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人为什么要互相伤害?
我叫小小。看了你的书,我的感觉唯有用一个字来形容:哇!
尼尔,以下是你的书让我产生的问题:
1。我仍旧不明白为什么有关系的人——尤其是家人——不断的互相伤害,而关系时好时坏。是前世的业在作祟吗?
2。在你的书里,神说白色并不意谓无色,而是意谓颜色之总合。这也可以用在人种上吗?追意谓白人代表所有其它人种之总合吗?我是一个非洲裔美国人,我很好奇神为什么创造不同的人种,而他/她对目前的种族问题又抱什么态度。我知道没有一种人种是优于其它人种的,但我就是想直接听神这样说……尽管我旱就知道了。
3。你确定没有魔鬼吗?那么谁是鲁西法尔'Lucifer.译注:早期基督教教会著作中对堕落以前的撒旦的称呼。'世界上有邪恶,但根源只是自人而来吗?没有妖魔鬼怪吗?你是否知道。如果我们真信邪恶仅来自于人,会免除多大的恐惧——而这叉表示我们有多大的潜能?
4。我什么都怕得不得了。要怎么解除?
5。神是「他」还是「她」?哪样对?我们应当怎么称呼她?她在意吗?她甩这个吗?在看你的书以前,我从不曾问过这么好笑的问题。
6。有没有任何一种组织良好的宗教把神的真正讯息大部分包含在内的?我受的是天主教教育,但在我开始寻求真理的时候就离开了教会。我现在不晓得怎么样标示自己,除非是「神的孩子」吧!我完全信靠耶稣(因为他每次都答应我)。所以,我猜我算是某种的基督徒吧!新时代思想我相信的很多,但不是全部。所以。我说不定可以称作「新时代基督教神秘主义者」(一笑)。
7。最后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跟女神说上话?她会不在乎我有那么多恐跟与怀疑也跟我说话吗?我怎么才能跟她接触?听起来很疯,但我真的想听她亲口告诉我她也爱我,并且让我感受到她的爱。我想把我的一生用来帮助那些比我不幸的人,但我想问问她,我应该把帮助用在哪个领域——艾滋病?无家可归的人?儿童?到底哪里?你能帮助我吗?我希望你可以了解到我给你写信的真诚,我也相信你会回复我。随信附上许多的爱与感谢。
我美妙的、美妙的小小:
我当然要回妳的信!这是何等的一封信啊!妳这一封信足以让我写整整一本书呢!就让我们一一的谈谈妳提出的问题吧!
1。有关系的人互相伤害,是因为他们就是会这个样子。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这样做,小小,这其中并没有更大的原因。诸如「前世的业在作祟」等等。那只是因为事情就是这样发生。那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人恶意的耍去伤害别人。小小,请记得两个重要的教诲:
以每个人的世界模式而言,没有任何人做的事是不得当的。
一切的攻击都是在求救。
人互相伤害,是因为他们想要某种东西而又觉得那是他们要不到的,或不想要某种东西却又不能不要。他们不是处在前面的状况,就是处在后面的状况,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以为唯一能做的,唯一能满足的他们欲望的,就是伤害别人。他们并不必须去这样做,但他们不懂。他们不懂如何去「得到他们想要的」或「不要他们不想要的」而伤害他人。
用悲悯和爱迎接每一次伤害吧!悲悯他人的不懂(我们人人都曾不懂),爱别人的人性,爱他们的意图——不管表面上如何,他们其实都是在意图解决他们的困境,试着让他们的生活可以过下去。
我们在此是在参与一种「变」(being)的历程,一种「创造」的历程。一种「是」(being)的历程。我们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是」如何如何。事情就是这样。这就是我所说的「如是」状态。事实的实况就是如此。带着笑容接受吧!心中含着爱去拥抱它。要深深明白:没有人从心里想要伤害妳。他们这样做,纯是由于掉以轻心,也或有意;但如果有意,也是由于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其它方法可以满足。所以下一次,如果有人伤害妳,请搁下这伤害感,只去探问问题之所在:什么是他想要得那么厉害的东西,以致为了得到它而宁可伤害我?妳可以在心里默默的问。或者,如果妳跟那个人的关系是坦诚的,妳就可以明白的提出来。试试看。这对终止争吵极有功效,对终止漫骂极有功效。
是什么东西要得那么厉害,以致为了得到它你宁可伤害我?
