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袋。在风神的帮助下,奥德修斯的船队很快就顺风到达了目的地,在靠
近伊塔刻岛的时候,船上的同伴出于好奇心,乘奥德修斯不注意时,私
下里打开了口袋。这时,风袋中的逆风狂吹出来,把船队吹回到风神居
住的岛屿上,风神认为奥德修斯不听从他的建议,对此大发雷霆,拒绝
帮助他。
《尤利西斯》:中午,布鲁姆拜访了《自由人杂志》和《国民报》
办公室,在隆隆的机器声中,他和主编一起安排钥匙、茶叶、酒类的广
告,显得沉着冷静,办事得体。这时,斯蒂芬给主编送来一封迪赛校长
的信,要求刊登在报纸上,布鲁姆与他不期而遇。在这里,作者还展示
… Page 41…
了都柏林市现代生活的一面,车水马龙的街道、机声隆隆的印刷所、人
语喧哗的报社。报社的主编被作者比喻为风神伊奥勒斯的化身,章节中
有关风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更使人联想到这一喻意。
第八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率领剩下的十二人上船,又被大风吹到赛克
罗卡斯岛,即独眼巨人岛;奥德修斯和同伴们上岸后躲到一位巨人波利
非玛斯的岩洞里,巨人回洞后发觉里面有人,他把一块大石堵住洞口,
吞食了尤利西斯 (奥德修斯)的几个同伴。
《尤利西斯》:下午一点钟,布鲁姆从报社中出来,准备去吃一顿
午餐。在路上,他买了一块饼喂饥饿的海鸥,搀扶盲人过马路,对布林
太太和米伊的处境表示同情和帮助。接着,他跨进波顿会馆去吃饭,饕
饕大吃的食客和脏乱的客店都使他恶心地退出。后来,他又碰见了大口
吞食牡蛎的波依伏,害得他赶忙躲避。在这一章中,饕饕的食客、大口
吞食的波依伏都被比作是食肉巨人的化身,他们在吞吃食物这一点构成
一致之处,形成对应关系。
第九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船队到达西西里岛附近的墨西拿海峡。墨
西拿海峡是极险的地方,它的两边分别是西勒岩礁和克立勃迪斯大漩
涡。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陷入大漩涡或者遇到触礁的危险。而且这个海
峡中还有两个凶恶的女妖把守着出入口,她们经常掀翻来往的船只,使
许多员丧生虎口。奥德修斯的船队通过这个海峡时,也被女妖掠走了不
少船员。《尤利西斯》:下午二点钟,在国立图书馆门口斯蒂芬与一位
诗人和几个图书馆工作成员大声讨论莎士比亚戏剧以及哈姆雷特的个性
问题。他提出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与作者本人有关,因此,哈姆雷特应
该与莎士比亚有某处关联,接着他猜想莎士比亚到底是哈姆雷特本人还
是哈姆雷特的父亲,如果莎士比亚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那么他的妻子
是否也象戏剧中那样背叛他。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斯蒂芬一会儿采
用亚里士多德比较实际的哲学理论,一会儿又采用柏拉图理想主义的哲
学理论,并且在两种理论之间游离不定。这种思想上的对立与《奥德赛》
中西勒岩礁与克立勃迪斯大漩涡的对立是相互隐寓的。斯蒂芬的这种想
法也暗示了他将和布鲁姆之间发生的关系。在图书馆门外,布鲁姆从斯
蒂芬与莫里根的两肩之间穿过,也暗示了类似于墨西拿海峡中两险对应
的紧张气氛。
第十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避开了一处名叫流浪岩的险滩,继续向前航
行,开始新的漂荡路程。“流浪岩”寓示着奥德修斯在大海中奔波流浪
的艰辛历程,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尤利西斯》:下午三点钟,通过布
鲁姆在街上游荡的所见所闻,反映了都柏林市民生活的风貌人情。他们
象布鲁姆一样为生活所操纵,不同的地点之间来回地奔波,整日显得忙
