莫莉仍感到丈夫对她的爱。全书 

以莫莉长达40页的大段内心独白结束。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主要刻画了三个典型人物:苦闷彷徨的报 

纸推销商布鲁姆,他的寻欢作乐的妻子莫莉,以及寻找精神上的“父亲” 

的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作者把他们分别看作现代人的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