此时此刻,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感觉的是什么?
有没有什么办法我可以帮助你得到它,而不致放弃「我是谁」?
即使只在妳的心里静静问这些问题,都可以使情况如此彻底、有力而立即的改变,以致妳甚至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与妳共舞的舞伴也会吃惊于妳升到了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层面!这个话题能够说的还多得很。
2。小小,我在这里不能替神发言。这句话说明白之后,让我对这些回信中的话做一个总括性的说明。这些回信不是《与神对话》的延续。
当我在书写《与神对话》时,我处在一种不论何时都可坐下来接受书中那类讯息的状态。而现在,我不是处在那种状态。如我在第一册中所说的,那本书约用了一年的时间。第二册也用了一年。第三册用的时间更多。所以,我不能说妳现在手中的这本回信集,是由神直接传递下来的,或由灵感而来——在《与神对话》中我曾坦承那书中的讯息是由灵感而来。我给读者的信,是我个人取自三部曲所得。它们是我三年来「听写」《与神对话》的领会。这一点我必须让各位明白。任何类似于「尼尔所说的就是神说的」之类韵想法,我都离得越远越好。把这种想法罩在我身上绝对是天大的错误。
好啦,小小,现在回到人种的问题。我不相信「白种人」代表所有其它人种的总合,我认为白种人仅是人类母种的分枝之一,其肤色与身体特征仅是人类最早发展阶段生存必需的结果,因当时地球上各民族所处生存环境而产生;这些肤色与特征存在在基因库里,一直在各人种的后代中衍传。
至于「神为什么创造不同的人种」——我不认为神是在一个明媚的早上,坐在那里说:「我要创造许多不同的人种,每一种都有不同时肤色和特质。」我认为神只是任许生命的历程展现,而一切的事物都是由这历程而被创造出来的。不但人种如此,火山也是。飓风也是。地震也是。人类的错误也是,对正义的曲解也是。善良与慈悲也是。说不尽的。我不认为神是坐在某个地方,一一的创造人类的生存「条件」;甚至我也不相信神是大笔一挥,一次把所有条件都创设完毕。我相信神只是创造了生命本身——以我们在物理宇宙给它的定义而言的生命——并订下了一套了不起的法则。规范万事万物的「谁、什么、何处与为何」。科学则是人类的一种意图。想要去发现这些法则。了解这些法则,并配合这些法则,以求产生想要的结果。现在甚至有一种精神运动叫作「宗教科学」,其信念是:神的法则是人可以领会的,是人可以运用以产生预期而有一致性之后果的。
至于神「对目前种族问题的想法」我就不知道了。妳得直接去问她。不过,神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一点想法。我相信神会说:「人类真是十分偏好把什么东西都分门别类。你们把自己这个物种弄成了一种不容异己的物种。你们星球上最大的不幸就是由你们这项缺失适成。如果你们能够化除你们的分别心,不再把种种的不同视为阻隔你们的障碍,如果你们把注意力和爱心放在你们共同的特质上,你们整个人类的经验将立即改变,永远改变。并生活在我原意为你们创造的乐园中。你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对和平的渴望,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殷切期望在有选择之自由的世界上过着有尊严的生活,殷切期望每个人都有机会把自己最高的潜能发挥出来,殷切而不息的渴望将你们内心中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如果你们能够确认这些才是你们人性中至为宝贵而重要的部分,就去培育、鼓舞、加强它们,而化除你们的恐惧、愤怒、恨恶,与因有所下同而来的猜忌,则你们的人类经验就将立即永远不同。」
以我对《与神对话》的理解,我相信神也会说:「小小,我的心肝宝贝,当然没有任何一种人种是比另外一种人种更为『优越』的。在最终实相中,任何的优越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你们统统是『优越』的,因而没有任何一个比另一个优越。这就是你们每一个都是『按照神的形象被创造』的含义。这也是美国立国的深沉宣言的含义: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
最后,我相信神还会说一段很特别的话:「小小,甚至连我也不比妳『优越』。当妳明白了这一点。妳就懂得了我给你们最大礼物:你们每一个都秉赋着智慧、能力、完美与爱,也就是神的本身。因为妳的本质就是我的本质。这绝对是对的,因为我就是一切万有。小小,妳跟我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知道,而妳不知道。」我的新朋友,我真的相信神会这么说,而谁又能否认他刚刚正是这样说过呢?