忙碌碌,似乎有许多事情要做,实际上都为一些无聊的东西所累,最终
还是一无所得。在这一章中,作者颇费心思地将几个共时的生活画面拼
凑在一起;莫莉向一个残腿的水手施舍一枚铜板;波依伦在购买鲜花、
水果,准备与莫莉约会;布鲁姆为妻子莫莉购买一本色情小说;斯蒂芬
在书摊边与妹妹交谈,妹妹告诉他家中的情况通过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
… Page 42…
生活画面,成功地揭示了在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的都柏林生活表层下是
一种空虚和无聊,他们并不是为有意义的东西而生活,反而被一种虚无
东西驱赶着到处奔波不停。在这一章中,乔伊斯引用 《奥德赛》中那个
“流浪岩”的典故,具有其象征意义。神话的流浪岩是块活动而相互撞
击的岩石,有的时候,两块岩石纹丝不动,湾内一片平静,有的时候,
两块岩石变幻无常,相互撞击。流浪岩这种变化不定的二重性,在《尤
利西斯》正与都柏林生活的二重性相应,一方面他们忙忙碌碌,井然有
序,另一方面却为变幻不定的空虚生活着。
第十一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船队经过美女神塞壬的岸边。塞壬是半段
美人,半段是鸟身,她们的歌声富有魔力,使经过的人听了歌声便要住
下而忘了回家。奥德修斯为了提防,便先用蜡把同伴的耳朵封起来,他
叫人把自己捆绑在船上,奥德修斯听到塞壬的歌声便上岸上挣扎,可是
同伴们牢牢地捆住他,这样他们又渡过了险境。
《尤利西斯》:下午四点,许多人在奥蒙德旅馆酒吧间里喝酒闲坐。
波依伦早早喝完酒,离开酒吧和莫莉幽会去了。他刚走一会儿,在街上
闲逛的布鲁姆跨进了这家小酒吧。两名风骚漂亮的酒吧女郎吸引了布鲁
姆的注意力,他一边注视这两个金发女郎,一边喝酒浇愁,思绪在他脑
中任意驰骋。他想到自己早夭的幼子以及支离破碎的家庭,深深地陷入
痛苦之中。精神上的折磨唤回他的理性,那两个挤眉弄眼的女郎在他面
前似乎黯然退去,失去了原先的吸引力。在这一章中,两位金发女郎就
是都柏林现代生活中的塞壬,酒吧间便是她们的海岛,不少都柏林人就
在她们的歌声中陷入这个海岛,忘记了“回返”的道路。第十二章:
《奥德塞》:奥德修斯的船队在靠近赛克罗卜斯岛时,被食肉巨人
波利非玛斯堵在一个岩洞中。奥德修斯和同伴们本来想乘巨人睡觉时杀
死他,但考虑到无人能搬开堵在大门的石头,就放弃了这个计划。第二
天,奥德修斯与同伴们用酒灌醉巨人之后,用火棒烧瞎了巨人的眼睛,
巨人大发雷霆,说不放他们出去。可是巨人每天必须放羊出洞吃草,巨
人站在洞口用手抚摩走出的羊子,以防奥德修斯等人乘虚逃路。奥德修
斯等人把每三只羊系成一排,羊肚下面系一个人,这样他们逃出了险境。
瞎眼的波利非玛斯发现他们逃跑后,在岸边向船队投掷巨石,幸好没能
击中,奥德修斯等人得以脱身。
《尤利西斯》:下午五点钟,布鲁姆在一个酒店中身不由己地卷入
一场关于犹太人的争辨中。这时,布鲁姆来到这个酒店中与一个朋友会
面,一群酒客下在醉熏熏地大谈政治和暴力,其中有个民族主义者表示
出对犹太族极为不满的情绪,煽动起其他人的反犹情绪。布鲁姆对这种
无理的言词愤慨至极。他认为,爱尔兰人和犹太人一样都是弱小民族,
都在受他人欺负和侮辱,他们之间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单纯地反对某
一方。基于这种看法,他挺身而出,决心捍卫犹太人的尊严。那位民族
主义“市民”乘着几分酒意与他斗起嘴来。布鲁姆冷静地应战,他说:
——门德尔松是犹太人,还有卡尔·马克思、默默但特、斯宾
诺莎,都是犹太人。救世主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是犹太人,还有你
的上帝也是犹太人。
… Page 43…
——他没有父亲,马丁说。就这样,开车吧。
——谁的上帝?“市民”问。
——是的,他的伯父是犹太人,他说。你的上帝是犹太人,耶
稣基督就象一样,是犹太人。—上帝啊,“市民”突然转身冲进酒
店。
——天哪,他喊道。那个太鬼胆敢污辱圣名,看我砸了他的脑
袋。天哪,我要把他钉上十字架,我一定要把他钉上十字架!
那位市民边嚷着边拣起一只瓶干桶,朝着正要驱车而布鲁姆狠狠地
掷去,幸好他逃得快,没有被击中。在这一章里,那些对犹太人充满敌
意的爱尔兰酒客被比作赛克罗卜斯岛上的食肉巨人,而那位大声喧哗的
民族主义“市民”则是巨人玻利非玛斯的化身。他的所作所为——拣起
瓶干桶朝布鲁姆砸去,幸未砸中,与巨人玻利非玛斯捡起巨石向奥德修
斯掷去,幸未掷中,简直是同出一辙。
第十三章:
《奥德赛》:奥德西斯的船队在海上遇到许多大风浪,船也打破,
同伴也失掉,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人漂流到费埃西亚岛的海岸上,昏昏沉
沉地睡在灌林中。第二天早上,费埃西亚国王的公主诺西卡率领众女侍
到海边洗衣服,她们边洗边闹,抛球玩耍的嬉闹声吵醒了昏迷中的奥德
修斯。诺西卡对他款待丰厚,把他带进宫去晋见父王,还设宴为他接风,
使奥德修斯感激不尽。
《尤利西斯》:下午1点钟,布鲁姆来到海边,他想从刚才那场可
怕的争吵中摆脱出来,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在河滩上无目的地
散步。这时,三个可爱的姑娘映入他的眼帘,她在海滩上抛球玩耍,发
出快乐的笑声。其中有一名叫格蒂的姑娘更使布鲁姆神魂颠倒。他看着
她“腊一般洁白的面庞与象牙一般纯洁,显得十分神圣,一张樱桃小口
宛如爱神丘比特的神弓”,引发他心中邪念和性欲,不禁多看了几眼她
的内衣。此时,格蒂也注意到布鲁姆对自己的渴求,她情窦萌发,以淫
欲的目光回报布鲁姆的“厚爱”,同时还挑逗性地伸出洁白的双腿,使
布鲁姆愈发按捺不住,满脑子都淫秽的想法。在这一章的开头,几个少
女抛球嬉戏镜头与 《奥德赛》中一模一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布鲁姆
与那位少女的亲热关系则可能是现代化社会中奥德修斯与卡诺西的友谊
的一种歪曲,从而突出现代人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第十四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船队到达太阳神赫里奥斯居住的海岛,岛
上饲养着许多神牛,又肥又胖。奥德修斯的同伴们垂涎欲滴,不顾奥德
修斯的劝阻,偷偷宰杀了一些神牛作为食物。太阳神赫里奥斯得知此事
后,大发雷霆,原来这些神牛是母性和生育的象征物,职员们偷食神牛,
自然是亵渎了生育这样一件神圣的事。后来,这些船员都被太阳神雷击
而亡。
《尤利西斯》:晚上十点钟,布鲁姆在国立妇产医院看望临产的老
朋友米娜。在医院的过道上,他看到斯蒂芬与一群医学院的学生在一起
争吵在着生育、绝育和节育的问题。这群醉熏熏的学生胡乱吹嘘,也亵
渎了生育,后来他们离散时果真响起了类似于太阳神发出的雷鸣声。这
… Page 44…
种对应深刻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斯蒂芬与另一个名叫林奇的人从医院中
出来便搭车向都伯林妓院区方向去了。布鲁姆望着他们步伐踉跄的背
影,放心不下,就尾随他们到妓院区。
第十五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的船队曾经到达一个住着魔女萨西的海岛。
若干人吃了萨西的魔酒立即变成了猪,奥德修斯因为有赫尔密斯神的灵
草保护,才抵消了萨西的魔法,使同伴再变成为人。
《尤利西斯》:半夜十二点,布鲁姆跟随斯蒂芬来到都柏林的夜生
活区,和他们一起走进了蓓拉·科亨的妓院。斯蒂芬与一个年青的妓女
跳起舞来,他边跳边想,在幻觉中又见到了母亲的灵魂缠绕着他。他痛
苦万分,内疚的心情使他感到无地自容,他发狂似地打碎了盏枝形吊灯,