3。小小,真的,我相信并没有魔鬼。要想把这一点了解得更清楚,请重读《与神对话》第一册的第26、42、43、82、86、99、135、251、323页(中文版)。我说得不能比它们更好心。
4。罗斯福说得再清楚不过:「除了恐惧之外,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恐惧。」小小,当妳明白了没有什么是可以惧怕的以后,妳就可以化解妳的恐惧了。不论在旧况下,最坏的遭遇能是什么呢?当然,妳可能会死掉。这是最坏的情况了,是不?可是这可能也是最好的事情。那些死过而又复生的人,那些有过濒死经验的人,什么也不怕了。妳知道吗?他们什么也不怕了。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已经非常清楚,没有什么是需要怕的——连死也不用怕。
恐惧是表明妳不相信神。如果神存在,他怎么会让那于妳不是最好的事发生在妳身上呢?
然而,如果妳经历到妳觉得并不是最好的事,那么,谁是那事情的因呢?神?或可能是妳?
也不要遣责恐惧。因为恐惧只是爱的反面。没有恐惧,妳的实际生活中就不可能存在爱。因此,爱妳的恐惧吧!妳甚至可以说,爱它爱得要死。
5。神既不是「他」,也不是「她」。神没有不变的形象,除非是那无相之相。然而神却可以——而且事实上也真的——采取他认为妳可以认识的形相。对的,神不会「在意」妳怎么称呼他,只要妳叫她就好。这是说,别忘记他。这不是因为她孤单寂寞,需要妳的陪伴。这是因为神最大的快乐是让妳找到他,让妳以任何妳可以认得出来的方式看出他来。妳在花中看到神吗?一段神来之笔的乐曲呢?风的呜咽?飘雪的温柔?折磨妳的人的脸?在欺负妳的恶棍身上妳是否认出神?如果你未能认出,则妳对神尚一无所知,也尚未领会她的行事方式,也尚未明白他想要做的是什么。只有在妳处处——真的是处处——见到神时,妳才真的见到了神。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领会的观念,这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真理。然而这是真的。这是历来最伟大的真理。
6。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有纯属主观的意见。所以,我有点想我还是不要回答的好。因为,谁在乎尼尔·唐纳·沃许怎么想呢?重要的是妳怎么想。去审视一下世界的各宗教。去读读它们的东西。去进进几所教堂、犹太聚会所、清真寺、佛寺、祈祷间。看看妳怎么想。去感觉一下妳的感觉。妳的真理会向妳显露。
几乎每个宗教都有好的一面。我想要提醒的则是《与神对话》中关于这议题的真知卓见。《与神对话》中说,宗教是人的一种意图,是想去解释那不可解释者。而在这方面,它做得并不很好。我同意《与神对话》中有关此事的智慧。我认为「宗教」和「宗教情怀」是很不一样的。我想要的是宗教情怀,而不是宗教。不过,如果我想寻觅某一「组织良好宗教」,则有此条件是我认为必要的,有些则是我认为不可要的。
我喜欢仪式,也喜欢事实方面的说明,可以有助我了解。现在的教会有许多不是偏于前者,就是偏于后者;不是把有关神的种种做如此事实般的解释,以致过于枯燥,就是把对神的体验如此仪式化,以至于捕风捉影,令人无动于衷。所以,我想寻觅的教会是能把事实和仪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可以让我所有的部分——我的身、心、灵——都有感触,并使我可以体验到俄的身、心、灵的各面。
我知道神存在于万事里,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他在此中动用,以此身分,并藉由这一切而呈现。因此,当任何教会或聚会特别尊崇某一位神祗或圣者——不论何等神圣——而认为凌驾其它神祗或圣者之上,我就会觉得不舒服我相信那种不容异己的宗教是有危性的。因为它们会把自以为的神、自以为的真理,取代真正的神和真正的真理。因而它们也延迟了人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并背弃了人人渴望的灵性经验。由于这个原因,我不去不容异己的教会或教堂。因为这样的处所不允许你对它们的教义有任何疑问,更不用说指出它们的矛盾之处。