然后毫无知觉地冲出大门。布鲁姆暗中替他付了钱,又跟他走出妓院,
在路上,斯蒂芬又碰到两个酒后发狂的士兵,被痛揍一顿。布鲁姆赶忙
上去照应,他俯下身去,恍惚之中,看到的似乎不是斯蒂芬,而是他早
夭的儿子,博学多才,温文尔雅,就象斯蒂芬一样。就在他们四目相对
的时刻,一种奇异的感情在他们身上萌发了。布鲁姆找到了精神上的儿
子,使他固有的父爱得到充分发挥,而斯蒂芬也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
摆脱长久以来对父亲的内疚感和罪过感。在此时,他们象《奥德赛》中
的奥德修斯与塔尔马科斯团聚在一起,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与《奥德
赛》相对应的,还有妓院鸨母蓓拉·科亨的形象,她与女妖萨西一样,
施展着现代文明社会独有的魔术,把一个个现代人变成了猪。
第三部分,斯蒂芬与布鲁姆共同回家,即《奥德赛》的还乡部分。
第十六章:
《奥德赛》:费埃西亚国王派船送奥德修斯回国,回到伊塔刻岛之
后,他先找到了忠实的牧猪人尤迈厄斯的小屋,在那里他得知妻子被求
婚者逼迫的情形和儿子外出寻父的情况。此时塔尔马科斯也回来了,刚
好到牧猪人尤迈厄斯家中打听消息,父子两人相会,决定前往宫中。
《尤利西斯》:凌晨一点,酩酊大醉的斯蒂芬在布鲁姆的搀扶下走
进了一家还亮着灯火的小吃店,他们要来了几份点心,边吃边谈。这时,
斯蒂芬已经醉醒,他十分感谢布鲁姆对他倾注父亲船的慈爱,而布鲁姆
也象看孩子似地照料他,还跟他说自己家中的事,并把莫莉介绍给斯蒂
芬,拿出她的照片给他看。接着,这一对精神上的父子手挽着手回到布
鲁姆家中。在这一章中,布鲁姆与斯蒂芬父子相认和 《奥德赛》中的情
节相互对应。另外,那家小酒店的老板就名叫尤迈厄斯,其对应关系极
为明显,那家小酒店就是名副其实的牧猪人的小屋。
第十七章:
《奥德赛》:奥德修斯乔装成乞丐,与儿子塔尔马科斯一同回家会
见妻子。因初婚外出,匆匆二十年,外貌已变,佩涅洛普真的以为他是
个乞丐,便向他打听丈夫的消息,奥德修斯也只得假造消息说她丈夫快
要回来了。同时,求婚者逼迫益甚,佩涅洛普只得把奥德修斯的大弓挂
在庭中,对求婚者说,谁能拉开大弓便嫁给谁。各求婚者都不能开弓,
而乔装的奥德修斯上前开弓,用强弓射死了那些长期想得到他的王位和
妻室的求婚者,与儿子协力雪清了多年的仇恨。
《尤利西斯》:凌晨两点钟,斯蒂芬与布鲁姆这一对精神上的父子
… Page 45…
一同回到家中。两人在客厅里小声地交谈,相互交流着在各种问题上的
意见,他们的感情在谈话中进一步得到升华,两人之间诚恳相待,感情
真挚,如同一对亲密无间的父子。接着,他到厨房中为斯蒂芬煮可可茶,
在这里布鲁姆虽然发现波依伦来过的痕迹,但他视而不见,与斯蒂芬真
情的谈话使他忘却了一切耻辱的东西。他对斯蒂芬无所不谈,最后还要
留斯蒂芬在家中过夜。斯蒂芬婉言谢绝,并表示以后会加入他们的生活
中来。斯蒂芬在布鲁姆身上找到了真正的父爱,拣回了“被现代文明社
会所摧残得奄奄一息”的家庭温暖,真正体会到天伦之乐的妙处。布鲁
姆也从斯蒂芬身上找回他多年丧失的“儿子”使他积郁多年的父爱得到
倾注,并产生满足感。送走斯蒂芬后,便上楼准备睡觉,把一天中经历
的事情告诉妻子莫莉,然后酣然入睡。在这一章的情节与《奥德赛》中
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现代的奥德修斯”布鲁姆采取了一种与奥德
修斯完全相反的处世态度。对自己妻子的情人,他没有进行面对面的决
斗,而是采取了淡忘的方法和委屈求全的态度,忍气吞声地与妻子过着
挂名夫妻的生活。这种对照中的强烈反差,正是作者点明主题的用意之
所在。
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