我知道,神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但神会为他的目的而选取任何他想选取的形相。我也知道,神不认为任何性别、肤色、人种或形态的人比其它的优越或「神圣」。因此,我想寻觅的教会和精神组织是那尊崇神和女神的。对男女同样推崇的,给予平等机会的,使男人与女人同样有机会主持神圣仪式,以教士、主教、教师与领袖身分执行圣礼的。
我知道,此时此刻神直接对人说话,并借着人而说话,就如任何时候一样。因此,我避开任何这类的教会、教派或哲学;他们认为人不能跟神做直接而双向的沟通,必得有中间人或某种特定的程序。这种中间人和程序正是这类教会或哲学得以立身的张本。
我知道,并没有一条「独一无二」、唯一正确的途径使我们去接近神、领会神,爱神,并把对神的直接体验实现在生活中。由于我知道这些,所以我谢绝任何这样伪教会、宗教、社团、教派、信众或帮派:他们声称并坚信他们所信奉的教诲是唯一真正的教诲,他们遵从的道是唯一真道,并认为其它的教诲和道,不论何等真诚,都会引起他们想要去接近的神之愤怒与谴责,施与无情诅咒。
小小,这些,是我个人的原则,但并不必定也是妳的。这些原则的难处在于目前世上所有有组织的宗教实际都不符合这些原则。所以,妳明白了吧。
7。小小,现在我要回答妳的最后一个问题了: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妳都可以直接跟神或女神说话。事实上,妳的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对他说话。妳无法不对他说话。神每天都用千百万种方式对妳说话。就在此刻,她可能就在对妳说?听吧……看吧……
……我爱妳,小小。
妳最后问道,如何用妳的一生服务他人,请参考我最近出版的一本小册子《荷光者》,由我们的基金会发行的。神祝福妳,小小,妳是一个奇妙的造物,天地的奇迹。
《与神对话问答录》2
相关搜索: 问答; 对话
二、我如何把自己视为与人「同等」?
嗨,尼尔:
我喜欢你写的《与神对话》第一册。谢谢你。我有两个问题:
1。我从来不觉得我像别人一样。我觉得自己苯,不聪明,然而我知道我是知道一些事的,尽管可能很表面。我是个大木头人。我有一些朋友,我觉得他们口齿伶俐,博闻,记性又好。我怎么样才能超越造个障碍,把自己看得和他们同等?(虽然我明知我和他们是同等的。)如果你不懂我在问什么,神会懂的。
2。我十分珍爱我时孩子,可是他们有时就是不听话。这对我为什么这么困难?许多夜晚。我都为了该怎么做而痛哭不止。我还得承受多久?什么时候可以结束?也许别的妈妈们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如果可能的话,请在你的月讯中谈一谈。
卡萝,于宾州的蒙特罗断
我亲爱的卡萝:
问题不在你是否像别人一样「聪明」。我也不如爱因斯坦聪明。我也不如沙克(Jonas Salk)或爱迪生聪明,或者——好吧,我甚至不如我哥哥聪明!跟别人比,是不着边际的。有许多事情是我哥哥行,而我不行的。也有不少事情是别人不行,你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是否和别人一样「聪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礼物可以送与别人。然而并非每个人的礼物都相同。
《圣经》把这一点说得非常好,卡萝。请看看其中我最感动的一个段落,「哥林多前书」十二章二十九节至十三章十三节。在这一段提出了人对他人的慈悲同情。其中说,真正重要的礼物只有一种。如果没有这一种,则其它所有的礼物都是无关紧要的,没有价值的。然而,如果有这种礼物,则其它一切非必需。以下就是《圣经》中的原文